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解决方案TOC\o"1-2"\h\u17716第一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概述 28461.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简介 2254371.2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发展现状 3169691.3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332177第二章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46752.1视频监控技术 4202832.2传感器技术 452122.3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519635第三章交通信号控制技术 5131033.1智能信号控制系统 574583.1.1系统概述 5254063.1.2系统组成 5124153.1.3系统特点 5101613.2交通信号优化算法 6113073.2.1算法概述 630023.2.2算法原理 6257353.2.3算法应用 6308203.3信号控制与管理策略 651063.3.1策略概述 6261223.3.2策略原理 6171323.3.3策略应用 711894第四章车辆导航与定位技术 7128594.1GPS定位技术 7115014.1.1技术概述 7243854.1.2技术原理 79554.1.3技术应用 7153244.2北斗导航系统 7232904.2.1技术概述 7160184.2.2技术原理 8191074.2.3技术应用 8217194.3室内定位技术 8292364.3.1技术概述 8206444.3.2技术原理 847144.3.3技术应用 829638第五章智能交通诱导与调度技术 9250545.1实时交通诱导系统 937115.1.1系统概述 9234385.1.2技术架构 952445.1.3关键技术 9324015.2车辆调度算法 9251305.2.1算法概述 9288065.2.2算法类型 9322335.2.3算法应用 10165235.3个性化出行服务 10152865.3.1服务概述 10140015.3.2服务内容 1079985.3.3技术支撑 1015434第六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监控技术 11305896.1交通态势分析技术 1129576.2交通事件检测与处理 11185146.3交通预防与处理 112394第七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评价技术 12311487.1交通运行评价体系 125537.2安全评价方法 13167087.3综合评价与分析 132923第八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应用 1489598.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1453418.2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 1413798.3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1520902第九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 157169.1国家标准与规范 1579929.1.1制定背景与目的 1595469.1.2主要内容 15659.2行业标准与规范 16272039.2.1制定背景与目的 16133709.2.2主要内容 1651999.3国际标准与规范 16308019.3.1制定背景与目的 16176529.3.2主要内容 169411第十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72588710.1新型智能交通管理与技术 171276810.2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产业发展 172318610.3未来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展望 17第一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概述1.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简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集成、优化和控制,以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的一种新型交通管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交通信息,如车辆流量、速度、情况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交通信号控制: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优化交通流线,减少交通拥堵。(3)交通诱导与出行服务:通过导航系统、移动互联网等手段,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引导其合理选择出行路线。(4)交通监控与安全预警:对重点路段和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等,提高交通安全水平。1.2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如下进展:(1)政策支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技术创新:我国在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3)产业应用: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公交系统等。1.3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数据驱动: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为交通管理与决策提供更加精准、实时的数据支持。(2)协同控制:通过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人、车、路、环境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3)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4)绿色环保: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性,推动交通系统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5)个性化服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提高出行体验。第二章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2.1视频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是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安装在道路、路口等关键位置的摄像头,对交通场景进行实时监控,为交通管理与安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视频监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采集:采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对交通场景进行实时拍摄,获取原始图像数据。(2)图像处理: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分割等,提高图像质量。(3)目标检测与跟踪:对图像中的车辆、行人等目标进行检测与跟踪,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4)事件识别:对图像中的异常事件进行识别,如交通、拥堵等,为交通管理提供实时信息。2.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传感器可以感知道路、车辆、环境等参数,为交通管理与安全提供数据支持。常见的传感器技术包括:(1)车辆检测器:通过检测车辆的存在、速度等信息,为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计数等提供数据。(2)地磁传感器:利用地磁场的特性,检测车辆的存在、位置等信息。(3)激光雷达:采用激光测距原理,获取道路三维信息,为自动驾驶、车辆导航等提供数据。(4)气象传感器:检测道路气象环境,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为交通管理与安全提供参考。2.3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的关键环节,负责将前端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后台进行处理。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交通信息。(2)数据传输: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3)数据存储:将传输至后台的数据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处理与分析。(4)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等操作,提取有价值的信息。(5)数据共享与发布: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接口、平台等方式,与其他系统或用户共享。