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多元文明的兴起交流与挑战-世界史专题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拓展新航路开辟至一战前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多元文明的兴起交流与挑战-世界史专题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拓展新航路开辟至一战前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多元文明的兴起交流与挑战-世界史专题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拓展新航路开辟至一战前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多元文明的兴起交流与挑战-世界史专题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拓展新航路开辟至一战前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三多元文明的兴起交流与挑战-世界史专题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拓展新航路开辟至一战前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主题一PART01第一部分主题一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政治文明与国家治理1.资本主义的扩展(1)俄国__________,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国南北战争,联邦政府的胜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3)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__________。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4)德国1871年在形式上确立了联邦制君主立宪政体。(5)日本明治维新,________和军阀实际掌握权力,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6)187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确立______。农奴制改革君主立宪制官僚寡头共和制政治文明与国家治理2.选官与法律制度(1)文官制度:西方________,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对西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2)法律制度:英美和法国分别发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强调立法和司法独立、保障个人权利。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大陆法系的代表文官制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政治文明与国家治理3.基层治理:1835年,英国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加强了基层自治管理。4.近代后期国家关系:外交制度和国际法的发展为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维也纳体系,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经济与社会生活1.第一次工业革命(1)概况: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其突出成就是蒸汽机,采取__________,工厂制度诞生,汽船、火车等先后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工业革命完成。(2)影响:工业革命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欧美等国家开始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发明和创造,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机器大生产“电气时代”经济与社会生活3.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生产采取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生产组织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组织形式。(3)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阶级结构变化,社会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经济与社会生活(4)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筑、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的变化,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贫富矛盾、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5)水陆交通的变化:推动了水运轮船、铁路火车、公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变化,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便于经贸、信息和贸易的交流。(6)社会生活的变化:促使生活观念、教育文化、休闲生活等生活观念和方式的变化。经济与社会生活4.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1)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贸易格局①英国:17世纪英国逐渐控制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______________和世界贸易中心。②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崛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全球贸易网已经形成。(3)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实行________后,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工厂”金本位制√考向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国家治理

角度1知识与能力——美国内战爆发的背景(2023·高考江苏卷,T14)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废奴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这表明美国(

)A.南北矛盾更加尖锐

B.政党政治得到发展C.废奴时机已经成熟

D.黑人民权运动兴起解析:据题干可知,在1835年,美国南北方针对是否废除奴隶制出现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并且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说明此时美国南北的矛盾非常尖锐,故选A项。材料与美国“政党”政治无关,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废奴运动的“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及“废奴团体”,无法说明废奴时机已经成熟,排除C项;二战之后,黑人民权运动才开始兴起,排除D项。√角度2知识与能力——意大利统一初期社会政治环境的特点(2024·高考甘肃卷,T14)意大利统一初期,各地政治认同意识薄弱。1889年意大利国王携王后访问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后盛赞了一款与意大利国旗同色的红、白、绿三色披萨,曾经是那不勒斯贫民食品的披萨遂风靡全国,成为国民美食。王室试图利用披萨(

)A.消弭贫富分化 B.强化国家认同C.推广传统美食 D.凸显南部特色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披萨从南部地区的那不勒斯贫民食品转变为风靡全国的国民美食,这一过程体现了王室利用披萨来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和文化纽带,从而强化国家认同,故选B项。题干所述行为并不能消弭贫富分化,排除A项;披萨确实成为国民美食,但不是王室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凸显南部特色”并非王室推广披萨的主要意图,排除D项。√角度3知识与能力——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2024·高考江苏卷,T11)据统计,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的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达470余种,从事西洋书籍翻译的学者有117人,出现了以杉田玄白为代表的新派学者。当时“执政者虽亦关心西欧科学,但西学的输入及研究却以民间为主”。这一现象表明日本(

