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身体柔软而富有弹性,蛇的嘴几乎可以碰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____(yōnɡ)____(lǎn)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度过悠长的午后。B.中午,记者终于到达“嫦娥一号”的观测点,____(xùn)____(shù)架起像机,一刻不停地瞄准远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C.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攀爬到海拔5072米的最高点,____(hénɡ)____(ɡènɡ)白雪覆盖的青藏高原,火车的轰鸣声响澈世界屋脊。D.国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学龄前儿童记忆力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韵文,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____(xūn)____(tāo)中成长,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但这种教育不能急攻近利,要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逐步健全和建立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B.问题奶粉全面曝光以后,食品安全问题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C.博士村官的农技课对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会议室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村民。D.既有数量的提高,又有质量的增长,这才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真正意义所在。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连累(lěi)仓廒(áo)糍粑(cíbā)精髓(suǐ)辖制(xiá)服侍不暇(xiá)B.尺牍(dú)央浼(miǎn)穹窿(qióng)坍缩(tān)懿范(yì)不落言荃(quán)C.辟易(pì)矍然(jué)精悍(hàn)屏息(bǐng)捧袂(mèi)黄梁一梦(liáng)D.仇雠(chóu)尚饷(xiǎng)斫轮(zhuó)梏扑(gù)棨戟(qǐ)叨陪鲤对(dāo)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在自称、表谦逊的态度时多用谦辞。比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B.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C.“望”为阴历每月的十五日,“晦”为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为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D.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自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居____时?

B.____体无比C.亦将有感于____

D.哀我生之____6、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____知(shěn)玉____(pēi)扃____(yōng)管窥____测(lí)B.____伤(chuāng)老____(yù)____持(jīng)门衰____薄(zuò)C.终____(xiǎn)修____(qì)蓓____(lěi)风流倜____(tǎng)D.____(zhūn)____躇(chú)____杀(xuè)长歌____哭(dàng)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的红色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____之B.五亩之宅,____之以桑C.____庠序之教D.王无____岁,斯天下之民至焉9、下列诗句采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文中举了____、____以及____动物的例子?主要从____、____以及____等方面与人类作比较?____11、读《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是一篇有关中国建筑特征的说明文,作者为向读者说明清楚中国建筑的特征,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等等说明方法。12、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13、剧本,由“曲词”和“宾白”构成。“曲词”抒情强烈,起____和____作用。“宾白”含____和独白。剧本还规定了角色的动作表情,称____。14、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顺序是:____15、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一诗歌中“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____表现手法,会收到____的艺术效果。16、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评卷人得分三、名句名篇(共6题,共12分)17、名句名篇默写(9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杜甫《登高》)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4.,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6.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8.屈心而抑志兮,。(屈原《离骚》)9.,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18、名句默写及名著导读(10分)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李白《蜀道难》)2.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3.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4.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荀子《劝学》)6.____,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7.倩何人唤取,,?(辛弃疾《水龙吟》)8.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19、名句名篇默写(任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风移影动,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4.恨相见得迟,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长亭送别》)5.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20、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8分)1.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2.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形影相吊。3.臣以险衅,____。生孩六月,____。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水陆罗八珍。2.曾逐东风拂舞筵,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4.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5.____,红泥小火炉。6.翻身向天仰射云,____。7.山原旷其盈视,____。8.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9.十家租税九家毕,____。10.还君明珠双泪垂,____。11.江东子弟多才俊,____。22、补写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1.策扶老以流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酌贪泉而觉爽,。(王勃《滕王阁序》)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4.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周《逍遥游》)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评卷人得分四、默写(共2题,共16分)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逍遥游》)(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4)_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5)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6)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7)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鹊踏枝》)(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24、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举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一句从国内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3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要求必须要有观点和最少两则论据。

标题(3分)____

____

____

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B像机—相机C亘ɡènD急功近利【解析】【答案】A2、B【分析】A.语序不当;“健全和建立”逻辑顺序不当,应为“建立和健全”。

B.正确。

C.语序不当;“博士村官的农技课对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主客颠倒,应为“大家对博士村官的农技课对大家都非常感兴趣”。

