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语文教案4篇[集合]
语文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两种不同景色、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理想。全文立志高远,气概磅礴,语言美丽,不失为古
代散文的上乘之作。文章描写的宏伟壮阔、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曾使古今多少读者为之倾倒;
作者昂扬的激情,豁达的胸怀,又曾让古今多少读者激昂砺志!教学中老师要调动全部的课程资
源引导学生观其湖、感其情而通其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珍宝。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驾驭了一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但TB
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仍有畏难心情,不情愿学习。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3.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L在教学过程中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章大意;
3.通过问题的沟通探讨,体会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悟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向范仲淹学习,以天下为己任。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悟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工具:课件和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三、教法:点拨归纳
学法:朗读领悟法合作探讨法
四、课时支配: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首先用江南三大名楼的.图片和相关诗句,引发学生的神往之情,激发其了解岳阳楼的愿望。
(出示课件,展示江南三大名楼的图片及相关诗句)
(二)检查预习。
1.抽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明确)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
刻苦好学,1015年中进士。1041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巩固边防。1043年,任参知政事,
后被贬官。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宋仁^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
州修邦沟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卫,屡立战功,庆历三
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凡
官员遇庆典,文职在京四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送一子进国子监读书三年,期满录用。)为官,
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见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
贬放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辖内之邓州市),就在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写一篇记,
但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不能亲赴岳州,于是滕托人捎了一幅岳阳楼的画给范仲淹,范便依此画在
远隔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雄文。
2.给加点字词注音(出示课件请学生口答)
谪守zhe朝晖zhao骚人sao霍雨yin霏霏他薄尊b6橘倾楫摧qiWngji冥冥ming
岸芷汀兰zhiting潜形qi旨n宠辱偕忘xie
(三)你了解"记"吗?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争论,可描写。
我们学过《桃花源记》、《4石潭记》等。
(四)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留意字音.停顿.语气.感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魅力。
2.播放朗读录音,请大家细致倾听,然后说出通过听录音,你听出了课文中都写出了什么?
3.大屏幕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对联和诗赋,师生共同赏析,全面了解岳阳楼的文化背景。
4.播放岳阳楼风光片,进入课文情境。
5.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骈句,强调骈句的读法,举例划分朗读节奏.(出示课件举例)
例:
三字句:衔/远山,吞/长江
四字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的忧
6.全体试看朗读课文,老师对个别朗读错误赐予订正.
全班学生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五)疏通课文
1、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结合注释,抓重点字词,领悟第一段大意。同位为一组,一人翻译,另一名同学倾听、补
充或订正。
3、抽学生说出第一E殳应当留意的重点字词句,并翻译全段,老师赐予补充.
谪守越政通人和具乃属
4、学生试着背诵第一段。
5、疏通2-4文意。(以下疏通文意的方法采纳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一)结合书下注释,默译.
(二)小组民主探讨,互译。
(三)个别疑难句子,共译。
6、老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学问。
实词:(名词)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贝!k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
(五)、课堂小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对于美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帮助很大.
语文教案篇2
教学重点:
1、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2、驾驭诗歌的鉴赏方法
3、熟读背诵
学习过程:
春望
一、导入:
杜甫:字子美,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擅长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肯
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很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
程,而被称为"诗圣"和"诗史”。其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为
现实主义诗人。
本诗属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年757年,当时杜甫46岁,时值安史之乱,他羁居在沦陷后
的长安。
二、学习诗词的切入点?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
三、朗读理解
杜甫:忧国伤时,催人泪下
安史作乱,长安沦陷,大唐王朝盛极而衰。诗人杜甫目睹长安人民的惨祸,想到自己一家的
遭受,不禁潸然泪下,万般感慨,融于笔端,挥笔写下千古传颂的.《春望》。
这首诗从"望"写起,以"愁"作结。前四句写春望之景,后四句抒春望之情。首联从大处
落笔,总写眼中所见。上句蕴含山河照旧、国事全非的深厚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缺、满目疮痍
的荒芜景象,深切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颔联两句最为感人:鸟语花香,明媚春光,往往使人
心旷神怡。然而诗人却见花开而落泪,闻鸟语而惊心,春光愈是烂漫,内心愈是伤感。这里色感
相连,声动相应,景随情移,情随景生,匠心独运,感人至深。颈联则更深一层写春日所感,直
抒胸臆,自然真挚。尾联正面描绘诗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通过白发日稀、顷顷搔首的外在形
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深广忧思。
四、作者的感情
触目伤怀、忧国思家
泊秦淮
、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视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
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
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城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始终是
权贵富豪尽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
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七绝。
二、朗读理解
杜牧:讽刺辛辣,哀思深厚
杜牧的诗伤时忧国,潇洒俊爽,境界廓大,含义深刻。《泊秦淮》苜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
边夜色的清淡素?隹。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融绘成一幅极其
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软幽静,而又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国PW轻淡,可那点迷漫
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次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一
酒家多有歌妓;由歌曲之靡靡,引出"不知亡国之恨”。这两句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达了
较为醒悟的封建学问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
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可谓讽刺辛辣,哀思深厚,感慨无限,堪称绝唱.
