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浓度为2mol·L-1的氢溴酸溶液VL,欲使其浓度变为4mol·L-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为A.通入标况下的HBr气体44.8LB.加入10mol·L-1氢溴酸0.6VL,再将溶液稀释至2VLC.蒸发掉0.5L水D.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苯酚中“C═C”的个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22.4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NAC.标准状况下,1L戊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D.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3、下列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为植物油B.尝一尝,能食用的为植物油C.点燃,能燃烧的为矿物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煮,不再分层的为植物油4、根据下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当rm{H_{2}O}为液态时,其反应热大于rm{41kJ隆陇mol^{-1}}5、对rm{Na}rm{Mg}rm{Al}rm{Cl}等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rm{HClO_{4}<HClO_{3}<HClO}B.第一电离能:rm{Na<Mg<Al}C.电负性:rm{Na>Mg>Al}D.还原性:rm{Na>Mg>Al}6、工业上制肥皂时;为了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常向皂化锅中慢慢加入食盐颗粒,将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液中析出,这一过程叫()

A.蒸馏。

B.过滤。

C.盐析。

D.吸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金属元素C.原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6题,共12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生病时都可以自己到药店买药吃,不用请医生诊治B.注射青霉素前,一定要先进行皮肤敏感试验C.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D.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9、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rm{.}将来会成为石油的替代能源rm{.}南海存在丰富的可燃冰,我们国家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rm{.}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rm{(}rm{)}A.可燃冰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B.可燃冰是清洁能源C.可燃冰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可燃冰释放出的气体和天然气主要成分相同10、工业上,rm{CH_{3}OH}也可由rm{CO}和rm{H_{2}}合成rm{.}参考合成反应rm{CO(g)+2H_{2}(g)?CH_{3}OH(g)}的平衡常数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

。温度rm{/隆忙}rm{0}rm{100}rm{200}rm{300}rm{400}平衡常数rm{667}rm{13}rm{1.9隆脕10^{-2}}rm{2.4隆脕10^{-4}}rm{1隆脕10^{-5}}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rm{triangleS<0}C.在rm{T隆忙}时,rm{1L}密闭容器中,投入rm{0.1molCO}和rm{0.2molH_{2}}达到平衡时,rm{CO}转化率为rm{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rm{100}D.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rm{(5MPa)}和rm{250隆忙}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B.氢化物的沸点:H2O>NH3>HF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D.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12、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rm{(}rm{)}A.rm{C_{2}H_{4}}和rm{C_{4}H_{8}}B.苯和甲苯C.乙二醇和丙三醇D.和13、关于人造丝和蚕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rm{(}rm{)}A.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二者D.二者成分不同,但燃烧产物相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3分)实验室配置硫酸铝溶液时常滴入少量稀硫酸,解释:______。15、(1)AgNO3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填“促进”、“抑制”)其水解。(2)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存在的离子有,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氨水的浓度a0.01mol·L-1(填“>”、“<”或“=”)。(3)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B.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16、某学生用0.1mol/L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碱式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

(4)实验中用一手控制____(填仪器及部位),另一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6)滴在锥形瓶内壁上的KOH用蒸馏水冲下,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17、0.2mol有机物和0.4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g.

(1)燃烧后的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O2____mol、CO____mol、H2O(g)____mol.

(2)推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

(3)若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两种环境不同的H,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18、(6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请分析:(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原因是。(3)CO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答一点即可)19、为了探究乙酸乙酯水解的条件;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支相同的试管编号为rm{1}rm{2}rm{3}各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药品。

。试管编号rm{1}rm{2}rm{3}加入的药品和数量rm{4mL}蒸馏水rm{4mL}蒸馏水。

rm{+3}滴浓rm{H_{2}SO_{4}}rm{4mL}蒸馏水。

rm{+3}滴rm{NaOH}浓溶液rm{3}滴甲基橙试剂。

rm{2mL}乙酸乙酯rm{3}滴甲基橙试剂。

rm{2mL}乙酸乙酯rm{3}滴石蕊溶液。

rm{2mL}乙酸乙酯rm{3}滴石蕊溶液。

rm{2mL}乙酸乙酯步骤二:将三支试管振荡后,静置,插入热水浴rm{(}约rm{75隆忙)}中,加热约rm{5min}加热过程中不再振荡.

