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解析版)_第1页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解析版)_第3页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解析版)_第4页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精选高频考题25题·非选择题

1.(2022秋·重庆云阳·九年级校联考期中)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近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材料一: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决定,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和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

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利,只处理与宗教有关

的事物。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都不能离

开公民大会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

——伯里克利改革内容

材料二:在我们城市里,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

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

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可以断

言,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由于(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诸王实行将土地无条件赏赐的作法,耗尽了王室的全部

地产,从经济上削弱了中央……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化过程的发展,战争的连绵不断,平等的自由人纷纷

破产,国家的兵源成为严重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分封土地的制

度)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实行的一种变革……采邑制的广泛实行,对法兰克王国正在

发展的封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四: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诏书由四条组成:(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

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2)划分

京师及地方行政区划(国、郡、里及坊等),选任各级行政官员。整顿军事、交通制度。(3)编制户籍、计

账,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租额。"

——摘编自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1)根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所述“城市”指的是?根据材料指出伯里克利引以为傲的“民主政治”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所学指出封君和封臣之间维系权利义务关系的

纽带是什么?

第1页共34页

(4)根据材料四,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1)内容:官职通过抽签对全体公民开放;取消贵族特权;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等。

(2)雅典;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3)无条件赏赐削弱了中央;战争不断而兵源成为严重问题;土地的封赐。

(4)经济上,土地、人民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政治上,建立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制;整顿军事、

交通制度。

(5)认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等。

【详解】(1)依据材料一“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决定,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和资历的限制。”说

明官职由抽签的方式对全体公民开放;“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利,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物”说明取消贵

族特权;“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都不能离

开公民大会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说明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

(2)城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是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所以,他口中的“我们城市”指的是雅典。

成就:“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

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成就是指的是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

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3)必要性:依据材料三“由于(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诸王实行将土地无条件赏赐的作法,耗尽了王

室的全部地产,从经济上削弱了中央……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化过程的发展,战争的连绵不断,平等的自

由人纷纷破产,国家的兵源成为严重问题。”说明无条件赏赐削弱了中央,战争不断而兵源成为严重问题。

纽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指的是实行有条件的分封,封

君和封臣之间维系权利义务关系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

(4)依据材料四“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

公民’。”“编制户籍、计账,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租额”指的是在经济上,土地、人民收归国有,实行班田

收授法。“划分京师及地方行政区划(国、郡、里及坊等),选任各级行政官员。”指的是在政治上,建立地

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制;在军事和交通上的措施是“整顿军事、交通制度。”

(5)依据以上材料“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采邑制的广泛实行,对法兰克王国正在发展的封建制度产

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所思可知,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采邑制和大化改新的背景可知,改革

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等。

2.(2022秋·安徽芜湖·九年级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校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府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

第2页共34页

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

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

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中伯里克利的演讲,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依据图一、图二内容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希腊的内部极盛时代是在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代是亚力山大时代。”

——卡尔·马克思

(3)如何理解“希腊的外部极盛时代是亚力山大时代”?

【答案】(1)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主权在民。(答出2点即可)

(2)“最狭隘的民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只占9%,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等91%的雅典居民没有

民主权利,所以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最充实的民主”: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抽签,

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给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

工资和补贴,以便贫穷公民广泛参政议政。

(3)希腊文明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而影响日益增大,希腊文化影响其他文明,并与之交融,进入

泛希腊化时代。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一“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得出少数服从多数、主

权在民,根据材料一“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以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

材料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

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可以得出任人唯贤。

(2)“最狭隘的民主”:根据图二可以得出,雅典的居民中,公民只有9%,也就是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只

占9%,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等91%的雅典居民没有民主权利,所以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最充实的民主”:结合所学知识,雅典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

第3页共34页

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给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补贴,以便贫穷

公民广泛参政议政。

(3)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之所以称“希腊的外部极盛时代是亚力山大时代”,是因为希腊文明随着亚历山

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而影响日益增大,希腊文化影响其他文明,并与之交融,进入泛希腊化时代。

3.(2022秋·广东深圳·九年级统考期中)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

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

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

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

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

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取得

的文明成就。

(3)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材料说明帝国建立的划时代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答案】(1)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

(2)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等。

(3)事件:亚历山大东征;意义: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

体的过程;推动了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由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

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

第4页共34页

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

时期;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

(2)由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

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

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的

特点;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

会的主要文献;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

典型代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亚历山大东征。根据材料“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

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可知,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根据材

料“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可知,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

向整体的过程;根据材料“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可知,推动

了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4.(2022秋·河南许昌·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从亚洲腹地、黄河文明的古老土地上起步,汇集了北方草原骑马民族、江河流域定居

农业民族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又辐射向外,将世界几大古老文化圈,即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

爱琴海的古希腊文化,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化,阿姆河,锡尔河

第5页共34页

流域的中亚文明等联系了起来,成为它们之间的纽带,并挽系着它们结成一张广布世界的文化网,搭起一

个历史演进的大舞台。

——摘编自纪宗安《丝绸之路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1)观察材料一示意图,概括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分布特点。结合所学,写出A处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名

称。

(2)据材料二,丝绸之路“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当今世界,有些人仍持有“文明冲突论”。对此你对不同文明之间的相处有何看法?

