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4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个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3s

和0.7s

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330m/s

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A.165m

B.198m

C.231m

D.330m

2、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

又名“声波炮”)

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婴儿的出生C.卵子和精子D.胚胎4、下列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

)

A.B.C.D.5、小芳坐在竹排上,在静水中前行.

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静止的水B.江边的小山C.乘坐的竹排D.超越竹排的小船6、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7、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8、如图所示;物体AB

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是6N

和14N

关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

物体A

受到的合力是14N

b.

物体A

受到的合力是零。

c.

物体B

受到重力与拉力的合力是8N

d.

物体B

受到拉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是14N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在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保持干路上的电流I不变,当增大电阻R1的阻值时()

A.R1上电压增大。

B.R1上电压减小。

C.R2上电流不变。

D.R2上电流增大。

10、广安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1、某司机开车接近某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他先踩刹车减速5s

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在5

到10s

之间,汽车是静止的B.在0

到5s

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2m/s

C.在0

到10s

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m/s

D.第10s

末,汽车的速度为4m/s

12、老师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做出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对地球一定有吸引力的作用B.小莉乘直电梯匀速竖直下降的过程,她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C.鸡蛋掉到地面上破裂,是因为地面对蛋壳的作用力大于蛋壳对地面的作用力D.一袋重500N

的米放在地面上,用3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它,这袋米所有力的合力为0

13、甲、乙、丙三人各驾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过端午节时,妈妈煮了很多鸡蛋,小明发现过了一会儿鸡蛋表面变干了,这是因为水____热量发生汽化;小明估测每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__.15、夏天,市场上的海鲜周围通常要放一些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____,温度____,从而使海鲜保持较低的温度.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____,使水的沸点____100℃.16、三个小通草球任意两个靠近都互相吸引,这三个小通草球的带电情况一定是____.17、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有如图所示的两种解法,若电压表的电阻不是很大,电流表电阻不是很小,你认为图____中测量电阻比真实值偏大,图____中测量电阻比真实值偏小.

18、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虚/实)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该“倒影”距水面______m.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B

是______(

选填“法线”或“界面”)CD

是______(

选填“法线”或“界面”)

空气在界面______侧,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

20、如图所示;A

为弹簧测力计,B

为铁块,C

为螺线管.

闭合S

时,电流表和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C

的______端为N

极(

选填“上”或“下”).

再闭合S1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即______km/s

这个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极限.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22、一斤棉花没有一斤铁块重.______(判断对错)23、一斤棉花没有一斤铁块重.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6分)24、如图;光线AO由空气进入水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5、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6、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秒后接到回波信号.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

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

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

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4)

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27、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

___________g/cm3

.28、城市道路建设中,人行道上都要求铺设供盲人行走的“盲道”,实现无障碍通行。如上右图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图片左侧是“盲道”,其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而右侧是普通人行道,其地砖表面是平的。盲人行走时可以根据脚底的感觉走,请用已学知识分析盲人如何分辨盲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根据题意知:他听到的两次回声分别是声音向两边传播时,各自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形成的,故声音在0.3s0.3s内所走的路程和0.70.7ss所走的路程的总和是山谷间距离的22倍,再由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山谷的宽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的运用,理清题意,明白声音所走的总路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解答】声音往返山谷所用的总时间是t=0.3s+0.7s=1st=0.3s+0.7s=1s声音所走的总路程是:s=vt=330m/s隆脕1s=330ms=vt=330m/s隆脕1s=330m则山谷的宽度是:s鈥�=s2=330m2=165ms{{'}}=dfrac{s}{2}=dfrac{330m}{2}=165m故选A。【解析】A

2、A【分析】A、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

3、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

考点:新生命的起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较易,熟知人的生殖过程是有性生殖,即可解题。【解析】A4、A【分析】解:A

凸透镜成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符合题意.

B;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汽化;水蒸气受热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制成热机.

