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_第1页
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_第2页
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_第3页
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_第4页
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TOC\o"1-2"\h\u4185第一章智能仓储管理概述 319981.1智能仓储管理的发展背景 3202431.2智能仓储管理的核心要素 347471.3智能仓储管理的关键技术 321947第二章仓储设施与设备 459032.1仓储设施的选择与规划 4223572.1.1仓储设施的类型 4232762.1.2仓储设施的选择原则 4203192.1.3仓储设施的规划 5202412.2仓储设备的种类与功能 5268242.2.1仓储设备的种类 53602.2.2仓储设备的功能 5137372.3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5205322.3.1设备维护 514342.3.2设备管理 55509第三章仓储信息化建设 6224913.1仓储信息系统的构成 6295103.1.1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640153.1.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6278163.1.3仓储管理模块 611713.1.4信息查询与报表模块 681853.1.5系统集成与接口模块 654423.2仓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6194993.2.1系统需求分析 6234463.2.2系统设计 6265163.2.3系统开发 6206863.2.4系统测试 7311513.2.5系统部署与培训 7278513.3仓储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7143123.3.1系统运行监控 7246233.3.2数据维护与备份 796523.3.3系统升级与优化 7185713.3.4用户支持与培训 714982第四章仓储作业管理 7304684.1仓储作业流程优化 7257034.1.1仓储作业流程概述 7258804.1.2仓储作业流程优化策略 7133594.2仓储作业效率提升 8104264.2.1影响仓储作业效率的因素 8321064.2.2提升仓储作业效率的措施 8308604.3仓储作业安全管理 8254754.3.1仓储作业安全风险 8301384.3.2仓储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819762第五章仓储库存管理 8179515.1库存控制策略 882665.2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9148785.3库存优化与成本控制 919993第六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978026.1供应链协同的基本原理 9139026.1.1供应链协同的定义 925876.1.2供应链协同的要素 10231126.1.3供应链协同的原理 10283356.2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建设 10111716.2.1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作用 10111366.2.2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 10225746.3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 1171756.3.1供应链协同策略分类 11181116.3.2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实施 1110238第七章物流园区规划概述 11213737.1物流园区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11186797.1.1发展背景 1139907.1.2意义 12229837.2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2101027.2.1前瞻性原则 12261917.2.2科学性原则 12276517.2.3可持续性原则 1298207.2.4协同性原则 1277837.2.5创新性原则 12257817.3物流园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2234027.3.1园区定位与目标 13234557.3.2园区布局与产业结构 13108667.3.3设施配置与建设 1367387.3.4园区管理与运营 1355327.3.5园区政策与法规 13253927.3.6园区发展规划与实施 137055第八章物流园区布局规划 13124918.1物流园区布局方法与原则 1343468.1.1物流园区布局方法 13163748.1.2物流园区布局原则 13304208.2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14121478.2.1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14132788.2.2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1425568.3物流园区功能分区规划 14212378.3.1功能分区类型 14301438.3.2功能分区规划原则 1513622第九章物流园区运营管理 15236799.1物流园区运营模式 15240719.2物流园区服务与管理体系 15148429.3物流园区运营效益分析 1628786第十章智能仓储与物流园区发展趋势 162720510.1智能仓储技术发展趋势 162880910.2物流园区智能化发展路径 172463310.3智能仓储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趋势 17第一章智能仓储管理概述1.1智能仓储管理的发展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仓储作为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果。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为仓储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能仓储管理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1.2智能仓储管理的核心要素智能仓储管理是指在现代物流理念指导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对仓储作业进行优化、集成和智能化管理。其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1)仓储设施:包括货架、搬运设备、自动化设备等,为仓储作业提供基础条件。(2)信息技术:包括条码技术、无线通信技术、RFID技术等,实现仓储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3)自动化技术:包括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识别系统等,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4)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实现对仓储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5)管理策略:包括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订单管理等,保证仓储作业的高效、准确和低成本。1.3智能仓储管理的关键技术智能仓储管理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以下列举了几项关键技术:(1)智能识别技术:通过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对仓储物品的快速、准确识别。(2)智能调度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仓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3)智能搬运技术:采用自动化搬运设备,如无人搬运车、等,实现仓储物品的自动搬运。(4)智能监控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仓储环境的实时监控,保证仓储安全。(5)智能决策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仓储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仓储管理效率。通过对智能仓储管理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为物流园区规划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第二章仓储设施与设备2.1仓储设施的选择与规划仓储设施是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选择与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物流流程、成本效益等因素。2.1.1仓储设施的类型仓储设施主要包括仓库、配送中心、冷链设施、危险品仓库等。各类仓储设施应根据其功能、储存物品的特性以及企业的运营需求进行选择。2.1.2仓储设施的选择原则(1)满足企业运营需求:仓储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合理的物流流程以及良好的安全功能,以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2)降低运营成本: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仓储设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3)提高物流效率:仓储设施应具备良好的物流通道、装卸平台等,以提高物流效率。(4)考虑未来发展:仓储设施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2.1.3仓储设施的规划(1)布局规划:根据企业的物流流程和运营需求,合理规划仓储设施的布局,保证物流通道畅通、装卸作业便捷。(2)空间规划:充分利用仓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存储成本。(3)安全规划:保证仓储设施的安全功能,包括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2.2仓储设备的种类与功能仓储设备是实现仓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2.2.1仓储设备的种类(1)货架:包括托盘货架、贯通货架、重力式货架、阁楼式货架等。(2)搬运设备:包括手动搬运车、电动搬运车、堆垛机、升降机等。(3)输送设备:包括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链式输送机等。(4)仓储管理系统:包括仓库管理系统(WMS)、仓库控制系统(WCS)等。2.2.2仓储设备的功能(1)提高存储效率:仓储设备可以实现物品的有序存放,提高存储效率。(2)降低劳动强度:仓储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搬运,降低劳动强度。(3)提高物流效率:仓储设备可以实现物品的快速装卸、搬运,提高物流效率。(4)保证物品安全:仓储设备可以保证物品的安全存储,降低损耗。2.3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保证仓储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2.3.1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维修。(2)保养制度:建立设备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功能稳定。(3)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维修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2.3.2设备管理(1)设备使用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保证安全、规范操作。