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21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分类题库:考点12+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2021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分类题库:考点12+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2021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分类题库:考点12+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2021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分类题库:考点12+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2021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分类题库:考点12+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名目。考点12古代诗歌鉴赏一、(2021·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赏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恳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终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力气和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的力气。解释上阕最终两句时,要留意“独去作江边渔父”的主语是词人本人。终日酣饮的酒徒都受赏封侯,自己却独自闲,有才无处施展。流露出作者对封侯的艳羡,对建功立业的憧憬;流露出壮志未酬之意,只能借此词发牢骚。答案:那些成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力气。此处用贺知章的典故,表明镜湖不需君赐,本属闲散之人。词人壮志未酬,自然心生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词人借贺知章求皇帝让他回家乡当道士的典故,寄寓对皇帝的不满之情。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赏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希奇你皇帝的赏赐!二、(2021·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照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表现手法的赏析力气。从全诗看,作者带着重重心事踏雪寻梅,开篇首联就把“江头”“几树梅”以及“杖藜”的意象融为一体,后文除“昨夜月明照旧开”一句直写梅花外,其余都是侧面烘托,“雪压”“日落”“寒鸦”写环境,“寻”“寄”“吟”写抒情仆人公对梅花的眷顾。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留意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德。2.诗的最终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题指南】古诗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手法来含蓄传情,我们也可以“景”为“镜”来观照人物心理世界。【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赏析评价力气。我们可以从“日落寒鸦起”的环境渲染以及“沉吟”“却望”“独自回”的动作描写来揣度作者心情。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简洁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三、(2021·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1.本诗其次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答:【解题指南】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力气,具体考查赏析该诗的其次联。在题型上当属炼句题。炼句题答题一般包括三个要点:①通过简洁地翻译,说明写的景和情;②叙述好在哪里,指出所达到的表达效果;③运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解析】阅读诗歌,可以分析出其次联的内容写的应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既有视觉描写,又有听觉描写,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格,表现了诗人所住环境的清幽以及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得意之情。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精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答:【解题指南】第一步:推断诗歌的类别。从诗的大意来看,本诗是一首写景诗。其次步:分析诗歌的意境。从诗歌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推断诗歌整体写的是乐景还是哀景。第三步:通过查找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来确定诗人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力气。作为一首写景诗,从“竹轩”“柴门”“狭径”“倦卧”“闲吟”“竹”“雪”“梅”等词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从而可以分析出闲适、潇洒、高雅的诗人形象。答案:塑造了闲适、潇洒、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得意;“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潇洒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四、(202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力气。三四两句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方,以及“流”字的妙处开放回答。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方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缘由。(4分)答:【解析】诗人“不眠”的缘由明显集中在诗歌最终两句,因此比较好找,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全诗的整体做分析说明。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缘由:一是宠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宠爱;二是思家,最终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五、(202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家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出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力气。首先,要审清题目,“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题目已经给出“借景抒情”的信息。其次,读懂上片,弄清楚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最终,依据这些“意象”的特征和营造出的意境分析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答案:上片楼上笛声勾起作者思乡之情,迷茫春水、低垂暮云更让作者心情压抑、低沉;燕子正忙着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雨打梨花更显作者之孤寂。作者借眼前这些饱含愁绪之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思念家乡、故友的愁苦之情。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力气。首先要弄清楚下片诗词的内容,如:修禊、卖饧、家乡、梦、夜、折、江头柳、苏堤等,理解这些词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指向。其次结合上片和注释,从整体上理解作者在本词中要表达的情感。最终结合下片的内容和情感具体回答题目“为什么”。答案:清明来临,自己飘泊他乡陡增愁绪;夜不成眠,闲逛江头,折一枝新柳以寄思乡之意,虽不是家乡“苏堤”的杨柳,却也倍添思乡的愁苦,因而说“不是苏堤也皱眉”。