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
元与学生的生活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册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
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重视学生自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
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并且指导学生如何
对自己的的习作进行修改。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
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劫卜,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一"笔下生
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
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
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①做重点发言人;②做
讨论主持人;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
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男生18人,女生24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文
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语文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也有较明确的学习
目标,他们能够主动预习、复习,坚持课外阅读。阅读中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出自己
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一些重点词句。大多数学生有积
累的习惯,并能用积累的词语丰富表达的内容,用好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情况不一,学生的
学习效果存在差距。个别学生对字词的掌握量不足,课外阅读的书籍偏重于"笑话"、"漫
画”类,语言的积累少。另外,学生的认真书写,写好字仍是本学期继续努力的方向。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独立识字学词,写好摘录笔记,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认字240个,写字
200个。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
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
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
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勇敢发表个人见解、针对同学发言发表意见。在交谈中认真倾听,
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
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个人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教学目
标,并且根据学生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达到发展。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
流活动:每天中午有固定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时间、好书推荐
卡、课外精彩片断诵读、全班共读一本书……坚持读好书,写积累。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鼓励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帮会组更多的学生越来越会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多用自己积累的语言。
日记、小练笔不拘形式去写,对于大作文,鼓励学生在完成作文草稿后,运用已学的修改方法自
改、互改、读给家长……教师的面批一定要注意保留学生的思想、学生的语言。对于优秀的作文
要在班级展示栏里张贴。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课时实用课时第一周1、话语9课时
第二周2、春潮7课时
第三周3、花9课时
第四周4、手8课时
第五周5、智谋6课时
第六周6、眼睛9课时
第七周7、纪念日4课时
第八周期中复习检测6课时
第九周8、舟船7课时
第十周9、太阳8课时
第十一周10、路6课时
第十二周11、快与慢8课时
第十三周12、回归7课时
第十四周课外阅读6课时
第十五一十八周总复习24课时
第1单元话语
单元分析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的力
量,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三篇主题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分为一首诗歌和三篇记叙文。记述
文中有一篇中国历史故事,两篇外国故事。《大地的话》歌颂了大地母亲博大、无私的情怀。《语
言的魅力》则体现出有魅力的语言的.重大作用。《秉笔直书》表现出史官们刚正不阿、秉笔直
言的求真精神。《难忘的一句话》用政治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语言就是爱的纽带。
"语文天地”中安排了摘录笔记、读一读、仿写句子等语文练习。"畅所欲言"通过读、背、
写、自选和交流体验,积累关于话语的名言。"初显身手”帮助学生认识无声语言一符号、
标志、图案??"笔下生花"继续练习写事写自己对话语的感受;"金钥匙”引导学生在标画、品
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突出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
9课时
大地的话
教学目标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
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能根据关键词,理解诗意并仿写。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
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
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内容一《大地的话》。
二、品读悟情
1、听课文录音。
师:现在老师把诗歌朗诵放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桌检杳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纠正容易读错的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
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
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
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三、换位抒情
1、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
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
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2
一、身十鳏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生
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四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感悟。《触摸
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编组这组教
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
爱生命。二是深刻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引导总结体会句子的方法,培养理解
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从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
人物和事物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戴寸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
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
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
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在春暖春开的季节,很高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用你们的方式表示一下
对康老师的欢迎好吗?大家的掌声包含了欢迎,也包含了对老师的鼓励。老师为了表示谢意,送
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导入
1歌声好听吗?那老师太高兴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好吗?小朋友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
是美丽的,春天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学生自由说)(板书春
天)
春天在同学们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发现春天的美呢?(学生自由说)是呀
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赏美丽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们17课主人公安静却用
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板书触摸)
2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概述文章内容
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板书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
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
那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呢?
2接读课文,边听课文边思考把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四)细读课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青争创造了那些奇迹?把你画出来的语句读给同学听听。
2、指名说(板书奇迹内容)
3、相互说一说安静是如何来创造的这些奇迹?你从奇迹中又体会至M十么?
