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制备甲醇的主要反应有。

①CO(g)+2H2(g)CH3OH(g)ΔH1=-116kJ/mol

②CO2(g)+H2(g)CO(g)+H2O(g)ΔH2=+41.2kJ/mol

向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合成气,已知起始时c(CO)=0.1mol/L、c(H2)=0.3mol/L,平衡时c(CO)=0.05mol/L,c(H2O)=0.02mol/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C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甲醇的产量B.升高温度,①和②反应速率都加快C.压缩体积,反应②平衡不移动D.平衡时c(CH3OH)为0.07mol/L2、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I、Ⅱ对反应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内,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乙酸乙酯B.用乙装置除去I2中混有的泥沙C.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4、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B.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C.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大D.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③>②5、已知溶液中存在+H2O2+2H+的平衡,其中呈橙色,呈黄色,向该平衡体系中滴加饱和NaOH溶液时,颜色的变化情况是A.黄色加深B.橙色加深C.颜色不变D.颜色褪去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恒温恒容下,向密闭容器按n(CO2):n(H2)=1:1通入气体,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能判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v逆(CO2)=3v正(H2)B.体系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3molH—O键D.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7、利用甲烷可减少污染,反应原理如下:T℃时,将2mol与1mol的混合气体置于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c点时反应达平衡态B.若则产生的量:ab段<bc段C.a、b、c、d四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D.d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c点的逆反应速率8、对于mA(气)+nB(气)⇌pC(气)+qD(气)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从16.5变成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p+q,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m+nC.m+n>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m+n9、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g)+2B(g)⇌C(g)+D(g),有图I;II所示的反应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P12C.若P34,y轴表示A的转化率D.若P34,y轴表示C的体积分数10、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碳聚四氟乙烯催化剂可提高锌-空气碱性电池的放电性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a极经KOH溶液流入b极B.放电时,向b极移动C.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a极净增1.6g时,b极有1.12L(标准状况)参与反应11、常温下,向1L1.0mol/L的NaClO溶液中缓慢通入SO2气体,使其充分吸收,溶液pH与通入SO2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和NaClO;HClO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HClO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8B.a点溶液中存在4c(Cl-)=c(HClO)+c(ClO-)C.b点溶液中存在c(Na+)>c(SO)>c(Cl-)>c(H+)>c(OH-)D.c点溶液中c(H+)=1.5mol/L12、乙烯水化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程中有两个过渡态B.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D.第①、②、③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13、广泛用于微电子;光电子行业;用粗硅作原料,熔融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B.电解过程中,由粗硅一极向通入的一极迁移C.熔融的中参与阳极反应D.粗硅上的反应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回答下列问题:

Ⅰ、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量。已知如下表数据(25℃):。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HCNK=4.9×10−10CH3COOHK=1.8×10−5H2CO3K1=4.4×10−7,K2=4.7×10−11

①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写序号)

②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三种关系:

①c(Na+)>c(CH3COO-)>c(OH-)>c(H+)

②c(CH3COO-)>c(Na+)>c(H+)>c(OH-)

③c(Na+)>c(OH-)>c(CH3COO-)>c(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选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②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__________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在25℃时,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物质ABC初始浓度/mol·L-11.02.002min时,平衡浓度/mol·L-10.40.21.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

(2)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25℃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值(数值)为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3v正(B)=2v逆(C)

d.c(A)=c(C)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4)若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表示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a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b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16、(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Δ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_______mol∙L−1∙min−1。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时间(min)COH2OCO2H2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0.08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17、乙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原料;可以利用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1)已知:。化学键C-HC-CC=CH-H键能/kJ·mol-1412348612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kJ·mol-1。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用a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

②控制反应温度最佳为__,理由是__。18、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Fe(OH)3的溶度积表达式______,产生Fe(OH)3沉淀的条件是QC______KSP(大于、等于或小于)。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19、SO2(g)=S(g)+O2(g)ΔH>0,ΔS>0,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_____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结构与性质(共2题,共6分)20、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三种气体X;Y、Z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说法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0.03molZ的同时生成0.02mol的Y

B.X的消耗速率和Z的消耗速率相等。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21、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BA4)DC4溶液显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2)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基态E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

