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是根据陶器器型划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分布图。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A.经济发展受到地域限制 B.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C.北方自然条件优于南方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分布图”概括得出结论是:相较于新石器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各个文化区的陶器器型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可见不同区域的文化是在交融中发展的,B项正确;仅仅是陶器器型的发展变化不能证明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图示无法证明北方自然条件优于南方,排除C项;无法从图示中得出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2.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在1864年之前,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明显反侵略性,故“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B项正确;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我国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但与题干所述西方侵略势力的地域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是1978—1991年中国农村自给性食物和商品性食物在生活支出中的比例(单位:%)。这可说明()1978年1980年1985年1991年自给性食物43.437.533.624.9商品性食物24.326.824.129.2A.农业商品化生产大幅提高 B.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C.改革开放改善了农民生活 D.农民增收途径出现多样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91年(中国)。题干数据信息显示,农民商品性食物在生活支出中的比例持续增加,商品种类增加,体现出改革开放改善了农民生活,C项正确;商品性食物并不一定来自农业,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收入的来源,排除D项。故选C项。4.16世纪中后期,尼德兰制图学派兴起,他们既是勘测员、制图员,也是风景画家,将艺术、知识和地图很好地结合起来,许多制图师竞相为商业公司提供地图。其中奥特柳斯的《寰宇大观》对美洲、非洲的轮廓描绘相当精准。制图学派的兴起源于()A.印刷业得到了新发展 B.制图行业丰厚利润的吸引C.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D.殖民活动对外扩张的需求【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制图学派的兴起于16世纪中后期,在地图制作中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并呈现商业化趋势,而且对美洲、非洲轮廓描绘相当精准。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制图学派的兴起。因此制图学派的兴起源于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对外扩张的需求,D项正确;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制图学派的兴起,而非印刷业的新发展和丰厚利润的吸引,排除AB两项;材料与人文主义思想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中叶以后,江浙地区的许多著名作家都出身于商贾家庭,尊情、崇俗、尚真、求趣成为许多作家的共识。小说编刻和戏曲编排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书商越来越成为小说和戏曲创作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一现象反映出A.士人引领文化风潮的能力削弱 B.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解体C.不同阶层文化需求的重大变化 D.封建纲常理论的全面退却【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市镇经济的勃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推动通俗文化的发展,反映了不同阶层对世俗文化的需求,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明代中期,程朱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D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6.我国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这体现了()A.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 D.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C项正确;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排除A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无法反映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是国际媒体中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A.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B.GDP增长与国际形象成反比C.外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从2001年到2020年,国际媒体中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总体来说大幅度上升,这说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A项正确;显然中国GDP增长与国际形象不是成反比,排除B项;材料和外交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8.魏晋时期大族子弟以“簿阀”(即祖、父两代在本朝的官爵)定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士族是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者 B.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 D.“世卿世禄”制造成“累世公卿”现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可知“簿阀”使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定品依据,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在秦汉时期被军功爵制和察举制取代。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9.《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经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据此可知,《诗经》A.反映了周代社会矛盾尖锐 B.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C.维持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D.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诗经》经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得到流传蔓延,这种情况有利于增强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周代社会矛盾尖锐与否,故排除A;《诗经》维持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说法错误,故排除C;材料与平民教育的发展无关,故排除D。10.《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德意志帝国统一都没有从外国“进口”国王,BCD三项错误。11.下图为陕西何家村出土的“唐朝怀集庸调银饼”。上刻有“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据上述材料可知唐朝怀集庸调银饼①县制是唐朝地方行政区划 ②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③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 ④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是在明清时期,而不是在唐朝,③错误;根据“怀集县”可得出县制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根据“庸调银拾两”可得出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根据“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①②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2.1924年7月,鲁迅先生感慨,中国历史进化中存在着两种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孱杂。”据鲁迅所说的“反复”和“孱杂”可推知()A.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B.中国近代化的复杂艰巨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局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2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孱杂。”