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理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理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理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理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理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4.2勾股定理的应用1.三角形的三边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推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8∶16∶17B.a2-b2=c2C.a2=(b+c)(b-c)D.a=26b=10学问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问点的描述:在三角形中,假如某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边就是斜边。满意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最好能记住常见的几组勾股数:3、4、5;5、12、13;6、8、10;7、24、25;8、15、17等。答案:A具体解答:A.a:b:c=8∶16∶17,可设a=8k,b=16k,c=17k,a2+b2=64k2+256k2=320k2,c2=(17k)2=289k2,所以,a2+b2≠c2,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B.a2-b2=c2即a2=c2+b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a2=(b+c)(b-c)即a2=b2-c2,所以a2+c2=b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a=26,b=10,c=24,那么c2+b2=102+242=676,a2=262=676,所以a2=c2+b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有一木工师傅测量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和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它的数据弄混了,请你帮他找出来,是(). (A)13、12、12 (B)12、12、8 (C)13、10、12 (D)5、8、4答案:C具体解答:如图,假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3,中线AD=12,由于CB=10,那么CD=5,△ACD的三边是一组勾股数,所以AD是高。其他三组数据的△ACD的三边都不是一组勾股数,AD不行能是高。2、△ABC中,AB=AC=10,BC边上的高AD=6,则BC的长为()A、8B、10C、12D、16学问点:勾股定理在数学上的应用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数学中常常用于求线段的长度。求一条线段的长度的一般方法是:把这条线段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因此一般要添加协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答案:D具体解答:在Rt△ACD中,AD=6,AC=10,那么CD2=AC2-AD2=64,CD=8.△ABC中,AB=AC,那么BC边上的高AD平分BC,所以BC=2CD=16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1,1)和B(4,4)两点,则连结两点的线段AB的长是()A、3B、C、4D、5答案:B(3也可)具体解答: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构建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由A(1,1)和B(4,4)两点的坐标可以知道AC=3,BC=3,所以AB2=AC2+BC2=9+9=18因此AB=3、王英同学从C地沿北偏东600方向走10米到B地,再从B地向正南方向走20米到D地,此时王英同学离C地的距离为()A、10米B、12米C、15米D、米学问点: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实际问题中常常要求距离或长度等等,解决这种问题就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求线段长度问题,求一条线段的长度的一般方法是:把这条线段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把这条线段作为三角形的一边,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答案:D(10也可)具体解答:依据题意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由题意可知CB=10米,BD=20米,∠BCE=300,在Rt△BCE中,CB=10米,∠BCE=300,那么BE=5米,因为BC2=BE2+CE2,所以CE2=75。在Rt△DCE中,DE=BD-BE=15米,CD2=DE2+CE2=75+225=300,所以CD=米.24cm32cm3.如图,一个圆桶儿,底面直径为24cm,高为32cm24cm32cmA.20cmB.50cmC.40cmD.45cm答案:C具体解答:画出答图如下,则桶内能容下的最长的木棒为图中线段AB的长,由题意知在Rt△ABC中,AC=24cm,BC=32cm,那么AB2=AC2+BC2=242+322=1600,所以AB=40cm4.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1,那么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A.B.3C.D.学问点:特殊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学问点的描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图形,要记住这个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也要记住这个三角形中的边和边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特殊要记住三边之比1::2,应用它来解决问题便利快捷。答案:D具体解答: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一个锐角∠B=60°,斜边长AB为1,那么BC=,依据勾股定理求出AC=,所以周长1++=4.