【答案】(1)特点:位于大河流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名称:水稻。

(2)事件:张骞通西域。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

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人文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特点:从图片可以看出,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都集中在大河流域或地中海沿岸;根据图

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处是长江流域,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是水稻。

(2)事件:有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张骞通西域;作用:根据材料“将世界几大古

老文化圈……联系了起来,成为它们之间的纽带,并挽系着它们结成一张广布世界的文化网,搭起一个历

史演进的大舞台”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本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

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

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5.(2022春·河南南阳·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

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

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希腊人在区区数百年间,竟然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古代文化,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希腊的文化成就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能动创造。

(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第6页共34页

(2)古代希腊与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举一例说明古代希腊对后来西方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3)世界古代文明中有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

成果?

【答案】(1)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

(2)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影响:在科技、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雅典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正是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等。(任何一例即可;具体例子也可给分,只是举例没有说明不给分)

(3)我们应该具有保护和弘扬这些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虚心学习并有所创新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

们”结合所学知识,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文明地是两河流域文明。生活在“印度河——恒河”

的是古印度文明。根据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国文明。

(2)根据所学知识,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根据所学知识蒙古希腊对西方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在科技、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例如:雅典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正是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与

发展等。

(3)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具有保护和弘扬这些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主动虚心学习并有所创新等。

6.(2022秋·江苏扬州·九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文明是一种存在于一定时期和人类一定居住区的社会文化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具有稳定的特

征,包括传统文化、语言、居住环境、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在内的特征。这些特征以及传统的文化环境

对该共同体范围内人的活动发生影响,同时决定着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比如苏美尔文明首先是指

第7页共34页

这个地区人类的创造成就,楔形文字、犁和轮车等。研究文明概念时既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形态因素和传

统文化因素的统一,又要考虑到其中每个因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因素在经济基础变

更后仍然存在的情况。

——张向东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地图,结合所学写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古代文明的类型。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

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研究文明概念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并写出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有的

态度。

【答案】(1)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自然地理环境。

(2)既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形态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的统一,又要考虑到其中每个因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因素在经济基础变更后仍然存在的情况。

(3)多样性(多元性);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互相尊重;彼此借鉴;取其精化,去其糟粕等。

【详解】(1)图片涉及到的印度、古希腊,它们分别是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是爱能

不能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根据“研究文明概念时既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形态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的统一,又要考虑到其中每个

因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因素在经济基础变更后仍然存在的情况。”得出既要考虑到社

会因素、形态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的统一,又要考虑到其中每个因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要考虑到传统

文化因素在经济基础变更后仍然存在的情况。

(3)根据“文明是一种存在于一定时期和人类一定居住区的社会文化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具有稳定的特征,

包括传统文化、语言、居住环境、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在内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有多样性

(多元性);根据所学可得出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互相尊重;彼此借鉴;取其精化,去其糟粕等。

7.(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第8页共34页

材料二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古希腊……民主政

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古希腊文明的勃勃生机与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乃至

世界的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示,结合所学,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列举相对应的文明成就各一例。

(2)材料二中“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的是古希腊的哪个城邦?这一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是

在谁执政时期?

(3)材料二中的古代文明与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答案】(1)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顺序要正确)。

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佛教、梵文;四大发明、甲骨文等。

(2)城邦:雅典。

人物:伯里克利。

(3)不同: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材料二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海洋周边。

【详解】(1)古代文明:据材料“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

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可知,图示中从左至右的顺序古代文明的名称分别是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古印度、中国(顺序要正确)。

文明成就:据所学可知,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金字塔、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是《汉谟拉比法

典》、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文明成就是佛教、梵文。中国的文明成就是四大发明、甲骨文等。

(2)城邦:据材料“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

民主制度的先河。

人物: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期的执政官是伯里克利。

(3)不同:材料一:据材料“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

古老的东方文明”可知,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第9页共34页

材料二:据材料“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可知,材料二中

希腊文明产生于海洋周边。

8.(2022秋·河南郑州·九年级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

并以这种方式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但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