)A.摒弃闭关锁国政策B.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C.社会观念出现变化D.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解析: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了大量欧洲医学、天文学书籍,还出现了西学翻译的新派学者,且西学的输入及研究以民间为主,这表明日本国内民众社会观念出现变化,故选C项。1853年,美国炮轰日本(黑船事件),“轰开”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日本被迫摒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日本翻译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并且还是以民间研究为主,不足以代表日本“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排除B项;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排除D项。√角度4知识与能力——近代国际法的发展(2024·高考江苏卷,T12)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费巨资,让两百多个参会代表终日沉溺于舞会、观剧、狩猎和游览中。时人讽刺“会议不是在进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A.奥地利尊崇近代外交礼仪B.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建立C.梅特涅重视西方文化传统D.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形成解析:据材料可知,在维也纳会议期间,梅特涅通过安排各种娱乐活动,让多数参会代表沉迷其中,而少数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表明少数强国能够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参与这些非正式的社交活动,能够决定重要事务,而其他国家的代表则难以真正参与到核心决策中,说明少数大国或强国掌握着主导权,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形成,故选D项。材料中的这些活动属于外交活动,不能算外交礼仪范畴,排除A项;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是一战后的国联确立的,排除B项;梅特涅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他的政治目的,不是对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视,排除C项。1.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扩展(1)基本动力: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主要途径类型主要史实政治改革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俄国1861年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等法律与选官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英美等国文官制度等统一战争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3)历史影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影响了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2.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影响(1)基本特征贵族色彩浓厚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府机关中弥漫着贵族化的阶级、身份和地位观念重视通才教育文官考试注重大学文化课程,提倡非专家化,注重一般教育及学识实行分权管理英国以人事法为依托,以成文惯例法为主体,中央与地方的人事制度不完全相同,地方政府各有特色具有稳定的传统文官从进入政府到退休为止,在政府内部流动较少,与外界接触不多,容易滋长墨守成规的倾向(2)影响:巩固和加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各部门的行政效率,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考向二两次工业革命与经济生活转型的影响

角度1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2024·高考湖南卷,T14)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

)A.制服生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

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

D.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缝纫机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有利于军用制服的统一,故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B项正确。“实现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仍然存在手工劳动,“全面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密切结合,排除D项。√角度2知识与能力——德国制造业的特点(2024·高考安徽卷,T15)20世纪初,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该同盟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及制造企业间的合作,探索出德国制造的独特工艺技巧,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提升德国工业品质量的目标,增强了德国工业在海外的扩张实力。这说明,当时(

)A.欧洲工业制造流行德国工艺B.德国的文化创新助力工业发展C.德国国际地位依赖工业设计D.欧洲强权博弈以文化竞争为主解析:据材料可知,德意志制造同盟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及制造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工艺文化,提升了德国工业品质量,这说明德国的文化创新助力工业发展,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欧洲工业制造流行德国工艺”,排除A项;德国的国际地位依赖于其自身的综合实力,排除C项;欧洲强权博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竞争,排除D项。√角度3知识与能力——近代英国的社会生活与时代特征(2024·高考甘肃卷,T15)20世纪初的英国伦敦居民,可能身获英制衬衫,戴着瑞士手表,端着中国茶杯,喝着印度红茶,打电话订购美洲烟草。伦敦居民之所以能享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原因是(

)A.伦敦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B.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很完善C.英国流行奢靡的消费观念D.伦敦是全球重要贸易中心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英国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伦敦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中心,故伦敦居民可以享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D项正确。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精神文化的变化:近代报刊以丰富的内容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发挥了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2)女性地位的变化: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革,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欧美各国广泛展开,西方发达国家的妇女相继获得了普选权。(3)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问题:出现了许多“血汗工厂”,人文情怀缺失,工作环境恶劣,大量雇用童工,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生产事故频发,贫富差距拉大,等等。(4)社会立法的变化: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劳资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必须通过社会立法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没有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考向三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角度1知识与能力——影响近代世界物种和商品交流的因素(2023·高考海南卷,T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解析:据材料可知,16—19世纪后半叶,可可豆及其加工品一步步走向大众化,这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物种的交流和技术的进步,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虽然促进了物种交流,使可可豆传播到欧洲,但和后来加工技术的进步、巧克力的大众化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使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B项并不是引起题干所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强调的是欧美列强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D项无法解释可可豆加工技术的发展,排除。角度2素养与能力——近代欧洲邮政业的影响(2022·高考辽宁卷,T14)18世纪下半叶,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如普鲁士地区的信件传递速度在24小时内可达150千米,邮递范围遍及欧洲。据此可知邮政业(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成为欧洲各国重点发展行业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兴起,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而邮政服务对象扩大、数量增加和传递速度加快,有利于信息传递、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故选C项。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发展”表述不当,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邮政业与其他行业发展对比信息,且联系所学知识,也可以排除B项;邮政传递的信息不一定都与文化相关,故排除D项。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或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连接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4)改变了世界格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5)影响了国际贸易格局。19世纪中期,英国取代荷兰等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演练1学术研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据统计,19世纪60年代,俄国有工厂工人和矿工80万,19世纪70年代,这一数字达95万左右,19世纪80年代,进一步达到165万。工厂工人和矿工数量的变化反映出俄国(

