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美的论文范文美的本质探讨美学论文内容提要: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与人类意念正方向指向有关。人类既是美形成条件中两种客观存在中的一方,又可作审美的主体。美在主体之外,不是主客观的统一。将美界定为关系属性,可最终揭开美的本质和审美现象的谜底。分析意念正方向指向和美的构成关系,可阐释美及美的观念的形成及其变化与异同。关键词:关系属性意念正方向指向高度和合一身而二任目前,美学界对美的本质尚无一致的结论。因此,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依然还有必要。探讨美的本质,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就客观性来说,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自身的独有的规定性(或曰特有属性的集合);就人的认识来说,本质是对这种独有的规定性的正确反映。这种反映形成概念,需用定义表述。根据逻辑学的原则,定义应符合“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这一公式。其中的“种差’,即是在“属”中显示独有的规定性的最经济的表达形式。寻求美的本质,质言之,也就是要寻求美之所以成为美的质的独有的规定性。美,作为一种存在,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是独有的,所以,我们所寻求出的美的本质,也应该是唯一的。有学者认为,美的本质不可能有终极结论,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穷尽的。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诚然,人对物质的有无穷层次的事物,认识永难穷尽,永无终极。但是,人对“锁定”的事物对象的某一层面、某一性质,对事物间的非物质性存在,如成分结构、长短轻重等等,认识是可形成终极结论的。美,作为可找到固定层面(参见后表)的一种事物的属性,具有自身稳定的质的规定性,当人们排除其词性级次变动不居的干扰把它置于本原的事物属性的角度进行观照时,其本质是能被最终揭示的。本文认为,美在本质上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下面,分四个部分来探讨。一首先,我们对美的本质进行初步的推导。美是怎样形成的呢?不难想见,善恶美丑的形成,无一不和人类的价值取向有关。善恶,主要形成于心理动机与伦理道德有关的对象:吻合人类伦理道德正价值取向的,谓之善;违逆人类伦理道德正价值取向的,谓之恶。美丑,主要形成于感性特性与情感喜恶有关的对象:吻合人类情感喜好正价值取向的,谓之美;违逆人类情感喜好正价值取向的,谓之丑。可见,善恶美丑都是对象因与人类的价值取向有关而形成的属性(逻辑学上亦称属性概念),即关系属性。美,本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关系属性,是笔者新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既不等同于“关系”,也不是源自于洛克的“第二性质”,更不是关系双方的“中介物”,而是与内部属性相区别相对举的概念。本文认为,事物常见的直接属性(第一层面属性),有两大类:一类是事物不与他事物相关即能独自具备的属性,如金质、圆状等等,可称之为内部属性;一类是事物与他事物相关形成的属性,如大、合、甜、典型等等,可称之为关系属性。美同大、合、甜、典型及前面所列举的丑、恶、善等等一样,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显然,美不可能是“美的对象”本身,也不可能是内部属性。如果美是内部属性,就无法解释内部属性没有改变的同一事物,有时是美的对象,有时却不是美的对象。由此可以推断,美只能是事物与另外的存在相关而形成的关系属性。美会是事物与何种存在相关形成的关系属性呢?如前所述,这种存在就是我们人类。我们人类,也是不以人的感觉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往,有许多学者认定美与人类存在有关,但通常只把二者看成主客体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美的形成需要两种“客观存在”。狄德罗虽提出了“美的关系”说,但论及人与美的关系时,强调的就只是唤醒的察知关系。①其实,客观的美如同两个物体形成的“大”、“合”一样,其存在不依赖于主体人的察知。我们人类的存在,具有多种属性,不可能每种属性均与美的形成有关。我们可以发现,也可以体会到:凡是公认的美的事物,总是有相应的特性(多为内部属性)是非常契合人们意念愿望的指向的;事物之所以美,也必有高度吻合人们意念愿望指向的特性。事物的特性,人们的指向性,二者高度和合,事物就形成了美。可知,美的形成与人有关,实质上是与人类的意念指向有关。本文特提出意念指向性一词。苏格拉底谈美,认为:“美不能离开目的性,即不能离开事物对现实人愿望达到的目的形式。”②康德也说:“美是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③他们的观点,可以说都感悟到了涉及到了意念指向对美的构成的作用。本文之所以提出意念指向性而不称作目的性,是因为意念愿望在美的构成中是呈方向性的,常无确切的目的限度;再者,许多意念指向出自本能,不宜强指为有求望的理性目的。所以,意念愿望,应以含义宽泛的指向性来表明其特性。不难明白,追求有利于生存幸福的对象,朝佳景想望,寻求奇异新颖,对于人类来说,是必然的意愿指向。也就是说,意愿的指向性是人类这一存在固有的无可否定的一种属性。指向性的指向多种多样,与之对应,形成美的对象也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什么美的对象,总是人们意愿中正面肯定的事物。为了避免歧义,在此,我们有必要把与美的形成有关的人们对事物在正面肯定的前提下所希冀艳羡的意向,定名为意念正方向的指向。有了上述探讨分析,我们可给美的本质下一个定义:美是事物所具有的该事物的一定特性与社会人们意念正方向指向的极致部分高度和合而形成的关系属性。二有了美的本质的定义,我们可立足于关系属性的分析和审美分析,来进一步领悟美的本质。美学史上,也曾有比德、同构、审美对象生成、美是关系等等提法。但是,这些提法中尚无一种可以恰当地指称美的本质。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是一种关系属性是唯一切合实际的解释。关系属性的形成与被反映的研究,或许能为人们观照世界开启一道新的窗口。为了能直观形象地看清美的本质,在此,本文特附一图一表。在《“美”的客观形成示意图》中,两种“存在”的相应特性,不能视为彼此有意识的迎合,而应视为自在的呈现状态(审美时则可在大脑中相向迎合)。在两种“存在”间,美只从属于可作审美对象的一方(包括被审美的人体或心灵),美并不对等地存在于关系双方。社会人类一方虽必然也有相应的关系属性,但这种关系属性并不是与对方对等的客观存在的“美”。“美”客观形成示意图(如下)示意图在下页“美”在事物属性简表中的位置(此表系事物属性简表)第一层属性第二层属性一、内部属性(属性之属性)类别例词类别例词1、运动行走1、时间刚刚2、变化生长2、范围全部3、结构圆形3、情状正好4、质地金质4、频率常常5、其他(略)5、其他(略)[以下不赘附]二、关系属性有中介者大小中1、差异性关系属性>交叉无中介者轻重远反向者异反错位2、趋向性关系属性同向者合美齐同香甜无味3、与生物生理感官对应的物质的关系属性臭苦有毒4、事物与类群的关系属性典型优秀第一5、其他(略)注:有人认为美的本质是典型,实际上不是。典型是事物与类群的关系中还参与了人的价值尺度形成的“多维的”关系属性。在《“美”在事物属性简表中的位置》一表中,将关系属性暂列四类。第一类,是差异性的;第二类,是趋向性的;第三类,是因与生物的生理感官对应而形成的;第四类,是事物与类群有关而形成的。这只是大致的分列,目的在有助于人们看清美在关系属性中的位置。由于美是因事物有宜于人的特性吻合了人的意念正方向极致而形成的,故美在表中是趋向性关系属性中的同向性关系属性。由于美是关系属性,可以想见,美不是物质,也不是物质的某种形式或性质。所以,美是不可能在单一的对象上直接被我们“摄影、复写”的。我们常见的风景画或美人照片,直接显现的只是内部属性,即对象形成美的条件,而不是理论意义上的美的本质。这好比“大”这种关系属性,并不就是单一物体的体积一样。人们反映关系属性,一般要反映关系各方的相应特性。如反映“大”,至少还要反映另一物体体积,或以某一体积作中介。据此可知,反映美时,主体既要反映对象的特性,又要反映人类意念正方向的指向性。所不同于反映大、齐等关系属性的是:反映美时,主体人通常在心目中留存了或已输入了或产生了代表人的一方的指向性,有时,审美对象也能在大脑中诱发人的指向性,不需临时再从外界摄入大脑。从这个意义上看,当人们缺少能留存或产生指向的艺术素养时,就不能反映到艺术美;当人们因指向消失(如丰子恺所言产生“实现的悲哀”)时,主体也难反映到美。可见,这种留存或产生,往往成了主体反映美的前提条件。但是,审美的这种前提条件并不是美在主体之外存在的前提条件。美形成的条件与主体反映美的条件,二者从哲学意义上看是不同的。美虽然是和人有关的关系属性,但美并不是由人的一方主观决定的。在本文美的本质的定义中,社会人们一方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美”赖以构成的客观因素,处在被反映的地位,而不是主体(在哲学上看,我们只能以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来分划主体客体界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的一方不能作审美的主体。事实上,在形成美和反映美的过程中,社会人的一方往往是一身而二任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一身而二任,将美形成和存在的客观性和审美的主观性等同起来。__曾将理念当作真,将真等同于美。④其实,“真”是人的认识反映因与实际相符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属性。美不等于真,美也不等于善。如前所述,“善”是人的心灵因其动机意图契合社会的道德功利而形成的关系属性。可见,真、善、美虽可集于一体,但却是彼此不同的关系属性。现在,盛行“美是自然的人化”、“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比”等提法。事实上,人的意识或“本质力量”虽可通过实践物化或曰外化在自然或其他对象上,审美中主体的意识意向虽可渗透并作用于头脑中的“映象”对其进行能动性加工,可对“映象”自我完善(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形成如同意向外射的“移情”现象,人们虽也可在作品中“反观自身”,但是,将此类现象泛泛地冠以“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名称作为美的本质,从逻辑上看,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即使确有某些人化、对象化能形成关系属性美,但也决不可反过来说人化、对象化就是美的本质。