回答下列问题:

rm{(1)}根据你已有的对乙酸乙酯反应条件的认识;该实验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中的______.

rm{(2)}该实验对反应温度的控制较为严格;若温度过高时,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rm{(3)}在步骤二中;振荡试管后可观察到液体稍显浑浊,其原因是______.

rm{(4)}按所设步骤实验反应速率较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rm{(5)}在实际操作中,针对rm{(4)}中的原因进行改进后;预期的现象仍不明显,有人又将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试管编号rm{1}rm{2}rm{3}加入的药品和数量rm{4mL}饱和食盐水rm{4mL}饱和食盐水。

rm{+3}滴浓rm{H_{2}SO_{4}}rm{4mL}饱和食盐水。

rm{+3}滴rm{NaOH}浓溶液rm{3}滴甲基橙试剂。

rm{2mL}乙酸乙酯rm{3}滴甲基橙试剂。

rm{2mL}乙酸乙酯rm{3}滴石蕊溶液。

rm{2mL}乙酸乙酯rm{3}滴石蕊溶液。

rm{2mL}乙酸乙酯实验现象和预期的完全一致rm{.}请分析这一改进的主要作用是______.20、分析下表提供的数据:

。化学式电离常数rm{HClO}rm{K_{a}=3隆脕10^{-8}}rm{H_{2}CO_{3}}rm{K_{a1}=4.3隆脕10^{-7}}rm{K_{a2}=5.6隆脕10^{-11}}rm{K_{a2}=5.6隆脕10^{-11}}rm{84}消毒液rm{(}有效成分为rm{NaClO)}久置于空气中会失效,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1、现有下列各组物质:

Ⅰrm{垄脵{O}_{2}}和rm{{O}_{3}垄脷C{H}_{2}=CH-C{H}_{3}}和rm{C{H}_{2}=CH-CH=C{H}_{2}垄脹}和rm{{O}_{3}垄脷C{H}_{2}=CH-C{H}_{3}

}和rm{C{H}_{2}=CH-CH=C{H}_{2}

垄脹}rm{垄脻C{H}_{3}C{H}_{2}C{H}_{3}}和rm{C{H}_{3}C{left(C{H}_{3}right)}_{3}垄脼^{235}_{phantom{0}92}mathrm{A}}和质量数为rm{垄脺{}_{1}^{1}{H}_{2}O}中子数为rm{{}_{1}^{2}{H}_{2}O}的原子rm{垄脽{C}_{2}{H}_{5}C隆脭CC{H}_{3}}和rm{垄脻C{H}_{3}C{H}_{2}C{H}_{3}

}

rm{C{H}_{3}C{left(C{H}_{3}right)}_{3}

垄脼^{235}_{phantom{0}92}mathrm{A}}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rm{238}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rm{146}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rm{垄脽{C}_{2}{H}_{5}C隆脭CC{H}_{3}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rm{C{H}_{3}CH=CHCH=C{H}_{2}}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Ⅱ在下列有机物中:rm{(1)}溴乙烷,rm{(2)}乙醇,rm{(3)}丙醛,rm{(4)}乙酸,rm{(5)}甲酸甲酯,rm{垄脵}苯酚rm{垄脷}能与rm{垄脹}溶液反应的有______;

rm{垄脺}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______;完成其中一个物质的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

rm{垄脻}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

rm{垄脼}能使酸性rm{(1)}溶液褪色的有______rm{NaOH}用序号填空rm{(2)}rm{(3)}评卷人得分四、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2、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现准确称取0.72g某烃样品;经燃烧后A管增重2.2g,B管增重1.08g。请回答: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是:__________;

(2)A、B管内均盛有固态试剂,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重量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改进这套装置的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_。

(5)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23、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中国的制碱工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图是纯碱工艺的简化流

(1)写出C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纯碱工艺中HCO3-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时先氨化再通CO2,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滤液A中最主要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

(5)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分离滤液A中的主要物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有白色晶体生成,用化学原理解释白色晶体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纯碱样品因煅烧不充分而含少量NaHCO3,取质量为m1的纯碱样品,充分加热后质量为m2,则此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实验室用镁和硝基苯制取反式偶氮苯(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实验原理如下:

2+4Mg+8CH3OH→+4Mg(OCH3)2+4H2O

已知:①Mg(OCH3)2在水中极易水解。

②反式偶氮苯产品在紫外线照射后部分转化为顺式偶氮苯。

(1)反应中,硝基苯变为反式偶氮苯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

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还原反应D、氧化反应。

(2)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加入的镁条应用砂纸打磨干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中和至中性,即有反式偶氮苯粗产品析出,抽滤(抽滤装置如图1),滤渣用95%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

①为了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加入乙酸时需要____________(填“缓慢加入”;“快速加入”)。

②抽滤过程中要洗涤粗产品,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乙醚B.蒸馏水C.95%乙醇水溶液D.饱和NaCl溶液。

③重结晶操作包括“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___________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________操作除去了可溶性杂质。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8分)25、(8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C是紫红色金属单质,G是蓝色沉淀,X是葡萄糖溶液,H是砖红色沉淀,F是形成酸雨的无色有害气体,所有反应物、生成物中的水均未标出;反应②的条件是使用浓B溶液和加热。(1)A是,E是;(2)电解A溶液时阴极的反应式;(3)电解A溶液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6、下图转化关系中,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合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K(NH4Cl)。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为氧气。反应①和②均在溶液中进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向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4)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这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于单质碘(填“强”或“弱”)。(5)向J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27、(8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C是紫红色金属单质,G是蓝色沉淀,X是葡萄糖溶液,H是砖红色沉淀,F是形成酸雨的无色有害气体,所有反应物、生成物中的水均未标出;反应②的条件是使用浓B溶液和加热。(1)A是,E是;(2)电解A溶液时阴极的反应式;(3)电解A溶液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8、下图转化关系中,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合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K(NH4Cl)。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为氧气。反应①和②均在溶液中进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向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4)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这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于单质碘(填“强”或“弱”)。(5)向J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4分)29、在下列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互为同一物质的有________;(1)液氯(2)氯气(3)白磷(4)红磷(5)氕(6)氚(7)(8)(9)CH2=CH﹣CH3(10)(11)2,2﹣二甲基丁烷.30、在下列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互为同一物质的有________;(1)液氯(2)氯气(3)白磷(4)红磷(5)氕(6)氚(7)(8)(9)CH2=CH﹣CH3(10)(11)2,2﹣二甲基丁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解析】【答案】B2、D【分析】【解答】解:A、苯环中无碳碳双键,即苯酚中无碳碳双键,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丙烷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共价键个数小于10NA个;故B错误;

C;标况下戊烷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含0.2NA个碳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苯环中无碳碳双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C;标况下戊烷为液体;

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3、D【分析】解:A.植物油和矿物油;密度都小于水,加入水中,都浮在水面上,故A错误;

B.化学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不能用品尝的方法判断物质,故B错误;

C.植物油和矿物油都能够燃烧;故C错误;

D.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够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反应后液体不再分层,故D正确;

故选D.

植物油和矿物油都是有机物;密度都小于水,都能够燃烧,植物油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矿物油成分为小分子的烃,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区别,明确二者的成分和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析】【答案】D4、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的意义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注意焓变数值大小与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为易错点.

【解答】

A.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由图象可知反应热为rm{+41kJ?mol}rm{+41kJ?mol}rm{{,!}^{-1}},rm{CO(g)+H}rm{CO(g)+H}rm{{,!}_{2}}rm{O(g)篓TCO}rm{O(g)篓TCO}rm{{,!}_{2}}rm{(g)+H}rm{(g)+H}rm{{,!}_{2}}

rm{(g)triangleH=-41kJ?mol}

rm{(g)triangleH=-41kJ?mol}rm{{,!}^{-1}},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为液态时反应热为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气体变为液体放热,若当rm{H}rm{H}rm{2}rm{2}rm{O}为液态时反应热为rm{triangleH}

rm{O}【解析】rm{B}5、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本题注意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解答】A.同一成酸元素若能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酸性依氧化数递增而递增,即rm{HClO}rm{HClO}rm{{,!}_{4}}rm{>}rm{HClO}rm{HClO}rm{{,!}_{3}},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rm{>}的最外层为全充满状态,电子能量最低,第一电离能rm{HClO}B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rm{HClO}C错误;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还原性:rm{Mg}D正确。故选D。rm{Mg>Al}【解析】rm{D}6、C【分析】

A.蒸馏是根据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将这两种混合物分离开来;故A错误;

B.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故B错误;

C.盐析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分离;则向皂化锅中慢慢加入食盐颗粒,将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液中析出为盐析,故C正确;

D.结构为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气体;色素、水中悬浮杂质等,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盐析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分离.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搅拌加热;反应后形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水形成混合物.往锅内加入食盐颗粒,搅拌、静置,使高级脂肪酸钠与甘油、水分离,浮在液面.

