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张耒《夏日三首(其一)》反衬拟人炼字(邀、纳)
二、王庭珪《移居东村作》反衬思想感情的分析
三、周密《野步》画面的描绘景情关系的探讨
四、曾巩《西楼》景象的描绘借景抒情、视听结合
五、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景象的描绘感情的分析炼字(长、畏)
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思想感情的分析虚实结合双关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以动衬静语句叠用/反复
七、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歇》思想感情的分析动静结合
八、张孝祥《浣溪沙洞庭》动静结合、比喻、对比、想象
九、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比喻思想感情分析
十、陆游《秋波媚》景物及画面的特点相像拟人
十一、雷震《村晚》贺铸《茅塘马上》思想感情的分析意境
十二、薛媛《写真寄外》思想感情的分析对比映衬
十三、秦观《千秋岁》景象的描绘及其作用双关借代比喻夸张
十四、吴融《途中见杏花》反衬手法或(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
十五、葛胜仲《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景象的描绘及其作用尾句表情达意的妙处
十六、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意境的分析拟人反衬寓情于景相像
十七、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意境对比用典形象感情的抒发
十八、曹组《青玉案》感情的变化某一诗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十九、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感情的变化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手法)
二十、王维《辆川闲居》景象的描绘对比映衬动静结合
二一、杜甫《画鹰》虚实结合思想感情的分析
二二、王守仁《龙潭夜坐》景象的描绘感情的抒发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
二三、辛愿《乱后》对比思想感情的变化
考点专项训练
一、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反衬拟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8.答: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
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
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
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9."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2分)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1
分);"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2分)。
【赏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
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撼环境的"清"?
首联、颔联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
托了夏夜的清静,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环境之"清".
(3)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
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附加: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一种日衷的赞许,写出了诗
人悠闲的生活希望就这样一直过着这种隐居生活到老,借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反感,
不与世间相争的高洁。
2、作者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
满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是表明了他们祥和的写照。
3、"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表达作者的心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心已静。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二、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反衬】
(二)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乍者原注:"山中有阳泉寺故基。"
8.本诗"呜不住啼大更静”一句与干籍的"呜呜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
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5分)
都是反衬(以声衬静)(1分),以鸟的鸣叫(1分)反衬环境的幽静(1分)。
观点一:更喜欢"鸟不住啼天更静"。1)语言平易,明白如话。2)以天为背景,比王籍
的诗意境更为开阔。
观点二:更喜欢"鸟鸣山更幽"。1)语言更加凝练。2)幽雅含蓄,意蕴深远。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
1)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生活的主动回归。
2)颔联表现作者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感满足。
3)颔联表现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4)尾联写远望所见,表现作者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全诗写了东村极其幽静的境界,抒发了移居这里
的快感,含蓄曲折,耐人寻味。
诗人为了表现出幽静来,首先从东村远离城镇写起。用f"深"字和一个"窟"字,就可
看出东村之"幽",再加上"依依墟里烟",这就描出大体的轮廓。其次用绝低小的茅屋和
土床,营造了远离市镇的生活环境,以说明其极其幽僻。第三用"花多晚发"。白居易有诗
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地之偏自不待言。第四用隔着翠竹和数亩田
的西泉寺故址。古人云:“天下名山等占尽",寺庙多远离人居,乃偏中之偏。这样层层推
进,多角度,多侧面地将村"幽"非常全面,非常深入地表现了出来。在这"幽"当中,自
然也就隐含着"静",但还不够,诗人又用了反衬法,以“春山一路鸟空啼"式的写法把"静"
更彻底地表现出来。全诗只用描写,不用赞叹,任何赞叹都是苍白无力的。在王庭珪写幽闲
境界的七律中,这首诗是值得称道的。
三、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景情关系】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野步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做简要的分析。(5分)
8.这首诗描摹了一幅春日郊外麦浪葱葱、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2分)诗人在
诗中写了和煦的春风,麦陇的新稻,草丛中不停的小青蛙,无忧无虑飞舞的蝴蝶,遍地的花
田草甸,(2分)借以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的心境。(1分)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6分)
9.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
情,彩蝶翩趾,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
(2分)"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
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
【鉴赏】
此诗的大意是: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地叫着。多么羡慕那
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一个翠字,把新苗的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草根B水,让人察觉到了
勃勃的生机,更何况一个"噪",更甚一个“新”字,诗人实在是叹服于这勃勃生机间。
蝴蝶给人无忧无虑之感,烂醉,当然不是说诗人是酒鬼,而是一种心理感受:美。东风野草
花实在很美,全盘托出了春的意象。
"翠"字点出麦色,也带出季节。"斜"字描摹动态,又照应"风来",点出春风徐徐吹拂,
麦陇泛起绿波的生动图景。三、四两句,诗人带着欣羡的主观感情色彩,他赋予笔下蝴蝶以
人的感睛,彩蝶翩趾,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
流连不去。"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
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其实,岂止是蝴蝶"烂醉",
诗人也已陶然醉矣。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①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
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
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②枫叶红头发白本是自然地规律,作
者却将其原因归结为秋风的“管闲事",以悖于常理的方式来实现抒情上的曲折效果,无理
而妙;③红、白使动用法,红、白色彩的对照配置,也最容易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
的无限怅惘。
感受全诗,诗人华丽的意象搭配,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态。
四、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景象的描绘借景抒情、视听结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8-9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干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7
8.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1冏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
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借景抒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
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鉴赏】
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西楼"即文中的"朱楼",所以称"西楼",恐与东面的海相对而言。它的位置当是依山
傍海。首句写西楼前面的景色,直接截取了风云变幻的高潮的顷刻:乌云低垂,水天一色,
只见海浪拍岸,宛如骏马驰骋,去而复回,呈现出一种动与力的壮美。
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忽然北风卷过,挟带"数声"震耳欲聋的雷
响,平添了赫然的声势,壮美之情益显。"吹起"二字可谓笔力千钧,十足显示了狂飙的威
力。在这场威武雄壮的戏剧中,“北风”是个"最佳配角"。风是雨的使者,诗人敏锐地捕
捉到雷雨之前这个自然特征加以渲染,令人赞叹。
"朱楼四面钩疏箔","箔"是用苇等织成的帘子。此句在全诗结构上位置颇为重要,起一
种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
写景是由海(楼前)一楼侧一楼一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
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
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诗人把楼
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按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
