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86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C.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2、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C.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在空中的足球仍受到踢力的作用4、对质量和密度的几种理解中,下列不正确的是()A.对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小则密度大B.对同种物质,质量相同,体积小则密度大C.对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一个铁块从地球拿到月球,它的质量不变5、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然后又远离路灯,在此过程中,影子的长度变化是()A.先长后短,再由短变长B.先短后长,再由长变短C.一直在变长D.一直在变短6、一只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C.密度不变,质量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这样做是因为()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竹的倒影B.
水面“折枝”C.
手影D.
镜中花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叫入射角B.发生漫反射时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光垂直入射到镜面上反射角等于90°10、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
旱冰鞋下装有滚轮C.
瓶盖上刻有纹线D.
给车轮的轴加。
润滑油1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冰花会出现窗户玻璃外表面,这是一种凝华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1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B.有用功一定是150JC.总功一定是250J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13、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透镜L一定是凸透镜B.透镜L对光线一定起发散作用C.光屏上的像一定是倒立的D.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14、下列措施中,属于加快蒸发的是()A.海滩上晒盐池面积很大,池内的海水也很浅B.太阳能热水器要安装在日光照射充足的地方C.在城市里种植花木,扩大草坪面积D.采取地膜覆盖的方法进行育秧15、小明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ρ/(kg⋅m-3)
(常温常压下)水1.0×103冰0.9×103铝2.7×103铜8.9×103铅11.3×103。物质熔点/℃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0锡232铅328铝660铜1083A.用来熔化锡的器皿可以用铝制作B.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铅块,铅块的体积较小C.同一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密度相同D.密度越大的物质,熔点越高16、以下几个验证性的小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发现铃声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到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汽,说明蒸发吸热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音叉在____;声的利用非常广泛,例如:人们利用声能传递____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利用B超能传递____来探测人体内的器官症状.18、一种叫“满天星”的节日彩灯,一组有100只小灯泡串联,将它们接在220伏电压下,每只小灯炮两端的电压为____伏,如果每一只小灯泡的功率是0.5瓦,则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安.19、如图所示,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______臂;剪断物体更省力.
20、如图所示,用球拍击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击球时球拍面发生形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21、(2015春•江苏校级月考)如图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将____,原因是____;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说明____.22、安全带是汽车上的安全装置,它是为了防止汽车行驶突然减速使司乘人员由于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而受到伤害.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司乘人员身体受到的____.23、【题文】在校运动会百米决赛中,李军以12.8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终点记时员是看到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记时,是因为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____(选填“高”或“低”)。2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发出的,客船上的人听到的“钟声”,是通过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25、成语“风吹动中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体是______,该力的作用是使草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6、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____.(判断对错)27、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____(判断对错)28、应用物质密度的知识,可以辨别金银饰品的真伪.(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1题,共7分)29、根据光路,在如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30、2008年9月27日下午16点40分左右;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顺利打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中国人太空出舱的梦想就此实现!
(1)如图为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七”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____形成的.
(2)“神七”进入预定轨道后发射了一颗“伴飞小卫星”.“伴飞小卫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弹射后将摄制中国首张飞船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CCD的第二层“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为“神七”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飞船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可以将电池板可以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
(4)在太空环境下,以下哪个事情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____
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D.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31、(2013•鄂州)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实验时沿____方向拉绳子自由端最省力,且应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32、小明同学在研究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分别将电压表接在AB;BC、AC上去测量电压值.
(1)当小明把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时;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修正?
