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情感专项训练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情感专项训练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情感专项训练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情感专项训练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情感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之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惊蛰二月节[唐]元稹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诗的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蕴含着什么哲理?答案

(1)颈联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日时光催促、草木争相按节令萌发的生机勃勃的景象。(2)蕴含着世间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规律的(或世间万物都应因时而动),我们人类也应该顺应之的道理。四、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筼筜谷①[宋]文与可千舆翠羽盖,万锜绿沈枪。

定有葛陂②种,不知何处藏。筼筜谷[宋]苏轼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③?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④千亩在胸中。注

①筼筜:一种高大的竹子。筼筜谷在汉川上游的洋州(今陕西洋县),文与可时为洋州太守,和苏轼常有唱和之作。②葛陂:相传东汉费长房学道十年而归,投竹杖于葛陂湖。③箨龙:竹笋的别名。④渭滨:渭水之滨。《韩非子》:“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诗前两句抓住竹的形、色特征,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谷中竹林的

茂密。B.文诗后两句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C.苏诗第一句“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与下文砍笋、吃笋

相关联。D.文诗直接描写所见之竹,苏诗也采用同样的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

场景。√8.“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

①戏谑。调侃对方嘴馋贪吃,惦念着千亩竹笋。②赞美。借以笋解馋,赞美对方甘于清贫的品质。③感叹。用文王重用太公的典故,慨叹对方不得志的处境。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北宋]王禹偁①寂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②。

酒罇③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注

①王禹偁:北宋诗人、散文家,因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调。②梁冠:有横脊的礼冠,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③罇(zūn):同“樽”。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题目看,本诗描写晚春景物,既有惜春之意,又蕴含着诗人的情感。B.赏花、磨剑、喝酒等一系列动作,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C.诗人着一“老”字,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对比青年时代,感叹青春易逝。D.诗人借景抒情,抓住了景物跟独特感受的契合点,使诗歌具有很高的

艺术水平。√解析诗人并没有与青年时代对比,只是感叹青春已逝。10.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

①落寞。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感叹时光易逝,而自己年事已高;②悲伤。黄莺悦耳动听的叫声,很快被衰蝉的凄厉声取代,更增添了悲伤之情;③无奈。自己虽有报国壮志,无奈年事已高,屡次被贬,无人赏识,只能白头空叹;④忧愁。诗人壮志难酬,只好借酒浇愁,聊以自慰。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①[宋]苏轼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②三人最少,西山八国③初平。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④,应须分外含情。注:①冯京,字当世,时任益州(今成都)知府,平息当地羌人动乱。②东府:为宋代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所在,冯当世曾任参知政事。③西山八国: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羌部落的统称。④子渊新曲:西汉益州刺史王褒为教化百姓,请王子渊作诗教人传唱。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见说”“旋闻”两句,写出了曾经动荡不安的益州如今呈现出

安定太平的景象。B.西南已经安定,又有长城险关,词人无须为家乡安危忧虑,故而感觉

“秋来归梦好”。C.下片谈及“花溪”“药市”以及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展现出特色

鲜明的地方风情。D.“莫负”与“何妨”、“试问”与“空教”两两呼应,使作品气韵流

转生动,读来流畅轻快。√解析

“长城”喻指国家所倚赖的能臣良将。14.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

①对友人才干卓越、文治武功的赞美与称颂;②对友人迅速平定叛乱,使家乡恢复安宁的激动与欣喜;③对家乡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小结方法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春时节,诗人乘船依次经过和州、横江,沿途受到裴使君、李赵两

位秀才等的迎接。B.横江渡口细雨纷飞,芳草初生,万株杨柳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随

着水波轻盈地飘荡。C.“雁初浴”“蜂未知”呼应诗题中的“初春”,点明早春时节乍暖还

寒而又不乏生机。D.诗人和诗友相见,倚风即兴唱和,使君回马之际旌旗沾湿,自然照应

首句中的“微雨”。√解析

“依次经过和州、横江”错。2.本诗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想来江南的张仲蔚多有才情,伤感地望着春光之时就写成了好几首诗。②此句运用典故,将许浑比作高士张仲蔚,表达对诗友的赞誉和思念之情。③表达春光易逝,与朋友别离的惆怅伤感。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金城停留了十天,看到了城外百姓和城内官府苦乐不均的现象。B.百姓点亮火把,星夜劳作,却还是因为延误了官府的工期而遭受杖刑。C.面对百姓的苦难,诗人生发了一种无力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无奈之感。D.“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两句,用景物描写烘托了百姓谋生的艰难。√解析:B项理解错误。“调度”的意思是征调赋税;“急星火”的意思是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参见《陈情表》;“逋负”的意思是拖欠赋税。描写了官府征调赋税急于星火,百姓拖欠赋税遭受杖刑的情景。4.诗人描写了百姓哪些方面的“惨”?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