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4-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1页
考点14-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2页
考点14-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3页
考点14-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4页
考点14-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4生态环境建设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021·合肥市第九中学高三月考)Y河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下图),该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相对较少,2019年8月底,此地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火灾,烧毁了大片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Y河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其主要原因包括()①平原面积广阔,地势西高东低,利于信风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③受盛行西风的影响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Y河流域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主要是因为()A.受东南信风和地形影响,7、8月气候干燥 B.西风越过西部山地,形成干热下沉气流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D.7、8月林区枯枝落叶富集,易起火【答案】1.B2.A【分析】1.Y河为亚马孙河,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降雨;亚马逊平原面朝大西洋的东侧有缺口,且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西侧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多地形雨;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面积广阔,①②④;该地区纬度低,不受西风带影响,③错误,B项正确。故选B。2.7、8月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此时Y河流域热带雨林南部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南部靠近巴西高原,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易发火灾,A项正确;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均比该地区纬度高,BC项错误;热带雨林为常绿林,7、8月份枯枝落叶少,D项错误。故选A。【点睛】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A.减少水分蒸发 B.滞留更多雨水 C.增大与阳光的接触面 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4.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当地民众喜欢,主要是其可以()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地下水位 C.营造绿化景观 D.提供建筑原料5.在热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A.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 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C.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 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蚊虫滋生【答案】3.A4.B5.D【分析】3.杏仁桉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地处热带地区,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蒸发旺盛,由材料“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可知,叶片少且叶片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是为了减少阳光照射,从而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C错误;叶片侧面朝上不利于滞留更多雨水,B错误;叶片侧面朝上对减少地面投影面积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4.由材料可知,杏仁按吸水能力强,生长快,能快速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降低土壤肥力,A错误;吸水能力强,会降低地下水位,B正确;沼泽泥沙淤积,地势较低,不利于营造绿化景观,C错误;热带地区植被种类众多,杏仁桉不是唯一的建筑原料,因此在热带沼泽地区颇受当地民众喜欢与提供建筑原料无关,D错误。故选B。5.杏仁按使沼泽地变干,使蚊虫失去了滋生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疟疾的传播,D正确;从杏仁按中不能够提取出可治疗疟疾的物质,A错误;杏仁桉对当地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无法通过降低温度抑制蚊虫繁殖,B错误;杏仁桉对人体抵抗力没有影响,C错误。故选D。【点睛】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也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容易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2021·辽宁)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下表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样地幼苗密度/株·hm-2乔木蓄积量/m3·hm-2无间伐区15003935轻度间伐区19002721中度间伐区23002066重度间伐区570019836.依据表格信息可得()A.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生长条件好 B.间伐强度强的林区,林间裸地面积大C.无间伐区光照条件最弱,幼苗生长环境最好 D.重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层最厚,土壤肥力最高7.该林区间伐主要是为了()A.控制森林成林比例,节约水资源 B.增加地表径流,防止土地沙化C.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答案】6.A7.C【分析】6.由表格可知,重度间伐区幼苗密度最大,说明幼苗生长条件好,A正确,C错误;重度间伐区幼苗密度最大,说明裸地面积小,B错误;重度间伐区,间伐强度大,枯枝落叶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D错误。故选A。7.由材料可知,间伐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间伐有利于幼苗生长,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且间伐后幼苗长出,耗用水资源,故不是为了节约水资源,A错误;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不间伐也不会加剧土地沙化,B错误;林区间伐是一种管理途径,不是为了发展林业经济,D错误。