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然而,旧体制留下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惯性,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深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政党政治、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军阀混战割据等反映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从而使新的、成熟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曲折探索中一直没有确立。综上可知,鲁迅所说的“反复”和“孱杂”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复杂艰巨,B项正确;“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只体现了“旧思想”,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民族危机的加深,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局势”反映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时局特征,体现不出“反复”和“孱杂”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图选自《甘肃党史》中的一幅照片——《农民拥护土地法》。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A.促使国家的财政经济得以恢复 B.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C.致使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D.推动民主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农民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高举拳头,这反映广大农民拥护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在1953年基本完成,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B项正确;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排除A项;1950年6月30日颁布土地改革法,在1953年完成,而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是在大改造开始后,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有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表为武汉工人运动的部分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时间工人运动史实1913年6月汉阳兵工厂全厂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总办刘庆恩变相克扣工资,迫使黎元洪将刘庆恩撤职1919年2月汉口扬子机器厂工人罢工,反对厂方制定工人必须缴纳银元作保的规定,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厂方与工人协商后,恢复生产A.彰显了民族主义特色 B.逐步从自发走向自觉C.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 D.为革命转型积蓄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武汉工人通过罢工的斗争方式,取得了自己的成果,说明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同时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可以唤起阶级觉悟,从阶级和政治上为领导新民主主革命积蓄力量,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民族主义,排除A项;材料中的工人斗争尚未发展到自觉阶段,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克扣工资、缴纳银元等信息,主要是经济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产量比较表,促成下述变化的原因包括产品名称单位1949年1952年原煤亿吨51.6106.5原油万吨37.5137.5发电量亿度71.7121.7钢万吨17.1146.3A.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B.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基本结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产量比较表可知,到1952年我国的原煤、缘由、发电量及钢产量均有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A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党推行国民经济恢复措施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16.清代,“初叶专以满人执政柄,但自洪杨之变以还,满汉并进,切实混合,以能者为政,少分界线”。这一转变()A.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B.带来焕然一新政治局面C.影响清朝中央权力下移 D.使清朝起用洋务派官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洪杨之变以还,满汉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杨之变”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权力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汉族官僚权力增强,C项正确;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局面出现,排除A项;“焕然一新政治局面”是积极的局面,与太平天国后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满汉并进,汉族官僚权力增强,不是起用洋务派官员,排除D项。故选C项。17.许倬云认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体系,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荀子的“仁义”与“王道” B.董仲舒的“三纲五常’’C.王阳明的“心即理” 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为天理,体现了“人间秩序”和“自然秩序”的交叉影响,D项符合题意;荀子的“仁义”与“王道”只有人间秩序,A项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只有人间秩序,没有提及自然秩序,B项不符合题意;王阳明的“心即理”只是本体论,不涉及修养论,不是最能体现自然秩序与人间秩序交叉影响的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18.明清时期,在崇尚文教风气的影响下,苏州生产的各类产品精益求精,“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贵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苏州产品追求“精细雅洁”,誉称天下。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苏州A.生产技艺与文化审美交相辉映 B.“富甲天下”的繁荣景象C.奢侈之风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 D.“工商皆本”观念的普及【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受到当时社会文教风气发展的影响,苏州地区生产的各类产品十分精美,生产技艺与文化审美交相辉映,A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苏州富甲天下的结论,B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19.“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答案】B【解析】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签署帝国法律等,可见材料反映出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B正确;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排除A;美国和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不存在皇帝,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C、D。20.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中对此多有记载,柳永的《破阵乐》“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刘镇的《贺新郎》“龙舟噀水飞相逐”;张先的《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都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这说明()A.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 B.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C.宋代城市的娱乐功能更加凸显 D.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由“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可知,宋词对赛龙舟场景有多样的记载,说明体育活动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文学素材,即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A项正确;材料虽体现了宋朝体育运动的发展,但无法推出商品经济繁荣是其原因,排除B项;材料内容为赛龙舟活动的热闹场景,未体现城市娱乐功能的凸显,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排除D项。故选A项。21.下表为1942-1943年重庆与全国出版刊物等情况比较表。