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常温下,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碳酸钙B.白磷C.生石灰D.铁钉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制氧气,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会()A.增大B.减小C.不变D.最终达到100%3、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B.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C.“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D.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rm{(}rm{)}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食物腐烂B.蜡烛燃烧铁生锈C.汽油挥发工业上制氧气D.甘蔗榨汁干冰升华6、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A.氮气性质稳定保护气B.酒精可燃性消毒剂C.氧气助燃性氧炔焰切割金属D.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生铁制铁锅B.氧气供给呼吸C.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D.用16%的食盐水选种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的运动形式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的范畴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1)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形成溶液的凝固点____.(填写“升高”或“降低”)

(2)水的导电性非常弱,而在水中加入食盐、硫酸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____,使得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____,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____,氢氧化钠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____,(以上3空均填写微粒的符号)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____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因此蔗糖水溶液不能导电.10、为了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②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g氯化钠;③用____(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____mL水;④配液.配制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烧杯和药匙.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11、某化工厂以生产氢氧化钠和氯气为主要产品,化学反应为:2NaCl+2H2OCl2↑+H2↑+2NaOH.所产氯气主要供给自来水厂做消毒剂.若自来水厂每天需氯气7.1t.求:

(1)该厂每天至少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2)用上述固体氯化钠配制26.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

(3)若该工厂每天用上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生产氢氧化钠和氯气,通过上述化学反应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列式即可).12、已知:rm{A}与一定量的rm{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为rm{C}和rm{D}.

。物质rm{A}rm{B}rm{C}rm{D}--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微观示意图则rm{A}物质中“”的元素化合价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rm{.}若在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rm{B}则rm{C}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有rm{34g}rm{A}完全反应时,生成的质量为______rm{g.}13、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之主题--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水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____;

(2)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

(3)当你身处在地震灾区时,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饮用.下列各项与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____(填标号).

A.吸附;B.消毒;C.电解;D.过滤.14、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周日奶奶给玲玲包饺子.在这一过程中玲玲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1)包饺子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面粉、水、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芹菜、青椒等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

(2)煮饺子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做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____性;

(3)煮饺子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____能:

(4)煮饺子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检验.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____的方法;

(5)用后的锅底有一些水垢,玲玲用厨房中的____很容易将其除去.15、在带有磨砂玻璃盖的培养皿内,一边放几粒碳酸钠晶体,另一边放几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碳酸钠晶体变成白色粉末,固体氢氧化钠表面湿润而逐步溶解.在培养皿内____所表现的现象叫风化.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一切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____(判断对错)17、物质由固态变成该物质气态属于物理变化____.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____填写“∨”或“╳”表示正确与错误.

(1)铁的导电能力比铜强____.

(2)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展性____.

(3)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大多是金属银的粉末____.

(4)人们佩带的金银首饰、金属纽扣等是利用金属具有美丽的色彩和光泽___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____.

(6)我国古代选用金、银、铜作为钱币,从化学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19、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可以选用铁丝,因为生成物是固体.____.20、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____(判断对错)2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人体内缺少铁元素,极有可能罹患贫血症.____.(判断对错)22、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21分)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和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氧气的制取。

利用上述装置和下列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高锰酸钾③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小明选择装置B和C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填序号);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Ⅱ;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用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口进(填”b“或“c“).24、实验室要配制rm{50g}rm{10%}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

rm{(1)垄脵}中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rm{g.}

rm{(2)垄脺}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rm{(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rm{垄脷}中将固体倒入烧杯时洒出。

B.rm{垄脹}中将水倒入烧杯时洒出。

C.溶解完全后,转移时溶液洒出.25、金属活动性探究(反应先后顺序)张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夜,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潇潇认为滤渣乙是银;红红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美美认为滤渣乙是铜;

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①______;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②______的猜想错误,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

取少量滤渣乙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④______现象,证明了你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则滤液甲中含有的物质有⑤______(填化学式)。

【反思与总结】对于含有两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与某一种金属反应时,溶液中活动性⑥______(填“强”或“弱”)的金属⑦______(填“先”或“后”)被置换出来。评卷人得分五、科普阅读题(共3题,共21分)26、一木块漂浮于50℃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填“增多”或“减少”).