由于美是对象特性因吻合了人们喜好的意向极致而形成的,那么,就可明白爱美为何会必然是人的天性、审美为何会产生欣喜愉悦。这种欣喜愉悦,是反映其他关系属性所少有的,它往往淡化美被反映判断的理性色彩。尽管如此,只要不是因经验而省略,反映美如反映大、小、轻、重一样,理性判断仍是必要的环节,人们将反映美称为审美,仍是恰当的。同时,我们还可想见,审美中,如无省略,客体状态的相与存在、同向和合,要在主体大脑中“再现”(可产生能动的迎合),美才能被判断被反映到。中外许多美学家凭理论直觉意识到了这一点:美没有物质的“形象”直接映入大脑,反映美终归是一种判断。但是,他们不理解美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属性。于是,他们对美的客观性百思不得其解,对美的本质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反求诸己,认为美即美感,美是评价,美在心中,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现在,如果大家都明白了美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这些疑云就可望消散。三现在,对美的基本形态择要分析,以印证美的本质都是一种关系属性。一些美学书籍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称作美的基本形态(或曰美的范畴)。限于篇幅,本文暂只分析这四种美的基本形态,以此进一步阐明所有的美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关系属性。四种美的基本形态,实为两组: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类精神心理的辩证辨析,阐释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它们作为美的形态本质上都是关系属性的实质。优美和崇高美的产生,与相应的人类精神心理的正方向指向有关。人类的精神心理,通常具有辩证的相反相成的貌似互逆的两个正方向指向:一是仁爱万物,怜惜怀柔,喜好娇弱玲珑圆润幽娴柔嫩;一是凌轹一切,征服超越,崇尚博大雄浑刚强勇武威烈。事物有特性契合指向之前者,形成优美之美;事物有特性契合指向之后者,形成崇高之美。由此可见,优美与崇高之美,本质上也都是事物的关系属性。悲剧和喜剧的产生,同样与人类精神心理相反相成的辩证指向有关。人类的精神心理,既有端重仁慈怜惜同情他人的一面,形成一种肃然内敛式的庄敬深沉肃穆悲悯的内心情感的需求指向;又有恣意放荡嘲弄调侃他人的一面,形成一种轻松开怀式的幽默戏谑忘忧相悦的内心情感的需求指向。事物的特性吻合前一种需求指向,形成悲剧之美;事物的特性吻合后一种指向,形成喜剧之美。由此可以推知:人类可以按自身认可为好的意向去构建戏剧乃至所有的精神产品,使其形成艺术之美;人类也可以将意愿正方向指向物化“凝固”在产品中,使其形成劳动产品之美。马克思说:人可以按美的规律建造。从美的本质的角度去分析,这可理解为:人可以按照人自己认可为好的意念指向去建造。由此看来,戏剧、建筑、音乐、文学以及产品之美,其美的本质无一不是事物的关系属性。在此,对悲剧喜剧还另作一些分析。悲剧具有悲剧性,喜剧具有喜剧性。这里的“性”,本文认为,也就是能吻合人的感情需求指向的特性。有学者认为,只有悲剧性喜剧性才有审美价值,而生活中自然状态的悲剧喜剧事件乃至戏剧本身无美学意义。其实,这种理论是片面的。分析可知,生活中的自然事件,戏剧,自然界,都可能有美存在,不能撇在审美之外。悲剧,其所描写的主人翁一般本身即有为社会人们同情赞美的特性,作者与观众也有同情赞美的强烈倾向指向他们,二者和合,故悲剧主人翁本身就存在美。当主人翁遭受摧残甚至毁灭时,厄运打击会使其性格特性因反向激发而愈显鲜明突出,观者的愿望意向及同情赞美的指向也会因这种挑逗性逆向打击愈发强烈。犹如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会诱发增强意愿指向而使人感觉对象更美一样,悲剧的这种“逆向遏抑”也能使观众觉得主人翁更美。从理性上讲,逆向遏抑可迫使观众的心灵反逼内省,达到一种严肃的理性的清醒;从情感上讲,逆向遏抑能触压性地激发道德良知的情绪,悲悯同情的泪水能洗涤心灵的尘垢,还可以使观赏者由于处于悲悯同情他人的地位从而获得一种道德的尊严感与崇高感。喜剧,其特性是“可笑”。喜剧主人翁不一定要是坏人或是“应该送进坟墓者”,也可是好人。坏人好人,只要具备好笑有“味”的特性就行(如印度文学即讲求“味”)。喜剧不论描写什么人,剧情均是好笑有味,而人类天性中亦有求索这种情味的意愿指向,故喜剧能有美可供欣赏。而喜剧人物,则不一定有美可供欣赏。喜剧所描写的可予嘲笑鞭挞的坏人,其本质是人们所否定的、不能正面肯定的,因此这类人物本身不美。从理性上看,喜剧多使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错位”(幽默)或使某部分夸张裸露(漫画)等手法,使观众对喜剧人物的本质容易“一眼看穿”,从而获得理性认识的不经意的轻松与满足;从情感上看,喜剧对其人物采取非郑重的态度,对好人加以调侃,对坏人加以讽刺,使观众也产生一种“彼可供我开心调侃或嘲笑讽刺”的意识,从而获得某种凌越他人的优胜感。可以说,喜剧是应人类“醉酒式忘忧狂放恣意欢谑”这种心态需求而形成的,人们期以获得的不是悲悯与庄敬,而是一种开心与轻松。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分析人类精神心理需求指向的辩证二致,完全能够阐释优美与崇高、悲剧和喜剧它们的美形成的原因,完全能够说明这些形态的美本质上都是一种关系属性。四分析了美的基本形态,我们再从意念指向与美的构成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述,以加深对美的本质的真谛的理解。意念愿望正方向的指向,自人的心灵出发之后,“行程”不远的一段,与“平常”靠近,不易被人们惊讶察觉;“行程”较远的部分,则进入高雅空灵的境界,形成一种“极致”。这种“极致”,往往因神圣空灵的氛围而模糊其生活中的现实性,使人们虽有意念指向而难以自知。但是,对象若有特性吻合指向“极致”,则必然形成客观之美。所以,本文在美的本质的定义中,特意使用“极致”一词。意念指向对于关系属性“美”的构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富贵是常人之所欲,故某原始部落有人佩戴数十斤重铁以显其美。因为在该部落,铁象征财富的特性吻合了人们爱富显富的意念指向,形成了美。现代文明社会的士女,佩戴金银珠玉而求显其美,道理亦与此相同。人们理解意念指向在构成关系属性“美”的条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时,下面三个因素,需要着重指出。第一,超前性因素。意念指向,自人的心灵出发后,像射线一样,朝认可为好的方向无限地延伸,没有尽头。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说,指向能具备超前性。超前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现实世界没有与超前性指向对应的对象特性,这是许多人(特别是西方一些哲学家)感叹纯粹的美只存在于理想和艺术之中的主要原因。第二,本能性因素。意念指向,有一部分根源于人的先天性的生理机制,其产生具有本能性。弗洛伊德认为美这一概念植根于潜意识本能和__中,⑤虽有泛性论倾向,但意念指向中的本能性因素,的确是无可否定的。本能性因素的存在,是人们自有意念指向而常不能自知的重要原因,也是小孩都能感知一些美的重要原因。第三,前导性因素。人们的意念指向,在汇集成整体趋向的过程中,除社会积淀的影响外,社会精神生活中居统领地位的阶段阶层的意念指向会施予前导性影响。前导性因素的存在,可以解释楚王爱细腰而宫中多束腹、裹脚流传千余年等现象产生的缘由,也可解释曲高和寡但人们仍要以阳春白雪为美等现象的成因。纵现历史,我们还可看到,与意念指向有关的人们的追求、欲望、理想、时尚等等,都是一定的社会时代环境条件的产物,一定的人类生存繁衍实际需求的产物。它们作用于意念指向,影响美这种关系属性的构成与人们美的观念及美的标准。在人类社会,时代不同,美亦有所不同。原始社会,存在图腾崇拜。这是因为,图腾象征氏族与血统的特性,吻合了氏族部众怀念先民尊崇本部氏族的意念指向,形成了美。奴隶社会,出现人面狮身的雕塑,出现饰有虎头纹饕餮纹的青铜器,是因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崇尚兽性的野蛮和凶猛。这类形象,其特性契合了统治阶层需凭借兽性的凶猛和神异的恐怖性力量进行残暴统治的意念指向,成了当时美的形象。中国封建社会,龙凤视为祥瑞,为人心所倾慕,故龙凤图案成了美的图案。至于上个世纪毕加索的怪异绘画,荒诞派的戏剧,西方人视为美的杰构,都与这些作品的特性吻合了西方一个时期内人们变态荒诞的心理倾向有关,都能从战争的恐怖症后遗症中找到原因。凡此种种,说明意念指向的社会性变化,决定了相应的美的构成的变化,也引起美的观念美的标准的变化。在自然界,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普遍特性。人类和高等动物的趋利避害,一般是受意向支配的。由于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方式不同,所以,所趋向的有利于生存幸福的自然对象也会有所不同,意念指向也会随之有所差异(当然,也有共性)。因此,拟定高等动物的意念指向成为构成关系属性美的条件因素的话,那么,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在自然界是各成其自然之美,各爱其自然之美。但是,我们人类往往将自身“物种”的审美观念迁移于其他“物种”而不能自悟,无法解释天鹅很美而猩猩很丑。如果我们不以“一已的观念”否定其他高等动物存在美感,许多问题就可以回归到正确的认识方面来。而我们人类所对应的自然美,也是人类在适应环境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和自然界中有利于生存幸福的对象,如艳阳明月,碧水青山,形成了稳定和谐的适应关系。人类的意念的正方向,必然倾向于这些对象;这些对象因有对人类有益的特性,形成客观的自然之美。此外,人类还能赋予许多自然对象(如青松、太湖石)以联想的象征意义,在自然对象上搜寻引发奇情异趣的属性。这些意义或属性转化为对象特性,如果吻合人们的意念指向,也能成为自然之美。有学者认为,人体美是自然美中程度最高的美,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本身永远具备生物性,人是万物的灵长。可以想象,人类因生物性本能产生的意念正方向越强烈、越撩人心弦,对象因吻合这种指向而形成的美也就越强烈、越动人。有时,这种生物性美还会和道德精神美形成一种交互的融汇与激发。不难理解,除上面所述意念指向的形成与变化外,对象特性的形成与变化,也能影响关系属性美的构成。但是,人们一般对“女长十八变”这类对象特性的形成与变化影响美的构成推究甚少,而对意念指向这一人类存在的特性影响美的构成感受较深,故容易造成美是社会人的一方单独决定的错觉。如果我们处处界定美是关系属性,就不会再产生这种错觉,就会自觉排除美是主观存在这类误解。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人类意念指向与关系属性美的构成的关系呢?