由表可知,当时()年份出版期刊(种)印刷厂(家)书店(家)出版图书(种)重庆全国重庆全国重庆全国重庆全国19422207761311311145128612923879194325078622570914962916424408A.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遭到抵制 B.政治中心迁移影响文化发展格局C.文化宣传成为抗战的主要手段 D.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呼声日益高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42年、1943年正值全民族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至战时陪都重庆,当时大量出版机构均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这体现了政治中心迁移影响文化发展格局,B项正确;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遭到抵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军事斗争是抗战的主要手段,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版内容,无法得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呼声日益高涨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2.据统计,1979年至1984年,广东全省“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的合称)实际利用外资占所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34%上升到84%,其中,仅1984年,广东签订的“三资企业”合同就高达1105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广东A.政府投资逐步增加 B.经济体制改革领先全国C.发展模式取得突破 D.城市体制改革卓有成效【答案】C【解析】根据“实际利用外资占所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34%上升到84%,其中,仅1984年,广东签订的"三资企业"合同就高达1105宗”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广东的企业经营模式有了新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引进外交,并不是政府投入,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B;材料并不是企业的体制改革,排除D。23.有学者在研究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思想时指出,这一学派破天荒喊出了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有利于打破氏族血缘界限,突破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该学派()A.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 B.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C.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 D.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让平民参政”“打破氏族血亲”可以看出是尚贤的思想,“突破传统的亲亲观念”显然是兼爱思想,墨家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B项正确;阴阳家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与材料墨家主张不符,排除A项;儒家荀子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儒家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伦理,排除C项;法家主张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主张变法革新,与材料墨家观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4.唐朝画坛人物画一枝独秀,推崇“以形写神”的画学风尚,呈现出张扬、绚丽的气势美;两宋以来,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内敛含蓄的新画风。唐宋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缘于()A.王朝气象的衰败 B.儒学思想的转向 C.市民文化的发展 D.审美观念的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画坛人物画一枝独秀,两宋以来,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画风由“以形写神”、张扬、绚丽的气势美变为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内敛含蓄的新画风,这是因为宋朝时期儒学发展成理学,文人画家注重“修养身心”,磨砺自己的意识,追求一种无欲无求的自然生活状态,崇尚师法自然,道法自然,B项正确;“衰败”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唐宋绘画属于士大夫文化,不是市民文化,排除C项;绘画风格的变化无法体现唐宋审美观念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B项。25.《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答案】A【解析】材料中“民国三十年”可知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政府已经迁往内地,开发资源说明政府在为抗战作准备,故A项正确;抗战时期主要任务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此时,世界大危机时间已过,而且经济危机不可能为中国提供发展机会,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根据地的问题,故D项错误。26.《农民问题丛刊》是1926年毛泽东主编的一套教学参考书。这套参考书共26种,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异常丰富,其中包括国内关于农民的政策会议、国内农民运动的介绍、国际上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等。该时期对农民问题的研究()A.表明中共探索出新的革命道路 B.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C.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纠正了党内“左”倾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6年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毛泽东认识到了农民的重要性,1926年开展国民大革命,中共发动农民运动来赢得农民支持,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逐渐探索出新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共没有犯“左”倾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7.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实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放长江三角洲 D.开发开放浦东【答案】A【解析】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第一步,A项正确;开放沿海城市、开放长三角。开发开放浦东不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排除B、C、D项。故选A项。28.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A.各国工业革命技术传播B.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C.国际贸易壁垒准则的建立D.国际货币体系准则的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这有利于中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与题意正好相反,排除;D项是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29.“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标志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可知该标志为五四运动,与太平天国无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旧的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与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无关,故C项错误,排除。故选择D项。30.1950年前后,中央决定将沈阳、丹东、营口、瓦房店等地的10个军工企业、9个机械企业、3个纺织企业、2个橡胶企业,共24家大中型企业迁往黑龙江.并对其进行了扩建。此举意在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C.更好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 D.解决工业分布不平衡问题【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这些企业的搬迁是远离沿海地区,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可知此举有利于保障这些企业的安全,从而更好的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C项正确;此举主要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而非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不是为了解决工业分布不均衡问题,排除AD项;此举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31.