六、(202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间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答:【解题指南】理解诗句含意需留意如下几点:联系全诗内容;联系诗歌的写作手法;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重点词句来理解;开放想象和联想;用通顺连贯的语言组织起来。【解析】连绵起伏的山势,一如绵延不断的“太古”,诗人化实为虚,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一切仿佛都已凝固,这里以静衬静。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安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世味门常掩,时间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答:【解题指南】答题要领:一是依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接受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要学会规范答题:①审清问题要求,按问题认真作答。②要擅长运用“叙+析+评”的方式,既有简明概括,又有结合词句的具体分析。③要有要点清楚的意识。④学会常见的术语和答题模式。【解析】该联空间转换,视角由山间转入房里,承上“眠”字写。“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态炎凉。“簟”指竹席。此时,诗人只想紧掩门户,远离人间是非。“时间簟已便”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但醉卧竹席,却感到格外舒适;其实说的是心清自然凉,这正是诗人心气平和的写照。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隐蔽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解题指南】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有对语言的语意的理解和对语言的表达效果的理解两种考查方式。主要从词语的凝练传神、词语的描写形象、营造意境上的作用以及对作者表达感情的作用几个方面设题。评价类试题常见的失误主要有:①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化阅读理解诗词,想当然回答,一念之差推断失误。②阐明理由时或不得要领,或只是蜻蜓点水,不能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或只推断而没深化分析。③答题时不考虑诗论的内容,只是从诗歌本身来考虑,造成答题存在片面性。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不能想当然地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评价角度:内容还是形式,全文还是局部,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来分析评价,做到点面结合,不能空洞说教。【解析】将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所用意象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简淡”指的是所用意象特点,“芒焰”指的是诗歌情感意蕴的特点。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频得句”正表明诗人平日不管吏事俗务,而专于文字之癖中得意其乐。“忘筌”,一语双关,既指“忘言”,又暗合庄子“得鱼忘筌”的典故。梦中得句似得而实失,拈笔忘筌似失而实得,他就是这样领悟了人生哲学上的辩证法。失去的是梦中句,得到的则是无所为、亦无所求的闲适忘我之境。全诗流露出一种旷达、逍遥的意味,颇具深意。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七、(2021·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力气。韦诗中“秋斋独宿”“窗间人独宿”中“独”,表达孤独之感,赵诗中“寒枝不成宿”表达夜不能宿的孤独;韦诗中“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表达了舒适怡人的心境,而赵诗中“冷晕侵残烛”“寒枝不成宿”表达了凄凉冷清的心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动听,舒适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表达技巧的力气。在鉴赏诗歌时,借助重点词语把握诗歌的形象及其特点,结合自己对常见修辞手法的积累,确定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其具体的答题步骤为:首先,明确修辞手法。如韦诗抓住“皎如烛”关键词,应为比方,而赵诗抓住“冷晕”,应为借代。其次,说明修辞句(段)的内容或所描绘事物的特点。如运用……修辞手法……地描绘了(对象)的……特征。答案:韦诗:比方,以烛喻月。山月皎洁,犹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八、(202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答:【解题指南】分析诗歌的炼字应留意:动词,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这些词是诗歌炼字的关键。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释词义,明手法。(先看炼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步骤二:描景象,摹情态。(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有何效果)步骤三:点作用,表感情。(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力气。“绿”本为形容词,但在第一句中“绿”字却呈现出在春风吹拂下草木生发、万物复苏的动态过程,有化静为动之效。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气,增加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解题指南】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经常“虚”“实”结合,来丰富诗歌意蕴。虚实结合的具体形式有: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如《雨霖铃》。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梦游天姥吟留别》。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4.侧面为实,正面为虚。虚实结合的好处在于: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供应宽敞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时能形成猛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赏析评价的力气。本诗三、四两联接受虚写手法,我们可以从虚写的具体内容、产生的艺术效果角度来分析。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闲适拘束的生活,寄予了对友人真诚的祝愿,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憧憬。(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九、(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仆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注】①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患病迫害的惨状。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冲突,表现出猛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一脉相承。(2分)【解析】本题的考查方式与前几年浙江卷的考查方式相比有较大变化,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学问“横向联系”的力气。该诗描写了公侯朝臣的奢华生活,结尾两句与前面形成鲜亮对比。“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两句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赏析,而且规定是对“对比”艺术的分析,难度较大。要理解本诗前后描写不同,找出“对比”的内容,可从结构和艺术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铺张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做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猛烈、鲜亮的对比,震撼人心。十、(202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1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识记。要留意“鳜”字的写法。答案:桃花流水鳜鱼肥。