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传统节日文本分析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全文共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依次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8句话与第1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瞬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传统佳节源于生活,学生一读句子,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1.相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依次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依次排列。课时支配2课时1.相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1.正确读写生字词。2.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及端午节的习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春节图,播放春节歌曲)学生听歌看图,说节日名称,沟通节日习俗。2.老师谈话,揭示课题。师: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很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词。(1)“传”,翘舌音,声母是“ch”,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传—专—转。(2)“统”,后鼻音,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充=统。(3)理解“传统”。①你和家人每年都过哪些节日?你们是怎样过节的?②学生沟通后,老师小结: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贴窗花、放鞭炮、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③拓展:除了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事物也是代代相传的?相机引导学生朗读与节日有关的古诗,让他们知道古诗、谚语等,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是传统文化。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过渡: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咱们快去课文中找寻答案吧。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主学文。(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2)和小组内的同学竞赛认一认生字新词,沟通识字方法。3.检测预习结果。(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窗花元大街小扫赛龙香满飘牛织女月①指名读,老师正音:“传、舟、赏”是翘舌音,“巷、堂、郎、饼、赏”是后鼻音;“乞、巧”二字均读三声,留意在语流中“乞”的变调;“巷、祭”易误读,借助词语读精确。②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齐读、分小组竞赛朗读。(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菊4.指8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一人一句,检查朗读是否精确。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视察“贴、街、舟、艾”的结构及生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老师强调书写要点,指导书写。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终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留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笔顺是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其次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写得伸展。3.学生练习描红、临写,老师巡察,发觉问题刚好订正。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说说好在哪里,提出看法,学生再练写,同桌互评。四、朗读感悟,学文识字过渡:同学们,我国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吗?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吧。1.学习第1句话:春节到,人欢乐,贴窗花,放鞭炮。(1)受。(2)学生沟通汇报。生1:我听到“贴窗花,放鞭炮”就想到了过年时爸爸、妈妈贴对联,我们小孩子忙着放鞭炮的情景,真快乐啊!生2:我听到“春节到,人欢乐”就想到了过年时大家都穿上新衣服,家家户户去拜年的喧闹情景。师:“贴窗花,放鞭炮”是春节的习俗,除了刚刚同学们在沟通中提到的习俗,我们知道春节的习俗还有——贴对联、吃年夜饭、得压岁钱、穿新衣、拜年等。(3)(课件出示插图一)观看图中人物表情,结合生活实际,品读词语“人欢乐”:红红火火人欢乐;喜气洋洋人欢乐;团团聚圆人欢乐;其乐融融人欢乐。(4)学习生字“贴”:贝+占=贴,表示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5)指导朗读: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齐读这一句,“春节”重读。(6)多形式朗读:拍手读、师生对读、四个小组接力读。(7)拓展: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小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全部的中国人,包括远在海外的华人,都会一起庆祝这个节日。2.学习第2句话: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过渡:春节过后的第十四天,我们迎来了其次个传统节日——元宵节。(1)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2)自由读,思索:课文讲了元宵节的什么习俗?(看花灯。)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吃元宵、猜灯谜等。)①指导朗读“元宵节”“看花灯”。②“花灯”是什么样的?是花儿的形态吗?(花灯的造型不只是花,造型众多。)③(课件出示花灯图片)引导学生看看是什么花灯,猜猜花灯上的灯谜。(3)学习生字“宵”:比一比:宵——消——肖;加一加:肖+宀=宵。(4)“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它的夜晚最喧闹!①观看视频:人们是怎样闹元宵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看花灯、舞龙灯等。)②大街上是怎样的景象?(齐读第2句)(5)“大街小巷人如潮”是什么意思?“人如潮”写出了什么?你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大街小巷人如潮”的景象?(6)学习生字“巷”。(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巷—港;还可以借助地名识记:南锣鼓巷。)(7)用欢快的语调读这句话,先看着课文读,再闭上眼睛背读,边读边想象,“元宵节”重读。3.学习第3句话: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1)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这一句写了清明节的什么习俗。(祭扫。)(2)学习生字“祭”,理解“祭扫”。出示“祭”的甲骨文字形,让学生视察发觉,借助字形理解字义:左边是牲肉,右边是“”(手),中间像祭桌。再出示祭祀、祭扫场景的图片,帮助理解“祭扫”。(3)我们在隆重地纪念逝去的亲人的时候,有一句诗会涌上心头——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齐读)(4)你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吗?(春游、插柳等。)(5)思索:课文第3句话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6)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反复朗读并背诵。4.学习第4句话: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1)指名读,联系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说说端午节的由来。(2)朗读指导:“端午”重读,读出赛龙舟的喧闹和吃粽子的满意、愉悦。(3)老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思索:这句话里写了端午节的哪几种习俗?(4)(课件出示插图二)学生观看插图后指名回答,老师出示对应图片。(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蒿。)(5)学习生字“舟、艾、堂”:“舟、艾”可借助物品图片识字,“舟”指小船,“艾”指艾草;“堂”可组词巩固识记:课堂、礼堂、大堂、堂屋。(6)学生竞赛朗读,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熟读熟背。