27、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了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2003年7月1日,国家将实施新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对室内空气质量做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

。序号参数类别参数标准值标准值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5化学指标二氧化硫略mg/m30.506二氧化氮略mg/m30.240.247一氧化碳略mg/m310108二氧化碳略%0.100.109氨气NH3mg/m30.200.2010臭氧O3mg/m30.160.1611甲醛CH2Omg/m30.100.1012苯C6H6mg/m30.110.1116可吸入颗粒mg/m30.150.15材料2:2002年9月19日《中国环境报》以“教室空气污染不容忽视”为题,报道了新学期北京一些中小学教室因假期装修而引起甲醛(化学式为CH20)、苯(音ben、化学式为C6H6);氨气等气体污染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l的表中,除16项外,属于无机物的有(写化学式)____,属于有机物的有(写化学式)____;

(2)冬天,农村中小学教室内常用燃煤炉子取暖.煤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空气的物质主要有____,其中导致煤气中毒的气体是____.

(3)研究表明,非典病毒“SARS”的大小(1.5×10-7m)与我国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的大小(10-5--10-7m)相仿,“SARS”病毒易附着、存活在可吸入颗粒物上,并随着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内.为了减少“SARS”病毒借助空气污染物传播的机会,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28、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下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根据燃烧的条件表示方法;完成形成“氧化物”概念的条件,将适当的词语填在方框内.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___.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2题,共8分)29、已知:Na2CO3+CaCl2═2NaCl+CaCO3↓,小黄进行了以下六次实验:。实验次数氯化钙固体质量/g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碳酸钙的质量/g15.553005211.130010322.230020433.330030544.435035655.5600X(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____(填序号).

(2)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表中X的值是____.30、锌和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6.5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析】【解答】解:A;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B;白磷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错误;

D;铁钉能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而生锈.错误.

故选:A.2、A【分析】【分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混合物随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故可判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则固体混合物随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所以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质量分数在不断变大,直到反应结束,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比反应前变大,但不能达到100%.

故选A.3、D【分析】【分析】A;根据酸的组成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

D、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分析.【解析】【解答】解:A;酸根据酸分子中有无氧原子分含氧酸和无氧酸两大类;如HCl等就不含氧.故A不正确;

B;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水、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

C;“碳”是一个大家族;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含有碳元素,如NaCl等.故C不正确;

D;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4、A【分析】解:rm{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由于集气瓶中氧气很少,所以实验现象不明显,故A正确;

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B错误;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C错误;

D;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是正确的操作,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D错误。

故选:rm{A}

A;从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去分析解答;

B;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

C;从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气瓶拿去水面时,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

D;从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产生的是氧气,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去分析解答.

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解析】rm{A}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析】【解答】解:A;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使氯化钠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不能再吃,说明已经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对;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进行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甘蔗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6、B【分析】【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分析解答.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做保护气体.

B;酒精能燃烧;但不是消毒剂.

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于帮助燃烧.

D、干冰易升华吸热【解析】【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做保护气,性质与用途一致,故A正确;

B;酒精能燃烧;可以作燃料,做消毒剂是利用了酒精能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性质与用途不一致,故B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于帮助燃烧,性质与用途一致,故C正确;

D;干冰易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常用于人工降雨,性质与用途一致,故D正确.

故选B7、B【分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判断.【解析】【解答】解:A;用生铁制铁锅;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该性质不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所以错误.

B;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必须通过呼吸作用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所以正确.

C;用木炭除去异味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该性质不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所以错误.

D;用16%的食盐水选种;是利用了它的密度比水大,选出的种子饱满,该性质不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所以错误.

故选B.8、A【分析】【分析】A;物质的运动形式属于物理学科研究的范畴;

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解析】【解答】解:

A;物质的运动形式属于物理科学研究的范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的,此项错误;

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

C;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说法正确;

D;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会变成原子,说法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1)根据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凝固点会降低;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些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形成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2)水的导电性非常弱,而在水中加入食盐、硫酸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得溶液能够导电;如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Cl-;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SO42-;氢氧化钠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OH-;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因此蔗糖水溶液不能导电.