本文认为,我们人类,彼此之间,存在着人种的、时代的、国家的、民族的,阶级的等等的差异,导致意念指向存在着差异,因而美的构成存在差异,连带美的观念与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同时,我们人类,彼此之间,也存在着时间历史纵向继承的共性和空间地域横向联系的共性,导致意念指向存在着共性。因此,人类美的观念与美的标准有广泛的共同点,整个人类面前,能够呈现出共同的美。本文所论,都是围绕美的本质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所作的探讨。笔者不揣浅陋,祈盼所有的读者特别是专家的指导与帮助。【注释】①狄德罗:《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文艺理论译丛》1985年第1期,第18页。②何楚雄、贺纪元:《美》,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26页。③《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4—165页。④__:《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第1982年版,第142页。⑤《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美的本质定义:美:特有组合通过条件判断的客观显现。(美不是具体事物的特有组合,是具体事物的特有组合通过条件判断的客观显现。)美本体:一种高出类有序段折中的无意识组合。(一种偏向有序的特有组合,无意识地达成其高出类有序段折中的属性。)刺激体:审美判断的条件与依据(美客观显现的前提条件,在美本体特有属性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依据。)美是通过美本体加刺激体客观显现的,具有普遍愉悦性。美本体是美的首要条件,即普遍性愉悦的首要条件。美必须建立在美本体的基础上通过条件判断才能客观显现并称之为美。美取决于美本体加刺激体,取决于判断对象与判断,必须有审美过程才有美本身定义的意义。其有判断过程但不是主观的,是主观判断的客观显现。审美过程在美本体基础上通过刺激体产生判断。美不是判断,是通过条件判断的客观显现。美本体本身具备快感属性,并具备浅层次快感,这种无判断意识的快感,更多为其物自身存在进化而自发性的显现,并不属于具有认知判断能力的人类所独有的,唯有经过认知判断美才具备存在欣赏与创造意义。美必须经过判断,没有经过判断的快感,不能称之为美。美是快感的,快感并不一定是美。美是快感的,快感可用来验证美是否为美,但快感不一定是美,美感伴随快感,美是快感的高级阶段。美就是美感,是客观存在的属性符合主观合目的性的显现,并普遍有效。美感是由主观抽象认知对客观存在属性判断,并在知性与感性上达成协调的显现。是客观存在的属性通过条件判断的主观合目的性。美本体:一种高出类有序段折中的无意识组合:类有序:相似或相同事物,偏向有序性,并积极不断向绝对有序进化延伸。如数字:1,2,3,4,5,6,7,8,9,10,...或数字:1,3,5,7,9,11,13,15,17,19...或事件:早上,中午,晚上,夜晚...,类有序段:偏向有序性特征,类有序中的截取段,即折中对象。如数字:1,2,3,4,5,6,7,8,9,10或数字:1,3,5,7,9,11,13,15,17,19或事件:早上,中午,晚上,夜晚无意识组合:一种特定条件下的自由组合,出于类有序,归于类有序。折中:所取类有序段的中间值或平均值。高出:在所取类有序段折中的下一个延伸段。刺激体(判断条件与判断依据):1,有序性2,稀有性3,鲜活性4,合理性。有序性:不是单一存在的独有个体,有类存在并互有关联延续。(单一无对比关系的存在没有审美意义,美本体必然存在类有序中。)稀有性:在有序性的范畴中具备非普遍性存在的条件。(在高出类有序折中的范畴中将无限以高出折中的法则向下定义)鲜活性:赋有鲜活旺盛生命力的条件。(本体在高出类有序折中的位置上,并自身赋有向外在合目的性延伸进化的旺盛生命力。)合理性:符合知性与感性的条件。(主观上感性与知性的协调体所体现出的合目的性,即物同此理,理同此心)属性:美本体是判断对象,刺激体是判断条件。美不是主观的,是主观感受的普遍有效性,美不是客观的,美是主观判断的客观显现。美本体与刺激体是美的组成部分,是美之所以美的原由。美本体并不是美,是美之所以美的本质。美是美本体客观存在的属性通过条件判断的主观感受,是形神兼备,物我一体。美本体具备产生愉悦的条件,但未必能构成赞赏性的肯定,即美本体作为判断对象无法完成审美过程,美本体必须通过刺激体(即条件判断)来完成审美过程。即审美是主观性的,但美并不取决于主观性,取决于美本体加条件判断。主观性即条件判断只是美的部分,如果判断对象具备高出折中法则,即符合美本体的属性,审美结果会客观地偏向赞赏肯定。美本体必然存在类有序中,就如同审美判断必须首先具备有序性存在的条件。以通过同类对比来产生判断,美本体是类有序中的个体,或是类有序属性依据美本体定义的新生,新生必然具备类有序特征并隶属于类有序。如果新生不隶属于原类有序,则审美判断需要从新生体的新类有序中取其高出折中法则完成深一层次的判断,新生体不能独立存在,独立存在是否定了类有序,没有审美过程发生,审美是无意义的。美本体是有其特有的属性的客观存在,刺激体是带有主观性认知的抽象感念,是完成审美判断过程的一种条件,条件是审美心理活动的依据。刺激体条件中的有序性,鲜活性和稀有性的属性可美本体物自身属性产生的感性认知或合理性条件引发的主观判断。主观性:在审美判断的过程中,同样应用美本体自身法则验证自身,在判断与被判断类有序关系中以高出折中的法则,美本体具备60%以上的决定性决定审美判断结果。有趣的是大多数美本体符合定义的同时已经具备了审美判断过程中有序性,稀有性和鲜活性的一个或全部条件,这种自身属性的先决条件不放在美本体中加以诠释,而独立到审美判断的过程中去,只是表层上为脆弱盲目的主观性加入物自有的先天砝码,以更清晰地完成审美判断。如果依照定义法则,刺激体40%的比例里,有序性,鲜活性,稀有性在审美判断的过程中假设平均地各占据10%的比例,而这些评判判断对象的属性又有趣地存在于高出折中的法则之中,即客观存在普遍有效,那么合理性条件的知性与感性只占据了10%,主观性就会显得脆弱无助,主观性无法决定本体发生改变,这是两条完全不交叉的线,本体本身已经完美,但依然会感觉到美中不足,显然主观意义上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支解:本体组合与普遍愉悦高出类有序折中,并不是一种平均值或折中,高出是依据不断延伸的次序,高出本身是在平均值或折中的下一个延伸段,不断延伸是肯定类有序存在有其自身内在的合目的性与外在合目的性,其外在的合目的性促使类有序进化延伸。高出通过类有序这种偏向外在合目的性的方向延伸,依据无意识状态达成显现,完成美本体的组合过程。判断对象的类有序,无论是作为客观默认的类有序或主观认知的类有序,在此基础上审美判断的结果都依据定义高出折中的法则通过条件判断达成普遍愉悦或单独愉悦。既符合客观判断,也符合主观判断。即无论是否有美感显现,都有快感。如何取高出折中:在类有序中由两条无限延续的线形成一个巨大循环,审美判断前提是取对决类有序段的知觉,原理类似谷鲁斯“内模仿说”中的心理活动。即首先要心理确定方向。高出折中法则是在这两条运动的线上进行完成的。或说美本体在运动中产生,高出折中是积极地偏向其运动的方向来形成美的本质。本体是通过主观心理活动的客观判断,并是主观认知的客观存在。1,新生到衰落2,衰落到新生。两条线都具备向不断并无限延伸的性质,并合目的性存在。定义取无限的有限性,以狭义上的截取段点出发,即以类有序段为基础。新生到衰落:其以内在合目的性进行延伸,其特征性为衰落,符合物自身的属性。衰落到新生:其以外在合目的性进行延伸,其功能性为进化,符合物存在的条件。这两条线是高出折中的原体,也是审美判断的基础依据。在新生到衰落的这段线上,衰落方向,物自身流失了过多的自身属性。新生作为偶然性的开端不具备审美意义,物自身也不具备完善的自身属性,所以新生和衰落,都不具备典型的物自身特征,高出折中的法则完善了物自身普遍性肯定。在衰落到新生的这段线上,新生方向,作为新生积极的进化,物自身并不完善自身属性。而衰落作为另一个新生的结果已流失了过多的物自身属性,所以衰落和新生,都不具备典型的物自身特征,高出折中的法则完善了物自身普遍性肯定。{如类有序段数字:1,2,3,4,5,6,7,8,9,10从左向右看→1为开端,10为结束,6为高出折中(美本体)如类有序段数字:1,2,3,4,5,6,7,8,9,10←看左向右从10为开端,1为结束,5为高出折中(美本体)}新生是相对意义上的衰落,衰落也是相对意义上的新生,延伸在康德的合目的性上激活,高出折中取这两条线的类有序段。(美本体不是美,是美的本质,具有浅层愉悦)或:{如类有序段数字:10,9,8,7,6,5,4,3,2,1←看左向右从1为开端,10为结束,6为高出折中(美本体)如类有序段数字:10,9,8,7,6,5,4,3,2,1从左向右看→10为开端,1为结束,5为高出折中(美本体)}在相对意义上,用一个圆来表示,在新生点的延伸方向上,120度夹角的那条半径与圆周的交叉点为高出折中点。在衰落点的延伸方向上,120度夹角的那条半径与圆周的交叉点为高出折中点。在相对意义上,用时钟盘6小时取一个类有序段的高出折中点。12点到6点为4点。6点到12点为10点。这里的12点与6点同时是新生点也是衰落点。美本体在类有序段中产生,具备刺激体完善条件的美本体能较直接产生浅层次的快感,但这种浅层次的快感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不具备审美意义,也不能称之为美。但,美本体本质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本体客观存在的属性是审美判断能否造成普遍愉悦的前提,美的创造正是通过本质加入由条件判断的认知而达成其普遍愉悦的有效性。美感也是在客观存在的属性基础上通过条件判断符合主观的合目的性并普遍有效性的显现。了解美的意义在于欣赏与创造,所以本质与条件判断引发了美的表现形式……(xx.11-xx.2美的本质初稿提纲)ps:快感:康德把快感分为:感官上,道德上,判断欣赏上三个方面。美感:人脑的一种特殊感觉,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前提条件。目的性: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与外在,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为与另一物的关联。内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其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内摹仿说:谷鲁斯提出,类似移情说,原理是知觉以模仿为基础。如看到圆形的物体时,眼睛就摹仿它作一个圆形的运动,看见人对你微笑,也随之微笑。审美的模仿大半在内而不在外观,所以称为内模仿。其受丁·席勒“游戏冲动”说影响,认为在审美欣赏伴随有一种摹仿性的运动过程,这是外物的姿态在欣赏者内心的再现。美的本质:美学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在西方美学史上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种从客观对象的属性中寻求美,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从精神方面又分为两个方面,客观精神如柏拉图、__;主观精神如休谟、康德。