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老师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采纳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了生字,娴熟驾驭了生字的读写方法,还具体了解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了解其他传统佳节的习俗,并在读文中识字,希望大家接着努力!2.选择一个你最感爱好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它,如查找资料、询问家人等。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接着学文识字,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依次排列节日。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正确书写“敬、转、团、热、闹”等5个生字。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书写生字。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并按时间依次排列节日。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2)听写词语。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全家2.谈话导入。导语:上节课,我们具体了解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这节课,我们接着来了解其他几个传统节日,接着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二、朗读感悟,学文识字1.指四名学生接力朗读前四句话。2.学习第五句话: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1)学生齐读、思索:①这句话介绍了哪个传统节日?(乞巧节。)②“乞巧”是什么意思?(恳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③相识生字“乞”“巧”,“乞”和“气”对比识记;“巧”组词识记:奇妙、巧手。(2)谁知道“牛郎织女会鹊桥”的故事?(指名讲解并描述,老师补充)①(课件出示牛郎织女鹊桥会面图)补充。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牛郎织女”比方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鹊桥古代民间爱情故事中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能顺当会面,各地的喜鹊在七月初七这天飞过来,用它们的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会面。②学习生字“郎”,可对比识记:郎——朗。(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4)师生对读第5句话,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3.学习第6句话: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1)自由读,然后跟同桌说说中秋节的习俗。(2)明白中秋代表团聚的节日意义。(3)认读生字“饼”,说说自己吃过什么馅的月饼,回忆八月十五和家人吃月饼赏月的情景。过渡:“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关于月亮,关于中秋,有很多漂亮的传闻,你们知道吗?(老师讲解并描述嫦娥奔月的故事)(4)多形式朗读。4.学习第7句话: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1)自由读,想一想重阳节有哪些习俗。(敬老、踏秋、赏菊、登高。)(2)说到登高,我便会想起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学习生字“赏”“菊”:“赏”和“堂”对比识记,“菊”借助菊花图片识记。(4)老师简介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许久、长寿的含义,寄予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5)拓展:九月九日重阳节,让我们牵起爷爷、奶奶的手,让我们牵起外公、外婆的手,去踏秋,去赏菊……(6)多形式朗读。5.学习第8句话:转瞬又是新春到,全家团聚真喧闹。(1)学生齐读句子,边读边想:你发觉了什么?(2)学生沟通后老师小结:最终一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瞬又至。(3)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反复朗读。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三、练习排序,指导表达1.给节日排序。(1)(课件出示节日名称)指名读。过渡:本篇韵文共介绍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除了“乞巧节”告知我们是“七月七”以外,其他的都没说具体时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时间吗?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2)学生说每个节日的时间,老师对应展示。(3)学生按时间的先后依次重新排列这些节日。2.指导表述: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1)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节日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为什么?(2)回忆自己是怎样过节的,如是跟谁一起过的,都做了些什么,过得怎么样等。(3)分小组沟通后,举荐代表全班沟通。四、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卡片:敬、转、团、热、闹。2.引导视察生字结构和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明确书写要点。3.老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左宽右窄。右部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写伸展。左部“车”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右部“专”的其次横在横中线上。先外后内再封口。“囗”左右两边的竖画平行,“才”的竖钩压竖中线。上下宽度一样。上部“丸”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的方向不同,四个点间距匀称,高度一样。先外后内。“门”的点在左上格,“市”的点、竖均在竖中线上。4.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察指导。5.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价,评价指明比例和关键笔画,然后再练写。五、回顾课文,作业设计1.老师小结。小结:学习了本文,我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妙记忆,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很多多好玩的故事呢。同学们可以去查查资料,然后把你搜集到的跟同学沟通。2.画一画关于传统节日的画,在班上做一个“传统节日画展”。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节日为题材的韵文,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每个传统节日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及其独特的节日习俗,并激发民族骄傲感是本课的目标。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1.在导入课题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传统”,知道春节、清明节等就是传统节日;“过春节、贴窗花”等就是传统习俗,既让学生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玻璃钢GRG、FRP产品研发与推广协议2篇
- 2025船舶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炊事员食品安全责任与聘用合同4篇
- 2025年成品油公路运输与油站合作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住宅窗户安装与智能家居集成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老字号男装店铺使用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贷担保及车辆维修服务合同4篇
- 2025版个人土地征收安置补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场项目投标失败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合同4篇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公司车辆资产置换协议3篇
- 2025年上半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DB3301T 0382-2022 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俄语版: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的传统节日
- 《奥特莱斯业态浅析》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妇科一病一品护理汇报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2022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