要敞开四面窗户,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
只有垂帘,一般不会挂帘。但这怡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
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
"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
(《词筌》).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读者的疑问。前两句写风吹、
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
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
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亦
耐人寻味,它把诗人力的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
可见。
五、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炼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
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2分)抒
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3分)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人字用得最好?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6分)
9.长、畏(2分)"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
暂得欢偷;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2分)"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
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2分)(其他言之成
理亦可)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
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
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
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干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夜色重重的
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
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长安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
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
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
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
寒虫唧唧地啼泣着。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
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漂泊在外的人都沉醉于饮酒,酒醉方能解千愁,大家相互挽
留着不肯散去,心里只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又要分手。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弱旅长堪醉,
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
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
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
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
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六、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双关、借景抒情、叠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行香子-七夕李清照
草际鸣蛋,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请,霎儿雨,霎儿风。
【注】蛋:这里指蟋蟀。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8.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5分)
8、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干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
星河中的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2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
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2分)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
切同情。(1分)
9.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6分)
9、①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蛋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
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3分)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萤,惊落梧桐"句,寒蛋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
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3分)
③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
女的离别。下片二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
(3分)
④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
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
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
可)(2分)
⑤以动衬静。如“单际呜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单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
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由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
相怜的离愁。(2分)(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
各1分。1、2、3点每点3分;4・5点每点2分。)
【鉴赏资料】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
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
相依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景况倍觉凄凉。转
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
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对时局的忧虑,二者交融一起,形诸笔端,便铸就了这首凄婉动人
词作的基调。
"草际鸣蛋,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词作开首,词人抓住秋天自然现象的两个突
出特征落笔。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捂桐叶子似被这蛋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
此时此际,此情此景,在词人看来,正是人间天上离愁别怨最浓最重E勺时候。词人开首落笔
即蒙上一层凄冷色彩,想象相当阔大,由眼前之景,即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此外,
着一"惊"字,表明词人自身也为离愁所"惊"。词作题为"七夕",由此可知"人间"的
"愁浓"之中也包含了自己,从而含蓄地点出自己也为离情别愁所煎熬。次二句,"云阶月
地,关锁千重”,词人的笔触放得更开,叙说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二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
所阻隔,无由相会。"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谓天上。唐杜牧《七夕》诗:“云
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末三句,"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浮槎",
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
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词人在此继续展开其想象之笔,描述牛
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
不彳导相会聚首。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写自身体验的离愁,和对离愁中牛郎、织女的深切同
情。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词作下片首三句紧承上片词脉,词人继续展
开想象。上片是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这里则是忧虑牛郎、织女别恨的难以穷尽。一
个"想"字,道出了词人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怀。"牵牛
织女,莫是离中",这两句由想象回到现实。词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
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关注之情溢于言表。结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甚"字加以强
调,突出了词人的耽心与关切。
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词人一笔两到的写法,词作写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但又何尝不
是在抒写自己的情怀。如果没有自己深切的感情体验,又如何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
词作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天上人间的遥相呼应,对开拓词作意境,气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
作用,也展示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胸襟。此外,本词叠句的运用,口语化的特色,也
都增加了词作的感染力。
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江红①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
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
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
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
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8.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8.(5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