此外还有两者交互的观点。薛宣林关于【美的本质】美的本质即美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整体和谐与统一。1993年薛宣林定性《论艺术之永恒》199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提问摘要美的本质即美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整体和谐与统一。1993年薛宣林定性《论艺术之永恒》199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提要·美的本质美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整体和谐与统一。*美的本质源于人类生命的本质;*美的永恒性源于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之永恒;*美的整体和谐与统一,取决于整个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精神整体和谐与统一。见《论艺术之永恒》19页、《薛宣林艺术论》118页薛宣林关于【美的规律】和【三恒规律】·【美的三恒规律】一、美的规律——反映美的(形式与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内容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二、美的三恒规律是指以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地球客观对象性,宇宙的无限性所构成的具有永恒性审美整体和谐统一的规律。三、造形艺术美的三恒规律:(一)视觉艺术美的形像、色彩、声音、(语境)之三恒(二)美的形象三恒规律——形状、形体、结构(三)美的色彩三恒规律——红、黄、蓝;明、明暗、暗;黑、灰、白(四)美的声音之三恒见《论艺术之永恒》38页、《薛宣林艺术论》133页薛宣林艺术理论思想体系···薛宣林关于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美的三恒规律等等,已被百科等多词典录为最科学,最权威的定义。蔡仪美学思想论王善忠蔡仪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蔡仪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追求真理。他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思想修养;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文艺方向和学术研究。蔡仪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美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理论。他的理论是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联系实际的。60多年来,他不仅先后出版了颇有影响的《新艺术论》、《新美学》、《中国新文学史讲话》、《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论现实主义问题》、《探讨集》和《美学讲演集>>等十多种专著,还主编了高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以及《美学论丛》、《美学评林》、《美学讲坛》等刊物,在学术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有益的影响。一、长期以来,蔡仪一直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关心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近十多年来,他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认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着手40年代出版的《新美学》的改写工作。蔡仪虽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孜孜不倦,求实、求新,在新美学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出版了《新美学》改写本的第一、二卷。直到住院前,他仍在潜心研究,忘我工作,积极从事《新美学》第三卷的撰写,这充分显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蔡仪的逝世是我国美学界和文学界的巨大损失。《新美学》改写本永远成了未完成稿,这是任何人也不可能弥补的重大损失。得以慰藉的是蔡仪的众多美学著作依然存在,蔡仪的美学思想仍然具有坚强的生命力。作为后辈、学生和同事理应全面研究、准确介绍、科学评价蔡仪的美学思想,使其在我国美学事业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推进作用,实现蔡仪的夙愿。当然,评价蔡仪的美学思想,判断蔡仪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这是一个十分必要而又难度较大的课题,绝非个人能力所为,这里所谈的几点,只是初步思考的线索,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殷切期望指正,并愿与同行们为建设和繁荣我国的美学事业而共同努力、协作。蔡仪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的真正的革命,它是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它对整个复杂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作出了统一的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概括出了认识的一般方法——唯物辩证法、辩证方法的客观基础就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这一方法虽不能代替其他具体科学的方法,但却是它们的一般的哲学基础,并且成为一切领域中认识的工具。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在历史上,不少美学家是把美学当作哲学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支来研究的。这不仅因为美学研究的许多根本问题是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还因为研究美学的许多根本问题必须以哲学研究为基础。但是,要想真正科学地解决美学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仅具有一般的哲学知识(哪怕是唯物主义的)是远远不够的(历史上中外美学家们所遇到的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难之处也可说明这点),还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即逐步掌握和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行。理论是人们由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系统知识,它会促进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革和改造。当然,理论作为认识活动和实践结果的概括而产生时,不仅同产生它的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状况有关,也同科学家的哲学观点、世界观和对待现实的一定的方法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外美学史上,从来的美学研究方法主要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人对于周围世界的一切观点(如哲学的、社会政治的、伦理学的、美学的及其他等等的看法)都与他的世界观有关,而世界观的基本核心是由哲学观点构成的。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世界观的主要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1]对于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不管是把美学当作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看,还是把哲学当作一切科学领域(当然也包括美学)中认识的一般方法来对待,都说明它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有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才有他美的理念说;有休谟关于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解决的理论,才有他关于美只存在于观赏者心里的观点;有__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的基础是绝对的理论,才有他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说法:有马克思的真正科学的哲学学说,才有他关于美的规律的设想;有__的唯心主义的精神哲学观,才有他美学上的直觉说。这些例子说明,“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在美学中也是存在的,而且是美学的基本问题。蔡仪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定的。他在一篇序文中这样写着:“现在有人对于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很反对,大约以为这种区分是不应该的,也是无意义的;并表示不要从哲学上去研究美,而要从心理学上去研究美感经验,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羁绊了。我们认为,这是不对的。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正如哲学上的这种区分一样,是由美学思想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决不是别人强加给的。