如图,在直角△ABC中,∠ACB=90°,∠A=15°,CD⊥AB于D,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那么AE∶ED等于()A.1∶1 B.1∶2 C.∶2 D.2∶答案:D具体解答:∵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AE=CE,∴∠ACE=∠A=15°,∴∠CED=30°,∵CD⊥AB于D,∠CED=30°,∴AE∶ED=CE∶ED=2∶5.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意a2+b2+c2+338=10a+24b+26c。试推断△ABC的形态()。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学问点:代数思想和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代数与几何的结合。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是用代数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图形的性质,因此常常要结合代数的内容来解决问题,代数中的配方的思想、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这些问题时用得比较多的。答案:A具体解答:∵a2+b2+c2+338=10a+24b+26c,∴a2-10a+25+b2-24b+144+c2-26c+169=0∴(a-5)2+(b-12)2+(c-13)2=0∴a=5,b=12,c=13,是一组勾股数,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断△ABC是直角三角形。5、△ABC的三边a,b,c满意则△ABC是()等边三角形B腰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A具体解答:∵∴∴∴∴∴△ABC是等边三角形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是()A.100B.110C.120D.150学问点:对比值处理的一般方法。学问点的描述:当已知几个比相等的时候,我们常常采纳设比值为k的方法,这样往往便于应用条件,也便于计算。答案:C具体解答:∵△ABC三条边的比为a:b:c=5:12:13,则可设a=5k,b=12k,c=13k,∵它的周长为60cm,∴5k+12k+13k=60,k=2,∴△ABC的三边分别为a=10cm,b=24cm,c=26cm,∴a2+b2=102+242=676,c2=262=676,∴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10×24=120(cm2)6.在Rt△ABC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则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5、4、3B.13、12、5C.10、8、6D.26、24、10答案:D具体解答: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不妨设a=5k,c=13k,那么b=12k,又周长为60,∴5k+12k+13k=60,解得k=2,∴△ABC的三边分别为a=10,b=24,c=26。7.在△ABC中,∠A=30°,AC=,BC=2,则S△ABC等于()A. B.C.或 D.或学问点:多解问题学问点的描述:中考中常常用多解问题来检查学生思索问题的严密性,从而培育学生探讨问题的严谨性,是学生得高分的一个难点,各市的中考题中一般都有多解问题,平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思索一再,不要轻易的下结论,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学风。答案:C具体解答:本题没给出图形,作△ABC的AB边的高CD,分两种状况探讨:(1)若高CD在△ABC的内部,如图在Rt△ADC中,∠A=30°,AC=,那么CD=,利用勾股定理得AD=3在Rt△BDC中,BC=2,CD=,那么利用勾股定理得BD=1∴S△ABC=AB×CD=(3+1)×=(2)若高CD在△ABC的外部,如图在Rt△ADC中,∠A=30°,AC=,那么CD=,利用勾股定理得AD=3在Rt△BDC中,BC=2,CD=,那么利用勾股定理得BD=1则S△ABC=AB×CD=(3-1)×=∴S△ABC=或7.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腰上的高为2,则此三角形的顶角为()A.30° B.150°B.30°或150° D.60°或120°答案:B具体解答:本题没给出图形,作图如下,作△ABC的AC边的高BD,分两种状况探讨:(1)若高BD在△ABC的内部,如图在Rt△ABD中,AB=4,BD=2,∴=,∴∠A=30°(2)若高CD在△ABC的外部,如图在Rt△ABD中,AB=4,BD=2,∴=,∴∠DAB=30°∴∠BAC=150°∴三角形的顶角为30°或150°8.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A.24cm2 B.36cm2 C.48cm2学问点:代数思想和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代数与几何的结合。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是用代数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图形的性质,因此常常要结合代数的内容来解决问题,代数中的配方的思想、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用得较多。答案:A具体解答:Rt△ABC中,∠C=90°,那么a2+b2=c2,又c=10cm,所以a2+b2=100由已知a+b=14cm,得(a+b)2=196,即a2+b2+2ab=196,所以2ab=196-100=96,ab=48则Rt△ABC的面积是ab=×48=24(cm2)8.直角三角形中始终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121 B.132 C.100 D.不能确定答案:B具体解答:假设另始终角边为a,斜边为c,依据勾股定理得:c2=a2+112,即(c+a)(c-a)=11×11=121×1因为c+a>c-a,所以c+a=121,c-a=1解方程组得c=61,a=60,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32。9.