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2012·深圳)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净化B.水的汽化C.水的电解D.水的蒸馏2、学生实验用的电流表,当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时,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A.3A,0.1AB.0.6A,0.1AC.3A,0.02AD.0.6A,0.02A3、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85.5A.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40℃时,5g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溶液D.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21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21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5、2015年4月15日北京遭遇13年来最强沙尘暴,整个北京城弥漫在沙尘当中。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A.B.C.D.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活细胞都能发生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C.只有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D.叶片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7、“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A.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人在感冒的时候,____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这说明“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这是由于大脑中____的缘故.10、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等。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____、____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____的酸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____、____。臭氧层:距地面10~50千米处的大气____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____,这一层大气称为“____”。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____,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____,“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____,出现臭氧薄层。11、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___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____(选填“南”或“北”)极.

12、如图一是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7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

(2)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3)将40℃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____.

(4)某同学配制了20℃的A的饱和溶液,利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边的试管中没有晶体析出.甲物质为(填序号)____.

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③水④氧化钙.1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____,电流表A2的示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____.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15、地效翼船(如图)是一种经济、安全的飞行器,其工作原理是:在贴近水面或地面飞行时,离地表很近的带有翼刀或隔断端板的机翼下方,就会形成气流的堵塞,空气流速减小,压强____,使机翼上下表面间的压力差增大,从而产生一个____(填“向上”或“向下”)的力,与轮船、飞机相比,没有了水和高空气流的阻力,相同条件下,所需的推进功率____(填“较小”或“较大”);油耗较低。

1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来表示。17、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隔层,避免在____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也能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切菜时刀受的阻力。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9、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0、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1、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2、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3、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1题,共7分)24、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方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要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必须使水发生化学变化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如果只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来讲构成物质的仍旧是水分子,无法体现出水中元素的组成。

【解答】A中水的净化除去的是水中的的杂质,水本身为发生变化,无法判断水的组成;B中水汽化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发生物理变化,无法判断水的组成;C中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气体体积之比为1:2),氢气的生成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气的生成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能判断水的组成;D中水的蒸馏是除去水中可溶的物质的操作,物理变化,无法判断水的组成。故选C。2、D【分析】【解答】选用“﹣”和“0.6”两个接线柱;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

故选D

【分析】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刻度分为三大格,每一大格分为10小格,不同的量程有不同的分度值.3、C【分析】【解答】解:A、由溶解度数据表可知: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正确;

B、根据表格可以看出,KCl与KNO3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正确;

C、在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10g水中最多溶解4g,溶液的最大浓度可达到≈28.6%;不是33.3%,错误;

D、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在50℃时,将10gKNO3中加20g水,全部溶解,在3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9.16g,故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已有溶解度的意义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据此解答.4、B【分析】【解答】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含义是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210g.

A;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g:100g=11:10,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10g:210g=11:21,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0g:210g=10: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0g:110g=21: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5、D【分析】【解答】A选项表示的天气符号是中雨;B选项表示的天气符号是晴;C选项表示的天气符号是雷阵雨;D选项表示的天气符号是沙尘暴。根据题意;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分析】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符号,需要学生平时多关注天气符号,该题较简单。6、D【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体内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仅发生在萌发的种子内,在所有植物活细胞中都能发生。

【分析】考查呼吸作用7、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温室效应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解答】解:酸雨主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过高有关.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带来的.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造成的.

而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

故答案选D.8、C【分析】【分析】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

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

【解答】A;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在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A错误。

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

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现象可知它们在点燃条件下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

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嗅觉|不正常|适应【分析】【分析】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使嗅细胞的敏感性降低.【解答】解: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使嗅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故答案为:嗅觉;不正常;适应10、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二氧化硫氨氧化物5.6硫酸(H2SO4)硝酸(HNO3)平流达到最高臭氧层紫外线氟氯烃下降【分析】【分析】结合酸雨;臭氧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回答。

【解答】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口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一系列贡大的区域和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酸雨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距地面10一5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一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从而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发现,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遭到破坏,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下降,出现臭氧薄层甚至是臭氧空洞。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氟氯烃,“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世界各国目前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例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氧化硫;氮氧化物;5.6;硫酸(H2SO4);硝酸(HNO3);平流;达到最高;臭氧层;紫外线;

氟氯烃;下降11、地磁场南【分析】【解答】指南针本身就是一个小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故答案为:地磁场;南.

【分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在它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12、10g在30°C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③【分析】【解答】(1)由图可知;7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P表示的含义是在30°C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A物质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40℃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4)20°C的A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边的试管中没有晶体析出,说明甲物质不易吸水;易潮解的物质,则不能为浓硫酸或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故选③.

答案:

(1)10g;(2)在30°C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3)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4)③.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2)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

(3)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

(4)根据浓硫酸、氢氧化钠、冰、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13、不变变大【分析】【解答】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前,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流表A1、A2串联测电路电流;

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A1测电阻R1支路电流;

电源电压不变,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其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电路结构应用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14、47.5mLCBDEA①②③【分析】【解答】(1)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故水的体积为:=47.5mL;故填:47.5mL;

(2)配制溶液时;首先从试剂瓶内取食盐固体,然后放在天平上称量,再放进烧杯中,然后将量取好的水倒入烧杯中,最后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故填:CBDEA;

(3)①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食盐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药品端食盐的质量加上纸片的质量等于砝码端的质量,食盐的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水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填:①②③.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配制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根据溶液配制的步骤解答,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减小或是溶剂增多的缘故,据此解答.15、增大向上较小【分析】【解答】解: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机翼上方气流的截面面积大,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

而下表面平直;因此机翼下方的流速大致等于前方的流速,从而可以知道,机翼下方的流速就小于机翼上方的流速,所以机翼下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上方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因此地效翼船可以飞起来了.

与轮船、飞机相比,没有了水和高空气流的阻力,相同条件下,由P===Fv;可知所需的推进功率较小,油耗较低.

故答案为:增大;向上;较小。

【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2)根据P===Fv分析所需的推进功率大小16、污染物污染指数【分析】【解答】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分析】此题考查空气质量的评价,理解解答即可。17、大气压减小【分析】【分析】菜刀和刀面之间的空气隔层可以防止菜刀紧贴在刀片上;并且可以使刀面与菜刀彼此分开减小摩擦.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解答】解: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刀和刀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层;防止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菜刀紧紧地贴在刀面上.同时,这层空气隔层可以把菜与刀面隔开减小了切菜时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大气压,减小.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9、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0、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