……这种区分已有2000多年的美学史的事实摆在那里,是不会随人的否认或反对而消失的。”[2]应该说,蔡仪不仅认识到了美学与哲学之间的重要关系,而且也正确地解决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哲学观、世界观的不同,必然影响到采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对于一门科学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同所研究的客体相适合,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如果它与所研究的客体相适合,就说明这个方法是客观的、科学的和正确的。虽然各个具体科学有其特殊的方法,但它们也有着认识的一般方法.由于哲学观点的不同,认识的一般方法也不同。唯心主义者往往以精神、观念的特点来解释认识的方法.在他们看来,方法是人类为了便于认识世界而随意创造的,他们把方法看做纯粹主观的范畴。事实上,科学方法的诸原则,它的范畴和概念实质上不是人们理智创造的任意规则的总和,“不是人的用具,而是自然界的和人的规律性的表现”[3]。__虽然认为方法是内容自身的运动,不能离开内容去谈什么方法。但他把方法的作用绝对化了,他把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缩小为认识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则不同,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是认识方法的基础。而认识的方法只有在它反映现实本身的客观规律时,它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它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4].它既是认识的一般方法,又是运用于认识中的方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既以对象内在固有的辩证法为根据,又以它在思维中反映的特点为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注重思维活动的特殊规律性,并把这规律性同社会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实践作用联系起来。这个特点不仅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根本有别于唯心主义方法论,也使它优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方法论。蔡仪的美学思想最早集中体现在他的《新美学》中。在对待美学的根本问题上,他没有沿袭陈规旧说,而是进行着新的探索。这探索的动力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在回顾这段经历时写道:“在40年代初期,我写完《新艺术论》之后又写了《新美学》。当时试用唯物主义原则考察美学上的基本问题,并批判唯心主义的旧美学,为新美学的前进扫清道路。这是我最初研究美学问题的心情,也是一直至今写作美学论文的态度。”[5]由于辩证唯物主义把关于存在、关于客观世界的学说同关于客观世界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的学说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蔡仪在写《新艺术论》时,他首先考察的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艺术是反映现实的;在《新美学》的原本中,第一章探讨的就是“美学方法论”问题;而在《新美学》改写本第一卷的“叙论”中仍列了“美学方法论”一章,在改写本第二卷中,第三编的题目就是“美感论的哲学基础”。蔡仪在分析、比较了把握美的本质的几种途径后,认为新美学的途径,即由客观现实去把握美的本质,是唯一的正确的途径。蔡仪的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他肯定了美的存在是第一性的美在于客观现实本身,同时也就承认了美的客观性。这个观点的美学传统观念。这是因为,新观点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的,它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蔡仪根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则,在研究美学时,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美的根源,即美在哪里。关于美的存在,他的回答是,美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其次是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问题。关于什么是美,他的回答是,美在于现实事物属性条件的统一关系上。[6]在不少美学家那里,对于美的存在和美的本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却只有一个:或认为,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离开了人的主观,就没有美。人的心灵,是美之源泉;或认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的统一;或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混淆了美的存在与美的认识的本末关系,他们以美感、以人的主观感受来审定美的存在。只有蔡仪比较清楚而明确地回答了美学研究中的这两个关键问题。蔡仪坚持了现实美的客观存在,这只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里,那还不能建立科学的、完整的美学理论。恩格斯在谈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还指出了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7]蔡仪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他的美的认识的观点是符合这个原理的,即认为现实事物的美是美的认识(美感)的根源。由此,美学的构成领域就不能只限于客观存在的美,还必须包括美的认识。如果只有现实世界,而没有人类,这现实世界当然谈不上什么意义;同样,如果只有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和现象,而没有人类对这些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这客观存在的美当然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已存在的事实早已被自然科学所肯定,即在地球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类和任何生物的情况下,地球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伟大就在于,人的思维是可以认识这现实世界的,并且能够正确地反映它。我们知道,思维活动的特殊规律性在于,它不是机械地反映,而是能动地辩证地反映。蔡仪认为,美的认识是以具象的概念的认识为基础的,它不仅是对于美的存在的反映,也是美的观念形成的基础,再进一步发展成为美的创造,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产品(即艺术)。至此,美学领域的三个方面才算最终形成:美的存在(客观现实美),美的认识(美感),美的创造(艺术)。而现实美的存在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研究方法不仅揭示了美学领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本质,而且科学地论证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主次和递进关系。蔡仪坚持在美学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我们知道,认识论的出发点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不同哲学观点的人有不同的解答。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或是把认识说成是神秘的观念的反映,或者认为现实世界是在感知的过程中才形成的,或是根本否定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出发点是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和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可能性。谈到认识论,总有些人把它看作是机械的或直观的反映,似乎它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诚然,直观性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主要缺点。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对于认识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们形而上学地看待认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却向我们提供了唯一科学的认识论,它既没有把主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动性绝对化,也没有把主体看做是某种消极的、静止的、外来作用的接收者。蔡仪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研究美学问题时,较有成效地论证了美、美感、美的创造与认识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以往的美学家虽不是没有说到,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说得恰切的正确的却不多,有的甚至把它们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蔡仪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于掌握辯证的思维方法,能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事物的普遍规律,并能用唯物主义观点去考察精神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不用说,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感论的基础”[8]。