故选C。【点睛】森林的生态功能:1、改善空气质量2、缓解“热岛效应”3、减少泥沙流失4、涵养水源5、减少风沙危害6、丰富生物品种7、减轻噪音污染8、美化自然环境。(2021·河南高三月考)近几十年来,巴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雨林区外耕地增加、全国范围内林地减少、灌丛和草地增减空间差异显著、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目前,巴西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总面积达135万平方千米,其成因以草场退化和旱作农垦为主。下图示意巴西生态地理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热带和亚热带湿润阔叶林Ⅰ区南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突出,主要表现为()A.灌丛和草地增加 B.耕地面积增加 C.建设用地增加 D.林地增加9.巴西荒漠化区域主要分布在()A.热带和亚热带湿润阔叶林Ⅱ区 B.红树林区C.巴西高原的热带及亚热带草原区 D.草原和沼泽湿地区【答案】8.A9.C【分析】8.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之雨林外耕地用水增加导致该地水分变少,部分湿润阔叶林变为灌丛和草地增加,A正确。根据材料,雨林外耕地增加,雨林内部的耕地变化没有提及,排除B。建设用地增加应该集中在人类集中区域,如巴西东南部,排除C。水分条件变差,林地减少,排除D。故选A。9.有材料可知“巴西受沙漠化影响······其成因以草场退化和旱作农垦为主”,而草场和旱作农垦应出现在热带及亚热带草原区,C正确。热带和亚热带湿润阔叶林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并没有大面积的草原,排除A。红树林区位于海边,不存在草场与旱作农垦,排除B。草原和沼泽湿地相对湿润,没有大量的旱作农垦,排除D。故选C。【点睛】荒漠化严重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高温多大风,蒸发旺盛;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植被覆盖率低;人为植被破坏(主要原因)(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甘肃省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当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近年来,随着上游来水减少,当地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面积进一步扩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民勤县土地盐碱化形成的自然条件有()①地下水埋藏浅②坡度大,排水通畅③人类不合理的活动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列措施能够有效防治土地盐碱化的是()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②引用淡水冲洗土壤③填沟蓄水,储存水资源④秸秆焚烧,增加土地肥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0.D11.A【分析】10.民勤县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且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埋藏浅),水分不易排出时,导致土地盐碱化的出现,①④正确,②错误。另外,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会导致土地盐碱化的出现,但其不属于自然条件,③错误。故选D项。11.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引用淡水冲洗土壤等方法,可以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治理,①②正确;填沟蓄水会加剧水分蒸发,导致盐分残留地表,加重土地盐碱化,③错误;秸秆焚烧既污染大气,又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④错误。故选A项。【点睛】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方法:平整土地、深耕深翻、台田模式、客土置换、隔层阻盐、暗管排盐、淡水淋盐、种植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动物修复等。(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燃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植的虚拟“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2019年9月19日,中国“蚂蚁森林”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完成下面小题。12.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气候变暖 B.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C.土地荒漠化和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13.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已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1.22亿棵,分别种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A.保持水土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美化环境14.在上述地区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可能是()A.橡胶树 B.椰子树 C.沙拐枣 D.桉树【答案】12.C13.C14.C【分析】12.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森林的作用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由于其分布区的不同,主要作用也不尽相同,内蒙古、甘肃一带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突出,在这些地区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内蒙古、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区,经常选用梭梭、沙拐枣、柠条等耐旱植物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等温室气体,森林植被遭破坏,吸收CO2能力被削弱。全球气候变暖的地理原理: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2021·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莫高窟地区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莫高窟山崖顶部是一片平坦的荒漠,自东向西为砾质戈壁带、沙地带。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堆积。下图为莫高窟地区综合防护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风沙流对莫高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侵蚀洞窟内壁画 B.降低洞口透明度 C.提高洞窟内温度 D.