D.搭配不当;“数量的提高”搭配不当,“质量的增长”搭配不当,应为“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

故选: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辨析病句时;单句先找主干,后理枝叶;复句要划分层次,辨明关系。

所谓“主客颠倒”是指一个句子中所陈述的主体和客体相互颠倒,是“语序不当”的一种。在遣词造句时,主宾关系往往通过介词“对、对于、和、与”等来反映,介词常引出对象。按常理,介词前是主体,介词后表示客体。即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若颠倒过来就是背理的。一、“对”“对于”。当用介词“对(于)”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弄清到底是谁对谁.1.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焦裕禄这个名字”被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作判断的对象,“青年人”以及“四十岁以上的人”被倒放到了客体的位置上说明。“焦裕禄这个名字”正好把主体和客体颠倒了;可以改为“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这个名字却是很熟悉的”。)2.政治对我不感兴趣。(主客顺序应该是先主后客,主对客,人对物。这句话中主体应是“我”,客体是“政治”,但表达时却发生错位;应改为“我对政治不感兴趣”。)3.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这句话的主体应该是“他”,客体是“这个偏远的小车站”;可改为“他对这个偏远的小车站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4.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两种改法:可改为“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或在“各国人民”后加上“来说”。)二、“和”。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不能构成一个短语.5.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改为“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6.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在戏剧中是同等重要的。(这句话涉及剧本知识。人物语言即台词,是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的重要手段;而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是戏剧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尽管也重要。因此,后半句应改为“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在戏剧中是同样重要的”。)三、“与”。“与”作介词,义同“和”“跟”.7.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癌肿的发生”是表结果,而“大量饮料”是诱因之一,说明先前原因和现在结果时,若用介词“与”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是以结果为主体,所以应改为“癌肿的发生与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有密切的关系”。)8.平时的发愤苦读,与他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分不开的。(“平时的发愤苦读”表原因,“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表结果,应该改为“他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他平时的发愤苦读是分不开的”。)【解析】B3、A【分析】A项;正确;

B项;“央浼”中的“浼”应读作“měi”,“不落言荃”中“荃”应改为“筌”;

C项,“辟易”中的“辟”应读作“bì”;“黄梁一梦”中“粱”应改为“粱”;

D项;“尚饷”中“饷”应改为“飨”,“叨陪鲤对”中的“叨”应读作“tāo”。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字音积累法:

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解析】A4、C【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C项,“朔”为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晦”为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故选C。【解析】C5、D【分析】略【解析】D6、C【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汉字字音的能力。识记汉字字音,一方面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加强记忆,同时也需要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学会不断地积累。此题中A项,扃牖(yǒu);B项,矜持(jīn);D项,虐杀(nüè)。故选C。【解析】C7、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中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根据横线前面的句子内容,可以确定⑥为首句;根据③中“它写得真好”可知“它”即指⑤中的歌词,排序为⑤③;根据①中“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和④中“其实一切都在改变”可确定①④的顺序。②“这时”指代前面的内容,放最后。故选D。【解析】D8、C【分析】试题分析:C是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AB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为击鼓、种树、怪罪。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C9、C【分析】A;用典;用《后庭花》的典故,表现商女不知亡国恨。

B;拟人;花、鸟这种本无人情的自然之物着实被诗人的绵绵愁绪感染,也禁不住为感叹时事,痛恨离别而哭泣、惊心。

C;借代;用“绿”代指叶子,“红”代指花。

D;比喻;喻体,梨花;本体,雪。

故选C

考查修辞手法;要熟记各种修辞,结合语境准确使用。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是: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借代是指一件事物換個說法;借喻則是指比方和被比方兩件事物。

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間不能加「像」字;借喻的本体和喻体间可以加「像」字。

作用:使語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喚起读者的聯想。【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蚂蚁蜜蜂其他生物蚂蚁的培养真菌喂养蚜虫蜜蜂的单个蜜蜂离巢;工蜂营建蜂巢,其它生物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分析】【分析】作者在文中用这些动物从这些方面与人类作比较:①蚂蚁:培育真菌;喂养蚜虫;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过着个体与群体的生活;建造蚁丘;群体变大;智慧也随之增加。(白蚁)

