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经-上编-概论_第1页
1-内经-上编-概论_第2页
1-内经-上编-概论_第3页
1-内经-上编-概论_第4页
1-内经-上编-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帝内经》湖北中医学院中基(《内经》)教研室⒈《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宇)”。前言《内经》是一部以医学为主而涉及多学科的巨著。千百年来,众多医家及有关学科专家对《内经》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注疏、专论大量问世,使之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内经学,越来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Preface⒉研读《内经》的任务

追根溯源,穷追不舍,探源而创新;由源溯流,从历史的发展中致力于实现中医药理论的系统化,进而现代化,在发展中创新;

更好服务临床,不断提高临床疗效。Preface概论第一章节、《内经》的成书与流传第二章节、《内经》的学术体系第一章节

《内经》的成书与流传《黄帝内经》的成书第一节⑴.比较研究:①医经七家:记载《内经》书名的现存最早文献《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但其他六经均佚,独《黄帝内经》传存于世。⒈《内经》为现成最早中医学经典著作—医家之宇②引文书籍:《内经》引用了大量古代医书:《五色》、《上经》、《下经》、《本病》、《揆度》、《奇恒》等达21种,但这些被引用的医书也已亡佚。③为四大经典之一,其它经典均晚出于《内经》。

④最早医学文献资料:尚有一些古代医学文献,其撰著时代并不晚于《内经》,如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导引图》等14种等。然而此类文献,无论其内容的丰富程度或其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均不足以称之为“经典”而与《内经》相提并论。①包含有丰富而科学的医学理论、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②同时还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③并且运用古代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从而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两千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的理论、原则、技术及其所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使中医学术得到持续的发展;而古今无数中医学术家,或者理论上独树一帜,或者防治疾病效验如神,究其成功之因,亦均以《内经》为立说之本。这足以证明《内经》在中医学中的至尊地位。⑵《内经》理论内涵⑴.年代考——主要有四种意见:

①成书于黄帝时代

②成书于战国

③成书于秦汉之际

④成书于汉代,主要是西汉,有一些篇章成于东汉。2.《内经》的成书年代①缺乏确凿证据,推理多于考证;②对“成书”的概念认识不一;《内经》成书年代的争鸣主要观点:《内经》当成书于西汉。①《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根据《七略·艺文志》摘编而成,《七略》(已佚)是西汉末年汉成帝时代(公元前32年)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收集整理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因此《内经》的成书年代不晚于公元前32年,即西汉末年。②司马迁《史记》(公元前104~公元前91年)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录了远古黄帝时代至汉武帝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收录了包括医史人物及医学著作在内的历代科技文化及人物史料,而《黄帝内经》却没有记录,显然《内经》成书应在《史记》之后。《内经》成书年代的争鸣⑵内容考证:《内经》不是一个时代,一滚地方的医学成就,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自秦汉以来代有补充,将其汇编成书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春秋战国到西汉,是中国诸子百家学术发展鼎盛时期,是中医学学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潮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已形成四大医学流派,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所涉及的医家有歧伯、伯高、少俞、少师、雷公等多位,《内经》则是医经派的代表作之一。《内经》162篇,是春秋战国乃至西汉末期各医家医学理论及治疗经验的总结,是一部论文汇编。《内经》成书年代的争鸣⑴关于黄帝①“黄帝”是一个有道明君;②“黄帝”是一个伟大的氏族——黄帝族,到春秋时代谓之“华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氏族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所以历代人们都以自己是黄帝的子孙为荣,而且为了追本溯源,也常把一切文化制度,都推源到黄帝,托名为黄帝的创造,以体现学有根本,并成为一种时尚。正如《淮南子》:“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内经》冠以“黄帝”仅是托名而已,非为“黄帝”所作。⒊《黄帝内经》书名由来与作者①经:本义——指织物的纵线引申——常道,即义理、法则、原则,在书籍中指可称为经典、典范者。吴崑(kun):“万世宗法,谓之经。”②内:与“外”相对而言。历代文献常以“内”、“外”命篇。分《素问》、《灵枢》两部,各81篇,合162篇,内容各有侧重,紧密相连,浑然一体。⑵关于《内经》①梁代全元起:“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歧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②《素问》正是从天地宇宙宏观出发,运用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和论证天人关系及人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确有陈源问本。宋·林亿《新校正》:“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就是说之意。③有医家认为:“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问之,作《素问》。”④马莳、吴崑、张介宾等认为《素问》之义即“平素问答之书”。黄帝与岐伯等人平素互相问答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篇而名为《素问》。⑶《素问》的含义①经考证,“灵枢”之名,系唐·王冰热衷于道教,自起道号“启玄子”,把《道藏》中的《玉枢》、《神枢》、《灵轴》等名称加以改造而成,其含义蕴涵着深刻的道家思想——重人的思想。②推崇张介宾说:“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