稳定崖壁的结构16.下列关于莫高窟地区综合防护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方格固沙提高风沙流搬运沙尘能力B.“A”字形尼龙阻沙网顶点指向主害风风向C.沙地铺设砾石快速促进沙地植物生长D.窟区防护林带增加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侵蚀【答案】15.A16.B【分析】15.风沙流形成较强的磨蚀作用,侵蚀窟内文物,同时所携带的粉尘物质进入窟内形成大量降尘,覆盖侵蚀洞窟内壁画和彩塑,影响艺术效果。A正确。降低洞口透明度对莫高窟的不利影响较小,B错误。风沙流不易提高洞窟内温度,C错误;稳定崖壁的结构是有利影响,D错误。故选A。16.风沙流来自莫高窟地区西侧鸣沙山,据图可知,“A”字形顶点指向莫高窟地区风沙危害的主害风风向--西风,尼龙阻沙网可以在上风向上截断部分鸣沙山的沙源,起到阻沙作用。B正确。草方格固沙降低风沙流搬运沙尘能力,A错误。沙地铺设砾石不能快速促进沙地固沙植物的生长,但可以改善生长环境,C错误。窟区防护林带可以降低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侵蚀,D错误。故选B。【点睛】图中设施共同作用固定流沙,减少沙尘对莫高窟的侵蚀、覆盖等破坏。(2021·宁夏中宁一中高三月考)毛乌素沙地,原是一块殷实的草原,清光绪末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而成为沙地。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对毛乌素沙地的治理,使之成为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下图为毛乌素沙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导致毛乌素草原变成沙地的人类活动最可能是()A.修筑梯田 B.开荒种地 C.矿产开发 D.毁林开荒18.沙地治理初期,有人建议从黄河调水压沙,但方案最终被否决。被否决的原因最可能是()A.调水距离远,治沙成本高 B.沙地耕地多,容易盐碱化C.黄河流量小,调水影响大 D.河水含沙多,河道易淤积19.为了沙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宜在毛乌素发展的产业是()①探险旅游②良种培育③畜产加工④光伏发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7.B18.C19.D【分析】17.由材料信息可知,毛乌素原来为草原,人类在草原的活动主要是对草原的过度开垦,B正确。修筑梯田应该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A错误。该沙地是草原退化而成,因此排除矿产开发和毁林开荒,CD错误。故选B。18.从图上来看,毛乌素沙地距离黄河不算远,调水治沙成本高,A错误。毛乌素沙地很难进行耕作业生产,耕地很少,B错误。相对而言,黄河流量较小,调水会影响河流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影响范围较广,是可能原因,C正确。河水含沙量高低不是影响调水的原因,D错误。故选C。19.由所学知识可知,适宜在毛乌素沙地发展的产业,由于缺水,良种培育难以进行,②错误,AB错误。由于是沙地治理,更应该注意对草类资源保护,不可能大量发展畜牧业,也不可能发展畜产加工,③错误,C错误。旅游被誉为无烟工业,沙地探险旅游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加快治沙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发展,①正确;沙地光照充足,发展光伏发电还可以减少该地水分蒸发,有利于沙地植被恢复,可以发展光伏发电,④正确,D正确。故选D。【点睛】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2021·山东临沂市·兰陵四中高三开学考试)阿克苏是新疆重点风沙源地,全区沙漠占31%。1986年,阿克苏引渠开始在城区北、东郊进行大规模的柯柯牙荒漠绿化防护林工程建设。为了让树苗成活,人们先开沟灌水,再在沟里挖坑栽树。全区现累计植树造林达7.5万亩,栽植树木857.2万株以上,建成了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的“绿色长城”,被联合国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阿克苏地区曾经沙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冬季寒冷漫长,风力强 B.降水稀少,大陆性显著C.经济强度过大,轻生态 D.多松散物,遇风易扬起21.为了让树苗成活,人们先开沟灌水的主要目的是()A.开沟获得更多地下水 B.灌水增加土壤黏度 C.开沟增加土层厚度 D.灌水降低土壤盐碱度22.治理阿克苏地区沙漠的有效措施有()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②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③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④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20.B21.D22.C【分析】20.“冬季寒冷漫长,风力强”和“多松散物,遇风易扬起”与土地荒漠化有关,但均由大陆性气候影响形成,故不是主要原因;阿克苏地区降水稀少,大陆性强,物理风化较强,易导致地表多沙质物质,多大风,沙质物质易流动,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排除AD,B正确。“经济强度过大,轻生态”是人为原因,C错误。故选B。21.此处植树水源主要来自引渠灌溉,而不是获得更多的地下水,故A错误;土壤黏度由其组成物质决定,故B错误;开沟后再在沟里挖坑栽树,不是为了增加土层厚度,故C错误;灌水可利于矿物质溶解,降低土壤盐碱度,利于植被成活,D正确,故选D。22.过度樵采是阿克苏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利用太阳能替代薪柴可减少樵采,①正确;扩大耕地会进一步造成植被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②错误;建设草方格沙障,阻碍沙丘流动,固定沙丘,③正确;该地气候干旱,流动沙丘所在区域气候更加干旱,水资源不足,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④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总结如下表:条件具体表现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加之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2021·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23.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相同的原因是()A.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B.土质疏松C.植被类型相同 D.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24.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①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②北方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③北方不合理的灌溉④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5.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A.过度放牧 B.离海洋远,降水少C.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全年高温蒸发量大【答案】23.A24.C25.B【分析】23.