三、作者的感情
借古讽今,对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号放翁。一生最大理想就是收复失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此诗为陆游68岁所作,此时年老体衰、闲居家乡。
二、朗读理解
陆游:国忧难忘,炙热情怀
3也骋沙场,光复河山,是陆游一生最大的理想。在他的诗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永不衰退的爱国
主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正是一首雄浑慷慨、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光辉诗篇。前两句写自己
虽年老体衰,闲居僻野,但仍不自悲自伤,期盼着江山一统。"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惫;
"村"而"孤"境况也属艰难。但诗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荣辱记忆犹新的还是"为国康台"。
其拳拳忧国之心,何其感人!后两句诗气概更为昂扬,显出诗人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抒发了炙
热的爱国情怀。全诗感情激荡,气概轩昂,胜利塑造了T立"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爱国老英雄的高大形象。
三、作者的感情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过零丁洋
文天祥Q236—1283)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抗金民族英雄。有《文山先生全集》
1275年,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马上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次年正月,元军占据了临安,伯
颜企图诱降文天祥。文天祥至死不屈。1278年元军再攻,文天祥被俘。元将强迫他写信倒戈,
他将自己所写《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元将,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元
将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1283年,文天祥遇害。
被俘押经零丁洋时所作
二、朗读理解
文天祥:杀身成仁,千古绝唱
《过零丁洋》是爱国诗人文天祥抒发对祖国的酷爱之情和绝不屈膝倒戈的民族气节的壮美诗
篇。首联两句回顾自己的战斗历程。"寥落"二字既示意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又寄寓自己孤军
奋战、孤掌难鸣的感伤。颔联两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抒写。四年的艰苦奋战,结果仍不免山
河破裂,像狂风吹散了的柳絮一样。这一联对仗工整,比方贴切,形象显明,感情炽烈,读之使
人怆然!五六句紧承前句进一步演染。回想惨痛经验,不禁触景生情,内心备感凄凉。这一联
将“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富含感情色调的地名连用,语意双关,悲凉满怀,可谓诗海绝唱!
最终两句豪情满怀,慷慨悲壮,气概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威猛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
而献身的坚决决心,从而凝合成一种超越时空的不朽的民族精神。
三、作者的感情?
至死不屈
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宏大之处。
②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③品析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④分析盘古开天辟地的四个过程,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过程和方法:
以奇妙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体会盘古形象的高大,气概的豪壮,威力的巨大,贡献
的雄伟,从而体会古代人民战胜自然的剧烈愿望,坚决的信念和宏大的魄力。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驾驭盘古开天辟地的详细细微环节。分析课文词语.
教学难点感受盘古的宏大形象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不咕代神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启发法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意图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
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或许你听老祖母向你讲解并描述过《夸父
逐日》的故事,你佩服他"与日逐走"的英雄气概,或许你听父母向你讲解并描述过《大禹治水》
的故事,你被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治理好水患誓不罢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或许你读过《嫦
娥奔月》的故事,你也曾经幻想过有一天能变成白衣素袂的嫦娥,轻快地驾着长风飞向那奇妙的
月宫,在清朗的月光下长舒舞袖翩翩起舞。你知道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怎样描写宇宙起源的吗?
神话传闻中的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来的?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
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让我们从这篇课文中找到答案。
深化分析
积累文学
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
老师板书课题《盘古开天辟地》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孟子和他的著作。
一、检查预习生字和生词的状况。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请同学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仔细思索,向老师提问。
三、回答学生问题,导入神话的概念,帮助学生复习。
四、分析课文
同学们初读课文有这么多簇新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先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
印象,我们来分析一下盘古开天辟地分为几个过程?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是什么样的?
黑暗混沌,似乎一个大鸡蛋
回答老师问题例举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代神话
走进故事情节之中.
多米诺骨牌式回答问题
两名学生读课文
向老师提问
复习神话的概念回忆神话的起源
思索问题
回答问题
思索问题
回答问题
展示导语,利于激情
屏幕展示题目《盘古开天辟地》和图片
展示生字和生词。
展示神话的概念不洲话的产生过程。
板书四个过程
黑暗混沌
斧劈天地
撑天拄地
化生万物
老师范读课文通过学生自己课下预习,已经圈出的生字生词与老师的标准读音再核查一遍,
培育自学实力。
检查学生的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晚口
驾驭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写作的思路。读准字音和句子停顿。
利用多媒体录音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加强断句的练习
走进课文
培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实力
积累文言文学问积累文言文重点字词,培育学生翻译实力
老师讲解学生翻译课文
老师点评并讲解文中出现的典故
2、"在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是黑暗混沌的一片,似乎一个大鸡蛋."这里
用到了一个什么修辞?