(2)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3)设备更新改造: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适时进行设备更新改造。第三章仓储信息化建设3.1仓储信息系统的构成仓储信息系统是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管理仓储业务流程,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仓储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3.1.1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实时收集仓储作业中的各种数据,如库存信息、出入库记录、设备状态等,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服务器,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3.1.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功能。3.1.3仓储管理模块仓储管理模块包括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设备管理、作业调度等功能,实现对仓储业务的全面管理。3.1.4信息查询与报表模块信息查询与报表模块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报表功能,便于管理人员了解仓储现状,为决策提供依据。3.1.5系统集成与接口模块系统集成与接口模块负责将仓储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如ERP、MES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3.2仓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3.2.1系统需求分析在仓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功能、安全性等要求。3.2.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3.2.3系统开发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开发,包括前端界面开发、后端逻辑开发、数据库开发等。3.2.4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保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3.2.5系统部署与培训系统测试通过后,进行系统部署和培训,保证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3.3仓储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3.3.1系统运行监控对仓储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3.2数据维护与备份定期对仓储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维护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3.3.3系统升级与优化根据业务发展和用户需求,对仓储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3.3.4用户支持与培训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用户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四章仓储作业管理4.1仓储作业流程优化4.1.1仓储作业流程概述仓储作业流程是指将货物从入库、存储、出库等环节进行的一系列有序操作。优化仓储作业流程旨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4.1.2仓储作业流程优化策略(1)合理布局仓储设施:根据货物类型、存储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仓储设施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2)标准化作业流程:制定统一的作业流程和标准,保证作业环节的高效协同。(3)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仓储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作业效率。(4)优化作业流程:分析现有作业流程,发觉瓶颈环节,进行优化调整。4.2仓储作业效率提升4.2.1影响仓储作业效率的因素影响仓储作业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仓储设施、人员素质、作业流程、管理水平等。4.2.2提升仓储作业效率的措施(1)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操作环节。(2)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3)优化作业流程:简化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4)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控,发觉并解决作业过程中的问题。4.3仓储作业安全管理4.3.1仓储作业安全风险仓储作业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火灾、爆炸、货物坍塌、人员伤亡等。4.3.2仓储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仓储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责任和制度。(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3)配备安全设施:安装消防设施、防护栏杆等,保证作业安全。(4)定期检查维护:对仓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安全运行。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仓储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为我国智能仓储管理与物流园区规划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仓储库存管理5.1库存控制策略库存控制策略是智能仓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在保证供应连续性的同时降低库存成本。常见的库存控制策略包括定期检查库存、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等。定期检查库存是指在一定周期内对库存进行检查,根据需求变化和库存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订货。定量订货策略是指当库存降至一定水平时,按照固定的订货量进行订货。定期订货策略则是按照固定周期进行订货,订货量根据预测的需求量和现有库存量确定。5.2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是智能仓储管理的关键技术,它能够实现库存数据的实时更新、查询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库存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收集、存储和处理库存数据,包括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2)库存预警模块:对库存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如库存积压、库存短缺等,并及时发出预警。(3)库存分析模块:对库存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4)库存优化模块:根据库存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优化库存结构。5.3库存优化与成本控制库存优化与成本控制是智能仓储管理的核心任务,其目的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成本。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库存优化与成本控制:(1)合理设置安全库存: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测,合理设置安全库存,以应对需求波动和供应链风险。(2)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库存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3)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紧密的协同关系,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4)库存策略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库存状况,及时调整库存策略,实现库存优化。(5)库存成本分析:对库存成本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潜在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第六章供应链协同管理6.1供应链协同的基本原理6.1.1供应链协同的定义供应链协同是指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企业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链协同的核心在于打破企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对接,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响应速度。6.1.2供应链协同的要素供应链协同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共同目标:供应链各环节企业需确立共同目标,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2)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决策效率。(3)资源共享: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相互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4)协同决策: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共同参与决策,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6.1.3供应链协同的原理供应链协同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协同效应: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升。(2)优势互补:各环节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3)风险管理:通过协同管理,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供应链稳定性。6.2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建设6.2.1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作用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基础设施,其主要作用如下:(1)信息共享: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支持。(2)协同决策:支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共同参与决策,提高决策效率。(3)业务协同: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业务的无缝对接,提高业务执行效率。