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请回答: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一问根据材料“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可知反映了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思潮;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进行回答即可。32.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在宣言上签字的26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参加战争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之下,终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大联盟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要求,为后来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摘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材料二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时间国际大事1991年苏联解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二十国集团组成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9·11”事件;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首次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战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5年“亚投行”成立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宣言”的名称,简述“宣言”发表的意义。(2)依据材料二,概括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结合所学,概述国际社会治理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对策并指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答案】(1)名称:《联合国家宣言》。意义:实现空前的国际大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推动一体化,为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2)全球性问题:恐怖主义、金融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全球化、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任4点即可)对策:继续发挥已有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的作用(写具体的给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写具体的给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解析】【小问1】根据材料一“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之下”、“为后来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可知,宣言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结合所学,《联合国家宣言》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空前的国际大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推动一体化,为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小问2】根据材料二“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英国脱欧公投”等信息可知,恐怖主义、金融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全球化、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结合所学,国际社会治理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对策往往通过发挥已有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结合所学,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是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秦的分户政策自商鞅变法开其端,秦简《封诊式》“封守”条记一个士伍甲家,亲属共四口人,除甲夫妻外,没有已婚成年男子,有一大女子,还特注明“未有夫”。这说明秦子辈成年尤其已婚大抵是要出分另立门户的。商鞅第二次变法提出:“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对于这项改革,商鞅说:“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禁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商鞅变法,独立的同时也是分散的个体小家庭成为社会政治的出发点,在一定范围内的家际关系也由原来的充满血缘情感而变为浓重的地缘社会政治色彩,族类意识淡薄。——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前后家庭形态的变化。(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对秦家庭形态变革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按宗法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变为个体小家庭;家庭由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不独立性变为相对的独立;由家庭成员同居一室变为“父子有别“男女有别”;由充满血缘情感变为地缘社会政治色彩。(任答3点)(2)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式的大家庭制;有利于改善社会的恶风陋习;促使小家庭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富国强兵目标。【解析】【小问1】变化:根据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秦的分户政策自商鞅变法开其端”可分析出由按宗法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变为个体小家庭;根据材料“但是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商鞅变法,独立的同时也是分散的个体小家庭成为社会政治的出发点”可分析出家庭由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不独立性变为相对的独立;根据材料“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禁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可分析出由家庭成员同居一室变为“父子有别“男女有别”;根据材料“在一定范围内的家际关系也由原来的充满血缘情感而变为浓重的地缘社会政治色彩”可分析出由充满血缘情感变为地缘社会政治色彩。【小问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由充满血缘情感变为地缘社会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式的大家庭制;“由家庭成员同居一室变为“父子有别‘男女有别”有利于改善社会的恶风陋习;“由按宗法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变为个体小家庭;”促使小家庭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富国强兵目标。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信息1: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割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信息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信息3: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信息4: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信息5: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解析】本题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表现在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据此即可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等方面简要分析,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点石成金』:本题属于开放性材料论述题,难点在于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提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关信息,并且用简练和规范语言加以概括,这需要学生加强针对性训练。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是根据陶器器型划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分布图。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A.经济发展受到地域限制 B.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C.北方自然条件优于南方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分布图”概括得出结论是:相较于新石器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各个文化区的陶器器型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可见不同区域的文化是在交融中发展的,B项正确;仅仅是陶器器型的发展变化不能证明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图示无法证明北方自然条件优于南方,排除C项;无法从图示中得出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2.