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30/wKhkGWeA52eAC5jpAAIeGIdLoXs738.jpg)
![2020年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30/wKhkGWeA52eAC5jpAAIeGIdLoXs7382.jpg)
![2020年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30/wKhkGWeA52eAC5jpAAIeGIdLoXs7383.jpg)
![2020年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30/wKhkGWeA52eAC5jpAAIeGIdLoXs7384.jpg)
![2020年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30/wKhkGWeA52eAC5jpAAIeGIdLoXs7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引导语: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可行性,以下是搜集的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在当代,判例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但在司法实践中,判例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成文法自身的缺陷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判例法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当代法制建设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而中国古代法律具有鲜明的判例法传统。在这种背景下,考察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一、研究意义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有以下意义:第一,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历史。第二,中国法律发展进程中,判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判例在中国法律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价值。第三,判例法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一个特性,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律特征的认识。第四,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明晰该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能够从判例法角度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二、和范围(一)图书馆馆藏图书在图书馆馆藏图书D类政治法律类中搜索到以下相关资料:张晋藩着《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等书籍。(二)期刊数据库检索主要利用KI数据库(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数据库访问地址:在使用上述数据库搜索的过程中,笔者选择哲学政法类期刊,在“摘要”字段中,以“判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文章结果显示有20多篇相关论文,对笔者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王贵东着《我国古代判例法的特征及其启示》、汪世荣着《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判例判词点评》、吴雪元着《谈我国实施判例制度的条件》、汤唯着《试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道路》、武树臣着《“混合法”--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姚旸着《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内因浅析》、李玉年着《元代法律体系之构建--元代法律组成解析》、汪世荣着《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谢天着《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三)(worldwideweb)检索主要利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中国古代的判例”,主要找到以下文献:1、周成泓着《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及其启示》,访问地址:2、赵玉环着《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及其特征》,访问地址:3、王铁雄着《中国古代判例法新探》,访问地址:三、文献简介笔者在通过各种方式所检索到的资料中,重点研读了张晋藩、武树臣、汪世荣、何勤华、王贵东、吴雪元、汤唯、姚旸、谢天、赵玉环、李玉年等学者的着作。学者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自己研究的题目灵活地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对我国古代判例法形式及其发展历史的探讨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十卷本)以朝代为线索对中国古代法律作了系统介绍,通过该着作能够对各个朝代的具体的法律形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该书认为,判例法在经历了中国古代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得以保存下来,并在秦汉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司法实践中得到重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法律渊源。唐朝法律形式多样,主要有律令格式,此外,还有敕、典、例等为补充形式。明清时期,律例并行,是中国古代判例法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由于因案生例原则的正式确立,明清两代例的数量大增,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该着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但未就判例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也缺乏针对性的分析。另外,由于该书出版时间是在上个世纪末,未能反映近年来的某些法律史研究成果,对唐代判例的表现形式的论述略显单薄。(二)对我国古代判例存在原因的分析谢天《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3]一文中认为:例的兴起,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的实用哲学的引导。他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的儒家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哲学。在这种实用哲学的引导下,追求法律的实效成为了中国古代立法者的目标。例就是在这种引导下自然而然的产生;二是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例的形成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发展状态,例以其植根于现实的变通性受到了司法官们的青睐,因而发展起来;三是法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再完善的制定法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例则是通过总结现实经验从而使法得到发展的最好方式。该文对例的兴起的原因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观点较新,但是作者所做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判例自奴隶社会时期即已经存在,作者所做的诠释不能有力地解释隋唐以前判例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原因。(三)判例法与制定法的关系(四)古代法律的判例法对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四、总结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的讨论与研究是多角度的,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国古代判例的存在形式、效力及发展演变情况;判例与制定法的关系;中国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总体上看,学术界就该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论着较少,往往是在论述其他相关问题时间接有所涉及;研究某一具体朝代中判例的论着比较多,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中国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论着比较少;虽然对中国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作了一定解释,但切入点比较陈旧,原因分析比较肤浅;研究方法多拘泥于历史分析法,缺乏将中国古代的判例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进行比较性研究的成果;关于古代判例法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也缺乏辩证的分析,也未能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参考文献:[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谢天.《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xx,(4):98-100.[4]吴雪元.《谈我国实施判例制度的条件》[J].法学,1991,(12):21.[5]汪世荣.《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国法学,xx,(1):82-89.[6]汪世荣.《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判例判词点评》[J].中国审判,xx,(4):76-77.[7]武树臣.《“混合法”--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J].政治与法律,1996,(5.):1.[8]汤唯.《试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道路》[J].新疆社会科学,1994,(6):63-68.[9]姚旸.《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内因浅析》[J].历史档案,xx,(2):25-31.[10]李玉年.《元代法律体系之构建--元代法律组成解析》[J].安徽史学,xx,(3):39-43.[11]王贵东.《我国古代判例法的特征及其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x,(6):123-124.[12]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xx.[13]赵玉环.《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及其特征》[J].政法论丛,xx,(5):86-88.《历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1.xx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xx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型机械加工合同范本
- 消防水箱采购合同范本
- 工程机械租赁合同
- 农庄承包合同
- 装修泥工合同模板
- 影视制作承包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铣刨机1
- 车辆租赁服务合同
- 物业管理的咨询与顾问服务
- 衣服租赁合同范本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高清版)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