(3)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有一种分子空间构形呈三角锥形,该分子极易溶于水,却不溶于CCl4;请解释原因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写一种)。

(4)A2C内的C—A键、A2C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是______。A3C+中A—C—A键角比A2C中的______(填“大”或“小”或“相等”)

(5)与E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在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______种。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4题,共32分)22、在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1,c(OH﹣)=10ymol·L﹣1。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

(1)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01mol·L-1H2SO4溶液的pH=________。

(3)pH=7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若测得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2mol·L-1,且溶液为强碱溶液,则该溶液的pH=______。中和100mL该溶液需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23、2SO2(g)+O2(g)2SO3(g)ΔH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被氧化为1molSO3(g)的ΔH=-98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填“反应物能量”或“生成物能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填“升高”“降低”)。

(2)图中ΔH=________kJ/mol。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总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

(4)25℃、101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已知中和热ΔH=-57.3kJ·mol-1,0.5molBa(OH)2和0.5molH2SO4的反应热ΔH_______(填“>”“=”或“<”)-57.3kJ·mol-124、(1)碳氧化物的转化有重大用途,请回答下列关于和的问题。

已知:①

则的______(用表示)。

(2)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节能减排以及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一种用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①

则表示摩尔燃烧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现反应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

则_____25、(1)常温下,已知0.1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1×108。

①常温下,0.1mol·L-1HA溶液的pH=___;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0.2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HA)-c(OH-)=___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

①该温度下(t℃),将100mL0.1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00mL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

②该温度下(t℃),1体积的稀硫酸和10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稀硫酸的pH(pHa)与NaOH溶液的pH(pHb)的关系是: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A.增大CO2的浓度反应②右移;使CO浓度增大,CO为反应①的反应物,故反应①平衡也右移,提高甲醇的产量;A正确;

B.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正确;

C.压缩体积反应①正向移动,导致反应②的浓度商Q>K;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

D.根据题意;三段式计算:

0.1-x+y=0.05mol/L;因y=0.02mol/L,则x=0.07mol/L,D正确;

故选C。2、D【分析】【详解】

A.由图可知;无催化剂时,随反应进行,生成物浓度也在增加,说明反应也在进行,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催化剂I比催化剂II催化效果好,说明催化剂I使反应活化能更低,反应更快,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使用催化剂II时,在0~2min内Y的浓度变化了2.0mol/L,而a曲线表示的X的浓度变化了2.0mol/L,二者变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曲线不表示使用催化剂II时X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I时,在0~2min内,Y的浓度变化了4.0mol/L,则(Y)===2.0(X)=(Y)=2.0=1.0故D正确;

答案选D。3、A【分析】【分析】

【详解】

A.制取乙酸乙酯时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反应,A选;

B.碘单质易升华,可以用乙装置除去I2中混有的泥沙;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根据两侧圆底烧瓶中颜色的变化;可以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答案选A。4、B【分析】【分析】

【详解】

A.酸或碱都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①②中氢离子浓度相等、③④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抑制水电离程度相等,则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强酸强碱溶液的pH变化幅度较大,弱酸弱碱溶液的pH变化幅度较小,则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故B正确;

C.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生成氢气的量,故C错误;

D.pH=2的HCl溶液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现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可知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故D错误;

故答案为B。5、A【分析】【详解】

在+H2O2+2H+的平衡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时,会消耗氢离子,使得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的浓度增大;所以黄色加深,A正确;

答案为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CD【分析】【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则3v逆(CO2)=v正(H2)时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

B.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中格物质均为气体,所以气体质量不变,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则体积不变,由可得;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

C.断裂3molH—H键时,则消耗3mol断裂3molH—O键,则消耗1molCH3OH(g)和1molH2O(g);所以速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时;则混合物中格物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则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答案选CD。7、CD【分析】【详解】

A.由a到c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正向反应放热,正反应速率升高,由于c到d速率改变,在c点未达到平衡,A错误;

B.ab段温度低于bc段,若ab段反应物浓度大于bc段,ab段正反应速率小于bc段,ab段生成物浓度小于bc段,ab段逆反应速率小于bc段,且bc段<ab段,则产生的量:ab段>bc段;B错误;

