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文题解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宠爱仁德却不宠爱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愚蠢。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这句话言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也言明白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道德修养。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德。的确,培育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把握先进的学问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目标锁定】1.把握重要实词特殊是“就”“亡”的意义以及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课文。2.重点领悟孔子的“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化分析“学”的内涵。【目标达成】一、语基梳理1.字音字形①葸()②悌()③笃()④贰()2.通假举要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____________②好知不好学:____________③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____________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____________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好古、敏以求之者也:____________②君子笃于亲:____________③则民兴于仁:____________④故旧不遗,则民不偷:____________⑤贤贤易色:____________⑥就有道而正焉: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①贼eq\b\lc\{\rc\(\a\vs4\al\co1(其蔽也贼,,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几落贼手死,,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是天下之大贼也))②闻eq\b\lc\{\rc\(\a\vs4\al\co1(子亦有异闻乎,,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3)词类活用①贤贤易色:____________②事父母,能竭其力:____________③就有道而正焉:____________④不贰过:____________⑤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___________⑥其蔽也贼:____________(4)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为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其蔽也贼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其蔽也绞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则民不偷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特殊句式(1)__________①生而知之者,上也。②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③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__________①君子笃于亲。②敏于事而慎于言。③陈亢问于伯鱼曰。(3)__________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5.文笔精华(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______________。(2)弟子入则孝,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___。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__________,无以言。(4)__________,无以立。6.重要虚词结合例句,把握“为”的常见用法。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比较机敏。①民斯为下矣!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⑧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3)推断词,是。①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 (《孔雀东南飞》)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2)介绍缘由或目的,为了,由于。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做)之。 (《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请为王言乐。 (《庄暴见孟子》)(4)对,向。①为之奈何? (《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6)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是)刀俎,我为(是)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二、文本探究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开放,既阐明白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2.句段赏析(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赏析对于鲁哀公“孰为好学”的问题,孔子从方法、态度、时间上来回答。颜子“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擅长联想和推导。态度上,“语之终日而不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时间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但孔子没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回答,而是直接从道德修养角度去回答,“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判,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赏析寥寥数字,便把古代学者和孔子同时期的学者学习的实质辨析清楚,有力地讽刺了“今之学者”的浮躁。3.精读深思(1)如何理解孔子所讲的“学”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所讲的“好学者”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选文的相关部分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白对译1.eq\f(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孔子说:“生来就知道学问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以后才)eq\f(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知道的,次一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eq\f(不学,民斯为下矣!”,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 (《论语·季氏》)2.eq\f(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eq\f(敏以求之者也。”,勤勉地去追求学问的人。”) (《论语·述而》)3.eq\f(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确定有像我孔丘)eq\f(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样忠厚恳切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论语·公冶长》)4.eq\f(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eq\f(对曰:“未也。”,子路回答说:“没有。”)eq\f(“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孔子说:“坐下!我告知你:一味宠爱仁而不宠爱学,它的)eq\f(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弊病是愚蠢;一味宠爱聪慧而不宠爱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eq\f(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没有准则;一味宠爱诚信而不宠爱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eq\f(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欢梗直却不宠爱学,它的弊病是因急迫而损害人;一味宠爱勇)eq\f(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猛却不宠爱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宠爱刚毅却)eq\f(好学,其蔽也狂。”,不宠爱学,它的弊病是傲慢而不知道天高地厚。”)(《论语·阳货》)5.eq\f(子曰:“恭而无礼则劳,,孔子说:“一味地谦恭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eq\f(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慎重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威猛而不拿礼来节)eq\f(则乱,直而无礼则,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作节制,就会急迫)eq\f(绞。君子笃于亲,则民,而损害人。在上位的人假如厚待自己的父母、亲属,老百姓当)eq\f(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假如不遗弃老伴侣,老百姓就不会)eq\f(偷。”,不厚道。”) (《论语·泰伯》)6.eq\f(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子夏说:“敬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eq\f(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伴侣交,,尽自己的力气;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伴侣交往,)eq\f(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说话恳切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确定说他已)eq\f(之学矣。”,经学习过了。”) (《论语·学而》)7.eq\f(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工作勤劳)eq\f(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灵敏,说话却当心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eq\f(可谓好学也已。”,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论语·学而》)8.eq\f(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同学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eq\f(“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有一个叫颜回的同学好学,他从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另外)eq\f(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一个人身上,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eq\f(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 (《论语·雍也》)9.eq\f(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学习的)eq\f(者为人。”,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论语·宪问》)10.eq\f(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就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eq\f(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年长的人;言行要谨慎恳切,要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eq\f(仁。