我国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都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导致水土流失,A正确;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的特点,B错误;云贵高原的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土高原的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不同,C错误;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是云贵高原的特点,D错误。故选A。24.平原面积广并不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的主要原因,①错误;北方春季雨季尚未到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得容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②正确;北方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上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③正确;水田和旱地的分布并不是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④错误。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25.过度放牧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属于人为原因,AC错误;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大风强烈,容易导致荒漠化,B正确;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D错误。故选B。【点睛】水土流失的原因(以黄土高原为例):1、自然原因:(1)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黄土土质疏松,易受侵蚀;(3)地形起伏较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4)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2、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坡地开垦,开矿等导致植被和土体遭破坏。(2021·全国)若尔盖湿地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上典型的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近几十年人类在该地区大规模开挖沟渠,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下图为2016年不同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坡向区域,植被覆盖度最小 B.有坡向区域,坡度越陡,植被覆盖率越高C.有坡向区域,北坡的植被分布相对较少 D.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光照、温度等有关27.近几十年来,若尔盖高原湿地面积急剧退化的原因可能有()①气候呈暖干化趋势②人工沟渠引排水③大规模围湖造田④沙质沉积物增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26.B27.C【分析】26.由图可知,无坡向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最小,A错误;15°〜25°坡度的植被覆盖率最高,而25°〜35°坡度植被覆盖率低于前者,B正确;北坡为背风坡,植被分布相对较少,C错误;植被覆盖受人类活动、光照和温度等因素影响,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27.气候干暖使区域蒸发量增加,导致湿地面积退化,①正确;由材料可知,人类在该地区大规模开挖沟渠引排水,也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②正确;由材料“若尔盖湿地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部”可知,该区域生态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围湖造田,且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信息,③错误;受自然和人为原因影响,近年来该湿地分布区荒漠化加剧,沙质沉积物增多,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湿地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主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主要分析气候变化和泥沙沉积;人为原因主要分析人类过度开发的具体表现。(2021·全国)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等建筑物,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植柳谷坊等,其中植柳谷坊是用柳条做材料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近几年来,在我国松嫩平原的沟壑治理中,大量应用了植柳谷坊,取得了较好的治沟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图为植柳谷坊横断面布设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与石谷坊相比,松嫩平原植柳谷坊()A.技术更复杂 B.可就地取材 C.建设费用高 D.当地难推广29.不适宜建柳谷坊的沟道条件是()A.土质沟床 B.沟谷比降小 C.常流水沟谷 D.集水面积大【答案】28.B29.D【解析】28.石谷坊是用石块为原料修筑的坝体形障碍物,植柳谷坊是用柳条做材料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石谷坊需修筑坝体,而植柳谷坊用柳条栽植柳栅栏,二者相比,植柳谷坊技术更简单,A项错误;植柳谷坊在本地大量应用,说明该地有大量柳树,可就地取材,B项正确;植柳谷坊技术简单,建设费用更低,C项错误;植柳谷坊技术简单,取材方便,当地容易推广,D项错误。故选B。29.土质沟床易打桩,利于柳桩根系发育;沟谷比降小,水流速度亦小,柳谷坊不易冲毁。有常流水的沟床建柳谷坊柳树生长旺盛,发木快,成材多;集水面积大的沟床往往在洪水爆发时流量大,容易冲垮柳谷坊。故不适宜建设柳谷坊的沟道条件是集水面积大,D正确。故选D。【点睛】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谷坊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主要作用为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底下切;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拦蓄泥沙,使沟底逐渐台阶化,为利用沟道土地发展生产创造条件。谷坊的作用:①抬高沟底侵蚀基点,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使沟道坡度变缓。②拦蓄泥沙,减少输入河川的固体径流量。③减缓沟道水流速度,减轻下游山洪危害。④坚固的永久性谷坊群有防治泥石流的作用。⑤使沟道逐段淤平,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2021·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三中高三月考)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0.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31.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肥力下降【答案】30.B31.D【分析】30.