(2)当小明把电压表接在AC两点之间的时候,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了量程以外,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3、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____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改变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越___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运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
A;据课本知识可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A正确;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B错误;
C;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
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4)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此题考查了响度的理解、控制噪声方式的理解、声音的利用和声速的理解,是一道综合性的声学问题,但难度不大.【解析】【答案】A2、C【分析】解: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解析】【答案】C3、B【分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此题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这是学习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两个物体存在,它们之间要有“作用”时,才会存在力,A错误;B.力的产生时,两个物体可能相互接触,也可能不相互接触,比如磁体间的作用,两个磁体就不相互接触,因此无论是否接触,只要物体间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B正确;C.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C错误;D.被踢起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足球已经离开人脚,由于惯性在空气中飞行,D错误。故选B。【解析】B
4、B【分析】【分析】(1)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娄脩=mV娄脩=dfrac{m}{V}分析;(2)(2)对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4)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本题考查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解答】A.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娄脩=mV
可知,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小则密度大,正确,不符合题意;BCBC.对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相同,B错误,C正确;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
5、A【分析】【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路灯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发生变化,夹角越大影子越短,光线与地面夹角变化时,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一个人沿路走近某一盏路灯;路灯发出的射向人头顶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再远离时,路灯发出的射向人头顶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影子又会变长.
故选A.6、A【分析】【解答】解:蜡烛燃烧;所含的物质是不断减少的,故质量是变小的.
但燃烧后所含的物质种类是不变的;仍然是蜡烛,故密度是保持不变的.
故选A.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7、D【分析】【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
故选:D.
【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8、C【分析】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树枝好像弯折了;这是树枝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此题主要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答.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常解释的现象有:影子(如:皮影戏、立竿见影、日晷、树的影子),日食和月食,金星凌日,小孔成像(如:针孔照相机、大树下的亮斑).【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C【分析】【分析】A;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镜面;光线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解析】【解答】解:A;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故A错误;
B;因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发生漫反射时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
C;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
D;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则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故D错误.
故选BC.10、AC【分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析】【解答】解:A;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这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瓶盖上刻有纹线.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1、BCD【分析】
A;冬天;冰花是由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会出现窗户玻璃内表面,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导致气温较低,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人体上的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
【解析】【答案】(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2、ABC【分析】解: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能有下面两种绕法:
(1)对左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
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1m=150J;
因为η=
所以W总===250J;
额外功:W额=W总-W有=250J-150J=100J;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额=G动h;
所以动滑轮重:
G动===100N;
拉力F的大小:
F=(G物+G动)=(150N+100N)=N;
(2)对右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1m=150J;
因为η=
所以W总===250J;
额外功:W额=W总-W有=250J-150J=100J;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额=G动h;
所以动滑轮重:
G动===100N;
拉力F的大小:
F=(G物+G轮)=(150N+100N)=125N.
由以上计算可知;对物体做的有用功都是150J,总功都是250J,动滑轮重都是100N,故A;B、C都正确;但拉力不同,故D错.
故选ABC.
由题知,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能有右图两种绕法,左图n1=3,右图n2=2,
分别对右图两种情况计算分析;最后判断选择:
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h求对物体做的有用功;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据此求动滑轮重;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F=(G物+G轮)求拉力大小.
本题是一个选择题,实质上是一个小综合题,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每一个量计算出来进行判断.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两种绕法n的确定,二是不计摩擦和绳重时,W额=G轮h,F=(G物+G轮).【解析】【答案】ABC13、ACD【分析】【分析】由题意“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可知,像为实像,然后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判断出是什么透镜,然后根据ABC均是凸透镜性质,D是凹透镜性质即可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A;因凹透镜成像规律:只能生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由题意知像于M处的光屏上,是实像,所以透镜L一定是凸透镜,故本选项正确;
B;因为此透镜是凸透镜;所以透镜L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此时的像是倒立等大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此时的像是倒立等大实像,所以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物距仍然等于像距,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ACD.14、AC【分析】【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析】【解答】解:A;晒盐池的面积很大;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日光照射充足的地方;可以更好的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C;大面积的种植花木和草坪;增大了植物的蒸腾面积,促进了蒸发的进行,符合题意;
D;地膜覆盖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这些措施都减慢了水分的蒸发.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5、AB【分析】解:
A.由表中数据知道铝的熔点是660℃;锡的熔点是232℃,可以用铝做熔化锡的器皿,故A正确;
B.由表中数据知道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根据ρ=的变形式V=可知;质量相等时铅块的体积较小,故B正确;
C.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由表中数据可知,两者的密度不同,所以同一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密度不同,故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铅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大,但铅的熔点小于铜的熔点,所以密度越大的物质熔点不一定越高,故D错误.