7、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晶体构成微粒间作用力,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物质晶体类别与微粒间作用,注意rm{A}rm{D}选项的特殊性。rm{A}选项的特殊性。【解答】rm{D}

A.分子晶体一般含有共价键,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A错误;

B.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铵盐,故B错误;

C.原子晶体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一定不含离子键,只要含有离子键就属于离子晶体,故C正确;故D错误。

D.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rm{NaOH}故D错误。

rm{NaOH}【解析】rm{C}二、双选题(共6题,共12分)8、B|D【分析】解:A.OTC药品可以去药店直接购买;非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证明方可购买,故A错误;

B.注射青霉素后可能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故B正确;

C.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恶心;呕吐、听力下降、过敏反应等不良后果,故C错误;

D.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要合理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故D正确;

故选BD.

A.OTC药品可以去药店直接购买;非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证明方可购买.

B.注射青霉素后可能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

C.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D.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本题考查药物的使用,难度不大.“是药三分毒”,拒绝滥用药物,珍爱生命.【解析】【答案】BD9、rBD【分析】解:rm{A.}“可燃冰”rm{隆虏CH_{4}?(H_{2}O)_{n}隆鲁}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故A错误;

B.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清洁能源,故B正确;

C.“可燃冰”rm{隆虏CH_{4}?(H_{2}O)_{n}隆鲁}具有烷烃的性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可燃冰释放出的气体为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两者主要成分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A.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B.根据可燃冰燃烧的产物考虑;

C.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结合的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

本题考查可燃冰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可燃冰的组成,燃烧产物和特点以及烷烃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解析】rm{BD}10、rAC【分析】解:rm{A}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rm{triangleH-Ttriangle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该反应的rm{triangleH-Ttriangle

S<0}若能够自发进行rm{triangleH>0}必须小大于rm{triangleS}故B错误;

C;结合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rm{0}

起始量rm{CO(g)+2H_{2}(g)?CH_{3}OH(g)}rm{(mol/L)}rm{0.1}rm{0.2}

变化量rm{0}rm{(mol/L)}rm{0.1隆脕50%}rm{0.1}

平衡量rm{0.05}rm{(mol/L)0.05}rm{0.1}

平衡常数rm{K=dfrac{0.05}{0.05times0.1^{2}}=100}故C正确;

D、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rm{0.05}和rm{K=dfrac{0.05}{0.05times

0.1^{2}}=100}是从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两方面综合考虑,故D错误;

故选AC.

A;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B、rm{triangleH-Ttriangle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C;结合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D;正反应吸热;温度越低反应物转化率越高.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平衡常数概念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rm{(5MPa)}【解析】rm{AC}11、A|D【分析】解:A;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具有半导体的性质;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H2O、NH3、HF属于分子晶体,但H2O、NH3、HF中都含有氢键,使得沸点变大,每个H2O中含有2个氢键,每个NH3中含有1个氢键,每个HF中含有1个氢键,且氟的非金属性强于氮,所以氢化物的沸点:H2O>HF>NH3;故B错误;

C;卤族元素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升高;碱金属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降低,所以同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点从上到下不一定逐渐降低,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P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故D正确;

故选AD.

A;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B、根据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结合H2O、NH3;HF中含有氢键分析;

C;根据卤族元素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升高;碱金属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降低;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和差异性,比较基础,注意从原子结构理解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解析】【答案】AD12、rAB【分析】解:rm{A}rm{C_{2}H_{4}}为乙烯,rm{C_{4}H_{8}}可以是丁烯;也可以是环丁烷,两者不一定是同系物,故A错误;

B、苯和甲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rm{1}个rm{CH_{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B正确;

C;乙二醇和丙三醇含有羟基的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B.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rm{CH_{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物质满足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

本题考查了同系物的概念与判断方法,难度不大,注意明确同系物的概念,明确同系物必须满足结构相似,有的物质之间满足相差一个或若干个rm{CH_{2}}原子团,但结构不相似,就不属于同系物.【解析】rm{AB}13、rAD【分析】解:rm{A}人造丝是人造纤维,由rm{C}rm{H}rm{O}元素构成,不是蛋白质;蚕丝是蛋白质,由rm{C}rm{H}rm{O}rm{N}等元素构成;故A错误;

B、人造丝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rm{1}万;故均为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人造丝是人造纤维,由rm{C}rm{H}rm{O}元素构成,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蚕丝是蛋白质,由rm{C}rm{H}rm{O}rm{N}等元素构成;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故可以用灼烧的气味区别,故C正确;

D;二者成分不同;含有的元素种类不同,故燃烧产物不同,故D错误.