根据这个认识,蔡仪认为,美学的研究客观现实的美,是要根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美的认识,美的事物能给予人们美的感受和感动,就是通过认识的关系,如果在认识论上不能恰当地解决,那么美感论和艺术论也难得到圆满的解决。所以’现实美论、美感论和艺术论都须有认识论的基础。蔡仪在《新美学》改写本第二卷中,以较大的篇幅论述了美感论的哲学基础。他指出,美感论的理论基础就是认识论,而美感论的哲学基础首先是反映论。在论述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他先从科学的认识的性质、方式及其发展过程谈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的认识与一般认识的异同,并着重分析了感觉、表象、概念各自反映事物的特点以及与美的认识的关系。特别是在阐述作为智性认识起点的概念的辩证特性时,指出概念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是感性的又是智性的,是自觉的又是不自觉的。这种概念的两重性(或为抽象或为具象)与概念运动的两种形式有关,是由概念间的关系来规定的。总之,蔡仪认为,研究美学、美感论都要有哲学基础,而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美感论,就是要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它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于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能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事物的普遍规律,并能用唯物主义观点去考察精神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蔡仪美学思想的理论依据美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形成较晚,但它的历史渊源,却是久远的。中外美学史上,虽然不少大家对美学应该研究或者解决哪些问题各抒己见,人们也探讨过美的本质、具体艺术部类的美的问题,但系统的阐述美学理论的著述并不多见,而且仅有的几部也多是唯心主义观点的,更不用说科学的美学理论专著了。尽管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几位古典哲学家在试图辩证地解释许多重要的美学理论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他们的美学思想是从其古典哲学中衍生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是他们本身难以克服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美学研究中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在这变革过程中,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广泛用于美学研究方面,这是全面探讨美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基础。研究蔡仪的美学思想,不能不注意到解放前我国美学研究的实际状况,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容易理解蔡仪美学思想的初创价值和意义。从目前我们接触到的材料来看,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前,除去一般文学和艺术理论专著及文章外,切实探讨美学基本问题的著作和论文是寥寥可数的。在不多的文章中,有不少是介绍或转述西方各个时期的美学思潮或美学家的观点、学说、著述的;也有一些是谈论具体艺术种类的美学问题的;还有一些是讨论美育和美论的文章,但数量较少,且质量也难属上乘之作。只有朱光潜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两本书,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较有影响。从20年代开始,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提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任务。在这期间,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们,除了撰文介绍、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外,还一方面翻译出版了苏联、日本的一些研究者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观点的论文、专著,另一方面,着重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和文艺的论著。这些工作,都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普及和传播起了很好的作用。综观当时的美学研究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内容是庞杂的,既有史的介绍(虽不系统,但却几乎涉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美学家的、美学流派的、美学思潮的思想、观点),也有论的叙述(谈论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感等);它们的思想倾向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唯心主义观点的(主观的、客观的),也有唯物主义观点的(自发的、朴素的、机械的、人本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既有近代现代资产阶级美学观点的,也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虽然观点众多,学说各异,但在当时一般介绍、转述的居多,又由于译著的倾向和爱好,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学术条件的限制,对近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的译介较多,如对立普斯、__等人的观点。所以,他们的美学思想较为流传,对一些美学爱好者也有相当影响。蔡仪在日本学习期间(1929年一1937年),先后学习了哲学、文艺理论等课程,并有机会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和有关文艺问题的著作、书信,这为他以后的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蔡仪曾这样来描述当时的激动心情:“1933年第一次出版日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的文献,其中提倡的现实主义与典型的理论原则,使我在文艺理论的迷离摸索中看到了一线光明,也就是这一线光明指引我长期奔向前进的道路”。19)事实也正是这样,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这“一线光明”的确一直在指引着他艺术研究活动的方向,而“典型的理论原则”也成了他的美学思想的理论依据之。马思主义文艺理论开拓了蔡仪的研究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拓了蔡仪的研究思路和视野,他在用新的世界观来考察文艺、美学现象。在40年代,他写出了两本引起不同反响的专著:《新艺术论》和《新美学》。这辆本论著都冠以“新”字,这既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态度,也产明了所论的内容。作者是用“新的观点”来探索文艺理论和美学原理的。所为“新的观点”,不只是表现在这两本著作中,作者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和美学问题的一些精彩言论,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贯串着两本书的指导思想是与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来所流行的、旧的艺术理论、旧的美学观点不同的“新的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探讨美学问题,把它同哲学学说、同一般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考察的在中外美学史上都不乏其人。但是,在40年代的中国,又是在国统区,在美学专著中,把解决美学的基本问题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却绝无仅有,而把美的本质问题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联系起来考察的更是凤毛麟角。蔡仪在《新美学》中,两次引用《手稿》中关于美的规律的精辟见解。他提出的美的东西即典型的东西、美的规律即典型的规律的著名论点,也是受到《手稿》中某些论点的启示而逐渐形成的。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或接受这个论点,但起码可以说,这个提法为正确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一条新的研究途径。蔡仪美学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我以为有两个:一个是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意见,即“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0]一个是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言论,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一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是典型”的说法是蔡仪在《新艺术论》里首先提出来的。这本书是作者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艺术问题的处女作。