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力气。炼字题要赏析这个字的使用特点,联系对这句诗的表达效果和对整首诗的表达效果来回答。“净”的意思是纯正无杂质的意思,说明白“绿”的程度,体现了“春深”的特点,也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纯洁。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奇异呈现了暮春季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洁。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力气。主要是把握作者所用的意象如“柴扉”“白鸥”“钓船”“鳜鱼”等,可知作者在描写田园生活,田园生活代表的情感一般为甘于淡泊,体现归隐之乐。再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留意题目“钓船归”的示意,可得出“回归与隐居之乐”的结论。回答时要留意用规范的词语来加以概括。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呈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如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十一、(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进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答: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答: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答:【解题指南】(1)炼字题型解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开放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辨风格题型解题步骤。用一两个词精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析技巧题型解题步骤。精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词)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词)人怎样的感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力气。第1题属于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类题型。要求揣摩“嫩”字的内涵,体会用字之妙。“嫩”与“老”相对,表示初现的秋凉,不同于深秋寒凉,让人稍觉凉意,且感新颖舒适,清爽宜人。第2题属于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类题型。主要从选用词语(含意象)、设置情境(含意境)、刻画形象和抒发情感等方面入手。此句作者选取豪迈意象,设置开阔意境,刻画雅健形象,抒发志在千里的豪迈气概。第3题属于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描写手法类题型。要分清虚实之别,选准典型词句,揣摩各句用意和相互关系。答案:1.略微、新颖、清爽等。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十二、(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方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犹如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终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诗歌的内容。一、二句交代人物及其才能;三、四句用比方的修辞手法表达赞誉之情;五、六句说明其功绩及其影响;七、八句说明鲁仲连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九、十句表明诗人的志趣。【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力气。“后世仰末照”句应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荣,而不是说会被后人遗忘。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抱负。(4分)答:【解题指南】理解古诗的内容,要留意四点:一是题目,它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概括着整首诗的内容;二是诗人,也就是联系诗人的风格和背景;三是诗中的关键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揭示诗歌的思想感情;四是注释,关键处的注释能挂念读者精确把握诗意。【解析】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古人明志诗,答题时确定要结合诗句,联系李白的身世和志向,把鲁仲连的患病与李白的患病联系起来,做到知人论世,答出“建功立业”“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即可。诗人李白借助鲁仲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表现了鲁仲连卓越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把鲁仲连的出仕比方为明月出海底,表现了对他极高的评价;“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一句而来,说明其光线穿越时空,照射后人,使人仰慕。“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这两句说明平原君要以官爵千金相赠时,他却推辞离去,足见他高尚的品德。李白以鲁仲连为楷模,表达自己宠爱自由,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又期望自己也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功成身退。答案: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十三、(2021·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内涵的理解。解答此题一方面要求同学读懂词的意思,同时要留意注释中的示意,联系所学过的屈原的《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手法,用各种香草来比方自己高洁的品德与情操。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德和节操。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答:【解析】本题从识记的角度考查典故手法的使用和赏析诗歌的情感。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特点,“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归去来兮辞》,“楚狂接舆”是接舆对当时社会不满,“富贵非吾事”写的是陶渊明归隐之乐,其中“楚国狂士接舆”的典故在2022年的江西卷名著导读题间接地考查过。答题时,要结合原词,并联系典故的原意。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抱负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附【赏析】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就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上片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词人首先写道:“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长恨”即无尽的痛恨。这里,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首先提出了“恨”,而且是“长恨”,还要“复”(即不停,一个接一个)。联系现实,恨主要指面前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收复北地的宏愿无法实现的遗恨。“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用典。其中“听我楚狂声”源于《论语·微子篇》。据记载,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跑,《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词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紧接着就以舒缓的语气写道:“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这里,词人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兰”和“蕙”都是香草。“滋兰”和“树蕙”在诗歌中就是培植香草,以此比方培育自己奇怪的品德和志节。“餐英”在诗歌中就是饮食的芳洁,以此比方品节的纯洁和高尚。