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为1037mm,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969mm,A错误。图中显示,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B正确。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更多,所以径流总量减少,C错误。图中显示,与原始生态林相比,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D错误。故选B。31.根据上题分析判断,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A错误。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B错误。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熟记水循环的环节并与图示环节对照,对比分析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综合题(50分)32.(2021·合肥市第九中学高三月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乌兰布和沙漠地处宁夏平原西北部,南至贺兰山北麓,东临黄河,地势由南偏西倾斜,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为细沙及黏土状湖积物所覆盖,其上为冲积、淤积和风积物,多为3—10米高低不等的流动、半固定沙丘地貌,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南部多流动沙丘。下图示意乌兰布和沙漠的地理位置。(1)根据图示位置,推测乌兰布和沙漠地地区的气候特点。(2)说明乌兰布和沙漠南部多流动沙丘的原因。(3)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的瓜农常在西瓜田里覆盖一层砾石,说明其用意。【答案】(1)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候干旱,年降水量较少,在200毫米以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夏季光照强,日照时间较长。(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断陷盆地,地势低洼,利于风沙物质的沉积;盛行西北风,植被稀疏,风沙来源广;人口较多,人类活动对地表的破坏程度较大等。(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小风沙对土壤的侵袭;增大昼夜温差;利于西瓜糖分积累,提高西瓜产量和质量等。【分析】本题以乌兰布和沙漠为背景,涉及气候、沙丘成因及农业区位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1)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进行概述,根据该地地表覆盖特点,沙漠广布,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结合该地位置,位于宁夏平原西北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候寒冷,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2)乌兰布和沙漠南部多流动沙丘的原因主要从沙砾来源及动力角度进行分析。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结合第一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植被稀疏;该地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地势低洼,利于风沙物质沉积;该地盛行西北风,距西北内陆地区及中亚地区近,周边沙漠多,沙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头,风力大,顺西北风向移动,南部多流动沙丘。(3)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的瓜农常在西瓜田里覆盖一层砾石的原因要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及对于西瓜品质的影响角度分析。当地气候干旱,土壤水分含量小,覆盖砾石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风蚀作用强烈,覆盖砾石可以减小风沙对土壤的侵袭;砾石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故会增大昼夜温差,从而利于西瓜糖分积累,提高西瓜产量和质量等。33.(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海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一年中东北风盛行,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海岸沙丘东南部选择一地进行采样,通过沉积剖面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1)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大面积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2)指出要绘制出右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3)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地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闽江带来的大量人海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该滨海地区形成沙滩;东北向的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平坦开阔,为大面积沙丘提供分布空间。(2)①确定采样点剖面线的方向;②量算采样点剖面长度;③测量沙丘表面的高程;④多点测量上部交错层理的沙层厚度数据;⑤计算上部交错层理的倾斜方向和角度;⑥测量下部波状界面的深度数据。(3)加强闽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带;设置沙障等工程性措施固定沙丘。【分析】本题考察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过程及其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1)沙丘形成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沙源,一个是动力。从沙丘形态来看,图中海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砂质海滩,一种是海岸沙丘,沙源最有可能来自于闽江,动力包括风力和洋流。由图中沿岸流流向可推知,闽江的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滨海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沙滩,再结合上题中的东北风,为向岸风把沙滩的泥沙吹向陆地,堆积成为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地势平坦,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右图坐标量和分层信息不难发现,绘制该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进行剖面的确定(方向和长度等),测量剖面采样点高程,“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可知需要测量不同沙层的厚度,测量不同沙层的倾斜方向和角度以及采样点距海面水平距离,只有通过测量获取这些数据,才能完成该图的绘制,进而分析不同沉积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3)沿岸沙丘向陆地移动容易吞没农田和居民区,防治措施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主动的就是影响沙丘,即从沙源入手,加强闽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扼制沙丘的增长;被动的措施可以在农田建设防护林带,设置一些沙障等固沙工程,减轻风沙的侵害。