C.由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温度越高K值越小,C正确;

D.d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点的逆反应速率大于c点的逆反应速率,d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c点的逆反应速率,D正确;

答案选CD。8、BC【分析】【分析】

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总的质量不变,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从16.5变成16.9,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由于m+n>p+q;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由于m+n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由于m+n>p+q;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正确;

D.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由于m+n

故选:BC。9、CD【分析】【详解】

A.由图I可知,压强相同时,T1条件下,反应先达到平衡,说明T2<T1;升高温度,C%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I可知,温度相同时,P2条件下,反应先达到平衡,说明P1<P2;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P3条件下A的转化率大于P4,则P4<P3;故C错误;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P3条件下C的体积分数大于P4,则P4<P3;故D错误;

故选CD。10、CD【分析】【分析】

a极Zn变成ZnO,化合价升高,故a是负极,b极O2变成OH-化合价降低,故b是正极。

【详解】

A.电子不能通过溶液;A错误;

B.放电时,OH-向负极a极移动;B错误;

C.正极氧气得到电子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正确;

D.a极净增1.6g时,增重的是O元素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1mol,Zn变成ZnO,失去0.2mol电子,根据C中电极反应式,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体积为D正确;

故选CD。11、AB【分析】【分析】

n(NaClO)=1L×1.0mol/L=1mol,通入少量SO2时,发生反应①SO2+H2O+3NaClO=Na2SO4+NaCl+2HClO,SO2过量时,发生反应②SO2+H2O+NaClO=H2SO4+NaCl。由图像可知,b点pH突然减小,且SO2通入mol,说明b点时反应①恰好进行完,c点SO2为1mol;说明c点反应②恰好进行完。

【详解】

A.在b点处,pH=3.8,故c(H+)=10-3.8mol/L,根据反应①可知,n(HClO)=2n(SO2)=mol,故c(HClO)==mol/L,由HClOH++ClO-可知,c(ClO-)=c(H+)=10-3.8mol/L,故Ka===1.5×10-7.6=1.5×100.4×10-8,数量级为10-8;A正确;

B.a点时通入0.2molSO2,n(NaCl)=n(Na2SO4)=n(SO2)=0.2mol,n(HClO)=2n(SO2)=0.4mol,消耗的n(NaClO)=3n(SO2)=0.6mol,剩余的n(NaClO)=1mol-0.6mol=0.4mol,故n(HClO)+n(ClO-)=0.8mol,n(Cl-)=0.2mol,同一溶液中体积相同,所以4c(Cl-)=c(HClO)+c(ClO-);B正确;

C.根据分析,b点恰好发生反应①,n(NaCl)=n(Na2SO4)=n(SO2)=mol,n(HClO)=2n(SO2)=mol,故n(Na+)=1mol,n()=n(Cl-)=mol,HClO可以电离出少量H+,c(H+)=10-3.8mol/L,H2O的电离受到抑制,电离出微量的OH-,c(OH-)=10-10.2,溶液体积为1L,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SO)=c(Cl-)>c(H+)>c(OH-);C错误;

D.c点时恰好发生反应②,n(H2SO4)=n(SO2)=1mol,c(H+)==2mol/L;D错误;

故选AB。12、AD【分析】【分析】

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态,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为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决定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过程是能量的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态,由图可知,该反应进程中有三个过渡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H3O+在第①步被消耗,在第③步又生成,则H3O+是总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决定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图可知,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大,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第①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说明第①步为吸热反应,第②;③步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D。13、BC【分析】【分析】

熔盐LiH中,含有Li+和H-,所以H2应转化为H-,从而得出通入H2的电极为阴极,粗硅为阳极,阴极反应式为H2+2e-═2H-,阳极反应式为Si+4H--4e-=SiH4↑;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A.由以上分析知,通入H2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H2+2e-═2H-,A错误;

B.电解过程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Li+由粗硅一极向通入H2的一极迁移,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粗硅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Si+4H--4e-=SiH4↑,故熔融的中参与阳极反应,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粗硅上反应式为:Si+4H--4e-=SiH4↑,D错误;