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
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分)"飞短艇","载""归村落",
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卜片加以分析。(6分)
9.(6分)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
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
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2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
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
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2分)
【鉴赏】
这首词中,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此调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柳永这首词写的就是
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
"暮雨初收”几句写的是,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雨一歇,夜幕就已降临,船泊江边,
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长川"即桐江,今
浙江中部,是车宝塘江自建德县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
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这几句写傍
晚泊船it景,以静态描写为主。
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写的是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
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夜空里,映照江水中,黑暗中向前飞行。”几
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尽载灯火"四
字,点出渔舟夜归之神。这里的动,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只有静寂黑暗中,飞动的
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少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飞"
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这样很自然地过渡
到"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的家庭生活的欢乐,
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
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过片几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写
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桐江上空,腾起一阵
广漠浓密的晨雾,江中碧波似染,岸边峰峦如削;船过严子陵滩,只见白鹭船尾飞翔,鱼虾
船旁电限无"鹭飞鱼跃",亦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
生活的厌倦情绪。"游宦"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成底
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
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
望归隐的感叹作结。"归去来"之"来"是语助词,加强感叹的语气,无义。
"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
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的心情。柳永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
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景况极为凄凉。这"归去来"的悲
叹声中,实饱含着无限辛酸。整个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中之所见并抒发由此而生的感慨。
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
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退肠。可见柳
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八、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匕编、对比、想象】
(二)古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缀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8.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分)
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涩的山睡、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
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流连自然肌肉的心态。
9.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6分)
1)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
2)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
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3)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
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鉴赏】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
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
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
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
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
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
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二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
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
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腾。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
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
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缴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
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红蓼",指生
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酒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
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
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
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
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也有一种说法,"白鱼双尾玉刀明"指的是映在水
中的弯月如同白色的双尾鱼,也好像闪耀着光芒的玉刀。"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
收结,尤耐人寻味。
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
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来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
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不
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
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⑸
九、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比喻思想感情分析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8-9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8.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8、比喻。(2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九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
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木。(1分)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
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1
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离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
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1分)
9.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
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9、①"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乜是对门人的勉励,愿
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2分)②"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
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2分)
③”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
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2分)
(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岁,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国
子监直讲,奉命编修《唐书》。欧阳秀才名欧阳辟,字晦夫,桂州灵川(今属广西)人,据
苏轼跋此诗语,他此时二十五岁(见《东坡题跋》),曾和弟欧阳简从梅尧臣学诗。“秀才"
本指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曾作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唐初设有“秀才"科,后废去。
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江西"指宋代江南西路地区,在今江西省一带。
此诗同送别亲人或朋友的诗不同,是送别门人游江西。这里的"游"兼含游历和游学两种意