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亚历山大)在征服过程中,他建立了一系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它们的建立,

不仅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从叙利亚直到中亚的广大地区,为

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黄洋、赵立行、金寿福《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请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幅图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影响早期文明发展类型”。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明观?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亚历山大的“征服”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哪种文明交流方式?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认识。

【答案】(1)图一:发源于江河流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农耕。图二:发源于海洋,

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不适合大面积种植,适合发展对外贸易,城邦盛行,民主政治得以推行。(任选一幅

图片)

(2)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使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文明的交流并

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和冲突。

(3)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了希腊文化,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还有一种方式:和平

交往。

(4)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和平与暴力都是文明交流的方式;兼收并蓄有利于文明的发展。

第10页共34页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江河流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水源充足,适合发展农耕。图二古代希腊发源于海洋,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不适合大面积种植,适合发

展对外贸易,城邦盛行,民主政治得以推行。这些论证了“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

(2)根据材料二,由“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

断地交流,并以这种方式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可知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

内即为人类共享,使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由“但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

冲突”,可知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和冲突。因此材料反映了作者的

文明观是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使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文明的

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和冲突。

(3)根据材料三,由“在征服过程中,他建立了一系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它们的建立,不

仅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可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从

叙利亚直到中亚的广大地区,为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可知传播了希腊文化,开启

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因此亚历山大的“征服”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的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了

希腊文化,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这属于暴力冲突,除此之外,还有和平交往的文明交流方式。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具有

多样性和差异性;和平与暴力都是文明交流的方式;兼收并蓄有利于文明的发展。

9.(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孔

子就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即使在今天,孔子的和谐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材料二:

学派代表人物主张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非正义战

①孟子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②”

道家③强调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韩非④

材料三: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

第11页共34页

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

者学派”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第欧根尼同中国道家代表

人物庄子倡导类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习近平《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和谐思想”包含哪些内容?西汉初期哪一历史局面体现了孔子的“和谐思想”

(2)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依据材料二,请

完成上述表格

(3)依据材料三,概括习主席的基本观点。

(4)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1)内容:“仁”、“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等。(任意答出2点即可)典型代表:文景之治。

(2)①儒家②非攻③庄子④以法治国。

(3)观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或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并有相似之处。(言之有理即可)

(4)态度: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解】(1)内容:据材料“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前

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可知,包含“仁”、“爱人”;据材料“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即使在今天,孔子的和谐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可知,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等。(任意答出2点即可)

典型代表:据所学可知,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体现了孔子的“和谐思想”。

(2)①:据材料“孟子”可知,其属于①儒家学派。②:据材料“墨子”可知,其主张兼爱②非攻、尚贤、节

俭等。③:据材料“道家及代表人物”可知,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③庄子。④:据材料“韩非”可知,其主张④

以法治国。

(3)观点:据材料“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可知,中华

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或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据材料“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可知,两大文明有相似

之处。(言之有理即可)

(4)态度:据所学可从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角度回答。

10.(2022秋·重庆永川·九年级统考期中)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就“世界文明的起源与交流传承”为主题开展

探究,请你参与。(共12分)

【大河馈赠】

材料一

第12页共34页

区域文明古国所处的大河流域文明代表

①古埃及尼罗河流域_______

《汉谟拉

②古巴比伦_______

比法典》

③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_______

(1)完成材料一的表格填空。

【海洋恩赐】

材料二我们(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

中。

——伯里克利

(2)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对比材料一、二,简析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的形

成有何不同?

【文明交往与传承】

材料三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态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

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

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

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3)依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1)金字塔;两河(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种姓制度

(2)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亚非古国以大河为中心形成了农耕文明,盛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欧洲文明以海洋

为中心,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主民主政治兴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文明的差异性。

(3)观点:和平交往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

论述:文明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二是和平交往。战争充斥着暴力,同时又在客观上传播

着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压迫,但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如: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它给亚洲特别是西亚带来战争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希腊文化,同时也把西亚文明带到

了欧洲。暴力冲突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

的破坏和损失很大。和平交往既有利于各个地区的科学和文化交流,又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

第13页共34页

解和友谊,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使各个文明能够充分吸收融合其他文明的先进因素,丰富文化内涵,促进

文明发展,和平交往主要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东

游、阿拉伯数字西传、中国四大发明西传等。正是由于这些交往,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

典文化,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和平交往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详解】(1)根据表格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

征,得出①行对应的表格填金字塔;两河(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汉谟

拉比法典》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得出②行对应的表格填两河(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

河、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得出③行对应的表格填种姓制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