6.2.2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处理。(2)信息传输与共享:构建高速、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3)业务协同与应用:开发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4)系统集成与优化: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平台的整体功能。6.3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6.3.1供应链协同策略分类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合作策略: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2)协同计划策略:制定统一的供应链计划,实现各环节业务的协同。(3)信息共享策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4)风险管理策略:识别和应对供应链风险,提高供应链稳定性。6.3.2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实施(1)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制定合理的供应链计划,保证供应链各环节业务的协同。(3)完善供应链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4)加强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七章物流园区规划概述7.1物流园区的发展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以其高度集聚、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章将从物流园区的发展背景与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7.1.1发展背景(1)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交易日趋活跃,为物流园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产业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发展迅速,对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为物流园区提供了发展契机。(3)政策支持: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物流园区建设,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4)基础设施完善:我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物流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7.1.2意义(1)提高物流效率:物流园区通过集中管理、专业化运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优化资源配置:物流园区有助于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3)促进产业升级:物流园区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4)带动就业与税收: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地方税收。7.2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物流园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保证园区建设与运营的高效、有序和可持续发展。7.2.1前瞻性原则物流园区规划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市场需求,保证园区规模、功能与设施满足长远发展需求。7.2.2科学性原则物流园区规划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园区布局、产业结构、设施配置等。7.2.3可持续性原则物流园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7.2.4协同性原则物流园区规划应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网络布局等相结合,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7.2.5创新性原则物流园区规划应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物流产业创新,提升园区竞争力。7.3物流园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物流园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7.3.1园区定位与目标明确物流园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等,制定园区发展目标。7.3.2园区布局与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园区空间布局,确定园区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7.3.3设施配置与建设根据园区功能需求,配置交通、仓储、配送、信息等设施,保证园区运营高效、有序。7.3.4园区管理与运营制定园区管理运营机制,保证园区可持续发展。7.3.5园区政策与法规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保障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的顺利进行。7.3.6园区发展规划与实施明确园区发展步骤、时间节点,制定实施计划,保证园区规划目标的实现。第八章物流园区布局规划8.1物流园区布局方法与原则8.1.1物流园区布局方法物流园区布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网络分析法:通过对物流园区内部及外部物流网络的模拟分析,确定园区内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2)系统分析法:将物流园区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优化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协同关系。(3)数学模型法:利用数学模型对物流园区布局进行优化,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4)实证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物流园区的案例研究,总结经验,为物流园区布局提供参考。8.1.2物流园区布局原则物流园区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分区原则:根据物流园区内各功能区域的特点,合理划分区域,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协同作业。(2)空间紧凑原则:在保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力求空间布局紧凑,降低物流成本。(3)交通便捷原则:充分考虑园区内外交通条件,保证物流运输的高效、顺畅。(4)安全环保原则:在规划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因素,保证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8.2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规划8.2.1基础设施规划内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交通设施:包括园区内外道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设施,保证物流运输的高效、顺畅。(2)仓储设施:包括仓库、堆场、货架等,满足园区内企业仓储需求。(3)信息设施: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园区内外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4)配套设施:包括办公、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满足园区内员工的生活需求。8.2.2基础设施规划原则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善性原则:保证基础设施规划内容全面,满足物流园区内企业及员工的需求。(2)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3)可持续性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8.3物流园区功能分区规划8.3.1功能分区类型物流园区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仓储区:用于存放货物,包括普通仓库、冷链仓库、危险品仓库等。(2)运输区:用于物流运输作业,包括货物装卸、配送等。(3)加工区:用于对货物进行加工、包装等作业。(4)办公区:用于企业办公、会议、培训等。(5)生活区:包括员工宿舍、食堂、休闲娱乐设施等。8.3.2功能分区规划原则物流园区功能分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协同原则: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支持、协同作业,提高物流园区整体运作效率。(2)空间布局原则:在保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实现空间布局的紧凑,降低物流成本。(3)交通流线原则:充分考虑园区内外交通条件,优化交通流线,提高物流运输效率。(4)安全环保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因素,保证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物流园区运营管理9.1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是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主导型: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物流园区的发展。主导型物流园区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有利于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2)企业主导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投资建设物流园区。企业主导型物流园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3)政企合作型: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物流园区,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政企合作型物流园区在政策支持与企业运营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平衡。9.2物流园区服务与管理体系物流园区服务与管理体系是物流园区运营的核心。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物流园区服务与管理体系:(1)服务内容:物流园区提供的服务包括物流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以及与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2)服务设施:物流园区应具备完善的物流设施,包括仓储设施、运输设施、信息设施等。(3)管理体系:物流园区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4)服务质量:物流园区应注重服务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