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4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2、如图是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总理衙门的运行机制;它的设置。
A.推动朝贡外交体制走向鼎盛B.促进了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步伐C.传播了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D.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始于轻工业部门B.与世界市场息息相关C.存在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是英国“一枝独秀”4、19世纪末,“天演”、“物竞”、“天择”、“淘汰”等西方进化论术语在中国流传并渐成爱国志士的口头禅。最早将这些术语系统传播到中国的思想家是A.魏源B.郑观应C.梁启超D.严复5、印度学者奇林•福康曾说:“毛泽东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主义者,(他对马列主义)给予了新的强调并拓展了这份遗产。”“拓展了这份遗产”是指A.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D.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7、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8、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0、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2、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3、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农村改革很快进入实施阶段。1982年全国大部分农村就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形式。
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宏观调控乏力,农村经济受到市场的巨大冲击,使这一阶段的农村改革并未取得成效,反而陷入了危机之中。
2001年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首次提出了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接着国家在全国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使长期不能解决的农民负担问题得以解决。
2007年粮食总产量在持续3年增产的情况又获丰收;达到50150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9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3.11%。全国绝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中央财政在2005年对农业的投入达到3000亿元的情况下;2006年的农业支出3400亿元,增长1313%;2007年的农业支出4000亿元,增长17.16%;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支出更是达到5600亿元,增长40%
——摘编罗树仁的《农村改革三十年评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15、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文明的交流碰撞是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三大发明如何改变了西方历史的发展?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点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材料三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形成了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救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实践成果是什么?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发展经济和统一祖国方面有哪些创新?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计资料。
。时间。
401—1000年。
1001一1500年。
1501—1840年。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70%
58%
29%
材料二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與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材料三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谍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当代社会传媒》(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一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40分)17、蒲安臣使团出使。
材料互派驻外使节制度是近代国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天津条约》签订后,各国公使进驻北京,但当各国要求清朝也派出驻外使节时,清政府以“无须遣使”来加以驳斥。1867年,清政府面临列强修约的强烈要求。此时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Burlingame)即将离任,清政府委任他为中国出访欧美使团的全权使节,并规定“蒲安臣前往有约各国,与现在英法诸国大臣住京者等级无异”。清政府对于出访的礼仪问题三令五申,却始终没有交代出使的具体任务。蒲安臣赴美后,利用其充分自由的权力,签订《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了双方派遣留学生、允许华工赴美、美国在华传教和创办学堂等内容。蒲安臣出访时向各国元首行鞠躬礼,但回国后,清政府认为鞠躬礼“系泰西之礼,与中国体制不同。因中国无论何时,国体总不应改,不必援照办理”。——摘编自朱时宇《近代中国外交的艰难起步》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蒲安臣使团出使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请从材料中提取一种近代文化现象,并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转变对比表。时期代表性目录分类体系清朝前期《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清末《西学书目表》西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西政(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西政(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杂类(游记、报章、格致总、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杂类(游记、报章、格致总、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民国时期《生活全国总书目》总类,哲学,社会科学,宗教,自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艺,语文学,史地,技术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1999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据王余光《中国文献史》(第一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符合逻辑)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凡文明之国;其进化历程必由渔猎社会而游牧、而耕稼,只是为时有迟速而已。
二;至禹乃确立传位之定法。盖专制之权渐固;亦世运进步使然,无所谓德之隆替也。
三;优胜劣汰服从强权;遂为世界之公例,成力所及,举世风靡,弱肉强食,视为公义。于是有具智、仁、勇者出,发明一种反抗强权之学说。以扶弱而抑强,此宗教之所以兴,而人之异于禽兽也。
四;本孔子专制之法;行荀子性恶之旨,在上者以不肖待其下,无复顾惜;在下者亦以不肖自待,而蒙蔽其上。自始皇以来,积二千余年,中国社会之情状,犹一日也。
——摘编自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04—1906年)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胡适反对冯玉祥违反《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而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这说明胡适主张契约精神,故A项不符合题意;胡适主张溥仪仍居宫中,这是遵守业已制定的约定,不能说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故B项符合题意;契约精神是英美文化的产物,故C项不符合题意;这一事件说明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故D项不符合题意。2、B【分析】【分析】
【详解】