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将不断优化,为交通管理与安全提供更高效、准确的支持。第三章交通信号控制技术3.1智能信号控制系统3.1.1系统概述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是现代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对交通信号进行实时监控与控制。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路况信息以及交通规则,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以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调度。3.1.2系统组成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辆速度、路况等信息。(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信号控制策略。(3)信号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控制策略,调整信号灯的配时。(4)通信模块: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5)监控模块: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1.3系统特点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并处理交通数据,及时调整信号灯配时。(2)适应性:系统可根据不同路段、时段的交通状况,自动调整信号控制策略。(3)智能性:系统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能够不断改进信号控制效果。3.2交通信号优化算法3.2.1算法概述交通信号优化算法是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寻找最优的信号配时方案,以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调度。常见的优化算法有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3.2.2算法原理(1)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不断迭代搜索最优解。(2)蚁群算法:通过模拟蚂蚁觅食行为,寻找最优路径。(3)粒子群算法:通过模拟鸟群、鱼群等群体行为,寻找最优解。3.2.3算法应用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优化算法可应用于以下方面:(1)信号配时优化:根据实时交通数据,寻找最优的信号配时方案。(2)交通组织优化:根据交通流量,优化交通组织方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交通拥堵缓解:通过优化信号配时和交通组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3.3信号控制与管理策略3.3.1策略概述信号控制与管理策略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交通流的合理调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常见的策略有自适应控制策略、区域协调控制策略等。3.3.2策略原理(1)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实时交通数据,自动调整信号配时和交通组织方案。(2)区域协调控制策略:将相邻交叉口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调度和控制。3.3.3策略应用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策略可应用于以下方面:(1)交叉口信号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数据,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2)干线交通控制:通过协调相邻交叉口信号配时,实现干线交通流的优化调度。(3)区域交通控制:将整个区域内的交叉口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调度和控制,提高区域交通通行效率。第四章车辆导航与定位技术4.1GPS定位技术4.1.1技术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研发的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一系列卫星向地球表面提供精确的位置和时间信息。GPS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全球覆盖、全天候、实时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4.1.2技术原理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时间,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具体步骤如下:(1)卫星发射导航电文,包含卫星位置、时间戳等信息;(2)接收器接收到卫星信号,记录信号到达时间;(3)根据信号传播速度和时间差,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4)利用多颗卫星的距离信息,采用差分定位或卡尔曼滤波等方法,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4.1.3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GPS定位技术应用于车辆导航、调度、监控、物流等领域。通过实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提高车辆行驶安全,优化交通资源配置。4.2北斗导航系统4.2.1技术概述北斗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导航系统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4.2.2技术原理北斗导航系统采用双星定位原理,结合地面增强技术,提高定位精度。其主要原理如下:(1)卫星发射导航电文,包含卫星位置、时间戳等信息;(2)接收器接收到卫星信号,记录信号到达时间;(3)根据信号传播速度和时间差,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4)利用多颗卫星的距离信息,采用差分定位、卡尔曼滤波等方法,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4.2.3技术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物流追踪、交通监控等。北斗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水平。4.3室内定位技术4.3.1技术概述室内定位技术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获取移动设备或人员的位置信息。室内定位技术对于解决室内导航、人员管理、安全监控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3.2技术原理室内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定位技术:通过测量接收器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强度,计算距离,从而确定位置;(2)基于蓝牙(Bluetooth)的定位技术:利用蓝牙信号强度进行距离估计,实现室内定位;(3)基于超宽带(UWB)的定位技术:通过测量信号的飞行时间,精确计算距离,实现高精度室内定位;(4)基于地磁场的定位技术:利用地磁场分布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室内定位。4.3.3技术应用室内定位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室内导航:为驾驶员提供室内停车场、地铁站等复杂环境的导航服务;(2)人员管理:实时监控室内工作人员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安全;(3)安全监控:及时发觉异常情况,如火灾、人员被困等,迅速采取措施。第五章智能交通诱导与调度技术5.1实时交通诱导系统5.1.1系统概述实时交通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实时交通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最优路线建议,从而降低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该系统通过收集交通监控数据、浮动车数据、气象数据等多种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诱导服务。5.1.2技术架构实时交通诱导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诱导策略和诱导信息发布四个部分。数据采集部分负责收集交通监控数据、浮动车数据等;数据处理部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融合;诱导策略部分根据处理后的数据最优路线建议;诱导信息发布部分将的诱导信息通过交通广播、手机APP等渠道发布给用户。5.1.3关键技术实时交通诱导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融合、路径优化和实时反馈。