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480千米的B处,以30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3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假如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A.8小时B.10小时C.12小时D.A市不会受到台风影响学问点: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实际问题中常常要求距离或长度等等,解决这种问题就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求线段长度问题,只要仔细的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是不难找到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答案:C具体解答:过A作AC⊥BF于C,则AC=AB=240<300,∴A市会受到台风影响.过A作AD=300km,交BF于点D.∴DC==180(km),∴该市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12小时.AB小河东北牧童小屋9.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AB小河东北牧童小屋A.15kmB.16kmC.17kmD.18答案:CABDPNA′M具体解答:如图,作出A点关于MN的对称点AABDPNA′M在Rt△A′DB中,A′D=AA′+AD=8+7=15(km),DB=8(km),由勾股定理求得A′B==17(km)10.某校把一块形态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拓为生物园,如图所示,∠ACB=90°,AC=80米,BC=60米,若线段CD是一条小渠,且D点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问D点在距A点多远处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A.D点在距A点60米的地方,最低造价为480元B.D点在距A点50米的地方,最低造价为300元C.D点在距A点64米的地方,最低造价为480元D.D点在距A点64米的地方,最低造价为400元学问点: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实际问题中常常要求距离或长度等等,解决这种问题就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求线段长度问题,只要仔细的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是不难找到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答案:C具体解答:∠ACB=90°,AC=80米,BC=60米,那么依据勾股定理得AB=100米当CD为斜边上的高时,CD最短,从而水渠造价最价,作AB边的高CD∵CD·AB=AC·BC∴CD===48(米)∴AD==64(米)∴D点在距A点64米的地方,水渠的造价最低,其最低造价为480元.10.某市在旧城改造中,安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须要()A.元 B.元 C.元 D.元150150°20m30m答案:C具体解答:作BC边上的高AD,∵∠ABC=150°∴∠ABD=30°,在Rt△ABD中,AB=20m,∴AD=10m,∴三角形空地的面积为BC·AD=×30m×10m=150m∵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须要元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8,BC=6,∠B=90°,AD=C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47 B.49C.53 D.60学问点:转化的数学思想、勾股定理学问点的描述:在解决有关求面积问题时,常通过添加协助线,把一般图形的问题通过分割等手段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问题。目前用得最多的图形就是直角三角形。答案:B具体解答:连结AC,在Rt△ABC中,AB=8,BC=6,∠B=90°∴AC=在△ADC中,AD=CD=∴AD2+DC2=()2+()2=100又∵AC2=102=100∴AD2+DC2=AC2所以∠ADC=90°∴S四边形ABCD=S△ABC+S△ACD=AB·BC+AD·DC=×8×6+··=24+25=49小结: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转化为特殊图形求解,本题通过将图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把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之和。11.在△ABC中,AB=AC=10,BD是AC边上的高,DC=2,则BD等于()A、4B、6C、8D、答案:B具体解答:∵AC=10,DC=2,∴AD=8在Rt△ABD中,AB=10,AD=8,∴BD=612.如图所示,△ABC中,CD⊥AB于D,若AD=2BD,AC=5,BC=4,则BD的长为().A.B.C.1D.学问点:方程的思想学问点的描述:在找不到一个能干脆解决问题的直角三角形时,往往要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答案:B具体解答:∵AD=2BD,∴可设BD=k,AD=2kRt△ADC中,∠ADC=90°,那么AC2-AD2=DC2;Rt△BDC中,∠BDC=90°,那么BC2-BD2=DC2,∴AC2-AD2=BC2-BD2,得方程52-(2k)2=42-k2解得k=,所以BD的长为。1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56 B.48 C.40 D.32答案:B具体解答:如图,假设BD=DC=x,那么AB=AC=16-x,在Rt△ADC中,AD2+DC2=AC2∵AD=8,CD=x,AC=16-x∴82+x2=(16-x)2解得x=6三角形的面积为AD·BC=×8×12=4813.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取3)是()A.20cm;B.10cm;C.14cm;D.无法确定.学问点: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实际问题中常常要求距离或长度等等,解决这种问题就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求线段长度问题,求一条线段的长度的一般方法是:把这条线段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直角三角形。