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47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碘酒C.液氢D.矿泉水2、下列各组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ClNaClNH4ClNH3▪H2OB.CuSO4NaClKOHZnCl2C.Na2SO4HClNaClAgNO3D.FeCl3NaNO3K2SO4NaCl3、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4、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到()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合。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要齐抓共管C.只要认真控制住传染源即可D.只要切实做好保护易感者的工作即可5、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A.水氢氧化钠溶液B.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C.水氢氧化钾溶液D.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6、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7、小林采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动滑轮的重力B.被提升物体的重力C.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D.物体被提升的高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选择填空。

汽油燃烧属于____;汽油能燃烧属于____;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水结成冰____。9、杭黄铁路(浙江段)已列入杭州市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力争年内开建,按照环评报告上列出的4年(48个月)总工期计算,有望于2017年底或者2018年初建成通车,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当列车时速增大时,其动能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____。

(1)裂变: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反应。运用这个原理制造的是____。

(2)聚变:是使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聚变又叫____反应。____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11、一木块在0.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把拉力增大到0.8N,仍使木块在该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如图所示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____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反面有许多小吸盘,利用____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达到防滑效果。

12、LED(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人类继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之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光源产品.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LED手电筒,其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是LED灯与50Ω的定值电阻R串联,且LED灯发光的颜色会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表格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4.2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毫安表(单位为毫安的电流表)的读数为24mA时,LED灯发出____光.。LED灯两端。

的电压/V2~2.42.4~3.23.2LED灯的颜色红黄蓝13、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____年前形成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4、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3分)15、小明在使用电炉子的时候发现,闭合开关,电炉丝红热,但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并不热,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解答】A;食盐水中有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碘酒中有碘、酒精;因此碘酒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氢中只有氢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D;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2、B【分析】【解答】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KOH溶液,能与K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Zn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与Na2SO4;HCl、NaCl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D、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B.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3、A【分析】【解答】A;水力发电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4、A【分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选A。

【分析】主要考查了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要掌握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5、D【分析】【分析】不溶于水的物质可以通过过滤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氯化铜易溶于水,可以先转化成沉淀,再通过稀盐酸把氯化铜转化出来。

【解答】氯化钠;氯化铜易溶于水;氢氧化镁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可以把氢氧化镁分离出来;

向氯化钠;氯化铜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中的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把氢氧化铜从氯化钠中分离出来;

再向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把氢氧化铜转化成氯化铜。

故答案为:D6、C【分析】【分析】A.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B.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实验的步骤来分析;

D.根据反应的实质以及反应的类型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为了防止冷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错误;

B.乙实验中还会观察到黑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红色;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故错误;

C.两实验都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气体;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再进行加热,以免发生爆炸,故正确;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C.7、B【分析】【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动滑轮的个数;提升物体的重力;据图分析确定答案.

【解答】解:图中使用的是同样的滑轮组;所以动滑轮的重力;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均相同,而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图中只是改变了提升物体的重力;因此,研究的是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的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解答】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汽油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水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变化9、变大【分析】【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解答】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对于列车来讲,它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列车增速时,它的动能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10、裂变和聚变链式原子弹热核氢弹【分析】【分析】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是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

【解答】核裂变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例如,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可以使铀核裂变为氪核和钡核,同时向外释放能量,并产生23个新中子。如果产生的中子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引起铀核裂变,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铀核不断地发生裂变,放出越来越多的能量,这种连锁式的铀核裂变反应称为链式反应。原子弹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造的。

核聚变是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例如,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聚合成氦核,并向外放出能量。核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所以也叫做热核反应。氢弹就是根据核聚变的原理制造的,它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故答案为:裂变和聚变;链式;原子弹;热核;氢弹11、0.5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气压【分析】【分析】(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吸盘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工作的。【解答】(1)由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F=0.5N。

(2)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

而防滑垫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故答案是:0.5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气压。

12、黄【分析】【分析】一个LED与50Ω的定值电阻R串联;知道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然后由表格信息得出LED灯发光的颜色.

【解答】解:一个LED与50Ω的定值电阻R串联,由I=可得;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UR=IR=24×10﹣3A×50Ω=1.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LED灯两端的电压:

ULED=U﹣UR=4.2V﹣1.2V=3V;

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LED灯发出黄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黄.13、46亿【分析】【分析】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

【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答案为:46亿.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