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诊治(二)_第1页
败血症的诊治(二)_第2页
败血症的诊治(二)_第3页
败血症的诊治(二)_第4页
败血症的诊治(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败血症(二)时间:20XX-XX-XX汇报人:医学生文献学习诊断与鉴别诊断PART07败血症诊断一、临床表现提示败血症可能1.全身症状方面:当患者出现急性高热,并且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同时这种感染症状不限于某一特定系统时,就应该考虑败血症的可能性。2.局部感染加重情况:如果患者新近出现皮肤、黏膜感染或创伤,有挤压疮疖史,之后局部症状加重,同时伴有高热、寒战及全身中毒症状,这也提示可能发生了败血症。3.局部感染治疗反应不佳:对于存在尿路、胆道、呼吸道或其他局部感染的患者,若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后,感染仍不能得到控制,也需要怀疑败血症。败血症诊断一、临床表现提示败血症可能4.疑似迁徙病灶情况:当患者有急性高热、寒战,同时存在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软组织脓肿、皮肤脓点等疑似迁徙病灶时,败血症的可能性较大。这些迁徙病灶通常是细菌在血液循环中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形成感染灶的结果,是败血症的典型表现之一。5.特殊人群和操作后症状: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静脉或动脉放置器械或导管的患者,若出现发热(T>38℃)或低体温,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少尿(<20ml/h),且原有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解释这些症状时,同样应该疑诊败血症。败血症诊断二、确诊依据:血培养和/或骨髓培养阳性是确诊败血症的依据。这是因为通过培养能够直接检测出血液或骨髓中存在的病原菌,从而明确诊断。虽然临床表现可以提示败血症的可能,但只有通过培养阳性才能最终确诊,因为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败血症鉴别诊断1.成人斯蒂尔(Still)病相似表现及易混淆点:成人斯蒂尔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着和败血症颇为相似的临床表现,比如存在发热、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及肝脾大,并且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也会增高。这些相似症状容易让二者在诊断初期难以区分。败血症鉴别诊断1.成人斯蒂尔(Still)病不同之处:发热特点:成人斯蒂尔病虽然也是高热,但病程相对较长,可达数周或数月,而且毒血症状并不明显,还会有缓解期。皮疹特征:其皮疹具有短暂、反复出现的特点,与败血症皮疹在形态、持续时间及出现规律等方面存在差异。病原学检测:多次进行血及骨髓培养,均不会发现细菌生长,这是与败血症本质的区别治疗反应:按照败血症的正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成人斯蒂尔病进行治疗是无效的,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药物如吲哚美辛,却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这也是二者在治疗反应方面的重要鉴别点。败血症鉴别诊断2.伤寒相似表现及易混淆点:伤寒在发热、脾大以及白细胞数不高等方面,与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有相似之处,所以容易出现误诊情况。不同之处:伤寒患者大多没有寒战症状,这一点和败血症有所不同,败血症患者常常伴有寒战表现。此外,伤寒患者还常伴有相对缓脉(体温升高时,脉搏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两者不成比例)、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这些症状在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中通常不典型。而要确诊伤寒,关键在于病原菌的分离,通过对血液、粪便、骨髓等标本进行培养,找到伤寒杆菌才能明确诊断。败血症鉴别诊断3.粟粒型结核病相似表现及易混淆点:当败血症伴有明显呼吸道症状时,容易和粟粒型结核病相混淆,二者都可能出现发热、全身症状等情况,需要仔细鉴别。不同之处:粟粒型结核病患者往往有结核病史或家族史,其毒血症状相对较轻,发热呈现不规则、盗汗、潮热、咳嗽等特点,这些症状表现与败血症存在差异。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胸片可见肺部均匀分布的粟粒状病灶,不过早期胸片可能呈阴性,需要重复进行胸片检查才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以此来辅助诊断粟粒型结核病,而败血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典型的肺部粟粒状病灶表现。败血症鉴别诊断4.其他疾病鉴别要点:需要酌情与病毒感染、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淋巴瘤等疾病相鉴别。例如病毒感染,一般全身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发热等症状多呈自限性,不像败血持续且严重,而且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有相应变化等,可通过病原学检测、症状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等来区分。风湿病常有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但多伴有关节的特异性改变以及自身抗体的异常,与败血症基于感染引发的关节损害有所不同。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发热、皮疹、肝脾大等多系统受累表现,不过其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多呈阳性,有其独特的免疫学特征可与败血症鉴别。淋巴瘤除了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外,还可通过淋巴结活检等病理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与败血症的鉴别主要依靠病理及临床综合特征来判断。预后PART08败血症预后一、影响预后的因素1.免疫状态:机体的免疫状态是影响败血症预后的重要因素。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对抗败血症时具有更好的防御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清除病原菌和减轻炎症反应。例如,健康成年人在感染败血症后,自身免疫系统可以发挥作用,配合适当的治疗,康复的机会相对较大。相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患有血液病或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统难以有效抵抗病原菌的侵袭,败血症容易进展和恶化,预后较差。败血症预后一、影响预后的因素2.病原菌种类: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败血症预后不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预后相对较好,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或者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较容易被控制。肠球菌败血症病死率为15%-35%,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病死率约为40%,医院感染败血症、真菌败血症病死率则高达40%-80%。这是由于肠球菌本身具有一定的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可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多为耐药菌,真菌败血症诊断和治疗相对困难等原因,导致这些类型的败血症预后不佳。败血症预后一、影响预后的因素3.并发症情况:是否并发其他严重疾病也会影响败血症的预后。如果患者并发昏迷、休克、心内膜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预后极差。例如,休克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内膜炎会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脏负担;DIC会造成凝血功能紊乱,导致出血倾向和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损害,这些并发症都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败血症预后二、病死率情况总结:败血症总体病死率为30%-40%,但不同类型败血症的病死率差异较大。