综上所述:《内经》不是一个时代的作品,也非出自一人之手,称“黄帝”仅是托名,它是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众多医家的论文汇编。

1心与⑷《灵枢》的含义休息一下!《黄帝内经》的流传第二节《内经》的传本主要有四大类:《素问》《灵枢》《太素》《甲乙经》,另有《脉经》⑴《素问》传本①全元起注本南朝齐梁间人全元起注《素问》,为《内经》最早注本,今亡。②王冰注本唐·代宗应元年(公元762年)王冰在全元起注本基础上注《黄帝内经素问素问》,改书名《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流传至今,改动不大,成为后人注释《内经》的基础。⒈《内经》的传本⑵《灵枢》传本①《灵枢》最早称《九卷》,北宋时失传;②《针经》是《灵枢》的另一传本,汉晋之际,经王叔和、皇甫谧等部分或全部收集辑入《脉经》《甲乙经》等书中,北宋初期《针经》残缺不全,1091~1092年宋政府通过朝鲜高丽使节把当时已失传或罕见的中国古医书传回国内,其中包括《针经》,并刊印颁行,惜北宋之末,南宋之初,历史动荡,许多书籍毁于此时。③《九墟》《九灵》,已佚。④目前,据《灵枢》史崧序,在南宋初期《灵枢》传本失传,因此南宋·绍兴乙亥年史崧将其“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八十篇”重新校正,扩为24卷,流传至今。⑶《太素》传本唐·杨上善《太素》30卷,现存25卷,皆注释《内经》原文,其所列原文之序与现存《素问》《灵枢》排列不一,故认为是《内经》的另一传本。

⑷《甲乙经》传本

《甲乙经》由《素问》《九卷》《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组成,成书于256年,10卷,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著作之一,亦是《内经》最古传本之一。《内经》为医之经典,“医家之宇”,演绎发挥、考校编次、注释研究者达200余家,著作400余部。类分研究主要:注解研究校勘研究

⒉《内经》注家与注本Ⅰ全部类分:《内经》162篇“言言金石,字字珠玑,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类经·序》)代表:

①唐·杨上善《太素》类分研究最早一本30卷,现存25卷,注释《内经》原文19类: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书中有关《素问》部分保存了王冰改动之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②明·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全部类分《素问》《灵枢》最完整的著作,注文义理周详,影响很大,注释《内经》原文12类: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⑴类分研究《内经》著作Ⅱ选择类分:认为《内经》是前人总结经验和理论的材料,由于古今不同,必须选择地吸收,这较全部类分确实进了一大步。

①元·滑寿《读素问钞》为选择性类分首创。按相关内容、分门别类、以类相从,钩元提要,分为12类:藏象、经度、脉候、疾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该书后经明·汪机增补注释,易名为《续素问钞》。

②明·李中梓《内经知要》系摘《素问》《灵枢》之要,编纂而成,2卷8类,执简驭繁,成为医学入门读物: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疾能Ⅲ调整编次类分:《素问》《灵枢》各篇原文内容完全不动,仅将其篇次重新类分。代表:清·黄元御