故选AD.

人造丝是人造纤维,由rm{C}rm{H}rm{O}元素构成;蚕丝是蛋白质,由rm{C}rm{H}rm{O}rm{N}等元素构成;两者元素构成不同,燃烧产物也不同,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和人造丝在元素的组成上的区别,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人造丝不是蛋白质.【解析】rm{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解析】【答案】15、略

【分析】试题分析:(1)银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发生水解,有氢离子生成,所以溶液显酸性。硝酸中会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所以可以抑制硝酸银的水解(2)产物是氯化铵和水,所以溶液中会存在氢氧根离子、氢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主要产物是氯化铵,而铵根离子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而从题意可知溶液呈中性,所以排序为考点:盐类水解相关知识的应用【解析】【答案】⑴Ag++H2OAgOH+H+抑制⑵OH-、H+、NH4+、Cl-c(Cl-)=c(NH4+)>c(H+)=c(OH-)>⑶AB16、略

【分析】

(1)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顺序操作;故答案为:BDCEAF;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标准溶液被稀释;故答案为:为了防止标准溶液被稀释;

(3)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4)滴定时;滴定过程中,用一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另一手摇动锥形瓶,两眼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滴定时,当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等质量的NaOH或KOH固体来中和酸时,NaOH消耗的盐酸的多,所以会造成V(标)偏小,根据C(待测)═可知C(待测)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6)滴在锥形瓶内壁上的KOH用蒸馏水冲下;所取待测液的量没变,故不影响V(标准),所以滴定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解析】【答案】(1)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

(2)滴定管在装液时;为了防止溶液被稀释,需用待装液润洗;

(3)根据C(待测)═分析误差;

(4)根据中和滴定存在规范操作分析;如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5)根据等质量的NaOH或KOH固体来中和酸时,NaOH消耗的盐酸的多,然后根据C(待测)═分析误差;

(6)根据C(待测)═分析误差.

17、略

【分析】

(1)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g为有机物燃烧生成水的质量,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6mol.

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g,令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为x,则:

CuO+COCu+CO2;固体质量减少△m

1mol16g

x3.2g

所以x==0.2mol.

最后气体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4mol;

,由反应CuO+COCu+CO2可知;0.2molCO与Cu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0.4mol-0.2mol=0.2mol.

故答案为:0.2;0.2;0.6;

(2)0.2mol有机物和0.4molO2生成0.2molCO2、0.2molCO和0.6molH2O(g);

所以0.2mol有机物含有C原子为0.2mol+0.2mol=0.4mol,含有H原子为0.6mol×2=1.2mol,含有O原子为0.2mol×2+0.2mol+0.6mol-0.4mol×2=0.4mol,即1mol有机物含有C原子为2mol,含有H原子为6mol,含有O原子为2mol,所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6O2,故答案为:C2H6O2;

(3)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两种环境不同的H,故有机物为乙二醇,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故答案为:HOCH2CH2OH.

【解析】【答案】(1)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g为有机物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量;

气体通过灼热CuO,发生反应CuO+COCu+CO2;根据差量法计算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

根据反应CuO+COCu+CO2计算CO与Cu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气体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包含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CO与Cu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据此计算;

(2)根据(1)中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2、CO和H2O(g)物质的量;利用元素守恒,计算0.2mol有机物含有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书写化学式;

(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两种环境不同的H;结合有机物的分子式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式.