了解这些病死率数据有助于医护人员对败血症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预测,同时也强调了针对不同病原菌和患者情况采取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治疗PART09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1.治疗原则(1)个体化与重视药动学/药效学(PK/PD):败血症病原治疗需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要充分考虑到抗菌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特点,以及其对病原菌产生的药效学作用,以此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患者由于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会有所不同,所以强调个体化治疗。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1.治疗原则(2)依据药敏试验选药: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准确反映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是选择合适抗菌药物的关键依据。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精准地选用对病原菌有良好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1.治疗原则(3)经验性抗菌治疗:在还未获得病原学资料前,进行经验性抗菌治疗,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免疫状态、可能的入侵途径等因素推测病原菌的种类,再结合当地病原菌耐药流行状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例如,若原发感染在肺部,多考虑是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可选用青霉素或半合成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相应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如果原发感染在膈肌以下,大概率是革兰氏阴性菌所致,那么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或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较为合适;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败血症,由于多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氏阴性菌所致,可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或广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1.治疗原则(4)降阶梯治疗:适用情况与目的:适用于危及生命的严重败血症病例,旨在迅速控制病原菌,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细菌学未明的严重败血症,先经验性应用疗效好的抗菌药物,尽快控制感染,等到获得致病菌后,再依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治疗方案;或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后,改用窄谱抗菌药物,以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核心与优势:降阶梯治疗的核心在于发挥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抗菌活性强和/或抗菌谱广的优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多种耐药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糖肽类药物对于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利用这些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改善患者的严重感染状况。缺点及应对措施:如容易导致二重感染、菌群失调,还可能引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诱导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产生。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应精准定位在重症患者,并且用药要果断,一旦病情好转、达到停药指征,就要及时停药,尽量缩短这类广谱强效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降低不良影响的发生风险。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1.治疗原则(5)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败血症治疗中常常会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联合用药的初衷是希望不同抗菌药物之间能够产生“相加”或“协同”作用,也就是使总的抗菌效果增强,更有效地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如,某些β-内酰胺类药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对抗病原菌。但联合用药也存在弊端,可能会导致菌群失调,破坏人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进而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所以,在败血症早期或者病原菌还未明确之前,可以考虑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来尽快控制病情;而当病情好转,单一抗菌药物就能够达到有效治疗时,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减少菌群失调等不良后果的发生。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1)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①社区获得性革兰氏阳性菌败血症:这种类型的败血症多为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对于不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和A组溶血性链球菌,普通青霉素或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等),或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或头孢唑林等)是合适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或杀灭相应的病原菌,是基于它们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机制。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1)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②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宜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或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第一代头孢菌素对B组溶血性链球菌有抗菌活性,而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增强抗菌效果,可能是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或协同作用机制,达到更好的杀菌目的。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1)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③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败血症:医院感染的葡萄球菌败血症90%以上是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并且多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性。