故答案为:(1)降低;(2)离子;Na+、Cl-;H+、SO42-;Na+、OH-;蔗糖分子.10、略

【分析】【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蒸馏水的质量和体积;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50g-2.5g=47.5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根据V===47.5cm3=47.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为天平、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和药匙;故答案为:2.5;50mL;47.5;天平;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加速溶解.11、略

【分析】【分析】(1)根据7.1t氯气通过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氯化钠的质量;(2)用氯化钠的质量除以26.5%就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3)先计算出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反应后溶液质量.【解析】【解答】解:(1)设该厂每天至少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x.

2NaCl+2H2OCl2↑+H2↑+2NaOH

11771

x7.1t

x=11.7t

(2)氯化钠溶液的质量:11.7t÷26.5%=44.15t(或44.2t)

(3)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2NaCl+2H2OCl2↑+H2↑+2NaOH

71280

7.1tzy

y=8tz=0.2t

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1.7%

故答案为:(1)11.7t;(2)44.15t;(3)21.7%.12、略

【分析】解:rm{A}分子由rm{1}个rm{S}原子、rm{2}个rm{H}原子构成,因此rm{A}是rm{H_{2}S}氢显rm{+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是rm{-2}价;

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rm{H_{2}S}与rm{O_{2}}发生反应,生成rm{S}和rm{H_{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H_{2}S+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隆媒+2H_{2}O}

若在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氧气,则硫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物质二氧化硫,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rm{2H_{2}S+3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

当有rm{2H_{2}S+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2S隆媒+2H_{2}O}完全反应时,设生成rm{2H_{2}S+3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的质量为rm{34gH_{2}S}则。

rm{2H_{2}S+3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

rm{SO_{2}}rm{x}

rm{2H_{2}S+3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rm{68}

rm{dfrac{68}{128}=dfrac{34g}{x}}

解得rm{128}

故答案为:rm{34g}rm{2H_{2}S+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隆媒+2H_{2}O}rm{2H_{2}S+3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rm{x}.

根据微观示意图;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根据微观与宏观的对应关系,可以达到对所发生反应的判断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计算等,难度不大.rm{dfrac{68}{128}=dfrac

{34g}{x}}【解析】rm{-2}rm{2H_{2}S+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隆媒+2H_{2}O}rm{2H_{2}S+3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rm{2H_{2}S+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2S隆媒+2H_{2}O}rm{2H_{2}S+3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2SO_{2}+2H_{2}O}13、略

【分析】【分析】根据水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常见的净水方法是沉降、过滤、吸附、消毒、蒸馏等.【解析】【解答】解:(1)水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于清洗仪器;故填:洗涤仪器;

(2)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故填:结节约水资源;

(3)吸附是常用的净水方法,消毒是常用的净水方法,电解不适用于净化水,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故填:C.14、略

【分析】

(1)根据六大营养元素可以知道在青椒;芹菜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维生素;

(2)不锈钢是合金;比铁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及更优良的导热性能;

(3)天然气燃烧要放出热量;该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在一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而软水含有较少的或不含钙镁离子,所以当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后,硬水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据此来选择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时会转化成沉淀而析出,故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5)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厨房中的食醋或是白醋等含有酸的物质可以和它们反应,所以可以选择食醋来除去水垢.

故答案为:(1)维生素;

(2)抗腐蚀(导热等优良性能);

(3)热能(或内能);

(4)肥皂水;煮沸;

(5)食醋(或白醋).

【解析】【答案】(1)根据六大营养元素来分析判断;

(2)根据金属的性质来解答;

(3)根据天然气燃烧时化学变化;要放出热量,可以据此解答;

(4)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及软化的方法来解答;

(5)根据水垢的成分来选择合适的试剂.

15、略

【分析】

碳酸钠晶体是含有10个结晶水的碳酸钠;在空气中放置会失去结晶水,而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逐渐潮解,所以碳酸钠晶体表现的现象叫做风化,所以本题答案为:碳酸钠晶体.