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

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发电机.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应用于放大镜.

试管中的水加热汽化;水蒸气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热机的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电动机.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这是发电机的原理.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非常相似,重要的区别在于电动机的电路中有电源,发电机的电路中没有电源.【解析】A

5、C【分析】【分析】小芳是静止的,要选择和小芳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选择,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是不同的,但是结论都是正确的。【解答】小芳坐在竹排上;在静水中前行。小芳和静止的水;江边的小山、超越竹排的小船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静止的水、江边的小山、超越竹排的小船为参照物,小芳是运动的,故ABD错误;

小芳和乘坐的竹排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乘坐的竹排为参照物,小芳是静止的,故C正确。

故选C。

【解析】C

6、C【分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所以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但人眼观察到当人向镜前走近时;人像变大了.

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和像之间距离变小;

人像对于人的眼睛是物;当物距变小时,像变大;

这是指的平面镜中人像通过人眼这个凸透镜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缩小实像变大.

所以人的视觉认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了.

二者问题的实质必须弄清楚.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解析】C

7、C【分析】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解析】C

8、D【分析】解:

(1)

物体A

受重力GA

和绳子对A

的拉力FA

因为物体A

静止,所以FA=GA=6N

这两个力平衡,合力为零,故a

说法错误;b

说法正确;

(2)

物体B

受向下的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则有GB=F支+FB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FA=6N

物体B

受到重力与拉力的合力=GB鈭�FB=14N鈭�6N=8N

故c

说法正确;

物体B

受到拉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FB+F支=GB=14N

故d

说法正确;

综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3

个.

故选D.

先对AB

进行受力分析;A

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B

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平衡力合力为零.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受力分析、平衡力的合力、二力的合力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析】D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D【分析】

∵并联电路中其中一个阻值变大那并联后的阻值也变大;且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根据U=IR可知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即R1上电压增大;

根据I=可知R2上电流增大.

故选AD.

【解析】【答案】由电路图可知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并联;根据电阻的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两端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变化.

10、BC【分析】【分析】由“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可知,此题研究的是乙车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欲判断乙车是向后运动的,首先应考虑乙车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甲乙两车都在向同一方向运动,但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不同的。【解答】若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那么甲乙两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不管以哪一辆车为参照物,另一辆车都是静止的,坐在甲车上的小颖不会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故A错误;

以甲车为参照物;至少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若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二是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三是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在以上这三种情况中,乙车与甲车之间的相对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乙车相对于来说是运动的,其运动方向是向后的,所以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故B;C正确;故D错误。

故选BC。【解析】BC

11、CD【分析】【分析】(1)

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物体是否静止;(2)

根据减小的速度和时间求出每秒减小的速度大小;(3)

根据图象得出0

到10s

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4)

根据图象知第10s

的速度。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速度、时间图象的分析,关键能够分析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解答】A.由图知,在5

到10

秒之间,汽车以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零,所以汽车不是静止的,A错误;B.0

到5s

之间,速度每秒减小10?45m/s=1.2m/s

故B错误;C.0

到5s

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12隆脕(4+10)隆脕5m=35m5隆芦10s

的路程s隆盲=vt=4m/s隆脕5s=20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st=35m+20m10s=5.5m/s

故C正确;D.由图知第10s

末,汽车的速度为4m/s

故D正确。故选CD。【解析】CD

12、AD【分析】【分析】(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2)(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3)(3)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00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力的作用相互性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正确、全面理解基本规律是解答的关键。【解答】A.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受重力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对地球一定有吸引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小莉乘直电梯匀速竖直下降的过程,她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鸡蛋掉到地面上破裂,是因为地面对蛋壳的作用力与蛋壳对地面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D.一袋重500N500N的米放在地面上,用300N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这袋米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力的合力为00故D符合题意。故选AD。【解析】AD

13、BC【分析】【分析】以丙看到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的速度上升为突破口,分析出丙飞机的状态,再依次分析甲、乙的状态。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能找准突破口,依次分析。【解答】丙看到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的速度上升;可以判断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

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可以判断甲飞机也在匀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

甲飞机匀速下降,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所以乙是静止的或是匀速下降且比甲下降的速度小。故选BC。【解析】BC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2)估测能力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对不太熟悉的事物,要凭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合理的估测,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解析】【解答】解:鸡蛋表面变干了;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吸收热量;

2个鸡蛋所受重力约1N;质量约为100g,一个鸡蛋约50克.