针对这种情况,可选用糖肽类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或替考拉林),或唑烷酮类药物(如利奈唑胺),也可以与利福霉素类抗菌药物利福平联合应用。糖肽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MRSA有特效;利奈唑胺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能有效对抗耐药菌;利福平则可干扰细菌的核糖核酸(RNA)合成,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强对耐药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1)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④肠球菌败血症:可用糖肽类抗菌药物或半合成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或半合成青霉素类与链阳霉素联合治疗等。糖肽类药物和氨苄西林分别从细胞壁合成和其他代谢环节抑制肠球菌生长,氨基糖苷类和链阳霉素通过不同的抗菌机制与之协同,共同对抗肠球菌,尤其是耐药肠球菌。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2)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①非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等)。这些头孢菌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非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不过使用前最好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2)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②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败血症:由于目前多数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突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败血症的治疗比较复杂。可根据药敏或经验性选用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帕尼培南和厄他培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产ESBLs的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组合通过酶抑制剂的作用,克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从而发挥抗菌作用。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2)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③MDR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或敏感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并且可以联合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等)。这种联合用药方式是为了应对多重耐药(MDR)的情况,通过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对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果。不同药物分别从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等不同环节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2)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④XDR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这种情况下可选择的抗菌药物很少,主要为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或E、头孢哌酮/舒巴坦或氨苄西林/舒巴坦、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等)。通常需要采用2种或3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2)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④XDR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XDR肠杆菌科细菌败血症:可选用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等联合。XDR鲍曼不动杆菌败血症:可选用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或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不包括厄他培南)等抗生素联合。XDR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可选用多黏菌素、环丙沙星、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不包括厄他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联合。XDR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可以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为首选,联合多黏菌素、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2)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耐药基因带来的挑战:近年来携带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质粒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发现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这些耐药基因的出现将使临床败血症的治疗面临新的挑战,可能会导致现有治疗方案的疗效下降,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策略来应对。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3)厌氧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化学合成类药物:替硝唑和奥硝唑是治疗厌氧菌败血症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进入厌氧菌细胞后,其硝基会被厌氧菌的低氧化还原电位的酶还原,产生的还原产物可以使细菌DNA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止其合成,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半合成头霉素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半合成头霉素类的头孢西丁、头孢替坦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对常见的脆弱杆菌属均敏感。混合感染的考虑:由于在实际临床情况中,需氧菌常与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所以在进行抗厌氧菌治疗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抗需氧菌治疗。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2.常见败血症的病原治疗(4)真菌败血症的病原治疗三唑类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氟康唑对念珠菌属等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相对比较安全;伊曲康唑抗菌谱较广,对深部真菌和浅部真菌都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伏立康唑抗菌活性较强,对于一些耐药的真菌菌株也有较好的疗效。多烯类药物:如两性霉素B是一种经典的抗真菌药物,抗真菌作用强,但毒性反应较大,如可能会引起发热、寒战、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为了降低其毒性,必要时可采用两性霉素脂质体等剂型进行治疗。