知识可得出,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的形成不同,亚非古国以大河为中心形成了农耕文明,盛行中央集权君

主专制,欧洲文明以海洋为中心,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主民主政治兴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文

明的差异性。

(3)根据材料“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

更为重要的作用”可得出观点:和平交往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文明交流主

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二是和平交往,战争充斥着暴力,同时又在客观上传播着文化,在这一过

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压迫,但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如:亚历山大大帝东

征,它给亚洲特别是西亚带来战争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希腊文化,同时也把西亚文明带到了欧洲,暴力冲

突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

大;和平交往既有利于各个地区的科学和文化交流,又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文明

间的交流互鉴,使各个文明能够充分吸收融合其他文明的先进因素,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明发展,和平

交往主要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东游、阿拉伯数字

西传、中国四大发明西传等,正是由于这些交往,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

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和平交往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11.(2022秋·山西大同·九年级统考期中)人类文明出现在不同地区,同时又各具特色,他们历史悠久、文

明辉煌、多元共存。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历史悠久】

第14页共34页

(1)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产生,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上图中①②③④⑤⑥所标出的地点,分别是

哪些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文明辉煌】

(2)人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与壮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请任选上面一图,简述下列图片所示文明成

就的历史价值。

【多元共存】

(3)东西方文化历史悠久,多元产生,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概括早期人类文明的特点。

【答案】(1)发祥地:①古罗马;②古希腊;③古埃及;④古巴比伦(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⑤古印度;⑥中国。

(2)历史价值:图一: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渊源流长,图二: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

源,有利于研究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3)特点:人类早期文明具有多元性,分散性,互鉴性,共容性,不平衡性,历史悠久,受地理环境影响等。

【详解】(1)发祥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②

是古希腊文明的发祥地希腊半岛,③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流域,④是古巴比伦文明(古代两河流

域文明)的发祥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⑤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河流域,⑥是中国的发祥地

黄河和长江流域。

(2)历史价值: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备的成

第15页共34页

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渊源流长,图二的《十二铜

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有利于研究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社

会状况。

(3)特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多元性,分散性,互鉴性,共容性,不平衡性,

历史悠久,受地理环境影响等。

12.(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校考期中)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辉煌成就受到世界的瞩目。

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的人物曾自豪地宣称,他们的民主制度是别人的模范,他们的政体之所以称为民主政体,

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图2的人物建立的罗马帝国通过对外扩张,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

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

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

材料三:公元前450年颁布的某法律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

的界限”“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

之。”

材料四: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1)图1的人物是谁?他执政时期,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是什么?他所说的“政体”是什么政体?

(2)图2的人物是谁?罗马帝国是何时建立的?该帝国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造成分裂的外部原因是什

么?

(3)材料三应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该文献的诞生有何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例成就证明材料四的观点。

【答案】(1)伯里克利;公民大会;奴隶制民主政治。

(2)屋大维;公元前27年;日耳曼人的入侵。

第16页共34页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希腊:《荷马史诗》或者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或者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等学科体系;罗马:《十二

铜表法》或者凯旋门或者万神殿或者罗马大竞技场等。

【详解】(1)根据“雅典全盛的缔造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的人物是伯里克利。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

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

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2)根据“罗马帝国的缔造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的人物是屋大维。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

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由于日耳曼

人的入侵。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由“公元前450年版布的某法律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

段”“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

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的第一部,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证明材料四“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观点的古希腊事例有《荷马史诗》

或者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或者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等学科体系;古罗马的事例有《十二铜表法》或者

凯旋门或者万神殿或者罗马大竞技场等。

13.(2022秋·江西宜春·九年级校考期中)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十二铜表法》于公元前451一前450年颁布,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公布于众,大大限制了贵

族的专横跋扈,使平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了同贵族平等的权益,为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第17页共34页

材料四: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

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

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

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2)材料二示意图路线反映的史实是什么?该事件具有什么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这部法律文献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概括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

【答案】(1)民主范围狭隘;抽签选举;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2)亚历山大东征。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

【详解】(1)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可知,雅典公民总数只占雅典人口总数的1/10左右,可得出民主范围狭

隘;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可知,表决形式为举手,可得出表决方式简单;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可知,陪审、

审判人员由抽签产生、程序为一审制等,可得出雅典直接民主的形式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依据材料二图片中“巴比伦”“伊苏斯”“马其顿”“亚历山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亚历

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在伊苏斯战役中以少胜多,击败

了波斯大军,此后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又从埃及转而进

入两河流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

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东征连接的古代亚非欧文明涉及古希腊文明、

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因此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