故选AB.
(1)由表中可知铝和锡的熔点;据此判断能否用铝器皿熔化锡;
(2)由表中数据可知铜和铅的密度关系,根据ρ=可知两者质量相同时的体积关系;
(3)比较表中水和冰的密度;然后得出密度与状态的关系;
(4)分析表中同种物质的密度和熔点;然后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熔点和沸点、凝固点、密度的关系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解析】【答案】AB16、BC【分析】解: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减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到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故B正确;
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室内高温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故C正确;
D;试管中的碘;吸收热量,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C.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液化过程是放热的.
(4)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要升华;升华过程吸热.
本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中考常考的题型.【解析】【答案】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分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解析】【解答】解:(1)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音叉在振动;
(2)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是利用了声能传声能量;B超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信息.18、略
【分析】
因为有100只小灯泡串联;将它们接在220伏电压下;
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每只小灯炮两端的电压为:=2.2v;
I==≈0.23A.
故答案为:2.2;0.23.
【解析】【答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即可求出每只小灯炮两端的电压,再根据I=即可求出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
19、略
【分析】解:
如图,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在同样的情况下,把被剪物体往剪刀转动轴靠近,减小了阻力臂,由F1L1=F2L2可知,阻力臂L2越小,动力F1越小;即越省力;
故答案为:阻力.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由图可知C动力臂最长,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杠杠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常见题目.【解析】阻力20、球拍相互的
【分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区分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必须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
用球拍击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球;
击球时球拍面发生形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球拍相互的。
【解析】球拍相互的
21、略
【分析】【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解析】【解答】解:(1)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对瓶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由于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得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此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增加;对瓶内空气做功;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22、略
【分析】
(1)汽车行驶时;司机和汽车一起运动,汽车突然刹车,司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撞击方向盘,容易出现事故,为了避免事故发生,要系好安全带.
(2)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惯性;压强.
【解析】【答案】(1)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分析汽车刹车前的运动状态和刹车后司机由于惯性要保持的状态.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3、略
【分析】【解析】根据V=S/t=100m/12.8S=7.8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光速慢,所以得到的时间小,所以成绩偏高。【解析】【答案】7.8,高24、略
【分析】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振动发出的,客船上的人听到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解析】振动;空气25、略
【分析】解: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时;至少有个物体,一个是施加作的体叫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到的物叫受力物.
由此可判断:当风吹草时,风草施加吹的作用施力物体,受到风的吹的用力体由静止变运动;或运动方发生改变都是运动态的改变将草弯,使草的状发变.
故答案:风;、动状态发生变(
或形状发生变)
.
不能离开体存在有力至少两个物体;一个是力物,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果:变物体形状;改体的运动状态.
此考查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理解.【解析】风;草;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或形状发生改变)
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6、×【分析】【分析】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根据压力和重力的定义进行区分两个力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如图:
接触面受到压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
B、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C、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D、
接触面受到压力等于水平压力F;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7、√【分析】【分析】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解析】【解答】解: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故答案为:√.28、√【分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辨别金银饰品的真伪.
故答案为:√.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密度的大小可鉴别不同的物质;但不同的物质可能密度相同,要准确鉴别物质应多种方法并用.五、作图题(共1题,共7分)29、略
【分析】【分析】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通过图中光线的折射情况来确定是什么透镜.【解析】【解答】解:第一个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第二个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靠近主光轴,即透镜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
第三个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即透镜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
如图所示:
六、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
- 挂绳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拆除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生态文明教育在校园的实践与推广
- 现代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及领导力培训方案研究报告
- 国庆节营销活动方案模板
-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猜猜他是谁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2 AnimaIs Lesson 1 Enjoy the story(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 2025仿石漆施工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7.3.1印度(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 骨科手术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课件
- 《湖南师范大学》课件
- 《病原与感染性疾病》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2024-2030年山茶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