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在1864年之前,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明显反侵略性,故“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B项正确;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我国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但与题干所述西方侵略势力的地域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是1978—1991年中国农村自给性食物和商品性食物在生活支出中的比例(单位:%)。这可说明()1978年1980年1985年1991年自给性食物43.437.533.624.9商品性食物24.326.824.129.2A.农业商品化生产大幅提高 B.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C.改革开放改善了农民生活 D.农民增收途径出现多样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91年(中国)。题干数据信息显示,农民商品性食物在生活支出中的比例持续增加,商品种类增加,体现出改革开放改善了农民生活,C项正确;商品性食物并不一定来自农业,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收入的来源,排除D项。故选C项。4.16世纪中后期,尼德兰制图学派兴起,他们既是勘测员、制图员,也是风景画家,将艺术、知识和地图很好地结合起来,许多制图师竞相为商业公司提供地图。其中奥特柳斯的《寰宇大观》对美洲、非洲的轮廓描绘相当精准。制图学派的兴起源于()A.印刷业得到了新发展 B.制图行业丰厚利润的吸引C.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D.殖民活动对外扩张的需求【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制图学派的兴起于16世纪中后期,在地图制作中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并呈现商业化趋势,而且对美洲、非洲轮廓描绘相当精准。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制图学派的兴起。因此制图学派的兴起源于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对外扩张的需求,D项正确;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制图学派的兴起,而非印刷业的新发展和丰厚利润的吸引,排除AB两项;材料与人文主义思想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中叶以后,江浙地区的许多著名作家都出身于商贾家庭,尊情、崇俗、尚真、求趣成为许多作家的共识。小说编刻和戏曲编排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书商越来越成为小说和戏曲创作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一现象反映出A.士人引领文化风潮的能力削弱 B.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解体C.不同阶层文化需求的重大变化 D.封建纲常理论的全面退却【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市镇经济的勃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推动通俗文化的发展,反映了不同阶层对世俗文化的需求,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明代中期,程朱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D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6.我国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这体现了()A.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 D.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C项正确;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排除A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就,无法反映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是国际媒体中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A.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B.GDP增长与国际形象成反比C.外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从2001年到2020年,国际媒体中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总体来说大幅度上升,这说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A项正确;显然中国GDP增长与国际形象不是成反比,排除B项;材料和外交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8.魏晋时期大族子弟以“簿阀”(即祖、父两代在本朝的官爵)定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士族是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者 B.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 D.“世卿世禄”制造成“累世公卿”现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可知“簿阀”使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定品依据,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在秦汉时期被军功爵制和察举制取代。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9.《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经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据此可知,《诗经》A.反映了周代社会矛盾尖锐 B.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C.维持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D.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诗经》经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得到流传蔓延,这种情况有利于增强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周代社会矛盾尖锐与否,故排除A;《诗经》维持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说法错误,故排除C;材料与平民教育的发展无关,故排除D。10.《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德意志帝国统一都没有从外国“进口”国王,BCD三项错误。11.下图为陕西何家村出土的“唐朝怀集庸调银饼”。上刻有“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据上述材料可知唐朝怀集庸调银饼①县制是唐朝地方行政区划 ②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③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 ④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是在明清时期,而不是在唐朝,③错误;根据“怀集县”可得出县制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根据“庸调银拾两”可得出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根据“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①②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2.1924年7月,鲁迅先生感慨,中国历史进化中存在着两种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孱杂。”据鲁迅所说的“反复”和“孱杂”可推知()A.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B.中国近代化的复杂艰巨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局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2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孱杂。”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然而,旧体制留下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惯性,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深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政党政治、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军阀混战割据等反映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从而使新的、成熟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曲折探索中一直没有确立。