故答案为: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详解】

Ⅰ①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得到酸强弱为CH3COOH>H2CO3>HCN>25℃时,根据盐对应的酸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因此等浓度的三种溶液(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故答案为:b>a>c。

②25℃时,根据酸性强弱:HCN>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O2+CN-=HCN+故答案为:H2O+CO2+CN-=HCN+

③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说明酸HA大于碳酸,则盐(NH4)2CO3可以理解为强(相对强)碱弱酸盐;根据谁强显谁性,其溶液的pH大于7;故答案为:大于。

Ⅱ(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含有钠离子和醋酸根,因此则该溶质是CH3COONa,溶液显碱性,且醋酸根离子水解,因此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故答案为:CH3COONa;①。

(2)若上述关系中②是正确的,说明在CH3COONa中加一种物质,由于该溶液显酸性,因此加酸性物质,即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说明在CH3COONa中加一种物质,由于该溶液显碱性,因此加碱性物质,即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Na和NaOH;故答案为:CH3COOH和CH3COONa;CH3COONa和NaOH。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假设浓度相等,则恰好生成CH3COONa,但CH3COONa溶液显碱性,而题知是中性,说明需要增加酸的浓度,则混合前c(NaOH)小于c(CH3COOH);故答案为:小于。【解析】①.b>a>c②.H2O+CO2+CN-=HCN+③.大于④.CH3COONa⑤.①⑥.CH3COOH和CH3COONa⑦.CH3COONa和NaOH⑧.小于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A浓度变化为1.0mol/L-0.4mol/L=0.6mol/L,B变化的浓度为2.0mol/L-0.2mol/L=1.8mol/L,C的变化浓度为1.2mol/L,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即n(A):n(B):n(C)=0.6:1.8:1.2=1: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平衡后A的转化率为×100%=60%;

(2)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平衡常数K=

(3)a.容器内压强不变;可知物质的量不变,为平衡状态,故选;

b.气体质量;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定平衡状态,故不选;

c.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平衡状态,故不选;

d.c(CO2)=c(CO)与起始浓度;转化率有关;不能判定平衡,故不选;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平衡状态,故选;

选ae;

(4)a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可能为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且逆反应速率等于正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若最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所以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满足条件,b时逆反应速率不变,正反应速率增大,逐渐达到平衡状态,故改变的条件为增加反应物A或B的浓度。【解析】①.A(g)+3B(g)⇌2C(g)②.60%③.0.6mol/(L·min)④.4.5×102⑤.ae⑥.加入催化剂⑦.增加A或B或AB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程度越大,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若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答案为: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图中信息得到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3。

(3)①根据图中数据得到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在850℃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L−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c1数值大于0.08mol∙L−1;故答案为:平衡;大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a.增加水蒸气;平衡正向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加氢气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故d符合题意;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CO物质的量浓度减小,H2O物质的量浓度增大,CO2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a.增加水蒸气;平衡正向移动,CO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故a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物质的量浓度减小,H2O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加氢气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d;a。【解析】①.反应进行程度越大②.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③.0.03④.平衡⑤.大于⑥.d⑦.a17、略

【分析】【分析】

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应是-CH2CH3中总键能与-CH=CH2、H2总键能之差;确定平衡状态并结合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结合温度和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

(1)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能键能,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应是-CH2CH3中总键能与-CH=CH2、H2总键能之差,故△H=(5×412+348-3×412-612-436)kJ•mol-1=+124kJ•mol-1;

(2)已知起始时乙苯的物质的量为n,平衡转化率为a,则乙苯变化的物质的量为na,生成的苯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na,即平衡时乙苯物质的量为n(1-a),苯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na,总物质的量为n(1+a),体系总压强为p,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3)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②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较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下可能失催化剂失去活性,且消耗能量较大,故控制反应温度最佳为600℃。

【点睛】

以苯乙烯制备为载体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注意:(1)中认为苯环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不影响计算结果;(2)中平衡常数计算为易错点、难点,注意温度、压强不变,计算物质的量分数与容器体积变化无关。【解析】①.+124②.Kp=③.正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增加,保持体系总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起稀释作用,相当于减小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④.600℃⑤.600℃时,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转化率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还可能使催化剂失活,且能耗大18、略