预设(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1、先读出这个句子。
2、安静是如何做到到的?同学们印象中盲人是如何走路的,而安静却可以做到“流畅"?
3、想一想安静为什么在这里穿梭呀?(感受生活的美好,安静的开心。)
4、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第二自然段,(对春天的热爱、安静的开心)
预设(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
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是怎样做到的?她要干什么?
同学们请注意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如此准确地知道月季花的位置,她是怎样伸出双手的?
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来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
安静爱花,爰春天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一起读第三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她的那份爱。
预设(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
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捉住了。
你认为安静是如何拢住蝴蝶的?
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感觉?(整天穿梭在花丛中,她的身上一定拥有了浓郁的花香,蝴蝶以
为她就是一朵花。)
"神奇的灵性”源于什么?那安静又是什么感觉?(她是那样的热爱花朵、春天,才伸出双
手。)
假设情境,同学们现在就是安静(教师配乐范读),体会安静的‘内心'在想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我"是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作者看见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你们看到了吗?那她的内心世界有什么?(学生说)
预设(四)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对于手中的这一只蝴蝶,安静是如何对
待的?
许久,多长时间,说明了什么?
放飞蝴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什么意思,安静又在张望什么呢?(安静用她的心
在张望。)
课件3、安静放飞蝴蝶的那一刻,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她想。(对光明的渴望,
对飞翔的渴望)
4带着这样的渴望,我们读一下第六自然段,点名读。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得独特感受,感受着你也深深地感动着作者,难怪作者会发出这
样的感叹。
课件:谁都有生活得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句话中,"谁"指的是什么?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一定要热爱生活、生命。)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
课文链接
海伦•凯勒从19个月时,就双耳失聪,双眼失明,却依然是快乐的,她也创造了自己的缤纷
世界,我们来阅读一下。
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印象,我们看一下课本链接,体会海伦・凯勒
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命是美好的,只要你热爱她,她就会给你机会,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但并不是每一个都
拥有享受生命的权力。我们不会忘记去年的今天,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就夺取了无
数人的宝贵生命,一位幸存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早晨醒来时,我又看见了初升的太阳,我
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说到这里,相信你对生命一定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就拿起笔来,
写下你心中的感概吧!
泡泡语还告诉我们……我们能办到吗?让我们下课就开始行动吧,办一期关于"热爱生命"
的墙报,同学们,我们应该从哪寻找资料呢!好,老师等待你们的好消息。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再见!
六、板书设计
17、触摸春天
流畅
奇迹伸向生命是美好的
拢住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
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
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重点)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难
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设悬念,激趣导入
1.请两位同学做走路比赛的游戏,其中T立同学蒙上眼睛,赛后各自谈感受。
2.(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3..(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
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
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L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
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
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6三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4个人组成一小组,边讨论边完成这张实验表格。
实验顺序实验方式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1蒙眼没响不靠眼睛
2塞耳响靠耳朵探路
3封嘴响靠嘴巴探路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试验情况。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
嘴巴呢?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产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探路的”疑问。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
2.读懂了吗?请同桌边讨论边画出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探路的
3.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4.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
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
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5.让我们一起用硼员的语气再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八自然段
L自读第八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无线电波,障碍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学生自画自说。
导语:同学们:根据以上的两幅示意图,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4、出不<)\^板。
A、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C、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七、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
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邯郸学步》这二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
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第一”
-.导入新课,出示预习提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
内容。