综上可知,鲁迅所说的“反复”和“孱杂”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复杂艰巨,B项正确;“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只体现了“旧思想”,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民族危机的加深,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局势”反映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时局特征,体现不出“反复”和“孱杂”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图选自《甘肃党史》中的一幅照片——《农民拥护土地法》。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A.促使国家的财政经济得以恢复 B.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C.致使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D.推动民主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农民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高举拳头,这反映广大农民拥护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在1953年基本完成,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B项正确;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排除A项;1950年6月30日颁布土地改革法,在1953年完成,而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是在大改造开始后,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有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表为武汉工人运动的部分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时间工人运动史实1913年6月汉阳兵工厂全厂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总办刘庆恩变相克扣工资,迫使黎元洪将刘庆恩撤职1919年2月汉口扬子机器厂工人罢工,反对厂方制定工人必须缴纳银元作保的规定,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厂方与工人协商后,恢复生产A.彰显了民族主义特色 B.逐步从自发走向自觉C.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 D.为革命转型积蓄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武汉工人通过罢工的斗争方式,取得了自己的成果,说明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同时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可以唤起阶级觉悟,从阶级和政治上为领导新民主主革命积蓄力量,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民族主义,排除A项;材料中的工人斗争尚未发展到自觉阶段,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克扣工资、缴纳银元等信息,主要是经济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产量比较表,促成下述变化的原因包括产品名称单位1949年1952年原煤亿吨51.6106.5原油万吨37.5137.5发电量亿度71.7121.7钢万吨17.1146.3A.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B.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基本结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产量比较表可知,到1952年我国的原煤、缘由、发电量及钢产量均有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A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党推行国民经济恢复措施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16.清代,“初叶专以满人执政柄,但自洪杨之变以还,满汉并进,切实混合,以能者为政,少分界线”。这一转变()A.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B.带来焕然一新政治局面C.影响清朝中央权力下移 D.使清朝起用洋务派官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洪杨之变以还,满汉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杨之变”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权力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汉族官僚权力增强,C项正确;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局面出现,排除A项;“焕然一新政治局面”是积极的局面,与太平天国后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满汉并进,汉族官僚权力增强,不是起用洋务派官员,排除D项。故选C项。17.许倬云认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体系,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荀子的“仁义”与“王道” B.董仲舒的“三纲五常’’C.王阳明的“心即理” 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为天理,体现了“人间秩序”和“自然秩序”的交叉影响,D项符合题意;荀子的“仁义”与“王道”只有人间秩序,A项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只有人间秩序,没有提及自然秩序,B项不符合题意;王阳明的“心即理”只是本体论,不涉及修养论,不是最能体现自然秩序与人间秩序交叉影响的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18.明清时期,在崇尚文教风气的影响下,苏州生产的各类产品精益求精,“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贵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苏州产品追求“精细雅洁”,誉称天下。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苏州A.生产技艺与文化审美交相辉映 B.“富甲天下”的繁荣景象C.奢侈之风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 D.“工商皆本”观念的普及【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受到当时社会文教风气发展的影响,苏州地区生产的各类产品十分精美,生产技艺与文化审美交相辉映,A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苏州富甲天下的结论,B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19.“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答案】B【解析】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签署帝国法律等,可见材料反映出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B正确;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排除A;美国和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不存在皇帝,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C、D。20.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中对此多有记载,柳永的《破阵乐》“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刘镇的《贺新郎》“龙舟噀水飞相逐”;张先的《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都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这说明()A.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 B.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C.宋代城市的娱乐功能更加凸显 D.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由“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可知,宋词对赛龙舟场景有多样的记载,说明体育活动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文学素材,即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A项正确;材料虽体现了宋朝体育运动的发展,但无法推出商品经济繁荣是其原因,排除B项;材料内容为赛龙舟活动的热闹场景,未体现城市娱乐功能的凸显,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排除D项。故选A项。21.下表为1942-1943年重庆与全国出版刊物等情况比较表。由表可知,当时()年份出版期刊(种)印刷厂(家)书店(家)出版图书(种)重庆全国重庆全国重庆全国重庆全国19422207761311311145128612923879194325078622570914962916424408A.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遭到抵制 B.政治中心迁移影响文化发展格局C.文化宣传成为抗战的主要手段 D.