行有余力,则以学,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余力的话,就用来学习礼乐)eq\f(文。”,制度和文化学问。”) (《论语·学而》)11.eq\f(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陈亢问伯鱼说:“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eq\f(乎?”,导吗?”)eq\f(对曰:“未也。尝独立,鲤,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曾经有一次他一个人站着,我快步)eq\f(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走过庭院。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eq\f(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eq\f(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又独自站着,我快步走过庭院。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eq\f(‘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处世。’我回去就)eq\f(学《礼》。闻斯二者。”,学《礼》。我就听说过这两件事。”)eq\f(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陈亢回去兴奋地说:“我问了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eq\f(《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说了学《诗》的意义,听说了学《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不偏)eq\f(远其子也。”,爱自己的儿子。”) (《论语·季氏》)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慎而无礼则葸(sī)B.不迁怒,不贰过(èr)C.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rǔ)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B.敏于事而慎于言C.今也则亡 D.出则弟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生而知之者B.困而学之C.困而不学D.鲤退而学《诗》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君子食无求饱 B.古人学者为己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D.好仁不好学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B.贤贤易色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D.鲤退而学《礼》6.名句填空。(8分)(1)子曰:“十室之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二、阅读与鉴赏(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贼:害人害己B.慎而无礼则葸 葸:畏惧,可怕C.鲤趋而过庭 趋:小步快走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远离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子亦有异闻乎B.慎而无礼则葸C.他日,又独立D.故旧不遗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恭而无礼则劳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10.下列句子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3分)()A.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B.尝独立,鲤趋而过庭。C.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D.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11.下列关于这些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孔子看来,“好”对于“学”来讲格外重要,但是假如仅仅满足于“好”,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仅害人,也会害己。B.“礼”是“仁”的基础,只有在德行上以“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君子,进而成为“仁者”。C.孔子主见学以致用,强调在学习中要处处将学到的学问用于实践。D.陈亢通过和伯鱼对话,不仅了解了《诗》《礼》的作用,而且还感受了孔子的宏大人格,因此内心布满了喜悦。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字。(10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达与沟通(17分)13.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宠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沟通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5分)甲同学说:我宠爱有丰富学问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乙同学说:我宠爱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___(1)____。丙同学说:我宠爱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___(2)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字)(6分)在网络读物、电子出版以及金融危机的夹击下,面对阅读速度越来越快、阅读口味越来越消遣化、阅读支出越来越压缩的读者,新版的价格不菲的纸质《辞海》“命运”将如何呢?记者近日获悉,去年国庆期间,新版1.6万套《辞海》在北京、上海等地就销售一空。出版社加印6000套,照旧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订购需求,于是又加印2万套,也几度脱销,到12月初累计印量已高达4.2万套。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奇迹再次毁灭:到2010年1月底已突破7万套大关,4个月的销量超过1999年面世的《辞海》十年销量的两倍。其销售码洋已经超过一家中型出版社一年的销售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语文老师组织同学编辑一本供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下列文章篇目按内容分成了两个单元,请你为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标题。要求:标题文字简明,两个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仗。(6分)第一单元:《灯下白头人》《昨夜,慈母又入梦》《回家》《老屋》《游子吟》其次单元:《保藏时间》《生活的脚步》《那银色的夜晚》《每年一度燕归来》《时间深思录》第一单元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单元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答案语基梳理1.①xǐ②tì③dǔ④èr2.①“女”通“汝”,你②“知”通“智”,聪慧③“亡”通“无”,没有④“弟”通“悌”,敬重兄长3.(1)①勤勉②对……笃厚,厚待③兴起,建立④浇薄,不厚道⑤轻视⑥接近,靠近(2)①害人害己/强盗/敌人/刺客/祸害,祸害②名词,训练/动词,听说(3)①前“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敬重、崇尚;后“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有德的人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竭尽,用完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匡正④数词活用为动词,重复毁灭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远离。这里指不偏爱⑥名词活用为动词,害人害己(4)①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确定成就的人。②古义:年轻人。今义:同学。③古义:害,害人害己。今义:小偷。④古义:急迫,不容忍而伤人。今义:缠在一起。⑤古义:浇薄,不厚道。今义:盗窃。4.(1)推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定语后置句5.(1)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2)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3)不学《诗》(4)不学《礼》精读深思(1)孔子所说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学问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比第4则、第5则选文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端则完全全都。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两者密不行分,甚至可以相互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可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子,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学”,都是就品德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出名弟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赐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德。拿现代训练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觉它有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不行抹杀的特长。的确,培育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把握先进的学问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2)古今学者,学风有别。为人为己,一字之差,泾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人者,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肤浅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实上,古代学者不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是哪个时代,总是为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当留意的。更应当留意的是我们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用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3)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之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克己的力气、内省的力气。克己则把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转化提升为精神的向善向美和精神的独立。克己则可以使外欲有节,外欲有节则可以敏于事而慎于言;内省则可以使内心清澄,内心清澄则可以就有道而正焉。②不迁怒,不贰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帕金森居家护理实务指南
- 辐照机构质量协议书
- 辅导机构加盟协议书
- 车辆使用调度协议书
- 代理批发或销售协议书
- Brand KPIs for shoes Johnston Murphy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超市加盟合同协议书
- 青蟹买卖合同协议书
- kva箱变技术协议书
- 农村房基地转让协议书
- 202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河道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DeepSeek赋能设计行业:AI提示词生成与3D建模自动化
- 2025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合同
- 馅料间管理制度
- 2025年消防知识培训
- 上海健康医学院《SpringSpringMVCMyBai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核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马尔代夫旅游介绍
- 保险行业档案管理培训
- 无废城市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