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的诗句,借以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词人用屈原“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操守。下片“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抒发自己抱负无从实现的感慨。抗金复国抱负难以实现,志业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缘由: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所以,词人写道“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写惜别。这里用屈原《九歌》点明恨别乐交乃古往今来人之常情,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意深厚,彼此都不忍离别之情。最终写道:“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这里,又引用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词人引用陶诗《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行期”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十四、(2021·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际。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伴侣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奇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答:【解析】这首词除了“离愁难尽”是直接抒发深重的离愁别绪之外,其他的情感都寄寓在叙事写景的词句中。比如词句“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既忆起了曾经同榜及第的欢快更表达了好友相逢的喜悦;“如今薄宦老天际。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写出了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答:【解析】此词的语言特色“飘逸”,一是表现在远在安徽滁州的欧阳修遥想远在四川荒僻的阆中犹如神仙阆苑,令人神往,虚实结合,富有浪漫气息。二是“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毁灭了多重时空的组合,“闻说”二字说明要引入传奇,“楼高”句设想将来不能望见老伴侣的身影,写尽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灵动超逸,挥洒自如。答案:①想象惊异,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原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赐予阆州神话般的秀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颜色。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潇洒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呈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奇,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十五、(2021·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①泉客珠:指珍宝。泉客,传奇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宝。②佛教传奇,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贮存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答:【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力气。本题出题的角度新颖,跳出了以往试题中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框框。题干要求简述这个故事,是把杜甫的这首诗当作记叙文来看。既然这样,就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大事的过程去考虑。先逐联分析,理解各句意思;再按大事的过程整合答案。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宝;珍宝里模糊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宝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宝“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力气。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知人论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感受了很多,本诗与之一脉相承。二是要留意结合诗句描述和背景资料。注释中有“泉客珠”和“隐字”的解释,也给了我们思维的方向。答案:“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宝“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十六、(202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情感的力气。首先要抓住直接陈说情感的词“愁”,从而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抓住“晚岁”“华发”说明慨叹年华老去;抓住“壮心偶傍”“醉”说明“壮志难酬”;“读诗”了无睡意是对愁情的深化。综合起来,一切都是由于“壮志未酬、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愁”。答题需要留意把握:首先要点出作者的愁和愁的缘由,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最终再次总结。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力气。题干已经明确指出表达技巧为对比,所以回答中应当明确指出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再结合“妙处”,回答对抒发作者情感的好处。抓住“久”“偶”表明时间的对比,抓住“佳节”“愁”读出隐含的佳节本应当是兴奋的情感,而和现实情感对比;抓住“偶”,表明间或坦露心迹,隐含壮志长期隐蔽在心中而难酬的苦闷。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精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附【赏析】韩琦原作题为《乙巳重阳》,乙巳是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这年重阳节,苏洵参与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在能够确定年份的苏洵诗中,这是最终一首;在今存近五十篇苏洵诗中,这首是他的压卷之作。首联从多年来他们的交游,始终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格外丰富。苏洵于嘉祐元年(1056)持知益州张方平、知雅州雷简夫的推举信赴京谒见韩琦、欧阳修等名流重臣,从今成了他们的座上客。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说“晚岁登门”。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上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衬托,表面自谦,实际布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五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汉书·公孙弘传》)这里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对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缘由: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因《礼记》有《曲礼》篇,故称专掌礼仪制度的太常寺为“曲台”。苏洵在嘉祐六年(1061)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挂念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嘉祐元年(1056),欧阳修荐苏洵于朝廷,“欲朝廷不次用之”;韩琦也以为可用,独富弼主见“姑少待之”(叶梦得《石林燕语》)。拖了两年,朝廷才召苏洵试舍人院。苏洵拒绝赴试,朝廷授以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今属河北)主簿,编纂太常礼书,直至去世。“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