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将多种数据源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交通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路径优化技术通过算法设计,为用户提供最佳出行路线;实时反馈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动态调整诱导策略。5.2车辆调度算法5.2.1算法概述车辆调度算法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交通资源下,合理分配车辆行驶路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车辆调度算法包括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多种类型。5.2.2算法类型(1)启发式算法:启发式算法是根据经验和启发式规则进行搜索的算法,如贪婪算法、动态规划等。(2)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交叉、变异等操作,搜索最优解。(3)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通过信息素更新和路径选择,寻找最优解。5.2.3算法应用车辆调度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于公共交通、出租车、物流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公共交通领域,车辆调度算法可以优化公交线路和车辆运行计划,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在出租车领域,车辆调度算法可以帮助出租车公司合理分配订单,降低空驶率。5.3个性化出行服务5.3.1服务概述个性化出行服务是指根据用户的出行需求、偏好和历史数据,为其提供定制化的出行建议和解决方案。个性化出行服务可以提高用户出行满意度,减少交通拥堵。5.3.2服务内容个性化出行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出行路线规划:根据用户出行起点、终点和出行时间,提供最优出行路线。(2)出行方式选择:根据用户需求,推荐合适的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私家车、骑行等。(3)出行时间预测:预测用户出行所需时间,帮助用户合理安排出行计划。(4)实时交通信息推送:根据用户位置和出行路线,实时推送周边交通状况,提醒用户注意路况变化。5.3.3技术支撑个性化出行服务的技术支撑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用户历史出行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用户出行规律和偏好;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出行需求进行预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出行服务的智能化。第六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监控技术6.1交通态势分析技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交通态势分析技术是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时获取并分析道路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交通态势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交通信息,包括车辆流量、速度、占有率等参数。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归一化等,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2)交通态势识别: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对处理后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交通态势,如拥堵、畅通、缓行等。这有助于交通管理者及时了解道路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交通预测与优化:基于历史交通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灰色系统等预测方法,对未来的交通态势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实时交通信息,提出优化方案,如调整信号灯配时、引导车辆合理行驶等。6.2交通事件检测与处理交通事件检测与处理是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监控的关键环节,旨在及时发觉并处理交通、故障车辆等异常情况,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交通事件检测与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事件识别:通过视频监控、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交通状况,识别出交通、故障车辆等事件。这要求系统具备较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2)事件处理策略:针对识别出的交通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如调度交警、通知清障车等。同时结合交通态势分析结果,调整交通组织措施,降低事件对交通的影响。(3)信息发布与反馈:将事件处理结果及时发布给交通参与者,如通过导航软件、广播等渠道,提供处理进度、道路通行状况等信息。同时收集交通参与者的反馈,优化事件处理策略。6.3交通预防与处理交通预防与处理是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监控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降低交通发生率,减轻损失。交通预防与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预警:通过实时监控道路交通状况,分析驾驶员行为,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历史数据,对可能发生的区域、时段进行预警。(2)处理与救援:在交通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度救援力量,进行现场处理。同时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处理流程,提高救援效率。(3)分析与应用:对交通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数据应用于交通管理与决策,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通过以上措施,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监控技术为我国道路交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降低风险,提升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第七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评价技术7.1交通运行评价体系在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解决方案中,交通运行评价体系是关键环节之一。交通运行评价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交通运行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选取交通运行评价体系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流量:包括路段流量、交叉口流量、区域流量等;通行速度:包括平均速度、行程时间、拥堵指数等;饱和度:反映道路负荷程度,包括路段饱和度、交叉口饱和度等;交通延误:包括车辆延误、行人延误等;交通秩序:包括违章行为、交通等。(2)评价方法交通运行评价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层次分析法等;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3)评价周期交通运行评价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评价主要用于实时监控交通状况,中期评价用于分析交通变化趋势,长期评价用于预测交通发展趋势。7.2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是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旨在评估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通过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该方法主要包括频率分析、严重性分析、类型分析等。(2)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通过识别交通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程度,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该方法包括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3)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对因果关系的分析,找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安全审计安全审计是对交通系统的安全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包括设施、管理、人员等方面。