答案:B具体解答:将圆柱沿过点A的母线绽开,画出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侧面绽开图,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径就是图中的线段AB,由题意知在Rt△ABC中,AC=8,BC=×2×2=6,∠C=90°∴AB=(cm)13.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须要找寻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5千米.早晨8:00甲先动身,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动身,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时甲、乙二人还能保持联系吗?()A.能B.不能答案:A分析:要求甲、乙两人的距离,就要确定甲、乙两人在平面的位置关系,由于甲往东、乙往北,所以甲所走的路途与乙所走的路途相互垂直,然后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甲、乙两人的距离.OAOAB走了12千米,即OA=12(千米).乙从上午9:00到上午10:00一共走了1小时,走了5千米,即OB=5(千米).在Rt△OAB中,AB2=122十52=169,∴AB=13(千米),因此,上午10:00时,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15>13,∴甲、乙两人还能保持联系.14、如图,∠AOB=450,点P在∠AOB的内部,OP=2,P1与P关于OA对称,P2与P关于OB对称,则P1P2的长()。A、B、3C、D、2学问点:勾股定理在数学上的应用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数学中常常用于求线段的长度。求一条线段长度的一般方法是:把这条线段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因此一般要添加协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答案:C(也可)具体解答:∵P1与P关于OA对称,∴OP1=OP=2,∠AOP=∠AOP1∵P2与P关于OB对称,∴OP2=OP=2,∠BOP=∠BOP2∵∠AOB=450,即∠AOP+∠BOP=450,∴∠P1OP2=2(∠AOP+∠BOP)=2×450=900,∴在Rt△P1OP2中,P1P22=OP12+OP22=8∴P1P2=14、如图,AC是圆的直径,∠B为直角,AB=6,BC=8,则阴影面积为()。 (A)100π-24 (B)25π-24 (C)100π-48 (D)25π-48答案:B具体解答:∠B为直角,AB=6,BC=8,那么AC=10则阴影面积为π×52-×6×8=25π-2415.在直角三角形中,自两锐角所引的两条中线长分别为5和2,则斜边长为()A.10 B.4 C. D.2学问点:代数思想和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代数与几何的结合。学问点的描述:勾股定理是用代数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图形的性质,因此常常要结合代数的内容来解决问题,代数中的配方的思想、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用得较多。答案:D(也可以)具体解答:如图所示,不妨设中线AD=2,中线BE=5假设AC=b,BC=a在Rt△ADC中,AC2+DC2=AD2,即b2+(a)2=(2)2,化简为4b2+a2=160,在Rt△BEC中,BC2+EC2=BE2,即a2+(b)2=52,化简为4a2+b2=100,两式相加得4b2+a2+4a2+b2=160+100,即5(a2+b2)=260,所以a2+b2=52,依据勾股定理得AB==215、CD是直角△ABC斜边AB上的高,若AB=1,AC:BC=4:1,则CD的长为()。A、B、C、D、答案:A具体解答:假设CB=k,那么AC=4k,直角△ABC中求得AB=k,又已知AB=1,所以k=,BC=,AC=AB·CD=AC·BC得CD=16、如图,△ABC中,∠C=900,AC=3,BC=4,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D,则BD的长为()A、B、3C、D、学问点:方程的思想和折叠问题学问点的描述:在找不到一个能干脆解决问题的直角三角形时,往往要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折叠问题中用得最多,还要特殊留意利用相等的线段。答案:A具体解答:连结AD,△ABC中,∠C=900,AC=3,BC=4,那么AB=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AD=BD假设BD为x,那么AD=x,DC=4-x,△ADC中,∠C=900,AC=3,DC=4-x,AD=x,∴32+(4-x)2=x2,解得x=16.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BEFDCABEFDCC.D.答案:A具体解答:假设AE=x,那么EB=ED=9-x在Rt△ABE中,32+x2=(9-x)2,解得x=4△ABE的面积为×3×4=6(cm2)17.如图,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20cm,D是腰AB上一点,且CD=16cm,BD=12cmA.cmB.cmC.53cmD.42cm学问点:方程的思想学问点的描述:在找不到一个能干脆解决问题的直角三角形时,往往要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DBDBCA具体解答:由BD2+DC2=122+162=202=BC2得CD⊥AB又AC=AB=BD+AD=12+AD,在Rt△ADC中,AC2=AD2+DC2,即(12+AD)2=AD2+162,解得AD=,故△ABC的周长为2AB+BC=cm17.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领域,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反走私A艇发觉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以13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马上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已知A、C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A、B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测得离C艇的距离是12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A.10时4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