②蜜蜂: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单个蜜蜂离窠仍属于蜂窠;如有细丝系住;

工蜂营建蜂窠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

老蜂王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像蜂窠进行均衡有丝分裂。

③其他生物: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可以找出各个段落的中心句,也就是提示段意的句子;也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相关内容,按要求自己组织语言,写出答案。11、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以及引用【分析】【分析】本文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专家梁思成撰写的有关中国建筑特征的说明文;文中,作者为了向读者全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运用了多中国说明方法。比如: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以及引用等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十种说明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仔细辨析,再全面地写出来。12、(示例)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

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

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它的人去。

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的心去。

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的人去。

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分析】【分析】仿写句子;要把握例句的语言形式特征与内容逻辑特征。

【点评】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考证句式仿写能力。13、渲染贯穿对白科范(介)【分析】【分析】元杂剧剧本主要有唱词;宾白和科介三部分组成。因为元杂剧距离现代学生太远;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尤其是科介,很多学生理解不了,要求平时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特别加以记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14、①③②④【分析】【分析】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秉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论断。15、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分析】【分析】正确理解诗歌中重要词语的意思相当关键;要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必须再一遍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的作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和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批注,多思考,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看到后面的本质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16、语音的快捷性用户的真实性功能的实用性【分析】【分析】解答概括性题目;需要学生读懂文段,遴选符合要求的关键词,然后将其整理成符号要求的答案即可。如微信的第一个特点,介绍中有“支持语音发送”“方便;快捷”等字样,所以不难概括出其特点为“语音发送快捷”。其他不再一一赘述。

【点评】这是一道概括压缩类试题,概括的是事物的特点,此类试题一般要抓住对事物特点介绍的说明性或评价的议论性的关键语句或词语来压缩概括。比如本题中,第一处,“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这是一个递进句,侧重点在后面“还支持语音发送”;第二处,“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第三处,“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借助这些句子即可概括出三点优势。三、名句名篇(共6题,共12分)17、略

【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抚膺”、“渚”、“舞榭”、“天涯”、“惘然”、“初嫁”、“攘诟”、“夙”、“寐”等。每空中有错即无分。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1.以手抚膺坐长叹2.渚清沙白鸟飞回3.舞榭歌台4.同是天涯沦落人5.只是当时已惘然6.小乔初嫁了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忍尤而攘诟9.夙兴夜寐18、略

【分析】1.试题分析:注意“咨嗟”的书写。2.试题分析:注意“暮”、“砧”的书写。3.试题分析:注意“朝”的书写。4.试题分析:注意“庠序”“孝悌”的书写。5.试题分析:注意“知”的书写。6.试题分析:注意“藩篱”的书写。7.试题分析:注意“揾”的书写。8.试题分析:注意“盈”的书写。考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1.侧身西望长咨嗟2.白帝城高急暮砧3.春江花朝秋月夜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7.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有暗香盈袖19、略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解析】【答案】略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期功、茕茕、孑、夙、闵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解析】【答案】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3.夙遭闵凶慈父见背4.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1、略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解析】【答案】1.樽罍溢九酝2.乐游春苑断肠天3.香雾云鬟湿4.熊咆龙吟殷岩泉5.绿蚁新醅酒6.一笑正坠双飞翼7.川泽纡其骇瞩8.落霞与孤鹜齐飞9.虚受吾君蠲免恩10.何不相逢未嫁时11.卷土重来未可知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矫首而遐观、涸辙、彭蠡、五尺之僮。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1.时矫首而遐观2.处涸辙以犹欢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4.而御六气之辩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四、默写(共2题,共16分)23、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需注意“坳”、“辩”、“翱翔蓬蒿”、“鹜”、“牍”的书写。【解析】(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辩乎荣辱之境(4)翱翔蓬蒿之间(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6)落霞与孤鹜齐飞(7)无案牍之劳形(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4、略

【分析】(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重点字:蟪蛄)

(2)万里悲愁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

(3)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字:拂)

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解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万里悲愁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入则无法家拂士五、写作题(共1题,共3分)25、略

【分析】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

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

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