)A.最终完成了工业革命B.政策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促进了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工厂工人和矿工人数逐渐增加,故选B项。19世纪80年代俄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并没有最终完成,排除A项;材料中工厂工人和矿工数量的增加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推动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奴制改革,排除D项。演练2历史概念——文官制度《唐宁街岁月》书中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材料强调的是文官制度(

)A.导致了政党分肥制现象的出现B.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建立的C.有利于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D.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官制度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故选D项。政党分肥制是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A项;材料谈及的是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B项;文官制度下,事务官坚持政治中立,不监督政党,排除C项。演练3知识拓展——工业革命的进程(2024·惠州大亚湾区联考)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发明成为一种大众活动,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以非常小的规模不断地进行着”。19世纪英国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为其自身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更在于其早已形成了一种氛围,能够从不计其数的小发明中催生出最优秀的技术来,并加以广泛应用”。这反映出该时期的英国(

)A.创新投入成本低廉 B.各项技术领先世界C.社会创新氛围浓厚 D.科技成果转化及时√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的英国,发明成为大众活动,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小发明,催生出最优秀的技术,并加以广泛应用,这反映出该时期的英国社会创新氛围浓厚,C项正确。演练4学者观点——工业革命的影响(2024·佛山模拟)有学者认为:(19世纪后半期)用剑桥大学和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标准来衡量,美国的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并不突出,它们实际上提供了培育工程技术人员的系统教育,而步入英国技工行业的唯一办法是通过学徒制度。德意志在这方面是依靠良好的中等学校,而非大学。其旨在(

)A.指出英国学徒制度的局限

B.探讨美德领先的深层原因C.比较西方各国的教育制度

D.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后半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和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要优于英国的学徒制度,使得美国和德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进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B项正确。主题二PART02第二部分主题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运动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恩探索与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投入1848年的革命斗争。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________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科学社会主义运动3.“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推动了__________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4.巴黎公社: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________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建立政权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化: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9世纪中叶后,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884年的柏林会议,规定“有效占领”原则,大大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

2.世界殖民体系形成:16—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逐渐将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最终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掀起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________的觉醒,为最终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民族独立运动民族意识√考向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角度1知识与能力——社会主义者激进的原因(2024·高考山东卷,T12)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A.经济规律 B.理想社会C.社会正义 D.阶级斗争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目标,他们更可能直接地批评不公现象,并寻求更彻底的变革,即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故选C项。空想社会主义者侧重理想社会制度的构建,不是局限于经济规律的探索,排除A项;启蒙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关注理想社会的构建,未体现“重心转向”,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排除D项。√角度2知识与能力——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影响(2023·高考广东卷,T14)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A.组织发动 B.直接指挥C.精神引领 D.经济资助解析:马克思认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在巴黎公社运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否认了第一国际直接指挥巴黎支部的说法,因此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精神引领,C项正确。巴黎公社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的产物,其爆发具有偶然性,排除A项;材料说明马克思不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对各个国际支部直接领导的结果,排除B项;巴黎公社运动具有“城市革命”的色彩,并未与其他国际共产组织取得直接联系,排除D项。√角度3素养与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深远影响(2024·高考安徽卷,T16)20世纪80年代,法国七位史学家推出了《法国当代史:身份与变化,从1789年至今》。该著作共有七个专题:导言,法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人口问题的特殊性,1789年至1980年的法国农民,工人阶级的增长,法国国家、政权与民主,政党、政见与思潮。这可用以说明,当时法国史学家(

)A.以编年体的形式叙述宏大历史

B.阐释历史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C.已摆脱冷战思维对史学的影响

D.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撰写了法国通史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法国史学家在阐释历史时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等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故选B项。该著作是以专题史的形式来叙述历史,并非“编年体”,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冷战还未结束,排除C项;材料中的著作是断代史,排除D项。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作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科学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以及国际主义精神。(4)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创新成果,成功地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历史潮流(1)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潮流(自由主义):主要表现为1848年欧洲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统一等。这股潮流使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造了国内社会,进一步影响了世界面貌,促使更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