—.展示交流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
滥竽充数)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
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
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
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
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
理。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
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
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
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
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
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
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检测反馈
一、读拼音,写词语。
gaochaozTshim6fangIanyuchbngshii
()()()()
二、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H-
第一”
1.总结学法,迁移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然后分学习小组自学第二则寓言。
2.出示预习提纲
步骤:提出问题一自读自悟T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学习情况。
a.那个学走路的人为什么要爬着回去?b.他是怎样学习走路的?c.像他那样学本领行吗?d.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四、熟读升华,超越文本
1.熟读这两则寓言。
2.小组再度合作,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演一演。
3.汇报表演。
4.模仿记者采访“南郭先生"和"那个燕国人"。
五、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六、检测反馈,拓展训练。
1.选择其中一则寓言,续写寓言故事。
2..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小学弟、小学妹听。
板书设计:邯郸学步
姿势不好看机械模仿爬着回去
课后反思:
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
使他们的想像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还异常精彩。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夺""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
演""心满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3、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材简析
二、解释字词
撩:挑弄,引逗。
节日:这里指熊在夏秋两季可以大饱口福,犹如过节般高兴。
第1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熊的特点是“爱撩蜂",吃蜂蜜。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换词
法理解"撩",联系下文理解"节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虫封盖后到羽化出房前这一变态时期的营养体,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
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
劫夺:抢劫,掠夺。在学2段时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语。到教学4、5、6段时,
再抓住对大棕熊撕蜂巢、抢蜂蜜时传神的动作描写,进一步理解"劫夺"。
三、了解课文
第2段主要介绍了马蜂的特点:体态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击性大,而且专门
偷吃蜂蜜。
教学这一段时,可以结合课后题1,让学生带着“马蜂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读书,重点让
学生抓住第2句话,感受被马蜂刺到的严重后果。抓住"攻击"和"抗击”,体会马蜂与工蜂
战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紧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层层的工蜂",抓住"一层层",进一步体会马蜂和工蜂之间
战斗的激烈,以及马蜂在偷吃蜂蜜过程中的“猖狂"。在读爷爷的话时埋下悬念:熊能收拾如此
猖狂的马蜂吗?
这是一个过渡句。
嗥叫:野兽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样子。
第5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熊的特点:在山崖下打转,吃不到蜂蜜时的"心急",主要通过
"急得团团转""嗥叫"等描写来体现;想出妙招,从山崖往下滚时的"聪明",主要通过“瞧
了又瞧""稳稳地站定"来体现;撕开蜂巢,吃蜂蜜时的"贪婪",主要通过"得意""一
下""撕开""急不可耐""大嚼"来体现。
教学时引导学生勾画这些让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现大棕熊特点的词句,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
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点表现得如此充分?对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两个部分:第一是马蜂大战棕熊,棕熊劫夺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
从山崖上滚下来,礼貌告辞。
教学第一部分,学生勾画出对马蜂的描写后,可以紧扣”群起而攻之"这一关键词,从“数
以万计"体会"群"的势力的强大,从"叮""咬""量"体会"攻"的气势的逼人,从“把大
棕熊叮成了一团大蜂球"体会"群起而攻之”的疯狂。学习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
段中的"劫夺"结合理解。一个"任"字,表现出劫夺时的志在必得,无所顾忌,"护住"又表
现出熊的聪明,而"大嚼""足足""心满意足”等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了大棕熊的‘贪心。教
学时让学生紧抓重点词句品读,既要通过朗读体会到战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贪婪,更要在读中悟到
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第二个情景时,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故技重演",联系第5段内容理解,棕熊又用
了和刚才一样的方法从山崖上滚了下来。也要提示学生,虽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
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弓,体会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刚才是"稳稳地站定",现在是
快要冲到小屋前时,它“突然刹住了身体";刚才是"大声嗥叫",’连续转了两三圈“,现在
是"似乎很礼貌地向我们大吼一声",然后"摇摇摆摆地走了"。从熊吃饱以后的表现,又可以
体会到它可爱、有趣的特点,于是棕熊的形象就变得丰满了。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把我们的“紧
张"和棕熊心满意足后的那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把握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交流、点拨。
3.试着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学习第1、2段,初步感知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点。
(1)自读、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点的句子。
(2)交流、引导:重点抓“劫夺”体会熊的贪,抓"三针刺"体会马蜂的毒性大,攻击性
强。
2.学习第3段,着重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1)默读思考:在马蜂与工蜂的战斗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马蜂的“攻击性强”?