34.(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1)从土壤物质组成(结构)角度分析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裸地的原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3)针对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从保障灌丛生长水量的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措施。【答案】(1)(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减少蒸发,(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降风滞尘,截获沙尘;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周边。(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水源的影响,灌丛化阶段,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根系更深的灌丛较(根系浅的)草甸能获取更多的水分,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沙漠化阶段,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灌丛死亡,植被由灌丛退化为荒漠。(3)增加水量补给;适时适量引水灌溉灌丛;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分析】本题以“肥岛效应”为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1)据材料可知,“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灌丛可以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可以减少蒸发,因此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降风滞尘,截获沙尘;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因此灌丛冠下水、土、肥数量均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自然环境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整体。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由于灌丛根系较深,草甸根系较浅,在灌丛化阶段,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均下降,草甸因缺水逐渐消失,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后灌丛进一步吸收消耗地下水,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灌丛因缺水逐渐死亡,最终演变为荒漠。(3)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提出合理保护措施应从增加水量补给或减少水量消耗等角度分析。例如适时适量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灌丛;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证生态用水。据材料可知,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因此可以修剪灌丛,缩小冠面,从而减少蒸腾量,削减灌从植株,从而减少生长用水量,控制灌从生长数量;还可以在灌从冠下及灌从间铺设草方格,改善地表性状,增加截水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35.(2021·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狼山、阴山山脉以南,黄河以北(下图所示)。年降水量130~220mm,降水集中在7、8月,多年平均蒸发量2000~2400mm,地下水矿化度高。该区是一大型自流灌区,长期的大水漫灌和渠系水渗漏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左图是河套灌区水利简图,右图是河套灌区某地6月耕地灌水前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图。(1)根据左图描述河套灌溉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2)分析0~60厘米耕地土层在灌水前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及其原因(3)推测盐荒地、耕地的相对高度,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没有引水灌溉的盐荒地,在耕地灌水后盐荒地含盐量升高的原因【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灌水前,土层含盐量较大,最大值在l0厘米处。原因:此地气候干旱,高矿化度地下水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表附近,水分被蒸发后盐分累积。灌水后:土层的含盐量明显减少。原因:表层土壤的盐分随土壤水分的下渗而下移到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3)耕地相对高度大于盐荒地;耕地灌水后,盐分被水带到较深层的土壤或地下水中;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由耕地向盐荒地水平渗透,盐分也随之浸入盐荒地,盐荒地土壤含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毛细管水被带至土地表层,水分被蒸发后盐分在土地表层累积。【分析】本题考查河套灌溉区的地势特点、灌水前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耕地灌水后盐荒地含盐量升高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1)该区是一大型自流灌区,河套灌溉区分布可以结合灌溉渠道引水口、出水口分析,再结合黄河河流流向分析。黄河在此区域大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再流向东南,因此河套灌溉区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西南高,东北低)。图中灌溉渠道引水口在西南部,排水渠道位于北部最终流到乌梁素海,说明出水口在东北部;图中灌溉渠道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耕地土层在灌水前的曲线是②,灌水后的曲线是①。曲线②含盐量大于曲线①。说明灌水前土层含盐量较大,最大值在l0厘米处;灌水后土层的含盐量明显减少。灌水前,因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年降水量130~220mm,气候干旱,高矿化度地下水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表附近,水分被蒸发后盐分累积。灌水后,由于淋溶作用,表层土壤的盐分随土壤水分的下渗而下移到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3)据右图可知,耕地灌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