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呼声日益高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42年、1943年正值全民族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至战时陪都重庆,当时大量出版机构均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这体现了政治中心迁移影响文化发展格局,B项正确;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遭到抵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军事斗争是抗战的主要手段,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版内容,无法得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呼声日益高涨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2.据统计,1979年至1984年,广东全省“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的合称)实际利用外资占所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34%上升到84%,其中,仅1984年,广东签订的“三资企业”合同就高达1105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广东A.政府投资逐步增加 B.经济体制改革领先全国C.发展模式取得突破 D.城市体制改革卓有成效【答案】C【解析】根据“实际利用外资占所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34%上升到84%,其中,仅1984年,广东签订的"三资企业"合同就高达1105宗”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广东的企业经营模式有了新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引进外交,并不是政府投入,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B;材料并不是企业的体制改革,排除D。23.有学者在研究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思想时指出,这一学派破天荒喊出了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有利于打破氏族血缘界限,突破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该学派()A.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 B.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C.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 D.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让平民参政”“打破氏族血亲”可以看出是尚贤的思想,“突破传统的亲亲观念”显然是兼爱思想,墨家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B项正确;阴阳家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与材料墨家主张不符,排除A项;儒家荀子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儒家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伦理,排除C项;法家主张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主张变法革新,与材料墨家观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4.唐朝画坛人物画一枝独秀,推崇“以形写神”的画学风尚,呈现出张扬、绚丽的气势美;两宋以来,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内敛含蓄的新画风。唐宋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缘于()A.王朝气象的衰败 B.儒学思想的转向 C.市民文化的发展 D.审美观念的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画坛人物画一枝独秀,两宋以来,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画风由“以形写神”、张扬、绚丽的气势美变为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内敛含蓄的新画风,这是因为宋朝时期儒学发展成理学,文人画家注重“修养身心”,磨砺自己的意识,追求一种无欲无求的自然生活状态,崇尚师法自然,道法自然,B项正确;“衰败”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唐宋绘画属于士大夫文化,不是市民文化,排除C项;绘画风格的变化无法体现唐宋审美观念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B项。25.《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答案】A【解析】材料中“民国三十年”可知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政府已经迁往内地,开发资源说明政府在为抗战作准备,故A项正确;抗战时期主要任务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此时,世界大危机时间已过,而且经济危机不可能为中国提供发展机会,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根据地的问题,故D项错误。26.《农民问题丛刊》是1926年毛泽东主编的一套教学参考书。这套参考书共26种,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异常丰富,其中包括国内关于农民的政策会议、国内农民运动的介绍、国际上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等。该时期对农民问题的研究()A.表明中共探索出新的革命道路 B.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C.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纠正了党内“左”倾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6年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毛泽东认识到了农民的重要性,1926年开展国民大革命,中共发动农民运动来赢得农民支持,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逐渐探索出新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共没有犯“左”倾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7.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实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放长江三角洲 D.开发开放浦东【答案】A【解析】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第一步,A项正确;开放沿海城市、开放长三角。开发开放浦东不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排除B、C、D项。故选A项。28.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A.各国工业革命技术传播B.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C.国际贸易壁垒准则的建立D.国际货币体系准则的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这有利于中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与题意正好相反,排除;D项是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29.“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标志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可知该标志为五四运动,与太平天国无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旧的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与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无关,故C项错误,排除。故选择D项。30.1950年前后,中央决定将沈阳、丹东、营口、瓦房店等地的10个军工企业、9个机械企业、3个纺织企业、2个橡胶企业,共24家大中型企业迁往黑龙江.并对其进行了扩建。此举意在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C.更好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 D.解决工业分布不平衡问题【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这些企业的搬迁是远离沿海地区,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可知此举有利于保障这些企业的安全,从而更好的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C项正确;此举主要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而非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不是为了解决工业分布不均衡问题,排除AD项;此举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31.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请回答: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一问根据材料“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可知反映了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思潮;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进行回答即可。32.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在宣言上签字的26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参加战争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打败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