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根据材料三“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公布于众,大大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跋扈,使平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内取得了同贵族平等的权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根据材料三“为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

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4)根据材料四“……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可得出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

文明发展;根据材料四“‘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

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可得出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

第18页共34页

14.(2022秋·湖北孝感·九年级统考期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材料一:【史料实证】

时间事件

公元前509年①

公元前27年②

476年③

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兴起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成功

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研制成功

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

【史料实证】

材料二: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者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

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

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最终颁布《万民法》,将公民权扩展

罗马帝国全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历史解释】

材料三:敌人(拿破仑军队)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暗里燃

烧……敌人横冲直控,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焊。

——俄国诗人普希金《皇村回忆》

材料四: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

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馈赠。”

第19页共34页

——俄国诗人普希金《拿破仑》(创作于拿破仑离世之后)

(1)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将A—C项分别填入①—③对应位置即可。A、

西罗马帝国灭亡;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C、罗马帝国建立)与罗马帝国同时期存在的是中国的哪个王

朝?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普希金从什么角度对拿破仑战争进行历史解释的?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

(战争)最珍贵的价值”是什么?

【答案】(1)依次为B、C、A;汉王朝

(2)罗马扩张,各民族矛盾突显;随着商业的发展,纠纷日益增多。

(3)从拿破仑战争的消极影响来解释的(或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角度来解释的);价值:废除各地的封建制度

(或答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到征服地;或答把法国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传播到征服地)。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

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

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故①处应填入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②处填入

C、罗马帝国建立;③处填入A、西罗马帝国灭亡;

(2)根据材料三“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

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

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

马法进一步发展”可知,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变化原因包括:对外扩张、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民族矛

盾和经济矛盾增多等。

(3)依据材料三“敌人(拿破仑军队)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

燃烧.……”可知材料三中普希金从拿破仑军队侵略俄国的角度进行历史解释。依据材料四“他为俄罗斯人民/

指出了荣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概括普希金揭示出“拿破仑(军队)最珍贵的价值”是打击了

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废除各地的封建制度把法国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传

播到征服地。

15.(2022秋·河南周口·九年级统考期中)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

阅读下列材料,回

材料一:第200条: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主人

而剃去奴隶之标记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第20页共34页

材料二:作为欧洲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把一向由贵族垄断而自由掌握的法律,用通俗的文字

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了明确的文字作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员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地区的法律文献?这一法律文献有什么历史地位?

(2)材料二是对哪一法律文献的评价?并简介这一法律的历史地位?

(3)根据所学知识,比较两部法律文献有哪些相似之处?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1)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地区、古代西亚);《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开创了罗马法制的新时代,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

源。

(3)都是成文法;都刻在坚固的材质上(载体);都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推动了世界古代法制建设等。

(任两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法制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法制建

设推动社会进步等。(任一点即可,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地区:由材料“第200条: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第226条:倘理发师未

告知奴隶主人而剃去奴隶之标记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

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出自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地区

的《汉谟拉比法典》;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

典。

(2)由材料“作为欧洲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把一向由贵族垄断而自由掌握的法律,用通俗的文字

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了明确的文字作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员的武断和专横。”结合所

学可知,材料是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历史地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开创了罗马法制的新时代,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

法学的渊源。

(3)相似之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作为欧洲

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可知,二者都是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

12块铜板上可知,都刻在坚固的材质上(载体);通过其内容可知,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认识: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法制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

标尺;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法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等。

第21页共34页

16.(2022秋·山东聊城·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成就往往不同,请列举两例上列古国的代表性文明成就。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

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

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史上世界各地“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两种主要方式。

(3)文明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却有着相同的作用。请你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文明传播的

作用。

【答案】(1)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等。

(2)战争(暴力冲突);和平方式。

(3)促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一,由图二“两河流域”,图三“古代希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

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

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希腊地形多山,易形成小国寡民的社会,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

湾,所以工商业发达,较早产生民主思想。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现代民主制度的先河。

因此可知图二“两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其代表性文明成就,如《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图

三“古代希腊”,属于海洋的文明,其代表性文明成就,如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等。

(2)根据材料二,由“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

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可知,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暴力冲突(或战争);由“横贯亚欧大陆丝

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

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可知,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和平交流。因此古

第22页共34页

代史上世界各地“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两种主要方式是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

自尊、自信和发扬及对外国文明的尊重、欣赏和学习;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传播,促进

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17.(2022秋·安徽合肥·九年级校考期中)(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王老师以

“民主法治建设”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方案,请你一起参加。

任务一【古代法制建设】

(1)如图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念?从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任务二【西方法制建设】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

因为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