早在30年代初,蔡仪就很注意恩格斯提倡的现实主义与典型的理论原则,认为是使他“在文艺理论的迷离摸索中看到了一线光明”,而《新艺术论》的写作,主要之点就是作者学习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一点体会。蔡仪认为,艺术创作的中心任务在于塑造典型;而艺术的塑造典型就是揭示形象的真,也就是创造艺术的美。这样的作品,既有了艺术的真,也就有了艺术的美。蔡仪在书中,经过认真分析、比较和论证,他得出的结论是:艺术的典型形象是美的,艺术的美就在于艺术的典型。简单地说,“美即典型”。这个论点在《新美学》中得到了更多方面的、较为充分的论证。不过,在《新艺术论》中,虽然所论内容基本上符合于艺术的普遍情况,但是由于现实事物的美、现实事物的典型则是无比丰富、远为复杂的,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也是千差万别的。书中所论难免有不周全、容易引起歧义之处。蔡仪关于典型的理解主要得益于恩格斯的有关言论。在蔡仪的理论中,他对典型的界说,对典型的种类,对种类的变化等的解说,主要是根据恩格斯的新的典型理论得来的。也正是依据恩格斯的这些论点,才使我们今天关于艺术典型的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蔡仪认为,本来现实事物中决没有什么抽象的类型,所谓典型的事物,既是代表类型的,就一定是有特定的个性的。这个典型理论,既不是17一18世纪流行的“类型”说,也不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流行时期所强调的只重个性而否定类型的观点。此外,蔡仪还指出,我们所谓典型既不同于类型,也不单指种类性,还要有特殊的个别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它的普遍性。所以既不能认为,凡自然界的事物,一切种类既有个体就有特异的个别性也.不能认为一切种类的事物都一定有典型。如自然界中许多事物虽有种类但却无典型可言,甚至如一般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也就是和它作为种类的“那种规定性”“直接融为一体的”。[12]同一种类的个体事物,只能按照它的自然而必然的种类性所规定的那样生活着。应该说,蔡仪的典型论有他自己的特点:理论的逻辑结构是严谨的、周密的,所使用的概念、术语是明晰的、确定的。他的理论是一个整体,一环扣一环,是按照严格的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他的一些重要概念、术语甚至用词都是由于理论本身的发展和需要而使用的,每个概念都有着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既作这样的理解,又作那样的理解。有的同行在反诘蔡仪的理论时,往往只抽取其中的一个概念、一个方面或一个例证,而不顾及这个概念、方面和例证在他理论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也不过问蔡仪对这个概念、方面或例证的界定或假说,脱离了他的理论框架,而按照质疑者的理解来任意解释,这样势必形成各自为战或无的放矢的局面,于事无补。这样就出现了所谓“典型的反动地主”、“典型的跳蚤”美不美的“疑难”问题。其实,在蔡仪的有关论述中是回答了诘难者所提出的这些问题的。如果说,恩格斯的典型论开启了蔡仪美学思维之门,那么,马克思的美的规律论则奠定了蔡仪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美的规律是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根本论点。在原本《新美学》中,蔡仪两次直接引用了“美的法则”(今通译为“美的规律”)的名言:一次是在论到艺术与美学的关系时,即艺术美的形成时,认为艺术美“直接地根源于美的认识,而间接地根源于对象的美的法则。”[13]另一次是在论到美学的性格时,认为“人们要把握着事物的法则,同时也要由这事物的法则来改造事物。”[14]在说明美学既是“说明之学”也是“规范之学”。可能是由于当时局势环境的不便,也可能是由于学术研究条件的限制,蔡仪没有对“美的规律”做更为详尽的阐释。这个缺憾在《新美学》改写本中填补上了。除了在全书的改写中融会贯通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这个根本论点外,还专列了章、节给以论证。马克思虽然没有来得及留下一部美学著作,但他关于美和艺术的一些重要言论,却也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的倾向。特别是在1844年和1857年一1858年的两个经济学手稿中,留下了一些精彩的重要言论。对于前一个手稿的整个评价,研究者的分歧较大。蔡仪的看法是:“1844年正是马克思在批判__的法哲学,进而要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由于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故在当时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现的理论实质,在世界观的基本观点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历史观上却是人本主义的。至于一些有关美和美感的言论则是比较重要,值得认真研究的。”[15]我认为蔡仪对《手稿》以及对《手稿》中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言论的评价是中肯的、可取的。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蔡仪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美学观。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论点当然是很重要的,它对于科学地探讨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它是美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个标志。蔡仪在《新美学》改写本第一卷中,专门探讨了美的规律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美的规律”应有的基本意义有这样几点:一是,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事物或社会事物,也无论是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凡是符合美的规律的东西就是美的事物;二是,既然美的规律就是事物的所以美的本质,也可以说,事物的美就是由于它具有这样规律。因此,美就是一种规律,是事物的所以美的规律;三是,既然美是一种规律,而规律都是客观的。那么,美(自然界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人所创造的艺术品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从这一点说,马克思的美的规律论,既堵塞了通向主观的美论的这种唯心主义的漏洞,同时也杜绝了导致美是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这种机械论的途径。美学上的根本问题,从来就是、现在仍然是:美在于客观事物?还是在于主观精神?蔡仪从美的规律论中得出了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在改写本中,蔡仪明确表明,承认客观事物有美的属性,和主张美是事物的属性,两者的意思并不一样。蔡仪并说明,过去说过美就是物的属性,但实际所指是事物的典型性。但这一说法,在理论上既没有讲清楚,而对一般人又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所谓物的属性,不外是物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所以,美是物的属性这一说法是不妥当的。在改写本中,他把这一说法修正为“美在于现实事物属性条件的统一关系上”,或者说:“美在于事物属性条件的统一”,并进行详细论证。那么,既然美的规律就是事物的所以美的本质,可是美的规律的具体内容究竟如何呢?蔡仪对此谈了他的理解,并做了充分的说明。蔡仪首先从规律的一般涵义及其客观性谈起,认为,所谓规律是事物间、事物现象间、或事物的属性条件间的本质的必然关系。然后结合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那段话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从整个原话的语气和语意来看,“美的规律”显然是和“物种的尺度”与“内在固有的尺度”是有关系的。对于这两个“尺度”的所指,蔡仪认为,二者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物种的特征既有外表的,也有内在的;对于这两个“尺度”的解释,蔡仪指出,所谓“物种的尺度”则是该事物的“普遍性”或“本质特征”,而所谓“内在固有的尺度’’也就是该种事物内部固有的“标志”或内在固有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两个“尺度”的关系,应该是统一的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是说人类能够掌握任何物种的本质特征,另一个更进一步指明,即使是物种的内在固有的本质特征人类也能掌握;对于这两个“尺度”与事物的关系,蔡仪是这样阐释的,因为事物的物种的内在的本质,如果不是直接地表现在外表现象上,不是见之于形象上的东西,决不可能是美的。美决不可能是藏在事物内部的隐蔽的或抽象的东西。因此,美的规律,除了物种的本质这一方面之外,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就是事物的外表的现象或形象,是物种的本质借以表现在外面的条件。也就是说,美的事物的物种的本质不能不表现在事物的现象或形象上。蔡仪由美的规律的这两方面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它们的具体情况和它们实际结合的特点。由此做出这样的结论:美的规律要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地表现事物的本质,或者说,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力地表现事物的普遍性。这是美的规律,也是典型的规律。蔡仪对美的规律的理解,是根据马克思的话的意思合乎逻辑地得出来的。美的规律论是蔡仪美学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除上面所述外,我想还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谈谈马克思所说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对蔡仪美学思想的影响。