近代以来,清朝形成以皇帝为首,中央南北洋大臣、总理衙门、驻外公使相互协商,管理地方各通商口岸海关道,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的外交体制,总理衙门的设置适应需求,促进了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步伐,故选B项;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朝贡外交体制走向了瓦解;C项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置虽有利于西方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但图示未体现;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3、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最终形成,B项正确;电气时代开始于重工业,排除A项;C项符合电气时代,D项符合蒸汽时代,排除CD项。故选B项。4、D【分析】【详解】
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最早将进化论的思想传入中国,并引起广大反响。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5、B【分析】【详解】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苏俄列宁领导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就已经有了运用,这并非毛泽东对马列主义新的拓展,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逐渐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是毛泽东的突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无产阶级政党在马恩所处的时代就已经出现,这并非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新拓展,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正式提出的,属于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不属于毛泽东的贡献,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8、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0、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详解】
(1)“意义”;根据材料信息“2007年粮食总产量在持续3年增产的情况又获丰收,达到50150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9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3.11%。全国绝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促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上,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社会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文化上,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等角度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信息“2001年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首次提出了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接着国家在全国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使长期不能解决的农民负担问题得以解决中央财政在2005年对农业的投入达到3000亿元的情况下,2006年的农业支出3400亿元,增长1313%;2007年的农业支出4000亿元,增长17.16%;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支出更是达到5600亿元,增长40%。”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大量的投入、工业反哺农业思想的指导、农民的创新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角度分析。【解析】(1)意义:①政治:促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③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④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2)原因:①农民的创新精神;②工业反哺农业思想的指导;③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5、略
【分析】(1)根据材料一“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和结合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影响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关于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可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概括变化即可。第二小问,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二“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进化论思想成为戊戌变法指导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等方面思考作答。
(3)第一小问;关于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救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实践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三民主义和国民大革命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突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的突出贡献分别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第三小问,关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一祖国创新是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西学东渐、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解析】(1)火药:促进作战方式的转变;推动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指南针:推动地理大发现;印刷术: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广了民众教育。
(2)变化: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影响:维新变法以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三民主义和国民大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一国两制16、略
【分析】【详解】
(1)趋势:根据材料“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数据显示可知;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忧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政策及西方科技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表现:根据材料“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的机构”可归纳出大力引进学习西方科技;根据材料“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的机构”“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可归纳出政府设立翻译机构;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根据材料“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與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可归纳出民间成立了许多推动科技发展的学会。特点:根据材料“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可归纳出独立自主研制;根据材料“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可归纳出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根据材料“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可归纳出走向国际市场;从发展过程来看,可归纳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国家政策、国际竟争、时代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忧势(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
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教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了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