【分析】【详解】

FeCl3是强酸弱碱盐,NaHCO3是强碱弱酸盐,FeCl3和NaHCO3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钠,所以所以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气泡冒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Fe(OH)3↓+3CO2↑;Fe(OH)3的沉淀溶解平衡为:Fe(OH)3Fe3++3OH-,溶度积表达式为:Ksp=[Fe3+].[OH-]3;产生Fe(OH)3沉淀的条件是Qc大于Ksp。【解析】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气泡冒出Ksp=[Fe3+].[OH-]3大于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19、B【分析】【分析】

【详解】

SO2(g)=S(g)+O2(g)ΔH>0,ΔS>0,若可以自发,高温下可以自发,故错误。五、结构与性质(共2题,共6分)20、略

【分析】【详解】

(1)据图可知X、Y的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且最终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所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min内Δn(X):Δn(Y):Δn(Z)=0.75mol:0.50mol:0.75mol=3:2:3,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X+2Y3Z;

(2)据图可知反应开始至2min,Δn(Z)=0.75mol,容器体积为2L,所以v(Z)==0.125mol/(L•min);

(3)A.生成Z为正反应;生成Y为逆反应,所以单位时间内生成0.03molZ的同时生成0.02mol的Y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A符合题意;

B.消耗X为正反应;消耗Z为逆反应,且X和Z的计量数之比为1:1,所以X的消耗速率和Z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容器体积不变,所以未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会发生变化,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容器恒容,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应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BC。

【点睛】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析】3X+2Y3Z0.125mol/(L•min)ABC21、略

【分析】【分析】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是H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B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2p3;所以B是N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C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6,所以C是O元素;D与C同族,则D是S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是Zn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N,C是O,D是S,E是Zn元素。

(1)化合物(BA4)DC4是(NH4)2SO4,该物质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显酸性,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少;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元素处于第IIA;第VA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处于轨道的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S,因此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元素;

E是Zn元素,基态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是4s能级,该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3)A是H元素,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有一种分子空间构形呈三角锥形,该分子是NH3,NH3极易溶于水,却不溶于CCl4,这是由于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规律;且NH3和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也使物质容易溶解于其中;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或N2H4;

(4)A是H,C是O,A2C是H2O;在水分子中存在H-O键,化学键是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力,要比分子间作用力大得多;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要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得多,只有是在含有H元素的化合物中,且分子中与H原子结合的原子的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的物质分子之间才可以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所以在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三者的大小关系为:O—H>氢键>范德华力;

在H3O+中O原子与H+形成了配位键,使O原子上只有1对孤电子对,而在H2O中O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所以H3O+中的键角比H2O中的大;

(5)E是Z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E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在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K、Cr、Cu三种元素。【解析】酸N球形NH3和H2O都是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规律;且NH3和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H2O2或N2H4O—H>氢键>范德华力大3六、计算题(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分析】

(1)由图像可知x+y=-13,可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0xmol·L-1×10ymol·L-1=

(2)计算出0.01mol·L-1H2SO4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利用pH=-lgc(H+)可计算出数值;

(3)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要看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对大小;利用水的离子积常数知道pH=6.5时溶液为中性,则可以判断则pH=7的溶液呈碱性;

(4)不论何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相等,若测得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2mol·L-1;且溶液为强碱溶液,则该碱溶液的氢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可算出pH,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算出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详解】

(1)水的离子积Kw=c(H+)•c(OH-)=10xmol·L-1×10ymol·L-1=mol2·L-2,由图像可知x+y=-13,故Kw=10-13mol2·L-2;

答案为:10-13mol2·L-2;

(2)0.01mol·L-1H2SO4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1×2=0.02mol·L-1,则pH=-lg(2×10-2)=2-lg2=2-0.3=1.7;

答案为:1.7;

(3)该温度下,Kw=10-13;即当pH=6.5时溶液为中性,则pH=7的溶液呈碱性;

答案为:碱性;

(4)不论何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相等,若测得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2mol·L-1,且溶液为强碱溶液,则该强碱溶液的氢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因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