蔡仪认为,美学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美、美感和艺术的关系及其基本规律。三者的基本规律之中,客观现实美的规律是根本的,反映在人们的头脑里成为美的认识、美的观念的规律,运用于创作成为艺术美的规律。三者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后二者一致于客观现实美的规律。关于客观现实美的规律。既然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就意味着承认在客观事物中是存在着“美的规律”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承认“美的规律”的客观性质。所谓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概念接近本质的概念。事物的规律决定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其所依赖的客观条件。规律有这样几种情况:表现具体的特殊现象或物质的部分特性之间关系的规律;说明几大群客体和现象的一般特性之间关系的规律;表现物质的普遍的、到处存在的特性或发展趋势之间关系的规律。至于美的规律,我认为是属于普遍规律,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的辩证的规律。正像蔡仪所说的,“美的规律”应是指在客观事物中存在着的规定事物之所以美的规律。所以,无论是自然界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还是人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都具有美的规律的客观属性。马克思既然提出“美的规律”,这就意味着“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质,它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是人们所能随意创造的。当然,对于规律的认识和规律的实现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在社会生活中,规律的实现必须要有人们的活动,所以,人们能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创造或消灭现实规律的条件。但是人们在这里并不是创造或消灭规律本身,而只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限制和扩大规律作用的范围。规律本身是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美的规律亦然,它是美的事物或现象的各种特性或发展的各种趋势之间的有秩序的关系的表现。马克思指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我认为“按照”二字很重要,也是很关键的,如果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美的规律”,人们又如何能“按照”呢?它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美的规律”的客观性。我们说,美是客观的,美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着的,人是能够认识美的规律的。当然,对于这点不能作这样的理解,似乎美的本质或美的规律是独自存在的,人们只要找到它或碰上它就行了。我们只是要说明,人们认识美的目的在于获得关于美的正确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曾有人诘难过客观论者,仿佛承认美的客观性就.是主张美的本质本身独立地存在着,而人们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机械地反映或直观地描绘它就可以了。实际上,我们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的并不是美的本质本身或永恒的美,就像柏拉图所说的,“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16]而是指体现了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的具体的事物、现象、关系、过程等等,它们通过人们的认识、概括而以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反映出来。虽然美的观念产生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但它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内容和关系并不以人为转移。因此,我们说美是客观的,就是指人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和特性的内容。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17]存在。人们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作品,但却不能创造和任意改变美的规律。关于美的认识的规律。既然“美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以前,首先必须要认识这“美的规律”,然后才能根据它来造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这是就它的可能性来说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认识的可能性总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历史发展阶段、__状况、阶级地位和利益、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艺术的修养等)的限制,如在猎狩时期的原始人,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以动物作为自己的主要对象,也由于动物是威胁自己生活的主要对象,他们不可能对植物给予更多地注意,而到了农耕时代,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他们除了继续对动物注重外,更主要地是关心植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时期以动物为主要审美对象,而在后一时期转以植物为主要审美对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们完全可以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但在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人们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一次就完全__地认识一切事物和事物的一切方面。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也是这样。所以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观的永远的不终止的接近。”[18]我们对一般的科学规律的认识过程,同样适用于对美的规律的认识。不仅是自然科学或是一般的社会科学,即便是像文艺这种美的精神活动的形式,也必须是以客观法则、美的规律为依据的。因为生活本身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为了认识生活发展的规律性,为了满足人类享受的精神的生活资料,作家、艺术家必须深入地研究生活、认识生活,并积极地适应和反映这种客观规律性,只有认识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法则’认识了美的规律,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才能正确地把握住历史前进的真实情况,并按照美的规律创作出作品来,这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它们才能长久地流传下来。关于艺术美的规律。在我们考察了客观事物中存在着决定事物之所以美的规律、又证实了人们是能够逐步地认识这美的规律之后,很自然地,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类也必定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应该说,这才是马克思这段话的本意或主要之点。人们认识“美的规律”是进行美的物体创造的先决条件。人们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应用合同实施指南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短期工劳务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金融投资风险兜底保障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股权转让定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交通系统-城区隔离护栏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户外探险活动贷款合同担保与安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环保产业合理化建议书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农业耕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GRc构件生产、安装与智能化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PPVT幼儿语言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JB∕T 14089-2020 袋式除尘器 滤袋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 陕西省宝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毕业设计小型液压机主机结构设计与计算
- 19XR开机运行维护说明书
- 全国非煤矿山分布
-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图模板
- G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