(2)交流。
3.学习第4、5、6段,勾画描写生动的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之"的强劲和棕熊
"劫夺”过程中的聪明、贪婪、可爱。
(1)勾出描写生动的词句,自读体会。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重点围绕“劫夺",从上山崖时的聪明、吃蜂蜜时的贪婪、下
山崖时的可爰三个方面了解熊的特点;围绕"群起而攻之",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3)师引读5、6段。
三、总结全文,悟得方法
1.读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巴马蜂与熊的特点写得生动、传神?
2.交流、总结:抓住极具特点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四、课外作业,加强练习
1.布置小练笔。
2.反馈修改。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梢"、"使命"、"许配"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聪明的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动脑筋用智慧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搜集、阅读有关"五难求婚使"、"文成公主和亲"的资料或书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智慧故事:《聪明的
使者》。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2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体会使者遇事是怎样积极动脑,了解他的绝顶聪明和非凡的智慧吧!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做上记号。(自己试着用工具书解决)
2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
3小组内交流识字、解词情况。
提个醒:哪些生字易写错?如:"配"左边不能写成"西"。哪些生字易读错?如:"蕃"
读"bo",不读"侑n";"拴"读翔舌音。
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责任。课文置B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许配:由家长做主,跟某人订婚。课文里指唐朝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大家相互帮助正音。
5同桌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通顺,不加字、不减字。
6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皇帝向使臣们出了哪三个问题?分别在
课文哪些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这是一个传说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知晓它的前因后果。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交代了事情起因:唐朝皇帝嫁女赛智慧,松
赞干布派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2.学习二、三、四段。
(1)齐读课文二、三、四段。
(2)分组讨论学习。
①故事中一共有三个小故事,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按学生的回答把喜欢相同小故事的编排
在一组,四人一小组。
②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师引导学习方法:先读文,然后勾出描写皇帝出题的句子及禄东赞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句子。
最后讨论发言禄东赞的办法好在哪里?你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说给
伙伴听听,小组长要注意综合大家的意见。
③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小组的不同意见。
(按顺序,Y故事接一个故事地灯艮)
师要注意引导、点拨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禄东赞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抓住关键环节想
办法解决问题的,从而体会他的聪明才智。
如:第二段分辨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其他的使臣从表皮入手,而禄东赞抓住动物的本
能属性,孩子饿了就要去找妈妈吃奶。
第三段是分辨木头的头和梢。这是个物理问题,别的使臣束手无策,而禄东赞凭着对事物的
仔细观察、分析判断,用水的浮力分辨出了头和梢,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四段是丝线巧穿玉石洞眼。别的使臣凭着常规方法怎么也穿不过,而禄东赞却用蚂蚁和蜂
蜜解决了这个难题。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体会,感受禄东赞的机智聪明。
3.学习第五段。
过渡:是呀,面对唐朝皇帝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其余的使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无能为力,
禄东赞却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结果怎样呢?
(皇帝想:禄东赞这么聪明,赞普松赞干布也一定聪明能干,就把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许
配给了他。)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聪明的使者能抓住事情的关键,善于动脑筋,急中生智,圆满地解决了三
个难题,促成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美好的姻缘。通过学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
该多动脑筋,做个聪明的孩子。
五、交流拓展,课外结合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五难求婚使"及"文成公主和亲"资料,再次体会禄东赞的聪明智慧。
2课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赛智慧
1智辨马驹和母马
2分辨木头的头和梢
3巧穿玉洞聪明的使者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
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
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悦耳
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T牛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
章主要写了TM十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
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
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IW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
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
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学写8个字。
2、读懂课文,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体会作者对邪恶贪婪的人愤怒鞭挞的思想感情,
认识真善美,憎恨假恶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中的人物特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普希金的有关资料、磁带、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普希金的资料。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
准俄语的创始人。出身贵族,童年时代开始写诗。1820年,因《自由颂》等诗篇反对沙皇暴政
而被流放。1826年被赦免回到莫斯科。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共创作了
6部童话诗。他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
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他的创
作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T书十么事?