《素问悬解》:养生、藏象、脉法、经络、孔穴、疾论、刺法、雷公问、运气

《灵枢悬解》: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藏象、外候、病论、贼邪、疾病Ⅰ单注《内经》著作:①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对《素问》进行整理编次的同时,对全书各篇作了系统而详尽的注释,“敷畅玄言”,对经旨多有发挥,对后人启发和影响很大,成为后人注释《素问》的基础。②明·吴昆注《素问》俗称《素问吴注》,以王冰的24卷为底本加以注释。注文阐发医理深入而不流于空泛,然擅改经文,是其不足处。③清·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乃继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鉴于“隐庵《集注》义意艰深,其失也晦”,其注简捷明白,要言不繁,每篇还分小节,眉目清楚。⑵注解研究《内经》著作Ⅱ全注《素问》《灵枢》著作:①唐·杨上善《太素》、明·张介宾《类经》全部类分《素问》《灵枢》,注文义理周详。②明·马莳通注《内经》为《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马氏娴于针灸经脉,其所注《灵枢》颇为人称道。③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是张志聪率门人集体注释的成果,对前人之注,取其精华,厘正误说,新意不少。④日·丹波元简《素问识》《灵枢识》,丹波元简所著《素问绍识》精选诸家注释,持论公允,注重考据;对各家注释有分歧者,提出自己观点,或存疑以备后人思考抉择,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古精于校勘者少,代表:①1057年林亿《新校正》今存于《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②1825~1872胡澍《素问校义》③俞樾《内经辨言》④1848~1908孙治证《素问王冰注校》⑤1878~1969沈祖绵《读素问臆断》⑥1804~1876日·喜多村支宽《素问札记》⑶校勘《内经》著作船到岸了!《内经》源流考第二章节

《内经》的学术体系《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第一节

脏腑

藏象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发病疾病病理传变医学理论病证诊法诊病方法断病法则治则论治治法

《内经》学术体系疗法养生摄生康复哲学(精气论、阴阳五行论)

天文历法医学基础地理学

气象学数学社会学基本框架结构图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第二节一.形成条件㈠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⒈解剖学基础⒉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⒈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⒉辩证思维⑴整体思维⑵变易思维《系辞》:“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⑶相成思维:相反相成。《系辞》说:“阴阳和德而刚柔有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并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⒊哲学思想战国秦汉以精气、阴阳、五行之说为代表,贯以道气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为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辩证观(“尚柔、主静、贵无”)。

1心与㈡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⒈天文历法⒉地理学⒊气象学

1心与㈢古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渗透二、构建方法第一层次:中国古代哲学——气的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既是世界观,又是建构《内经》理论的重要方法;第二层次:与之相关的整体、系统方法、辨证方法是古代哲学方法的延伸;第三层次:在哲学方法指导下采用了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直觉领悟、揆度奇恒等独具特色的方法。属具体方法。①司外揣内:指对活着的人体进行整体的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一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如《内经》“藏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表知内”现代控制论“黑箱”方法。

②援物比类(取象比类):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的现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听知识和结论。如《素问·示从容论》“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德·康德:“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③直觉领悟:是在对研究对象深刻感受的基础上,获得某种灵感,突然领悟到某种普遍形式的客观规律性。

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慧然独悟”“昭然独明”

《医学心悟》“学者,心之学也;悟者,心之悟也。心学之而必悟之。”即潜心研究,探微索隐,而有所领悟。吴鞠通:“进而病谋,退而心谋”然后有得。

④揆度奇恒: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测度事物的正常与异常。揆度:揣度、测度;奇恒:是拿一般的情况(恒)与特异情况(奇)作比较,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确认异常之所在。

如《素问·示从容论》“别异比类”。科学的发展在于不断深入研究认识对象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事物的相同点与差异点把握得越多,越精细,探求事物的本质也就越深。船到岸了!《内经》理论研究《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特点第三节一.独特的医学理论

1.人体观①“人与自然相参”“生气通天”;②“道器观”“精气论”。①根据“奇恒常变”观念,“揆度奇恒”确立了自己的疾病理论;②关于疾病发生、发展《内经》以“邪正相争”阐明其机理,从致病因素与机体抗病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审求其病理意义的病因学、发病学理论,称作“审证求因”;关于病理变化机制《内经》着眼于动态分析整体机能失调的方式、状态和过程,提出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变为基础的表里出入、寒热进退、邪正虚实、气血运行紊乱和疾病传变等理论。

2.疾病观①《内经》提出“审机论治”的诊治原则,后世演化为辨证论治,将治疗个体化,强调治患病之人;提倡各种方法配合应用,强调综合疗法;它的逆从求本、标本缓急、病治异同以及虚实补泻、寒热温清、因势利导等治则,颇似系统调控方法;②对于疾病预防提出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并有效指导了各种自我健身法的实施,在世界保健医学上独树一帜。