(2)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大力引进学习西方科技;政府设立翻译机构;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民间成立了许多推动科技发展的学会。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特点: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国家政策;国际竟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五、论述题(共4题,共40分)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但当各国要求清朝也派出驻外使节时,清政府以‘无须遣使’来加以驳斥”、“此时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Burlingame)即将离任,清政府委任他为中国出访欧美使团的全权使节”、“清政府对于出访的礼仪问题三令五申,却始终没有交代出使的具体任务”、“清政府认为鞠躬礼‘系泰西之礼,与中国体制不同。因中国无论何时,国体总不应改,不必援照办理’”可拟定观点: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复杂与艰难。根据材料“1867年,清政府面临列强修约的强烈要求。此时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Burlingame)即将离任,清政府委任他为中国出访欧美使团的全权使节,并规定‘蒲安臣前往有约各国,与现在英法诸国大臣住京者等级无异’”可知,蒲安臣使团出使体现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突破。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突破了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清政府规定蒲安臣与外国驻京公使同等级,间接承认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使团采取了近代外交礼仪。根据材料“清政府对于出访的礼仪问题三令五申,却始终没有交代出使的具体任务”、“蒲安臣出访时向各国元首行鞠躬礼,但回国后,清政府认为鞠躬礼‘系泰西之礼,与中国体制不同。因中国无论何时,国体总不应改,不必援照办理’”可知,蒲安臣使团出使的前后经历,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仍未放弃天朝上国思想。在外交上只重礼仪,而不务实;以“国体”为由,否定鞠躬礼。根据材料“1867年,清政府面临列强修约的强烈要求。此时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Burlingame)即将离任,清政府委任他为中国出访欧美使团的全权使节”和“蒲安臣赴美后,利用其充分自由的权力,签订《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了双方派遣留学生、允许华工赴美、美国在华传教和创办学堂等内容”可知,蒲安臣使团出使凸显了半殖民地外交的色彩。使团出访是迫于列强压力;任命美国人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谈判签约;条约中宗教传播和华工赴美等规定,体现出蒲安臣维护美国的侵略权益,便利了美国来华传教和获得廉价中国劳工。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蒲安臣使团出使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如派遣留学生、设立新式学堂等,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教育和科技的近代化。综上所述,蒲安臣使团出使反映出中国外交近代化初期的历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进步与保守并存。【解析】示例:
从蒲安臣使团出使;看到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复杂与艰难。
蒲安臣使团出使体现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突破。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突破了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清政府规定蒲安臣与外国驻京公使同等级;间接承认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使团采取了近代外交礼仪。
蒲安臣使团出使的前后经历;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仍未放弃天朝上国思想。在外交上只重礼仪,而不务实;以“国体”为由,否定鞠躬礼。
蒲安臣使团出使凸显了半殖民地外交的色彩。使团出访是迫于列强压力;任命美国人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谈判签约;条约中宗教传播和华工赴美等规定;体现出蒲安臣维护美国的侵略权益,便利了美国来华传教和获得廉价中国劳工。
蒲安臣使团出使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如派遣留学生;设立新式学堂等;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教育和科技的近代化。
综上所述,蒲安臣使团出使反映出中国外交近代化初期的历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进步与保守并存。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作答时要首先从材料中提取相应信息,阐明观点,如根据“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的内容可就“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应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展开论述,对陈独秀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做到观点明确、史实详实、史论结合,逻辑合理即可。【解析】论题: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应客观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阐述:民国初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这遭到了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他们对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等所有传统文化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掀起新文化运动。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农耕经济相适应,中国社会缺乏指导工业文明的因素,因此,新文化运动中某些代表人物在主张全盘西化的同时,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做法虽然在动摇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却忽视了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的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格物致知的精神,注重自我修养的做法等,这不利于传统文化中精华内容的保留,也使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应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作答时要首先从材料中提取相应信息,阐明观点,如根据表格内容可从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知识体系向现代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类体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等角度展开论述。结合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表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类体系的相关史实与内容进行论述。做到观点明确、史实详实、史论结合,逻辑合理。【解析】【示例1】看法: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知识体系向现代转型。
说明:清末以来;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测绘服务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个人货运车辆运输服务合同范本下载2篇
- 2025公路工程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合同模板公司股权分配原则范本
- 2025合同模板客户名簿处理制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车辆保险合同7篇
- 2025印刷品合同样本范文
- 2025年度车间生产责任承包合同(含技术创新)规范范本4篇
- 2025工厂租房合同
- 2025年度别墅交易合同书(附庭院景观设计)3篇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中医诊疗方案肾病科
- 2025年安庆港华燃气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玩具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2024年3月天津第一次高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精校打印)
- 202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合规管理实务
- T-CHSA 020-2023 上颌骨缺损手术功能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
- Hypermesh lsdyna转动副连接课件完整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