18、略

【分析】试题分析:(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填: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显碱性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填:都含有氢氧根离子.(3)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填:冶炼金属.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解析】【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两种溶液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3)冶炼金属。19、略

【分析】解:rm{(1)}乙酸乙酯不溶与水密度小于水,所以试管rm{1}中现象为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橙色;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硫酸具有酸性,遇到石蕊显红色,所以试管rm{2}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的乙酸乙酯层,下层为显红色的浓硫酸层;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接触的部分发生水解,石蕊与碱变蓝,所以试管rm{3}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是未水解的乙酸乙酯,下层是溶有石蕊的氢氧化钠的溶液;

故选:rm{A}

rm{(2)}乙酸乙酯沸点低;高温时,乙酸乙酯易挥发;

故答案为:高温下乙酸乙酯挥发;

rm{(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振荡试管后可观察到液体稍显浑浊,是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形成乳浊液;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形成乳浊液;

rm{(4)}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试管中,有机层和水层接触面积太小,所以反应速率慢;

故答案为:有机层和水层接触面太小;

rm{(5)}乙酸乙酯在水中和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相差较大;改用饱和食盐水后大大减少了乙酸乙酯的溶解;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在水中和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相差较大;改用饱和食盐水后大大减少了乙酸乙酯的溶解.

rm{(1)}乙酸乙酯不溶与水密度小于水;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硫酸具有酸性;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易溶性的乙酸钠和乙醇;

rm{(2)}依据乙酸乙酯沸点低解答;

rm{(3)}依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解答;

rm{(4)}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rm{(5)}饱和食盐水能够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本题考查了酯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解析】rm{A}高温下乙酸乙酯挥发;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形成乳浊液;有机层和水层接触面太小;乙酸乙酯在水中和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相差较大,改用饱和食盐水后大大减少了乙酸乙酯的溶解20、略

【分析】解:依据次氯酸与碳酸的电离常数判断酸性强弱,可知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依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可知,次氯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rm{ClO^{-}+H_{2}O+CO_{2}=HClO+HCO_{3}^{-}}

故答案为:rm{ClO^{-}+H_{2}O+CO_{2}=HClO+HCO_{3}^{-}}

依据次氯酸与碳酸的电离常数判断酸性强弱;可知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结合强酸制弱酸规律书写离子方程式。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能够依据电离常数判断酸性强弱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解析】rm{ClO^{-}+H_{2}O+CO_{2}=HClO+HCO_{3}^{-}}21、Ⅰ

rm{(1)}

rm{(2)}

rm{(3)}

rm{(4)}

rm{(5)}

rm{(1)垄脵垄脺垄脻垄脼}

rm{(2)垄脵垄脷}任意一个

rm{(3)垄脹垄脻}

rm{(4)垄脷垄脼}

【分析】Ⅰ【分析】本题考查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五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解答】rm{垄脵O_{2}}和rm{O_{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rm{垄脷CH_{2}=CH-CH_{3}}和rm{CH_{2}=CH-CH=CH_{2}}的结构不同,分子式也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种物质;rm{垄脹}和组成和结构都相同为同一物质;rm{垄脺}rm{{}_{1}^{1}{H}_{2}O}和rm{{}_{1}^{2}{H}_{2}O}组成和结构都相同为同一物质;rm{垄脻CH_{3}CH_{2}CH_{3}}和rm{CH_{3}C(CH_{3})_{3}}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若干个rm{CH_{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rm{垄脼}质量数为rm{238}中子数为rm{146}的原子,其质子数为rm{238-146=92}与rm{^{235}_{phantom{0}92}mathrm{A}}质子数相同质量数rm{^{235}_{phantom{0}92}mathrm{A}

}或中子数rm{(}不同互称同位素;rm{)}和rm{垄脽C_{2}H_{5}C隆脭CCH_{3}}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rm{CH_{3}CH=CHCH=CH_{2}}rm{(1)垄脻}rm{(2)垄脽}rm{(3)垄脼}rm{(4)垄脵}Ⅱ【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银镜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难度不大rm{(5)垄脹垄脺}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解答】rm{.}溴乙烷和rm{(1)垄脵}甲酸甲酯能与氢氧化钠溶发生取代反应,rm{垄脻}乙酸和rm{垄脺}苯酚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rm{垄脼}rm{垄脵垄脺垄脻垄脼}溴乙烷和rm{(2)垄脵}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其中,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rm{垄脷}rm{垄脵垄脷}丙醛和rm{(3)垄脹}甲酸甲酯中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故答案为:rm{垄脻}rm{垄脹垄脻}乙醇和rm{(4)垄脷}苯酚具有还原性,能与酸性rm{垄脼}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rm{KMnO_{4}}溶液褪色,故答案为:rm{KMnO_{4}}rm{垄脷垄脼}【解析】Ⅰrm{(1)}rm{(2)}rm{(3)}rm{(4)}rm{(5)}Ⅱrm{(1)垄脵垄脺垄脻垄脼}rm{(2)垄脵垄脷}任意一个rm{(3)垄脹垄脻}rm{(4)垄脷垄脼}