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对于一些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的真菌也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对较好。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3.剂量与疗程(1)剂量优化依据PK/PD原理:药动学(PK)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药效学(PD)则关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了确保抗菌药物能够在体内达到足够的浓度以有效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其剂量(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通常可达治疗量的高限。这样可以使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迅速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3.剂量与疗程(2)疗程确定综合考虑因素: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取决于多种综合因素。其中感染的严重程度是关键因素之一。患者的基础疾病也会影响疗程,如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疗程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菌。一般疗程建议:一般情况下,败血症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约为2周左右。特殊情况处理:存在原发性或转移性感染病灶:如果患者有原发性(如皮肤疖肿、肺部感染灶等)或转移性感染病灶(如肝脓肿、骨髓炎等),疗程需要适当延长。通常需要用药至体温正常及感染症状、体征消失后5-10天,以确保病灶内的病原菌也被完全清除。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疗程应延长至4-6周。因为心内膜炎细菌容易在心脏瓣膜等部位形成赘生物,药物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彻底清除这些部位的病原菌。败血症治疗一、病原治疗3.剂量与疗程(2)疗程确定动态监测指标的应用:建议在治疗期间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来评估败血症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当PCT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并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得到改善时,这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停药时机。通过动态监测PCT,可以更加精准地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避免疗程过长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以及疗程过短引起的感染复发。败血症治疗二、

去除感染病灶脓肿:所以对于脓肿,应采取切开引脓的方式进行处理。像胸腔、腹腔或心包腔等部位出现脓液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穿刺抽脓或者手术切开引流。解除梗阻:当存在胆道或泌尿道梗阻时,梗阻部位以上的管腔内压力升高,会影响正常的胆汁或尿液引流,导致细菌滋生繁殖,并且阻碍了抗菌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发挥作用,所以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来解除梗阻。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处理:对于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导管往往是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的途径,成为持续感染的源头,所以应及早去除或更换导管等。败血症治疗三、其他治疗1.高热患者的处理:物理降温是常用且有效的措施。2.感染性休克的综合治疗: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败血症治疗三、其他治疗3.重要器官功能维护:对于心脏功能,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变化,及时纠正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对于脑功能,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大脑造成损害,同时注意控制颅内压;对于肾脏功能,要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避免肾灌注不足导致急性肾损伤,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对于肺功能,要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对于肝脏功能,要注意保护肝细胞,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等。败血症治疗三、其他治疗4.营养及内环境平衡维持:补充多种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及氮平衡,保证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有利于患者的恢复。5.特殊支持治疗:严重败血症患者由于炎症消耗、失血、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可能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酌情输入新鲜血浆、血或白蛋白等,可以补充凝血因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贫血状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6.对于医院感染败血症者: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是控制败血症的重要环节,因为原发基础疾病往往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的根源,只有改善基础疾病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而对于器官移植后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败血症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感染的控制,所以应酌情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但这需要权衡免疫抑制与排斥反应等多方面的因素,谨慎决策。败血症治疗三、其他治疗7.其他治疗方法探索:抗内毒素抗体、抗TNF-α单克隆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血浆交换等方法在理论上可能对败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这些方法目前疗效均有待进一步评价,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其在败血症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价值。预防PART010败血症预防1.避免外伤与伤口处理避免外伤的重要性:外伤是导致病原菌侵入人体的常见途径之一。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线,尽量避免外伤可以减少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从而降低败血症的发生风险。创伤后的消毒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创伤,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至关重要。消毒可以杀死伤口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侵入深部组织并进入血液循环。败血症预防2.局部感染的治疗与注意事项积极治疗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如疖、痈、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一旦发现局部感染,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挤压疖子:挤压疖子可能会导致其中的病原菌被挤入周围组织和血液循环,使原本局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