【解析】【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现象叫做风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逐渐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分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解析】【解答】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有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

故填:×.17、×【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蒸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1)银的导电性最强其次是铜;

(2)铝具有良好的展性;

(3)铝通常用作金属外面的涂料;俗称“银粉”;

(4)金属具有美丽的色彩和光泽;

(5)人体中各种元素前几位的排序为:氮;碳、氢、氮、钙、磷、钾;

(6)金、银、铜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锈蚀.【解析】【解答】解:(1)银的导电性最强其次是铜;所以铁的导电能力比铜弱;故错.

(2)铝具有良好的展性所以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故对.

(3)用于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主要成分是铝粉,铝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有利于保护内部金属;故错.

(4)金属具有美丽的色彩和光泽所以人们佩带的金银首饰;金属纽扣等;故对.

(5)人体中各种元素前几位的排序为:氮;碳、氢、氮、钙、磷、钾;所以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错.

(6)金;银、铜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锈蚀所以我国古代选用金、银、铜作为钱币;故对.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是考察空气成分和除杂质还有物质化学性质的一道综合题目,为整个教材除杂开始进行铺垫.题目的本意是借助氧气的化学性质,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在除去氧气的同时要通过体积的变化体现氧气的消耗量.在选用铁丝时,本身不能够在空气中燃烧这是本实验中选择替代物质的失误.【解析】【解答】解: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就是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解析】【解答】解: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正确;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症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的成分,如果人体内缺少铁元素,就引起贫血症.所以,上述说法正确.

故答为:√.22、×【分析】【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判断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四、探究题(共3题,共21分)23、略

【分析】解:Ⅰ;(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故填:酒精灯.

(2)小明选择装置B和C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是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填:①③;2KMnO4K2MnO4+MnO2+O2↑.

Ⅱ、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若用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则气体应从b口进.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

Ⅰ;(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

(2)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Ⅱ;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酒精灯;①③;2KMnO4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H2O+CO2↑;b24、略

【分析】解:rm{(1)}配制rm{50g}质量分数为rm{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rm{50g隆脕10%=5g}

rm{(2)垄脺}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rm{(3)A}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将水倒入烧杯时洒出;会使水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由于溶液的均一性;配好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答案:rm{(1)5}rm{(2)}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rm{(3)A}.

rm{(1)}利用溶质质量rm{=}溶液质量rm{隆脕}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

rm{(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解答;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rm{(3)}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可以是溶剂多,也可能是溶质少所导致.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5}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rm{A}25、银、铜、锌美美Zn+2AgNO3=Zn(NO3)2+2Ag气泡产生Zn(NO3)2弱先【分析】解:【猜想与假设】

锌不足或恰好和硝酸银反应滤渣乙是银;

锌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或锌和硝酸铜反应时不足滤渣乙是银和铜;

美美认为滤渣乙是铜;

锌过量时滤渣是银;铜、锌。

故填:银;铜、锌。

【交流讨论】

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美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银最不活泼,加入锌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故填:美美;Zn+2AgNO3=Zn(NO3)2+2Ag。

【实验探究】

取少量滤渣乙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是因为过量的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则滤液甲中含有的物质是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锌。

故填:气泡产生;Zn(NO3)2。

【反思与总结】

对于含有两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与某一种金属反应时;溶液中活动性弱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故填:弱;先。

取上层清夜;加入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银、铜、锌美美Zn+2AgNO3=Zn(NO3)2+2Ag气泡产生Zn(NO3)2弱先五、科普阅读题(共3题,共21分)26、略

【分析】【分析】本题是物理和化学综合的试题,考查对浮力与溶液密度及溶解度的关系.V排越大,说明浮力越小,则溶液的密度越小,也就是说溶液中的溶质减少.对KNO3饱和溶液来说,降低温度就会析出溶质,溶液中的固体会增多.【解析】【解答】解:由函数图象看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说明溶液的密度减小,密度减小的原因是溶液中的溶质减少,当温度降低时,KNO3饱和溶液会析出溶质;同时溶液中的固体增多.

故答案为:降温,增多.27、略

【分析】【分析】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来判断,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从减少排放和吸收处理两个方面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