3.疾病防治观二、方法论特点㈠整体观:天人合一,五脏一体——整体把握生命规律㈡恒动观: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辩证对待生命活动㈢功能观: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㈠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世界是一个整体整体中包含的许多部分主要有天人地方位季节气候行星牲畜谷物音调颜色滋味形神构成社会并与社会密切联系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内经》:

1.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内经》藏象理论是以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宰的组成的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联系成一个整体。①这五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进行着调节和控制,从而维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状态,构成了一个生命活动整体。

张介宾《类经图翼》:“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②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以心为主导,形成密切协调的有机整体。《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府之大主。”《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五脏六腑之间“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③形体和精神是生命两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整体《灵枢·天年》:“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⒉天人合一:泛指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人与自然事物的统一人与自然结构的统一人与自然规律的统一

《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1)人与自然事物的统一①人类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存本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②人类生存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③人的生命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人体对不利的自然环境还有一种保护性适应。从四季来说,容易产生季节性的疾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从一日来说,人体疾病往往随昼夜阴阳消长而进退,《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此外《素问·异法方宜论》对我国东西南北中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食物种类与气血、体质、肤色等关系作了论述。《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王充《论衡》:“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⑵人与自然结构的统一:人与自然结构的统一,是指人的身体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既然人可以看作是宇宙的缩影,同样人体的某些局部,也可以看作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内经》应用天与人统一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多种诊法。近年有人提出“生物全息律”说,与《内经》上述思想有明显的联系。⑶人与自然规律的统一:阴阳五行是宇宙事物的普遍规律,也是人与天道统一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表述自然规律为天道,“天道者,五行阴阳而已”(清·戴震《原道》)。人与天道具有密切的联系,《灵枢·通天》:“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内经》应用取象比类和运数比类的方法,按照事物的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将天、地、人三大类别的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框架中,借以阐述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和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种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充分地反映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中。

“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包括两个系统结构:①五脏系统的联系结构——五脏一体:人体的各种脏腑组织,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通过五行的归类构成了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②“四时五脏阴阳”的系统结构: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相互通应,密切联系着的。

《内经》把人体看作是世界整体的组成部分,并从自然、社会的大环境中认识人体的整体性,因而使《内经》理论体系具有人体自然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典型特征。现代,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种医学模式的正确性。新近转换的现代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不及中医学的形—神—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更加完善。⒉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理论意义⒈内涵: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内经》:①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其内在的动力和源泉是阴阳;②借助阴阳学说观点阐述人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㈡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现律

⑴《内经》认为事物内部阴阳两方不断运动变化,是事物存在和消亡的根本《中基》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⑵运动变化是永恒的

“恒动观”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物体的位置不断转换移动的现象;②事物形态和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总之《内经》时期分析、认识人体生命过程各种运动、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是:运动变化是生命诞生和终止的象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3.运动变化是“永恒”的,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在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之中,抓住适当的一个阶段,把它视作相对静止和稳定的状态,并进而认识各个阶段所特有的性质。

《素问·六节藏象论》分析自然界之气的变化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即将五天之气视为相对稳定的“候”,十五天之气视为相对稳定的“节气”……。中医对“证”的认识(见下述)。⑴辨证论治理论正是以“运动变化”为思想基础的①《内经》不仅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天体、人的生理活动,同时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分析和认识疾病。《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即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运动变化。②人体疾病是邪气和正气两方面矛盾斗争反映出来的状态和过程:

一方面,邪气和正气矛盾斗争的特殊性决定疾病寒热、虚实的性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另一方面,邪气和正气矛盾斗争的胜负,决定疾病证型的相互转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寒则热,重热则寒。”⒉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现律的理论意义⑵是养生保健的科学依据:人类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与变化,同时,生命过程存在着相对稳定的阶段性,提示医学家根据阶段性考虑养生防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各有特点,婴幼儿、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一年中以春夏为生长之时,一日中晨午应之,故此时当修养生机;秋冬为收藏之期,一日中暮夜应之,男女老幼此时皆当修益精气,养精蓄锐以促生机,《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灵枢·天年》皆有所论。⑶代表医学发展的方向:

社会的前进,生命科学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换,身心医学的兴起……这一切均预示着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学的方向,是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思想的方向,是以形一神一环境为模式的医学方向。⒈内涵:候之所始,道之所生《素问·五运行大论》:根据事物外在表现,可以概括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