2、指名答思考题。(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
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
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
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
要当女皇,金鱼——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
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重点注意"砖、奴、槛"的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脾"字要注意右边"卑"的写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提问激疑。
1、复习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激疑:课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五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一
要木房子一要做贵妇人一要做女皇——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一骂得更厉害一指着丈夫破口痛骂一打
了老头儿一个耳光——脾气发得更方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
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
人的名分;要女皇的地位;要女霸三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
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四次要求金鱼都答应了。当老
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
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一海水发起浑来一海
水不安静起来一海水变得阻暗起来一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
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
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
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一海水发起浑来一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
—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
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表演全诗。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
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续编故事或改写课文。
板书设计:
3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老太婆木盆一木房子一贵妇人一女皇一女霸王(贪得无厌)
骂一骂得厉害一痛骂一打耳光一差点砍死(凶狠残暴)
渔夫:心地善良、过分软弱
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言而有信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9
一、谈话导入。
走进秋天,我们尽情享受到了秋天给我们带来的无数乐趣和无尽的遐想。让我们在秋天里快
乐地学习,认真地思考,我想你会从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二、我的发现。
1、让我们进入我的发现这一题,你认真读读里面的内容,说说你的发现吧!
2、出示课件,学生读3、学生汇报
(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
种颜色不同程度的新的词语。)
3、祖国语言多奇妙呀!除了书上出现的一些词语外,你还能说出一些吗?(生说师随机板
书)
4、老师这里还收集了许多表示这些颜色的词语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哪些你已经说过,
哪些你还是不知道的。
出示课件:
黄橘黄枯黄浅黄柠檬黄土黄鸭黄米黄焦黄蜡黄
红通红淡红暗红玫瑰红绯红肉红鲜红猩红杏红血红
绿青绿葱绿草绿橄榄绿苍绿油绿品绿石绿水绿军绿
蓝天蓝石蓝靛蓝瓦蓝品蓝毛蓝臧蓝
5、颜色千变万化,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你还会发现更多的奥妙呢。
三、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⑴小朋友,接着我们要走进对对子中去,让我们先来读读对对子吧。
⑵学生自由读
⑶指名学生读,纠正错音。
⑷同桌互读,想想这首对对子里讲的内容跟什么有关?(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⑸师生对读
⑹男、女分角色读
⑺齐读
⑻背诵对对子
2、我会填
⑴小朋友,我们在读、背对对子中也体会到了快乐,让我们进入词语搭配这一题吧。
⑵自由读词,想想地后应该填什么?(动词)
⑶学生做题,教师巡回指导。⑷汇报。
四、趣味语文
L我们刚才通过词语搭配的活动,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呢,让我们进入趣味语文中的绕口令
吧。
2、出示课件:绕口令
3、学生练读。⑴自由读。⑵指名读。⑶同桌互读。⑷比赛读。
4、课件,出示《颠倒歌》、《兜装豆》、《狗与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绕口令读。
5、交流读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dM"转zhuan"和"看"人n)及新词,认读7
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4.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去规。
二、教学重点
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
话的意思。
四、查阅资料
搜集有关新加坡的资料
五、教学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板书设计
环境小女孩表现
天气倾盆大雨任凭打湿衣衫
红灯亮等绿灯亮才过路口
路口无交通警察
无汽车驶过
行人不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看zhu<5""转zhuan^和"看'抬n)及新词,认读7
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什么是见闻?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
能弄懂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11')
(一)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山
(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把字音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学习生字新词:(20')
(一)读生字组本课词语。
(二)哪些字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旅留遵
(三)对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记忆方法?
(四)多音字组词。
Zhuo(衣着)zhuan(转身)kan(看守)
着转看
z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口腔助理医师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投资银行业务保荐代表人之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 人工防水合同样本
- 2025版合同解除证明格式模板样本
-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安排计划
- 50万赠与合同样本
- 集成墙面板装修施工方案
- 冷库储藏合同标准文本
- 人力资源合伙合同标准文本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新食品安全法相关试题及答案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贸易术语及应用及试题及答案
- 淘宝网店转让合同范本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职(专科)单招政策解读与报名课件
- 劳务派遣标书项目实施方案
- 我译网面试题及答案
- 合伙经营机械合同范本
- 2024北京东城区初一(下)期末英语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