思,它可以长阅历,增见识,广交游,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及第入仕之前常常要从事的一项活
动。欧阳秀才对这次出游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诗人送行,则表示热切的希望,离情别绪是有
的,但在这里已不是重要的东西,所以诗中略而不写,完全从前者着笔。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
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
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
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
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
开出鲜花。出游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
用"又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
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江西"。古典
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c"西江梦”指想象中
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
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
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野寸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一包括作
者这次送别在内一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
情致绵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
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它m厢桐
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
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
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
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
集之处。《天地运度经》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J
刘向《九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鹃。"鸾为凤
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咳》:"嗷嗷林乌,受哺于子。"此诗即以"乌
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
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
"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
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
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
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
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
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
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1091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
年(元符三年),苏轼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
的这首诗给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
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
古代诗歌运用比喻手法的很多,但像这首十句的五言古诗,通篇从头到尾全都采用比喻的,
却不多见。这正是此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比喻可以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
画意。欧阳修称"圣俞(尧臣字)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见《六一诗话》).该篇
绝无华丽秋艳语,精致细密,韵味悠长,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十、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瀚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川陕宜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
身着戒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
首词。
8.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5分)
上片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
作者抓住了边陲景物的特点来描绘,使整个画面具有苍凉悲壮的色彩。
9.从下片看,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6分)
从下片看,作者主要运用相像和拟人的手法,将南山月:霸桥柳、曲江馆进行丰富
想象并赋予人的多情与期待,很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
豪情。
十一、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的分析意境的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
村晚茅塘马上
雷震贺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8.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
简要赏析。(5分)
答案8.第一首更好,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象被山口
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
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第二首更好,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池塘边秋日黄昏颜色浅
淡的太阳即将落下的场景,一个"薄"字,突出略现寒意的季节特征,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
恬淡的意境氛围。(答案不必统一,言之有理即可。能结合诗句分析意象3分,点出意境
特点1分,语言表达1分)
9.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6分)
9.第一首诗人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第
二首侧重表达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慨,因而向往羡慕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露出隐退
田园之意。(第一首感情分析2分;第二首两点各2分)
【鉴赏】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山衔②落日浸寒漪③。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bei):指池塘。②衔:口里含着。③漪:水波纹。
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池水漫上了塘岸,太阳正要落山,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
波光荡漾的水面上。牧童赶着牛回家,横坐在牛背,手拿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前两句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
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
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
字,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字,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优哉游哉、其乐融融的
了。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
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短笛,却是"无腔信口”。
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
景与主角的布局,韶E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茅塘马上贺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
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
仰眠牛背看青天。
当年的雄心壮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泯灭,回头看到牧童,禁不住产生羡慕之情。在秋日落
山的池塘边,那牧童正横躺牛背看着青天。这首诗是诗人在任和州管界巡检时所作,抒发的是
自己思退欲隐的情怀。
十二、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的分析对比映衬手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写真寄外
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
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善书面,妙属文"(见
《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8.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5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痛苦,委婉地
表达了对丈夫应忠于爱情的提醒。
9.赏析颈联的写法和内涵。(6分)
"泪眼"指代是人的肖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住宅小区停车场施工与物业管理合同6篇
- 2025年度消防防排烟设备进出口贸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型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跨年度抽沙船租赁及设备升级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版陶瓷业员工聘用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项目采购招标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续借合同规范3篇
- 2024年版无人机驾驶员长期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高品质塘渣材料采购合同版B版
- 2024年设备租赁及安装承包合同
- 2024年度陶瓷产品代理销售与品牌战略合作协议3篇
-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借款合同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9:“5领导作用-5.3创新战略”(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版旅游景区旅游巴士租赁合同3篇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附答案
- 医疗机构竞业限制协议
- 2024年度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奖惩制度3篇
- 【MOOC】药理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