安全审计旨在发觉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7.3综合评价与分析综合评价与分析是对交通运行评价体系和安全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旨在全面评估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评价指标整合将交通运行评价指标和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反映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2)评价模型构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包括定量评价模型和定性评价模型。定量评价模型可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定性评价模型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3)评价结果分析通过评价模型计算得到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交通系统的优势和不足,为决策者提供改进建议。(4)动态评价与预警根据评价结果,建立动态评价与预警机制,实时监控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第八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应用8.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和管理的一种系统。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信号控制:通过对交通信号的智能调控,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当前,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采用了自适应控制、实时数据融合等技术,使信号控制更加精准、高效。(2)交通监控与管理: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监控设备,实时掌握交通状况,对交通、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智能交通系统还可对违法停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罚。(3)公共交通优先:通过优先保障公共交通运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可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调度,保证公交车辆准时、准点运行。(4)智能停车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停车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停车效率。智能停车系统可实时显示停车场空余车位,为驾驶员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8.2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旨在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服务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公路监控与管理:通过安装在高速公路上的监控设备,实时掌握交通状况,对交通、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2)车辆自动识别与收费:采用车牌识别、ETC等技术,实现高速公路车辆自动识别与收费,提高收费效率,降低人力成本。(3)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通过导航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准确的路线信息,避免交通拥堵,提高行车安全性。(4)气象监测与预警:通过气象监测设备,实时获取高速公路沿线气象信息,对恶劣气象条件进行预警,保证行车安全。8.3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交车辆智能调度:根据实时客流、线路运行状况等因素,对公交车辆进行智能调度,保证公交车辆准时、准点运行。(2)公共交通信息发布:通过公共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实时发布公交车辆运行信息,方便市民查询和出行。(3)公共交通乘客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乘客提供个性化、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乘客满意度。(4)公共交通安全监控:通过监控设备,实时掌握公共交通车辆运行状况,对驾驶员、乘客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公共交通安全。通过以上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服务水平,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9.1国家标准与规范9.1.1制定背景与目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提高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我国高度重视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国家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旨在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提供科学、合理、统一的技术依据。9.1.2主要内容国家标准与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交通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功能、接口等方面的要求。(2)智能交通系统安全功能要求:明确了智能交通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功能指标。(3)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流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4)智能交通系统验收与评价规范:明确了智能交通系统验收的标准、方法和评价指标。9.2行业标准与规范9.2.1制定背景与目的行业标准与规范是在国家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和需求,为提高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水平而制定的具体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为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指导。9.2.2主要内容行业标准与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规定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验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2)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明确了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功能、接口等方面的要求。(3)智能交通诱导系统:规定了智能交通诱导系统的设计、实施、验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4)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明确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构成、功能、功能、接口等方面的要求。9.3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转让公司协议
- 商超布展合作协议
- 《雅思阅读技巧》课件
- 2025版五星酒店厨师长职位竞聘与特聘合同书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商用蘑菇杀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式ALD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氧化铌蒸发材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磁力锁支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语口译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非接触式26G高频雷达物位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区数学选择题填空压轴题汇编十八含解析
- 大型商场招商招租方案(2篇)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英语主语从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