四、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2、略

【分析】分析:(1)D中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应先通过C中的浓硫酸干燥,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通入B(吸收水);A(吸收二氧化碳)中,按照上述分析进行装置的连接。

(2)氢氧化钠固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便测定有机物中碳的量。

(3)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把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减小实验误差。

(4)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直接进入A装置中;影响实验。

(5)根据A管质量增加2.2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的量,B管质量增加1.08g是水的质量,计算出氢原子的量,算出碳氢原子个数比,确定烃的分子式,再根据题意要求写出结构简式。

详解:(1)D中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应先通过C中的浓硫酸干燥,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通入B(吸收水)、A(吸收二氧化碳)中,根据产物的质量推断有机物的组成,则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是g-f-e-h-i-c-d-a-b(或g-f-e-h-i-d-c-b-a);正确答案:g-f-e-h-i-c-d-a-b(或g-f-e-h-i-d-c-b-a)。

(2)A中盛放氢氧化钠固体;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答案:吸收生成二氧化碳。

(3)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尽可能转化为CO2;如果把CuO网去掉,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吸收,A管重量将减小;正确答案:吸收生成二氧化碳;使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尽可能转化为CO2;减小。

(4)A装置中氢氧化钠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但是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也能够进入A装置,影响实验,因此在A装置后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正确答案:在A装置后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A管质量增加2.2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n(CO2)=2.2g÷44g·mol﹣1=0.05mol,n(C)=n(CO2)=0.05mol,B管质量增加1.08g是水的质量,n(H2O)=1.08g÷18g.mol﹣1=0.6mol,n(H)=2n(H2O)=1.2mol,此有机物为烃,故只含有C和H两种元素,且个数比为:0.05:1.2=5:12,故可以确定为戊烷(C5H12),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2种,可在相同、不同的甲基上,和正确答案:(CH3)4C;2。【解析】g-f-e-h-i-c-d-a-b(或g-f-e-h-i-d-c-b-a)吸收生成二氧化碳使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尽可能转化为CO2减小在A装置后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CH3)4C223、略

【分析】(1)CO2为共价化合物,碳原子与氧原子键形成双键,CO2的电子式为正确答案:

(2)二氧化碳通入氨气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离子方程式为.CO2+NH3·H2O=HCO3—+NH4+;正确答案:CO2+NH3·H2O=HCO3—+NH4+。

(3)NH3极易溶于水,先通NH3可使更多的CO2与其反应,能增大c(NH4+)和c(HCO3-),有利于NaHCO3晶体的析出,所以工业生产时先氨化再通CO2;正确答案:NH3极易溶于水,先通NH3可使更多的CO2与其反应,能增大c(NH4+)和c(HCO3-),有利于NaHCO3晶体的析出。

(4)碳酸氢铵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后,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过滤后,滤液A中主要为氯化铵溶液,所以滤液A中最主要的两种离子是NH4+和Cl-;正确答案:NH4+和Cl-。

(5)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进入到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增大c(NH4+),使平衡NH4Cl(s)NH4+(aq)+Cl-(aq)逆向移动,促使氯化铵结晶析出;滤液A中含有大量NH4+和Cl-,加入食盐,增大c(Cl-),使平衡NH4Cl(s)NH4+(aq)+Cl-(aq)逆向移动,促使氯化铵结晶析出;温度降低有利于氯化铵结晶析出;正确答案:滤液A中含有大量NH4+和Cl-,加入食盐,增大c(Cl-);通入氨气,增大c(NH4+),使平衡NH4Cl(s)NH4+(aq)+Cl-(aq)逆向移动;促使氯化铵结晶析出;温度降低有利于氯化铵结晶析出。

(6)由方程式可知有2mol反应,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就减少那么题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m1-m2)g,需要的质量为x=84(m1-m2)/31,将其带入下式可得:ω(NaHCO3)=x/m1×100%=正确答案:【解析】CO2+NH3·H2O=HCO3—+NH4+NH3极易溶于水,先通NH3可使更多的CO2与其反应,能增大c(NH4+)和c(HCO3-),有利于NaHCO3晶体的析出NH4+和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