(2)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社会主义):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②第一国际成立,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③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3)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民族主义):在欧洲,主要表现为民族统一、民族自强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如意大利统一;在亚洲,主要表现为反封建反侵略的“亚洲革命风暴”,此时的亚洲没有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成分,主要是旧式的民族运动。√考向二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角度1知识与价值——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背景(2024·高考广东卷,T13)1794年《人权宣言》在哥伦比亚首次被翻译和秘密印刷,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城市,土生白人贵族和知识青年组织了大量秘密结社,“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成为惯常口头语,“美洲人”的新观念开始形成。这反映出在拉丁美洲(

)A.国家认同促进社会变革

B.思想启蒙激发民族意识C.独立运动摧毁殖民体系

D.革命理念得到广泛传播解析:据材料可知,启蒙思想在拉美的传播使大量土生白人和知识青年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有利于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当时的拉美地区尚未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谈不上“国家认同”,排除A项;材料只是描述了一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二战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在拉美的殖民体系才被摧毁,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革命理念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角度2知识与能力——伊朗社会政治经济的特征(2024·高考广东卷,T14)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随后几十年间,物美价廉的英国棉制品比伊朗的丝绸更受欢迎。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

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这反映伊朗(

)A.沦为英国独占的殖民地B.封建统治得到巩固C.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棉布大量涌入伊朗,这种物美价廉的工业品使伊朗传统的丝织和棉纺织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伊朗不得不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初级原料生丝和原棉,这反映了伊朗经济发展深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对外依附性加强,故选C项。19世纪末,伊朗是英国、俄国的半殖民地,排除A项;伊朗的经济受到了外部冲击,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排除B项;伊朗因丝绸织机数量大幅度减少,转而出口原材料,这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角度3知识与价值——非洲团体成立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作用(2024·高考新课标卷,T33)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解析:材料描述了在反抗西方殖民统治的过程中,西非部分国家成立了保护土著居民权利的团体,这说明当时该地区出现了民族独立意识,后来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故选D项。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在此时期,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排除A项;“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属于民间团体,不属于政党,排除B项;这些团体只能说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加强,并不会直接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排除C项。1.近代西方主要国家殖民扩张的特点(1)葡萄牙:以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为主,同时利用武力垄断商路、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来获取财富。(2)西班牙:占领殖民地全境,直接掠夺财富,并在当地建立种植园,以其农产品供应欧洲市场。(3)荷兰:荷兰的殖民扩张,几乎和英国同时开展,以政府为后盾,通过发展远洋贸易进行贸易垄断;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主要方向为亚洲和北美。(4)英国: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开始建立海上霸权并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5)美国和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扩张较晚,但是进展迅速;德国因为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进而引发一战。(6)日本和俄国:日本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进行了明治维新,实力增强,对外扩张野心巨大;俄国因为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则偏重于占领他国领土。2.全面认识亚洲的觉醒(1)革命性质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以资产阶级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本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领导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在某些国家,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3)斗争水平上,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建立了本阶级的革命团体和政党,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已成为时代的潮流。(4)世界意义上,出现了被压迫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互相声援和支持的新现象。如中国的革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其他国家人民的民族革命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民主革命。√演练1素养情境——《共产党宣言》的内容(2024·肇庆三模)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指出:“(《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意在强调(

)A.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

B.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条件不成熟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

D.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说明二者都强调社会主义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C项正确。√演练2学者观点——巴黎公社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新的特点还在于人民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该学者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践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原则B.丰富了马列新型国家学说C.发展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D.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解析:据材料“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可知,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故选D项。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巴黎公社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1871年,列宁主义还未产生,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无关,排除C项。√演练3知识拓展——亚洲的觉醒(2024·深圳二模)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以及它们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这些风暴”(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C.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亚洲觉醒,“这些风暴”基本上是由资产阶级领导,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资产阶级觉悟的提高,C项正确,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演练4

知识拓展——列强对非洲的侵略19世纪末饮酒日益流行并成为非洲城镇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殖民者认为酒消灭了非洲人对于其他商品的需求,因而是一种“没有实际价值的进口商品”。为此英国殖民当局实行禁酒政策,从而引发了饮酒权的激烈冲突。据此可知(

)A.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意识高涨B.英国极力维护本国殖民者利益C.饮酒之风容易冲击殖民秩序D.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