比方,本体:宇宙的景象
喻体:大鸡蛋
相像点:黑暗混沌
3、"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这里的"孕育"一词是什么意思?
孕育:怀胎生育,比方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4、快速阅读其次自然段,找出盘古最初在宇宙中是什么状态?
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
这些都属于什么描写?
动作描写。
5、盘古醒来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用波浪线画出来。
睁开眼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望见的只是漆黑黏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的.
6、说说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时最能体现出他神力无穷
的句子
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面前的黑暗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
似的一声:哗啦!大鸡蛋突然裂开开来。
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天地初开时盘古的神力吗?
你的朗读铿锵有力,好像让我们听见了那霹雳巨响,盘古的力大无穷!
7、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宇宙中发生了什么改变?
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
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这些词语有哪些特点
它们都是相互对应的
"冉冉上升"是什么意思?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
缓缓慢慢缓缓
8、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是怎样改变的呢?
"天每上升一丈,地每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
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与这段文字比较“天生高了,地加厚
了,盘古的身子也增长了。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也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
子变得很长了."你认为明的说法好?请说明理由。
这也是一种奇妙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是如何分别的,三个
"极",更说明天上升到了终点,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子也长到了最长。
9、盘古的身子变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原委有多长呢?
作者奇妙的想象,九万里那么长。九个长城立起来那么长,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数字,九九
归一,有"九重天","九霄云外"之说,皇帝也是九五之尊。
10本段中有一个比方句,请找出,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雄伟的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以的棒在天地的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盘古顶天立地的巨
大形象
11、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能体现出盘古与自然坚持斗争的精神?请同学在这些词语下
画点。
孤独撑天拄地辛苦担忧实在最终
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再看看这些图吧!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想对盘古说什么?前后桌探
12、盘古身上的东西都变成了什么?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想像
13、作者在文章最终用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就用了他的整个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
漂亮
13这句话有几层意思?赞扬了盘古的什么精神?
①盘古创建了新世界,赞美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确定他创建的新世界,"丰富而漂亮”赞美他的创建精神。
14、盘古就是这样一个雄伟的巨人,在临死时把自己化身为万物,你想对盘古说什么?联
系实际,你认为盘古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
课后练习,请同学们看《上帝创建宇宙》这则材料,思索问题。
1、上帝是怎样创建世界万物的?跟盘古创世神话有什么不同?
2、你对中外两则神话有什么看法?
同学们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盘古这样一个雄伟的巨人他顶天立地地站在天地当中,他
的光辉形象深化我们的内心,其实同学们所说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古老的神话都体现了古
代劳动人民的与大自然抗争、艰苦劳动与自然的一切灾难做着不懈斗争的体现,盘古身上的精神
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的写照,正是这样的精神一代又一饰在我们民族中传承。就让
我们以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日的学习,请大家高声朗诵,发自内心地赞美盘古和我们宏大的民族
精神。
听老师讲解
思索问题
回答问题
看教材,听录音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字音
在书上画线
找出关键句子加以分析
学生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细致视察
分析句子特点
学生探讨沟通
思索沟通
分析思索问题
进行比较
回答问题
记笔记
回答老师问题
思索问题
记笔记
从书中圈点词语
探讨发言
思索从书中找答案
探讨发言
学生分析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发言
听老师总结
展示老师的问题
同上
出示问题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标准答案
出示句子
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正确答案
出示句子
出示两个不同的段落,用颜色标出区分
出示问题
出示正确答案
出示正确答案
出示问题和三张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片
出示答案
出示问题
出示答案
《出示民族文化千句文》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
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
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
星宿列张。
江河行地,
浩浩汤汤
女蜗补天,
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
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
荡气回肠。
后羿射日,
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
意味深长。
民族精神,
积厚流光
附:板书
盘古开天辟地
袁珂
过程盘古精神
黑暗混沌孕育、成长、睡觉
斧劈天地抓、挥冲破黑暗束缚、追求光明自由
撑天拄地顶、踏、孤独、辛苦艰苦劳动创建世界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化生万物倒下来奉献创建
语文教案篇4
复习要求:
1、复习、驾驭本单元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运用实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内容复习:
1、导入;同学们,今日,我们复习第八单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八单元有哪些课文?(《每
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俗》)
2、我们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两件事?
(1)《每逢佳节倍思亲》讲的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更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一首闻名的
诗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能背诵一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指名背诵,齐背后出示全诗.
⑶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出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找春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Starter Module 4Unit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8 灯光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九年级体育 走 基本体操教学设计1
- 《五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4《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2.3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与运动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 22《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供水特许经营权协议书5篇
- 2022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课件
- 人工智能+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
- 工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10项长效机制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答辩
- 陕西省二级以上医院信息
- 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表
- 环境信息系统的GIS基础 01讲 GIS导论
- DCS集散型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施工方案
- 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全国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