故答案为:吸收;g.15、略

【分析】【分析】(1)晶体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析】【解答】解:(1)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2)高山上;海拔较高,水的沸点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小于100℃.

故答案为:吸热;不变;低;小于.16、略

【分析】

设这三个通草球为甲乙丙.甲乙两个通草球相互吸引;假设他们都带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相互吸引的这两个通草球一定带异种电荷:即甲带正电,乙就带负电,反之亦可.

第三个通草球丙如果带电;则不是带正电,就是带负电.它只能与甲乙两个通草球之中的一个相互吸引,不能都吸引,故通草球丙不带电.

由于甲乙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甲和乙都能吸引丙.这样就出现了三个通草球都互相吸引的现象.

故答案为:其中两个带异种电荷;另一个不带电.

【解析】【答案】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三个通草球的带电情况.

17、略

【分析】

(a)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际电压,电流表测量电压表和电阻的总电流,大于电阻的电流,根据R=会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小.

(b)电流表测量电阻的实际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流表和电阻的总电压,大于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R=会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b);(a).

【解析】【答案】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实际电流,根据R=求出电阻的准确值.

(a)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际电压;电流表测量电压表和电阻的总电流,大于电阻的电流,会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小.

(b)电流表测量电阻的实际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流表和电阻的总电压,大于电阻两端的电压,会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大.

18、略

【分析】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蜻蜓距水面3m时,蜻蜓的像距水面也是3m,即“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3m.

故答案为:反射;虚;3.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解析】反射;虚;319、界面;法线;左;60;30【分析】解: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

为法线,AB

为界面.

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可知FO

是入射光线;OE

为反射光线,OG

为折射光线.

从图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鈭�

则入射角为:90鈭�鈭�30鈭�=60鈭�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鈭�

所以折射角隆脧GOD=30鈭�

由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AB

左边为空气,右边为玻璃.

故答案为:界面;法线;左;6030

在此题中;首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和反射面,从而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及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路图的解析,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从而确定反射面和法线.

根据折射光线的位置确定出入射光线.【解析】界面;法线;左;6030

20、上;变大【分析】解:(1)

如图;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所以螺线管的上端是N

极.

(2)

当只闭合S

时;只有R2

接入电路,再闭合S1

时,R1

和R2

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大,对铁块的吸引增强,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上;变大.

(1)

知道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

当只闭合S

时;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接入,再闭合S1

时,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总电流会变大.

根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变化;判断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情况,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本题通过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判断电流的变化,通过电流变化判断电磁铁磁性变化,通过电磁铁磁性变化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解析】上;变大21、3×108;3×105【分析】解:(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隆脕108m/s

(2)1km/s=103m/s3隆脕108m/s=3隆脕105km/s

故答案是:3隆脕1083隆脕105

(1)

直接由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解答;

(2)

利用速度单位换算关系计算.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定要牢记.【解析】3隆脕1083隆脕105

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22、×【分析】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因为铁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铁和棉花都是1斤;单位和数据都相等,质量相等.

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解析】×23、×【分析】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因为铁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铁和棉花都是1斤;单位和数据都相等,质量相等.

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解析】×五、作图题(共2题,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析】【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5、略

【分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据此画图.

此题主要考查透镜的光路图,关键是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析】解:

对凸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连接A

与凸透镜的光心O

并延长;过A

点画出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