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2.某人骑自行车自驾旅行,路线如图所示。他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最可能的是()①回族②蒙古族③傣族④壮族⑤维吾尔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3.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以下信息搭配正确的是()A.甲—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乙—傣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丙—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赛马、射箭、摔跤 D.丁—苗族—气候炎热,举行跳芦笙、赛歌等活动,庆祝丰收4.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下列民族中,建立了省级行政自治区域的是()A.回族、布依族 B.满族、蒙古族 C.汉族、瑶族 D.维吾尔族、壮族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各民族都统一使用汉语和汉字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西多东少的态势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7.“这一天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分文泼和武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以上描写的是()A.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B.汉族的端午节 C.彝族的火把节 D.傣族的泼水节8.“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素质 B.人口密度 C.人口变化 D.人口结构9.“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40多圈.”这句话说明()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10.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6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5.4%,15~59岁占总人口比例(%)下降了6.8%,2021年5月31日我国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据此完成下题。关于“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B.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C.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D.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11.我国人口政策从“提倡少生”到“全面三孩”的原因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 B.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不合理 C.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D.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2.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读图,图中①—②线是我国的()A.人口地理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13.“齐鲁大地”与()省有关。A.江苏省 B.台湾省 C.山东省 D.河南省14.成语“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有讥讽人不知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典故有关的省级行政区是()A.贵州、云南 B.陕西、四川 C.甘肃、四川 D.甘肃、河南15.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图中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与其所属省区搭配正确的是()A.①——福建省 B.②——山东省 C.③——河南省 D.④——浙江省16.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7.小亮在网上买了一副羽毛球拍,收件地址为“洛阳市偃师区花园东路××号”,地址中的“偃师区”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A.省级 B.地区级 C.县级 D.乡级二.解答题(共3小题)18.【谁不说我家乡好】我国地域辽阔,各省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但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开展了一次“夸夸我家乡”的比赛活动,完成下列问题。【我的家乡邻国多】(1)甲同学的家乡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我国位置最(东/西)的省级行政区域,距离我国东部的洋很遥远。(2)和邻省青海省相比,甲同学家乡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是。【我的家乡冰雪多】(3)乙同学的家乡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纬度最(高/低),冬季银装素裹;该省最东端与(河流)主航道的中心线交汇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我的家乡冬季暖】(4)丙同学的家乡完全位于(五带),行政中心是。冬季气候温暖,树木葱郁,景色优美。四周环海,北部濒临我国的内海海峡,对外交往便利。【我的家乡位置好】(5)穿过中国的特殊纬线是,被该纬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有、、、。(写出该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是我国地理学家、教育家胡焕庸先生诞辰123周年,他提出了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材料二:202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影响我国人口总数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1)“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如果从黑龙江省黑河到省腾冲画一条直线,则人口稠密的是部,该地区以(季风/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2)我国人口基数大,国家不断调整政策;人口普查对于调整完善,推动优化(序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①人口结构②人口政策③人口素质(3)请任选一幅漫画写出其中存在的人口问题。20.读我国各民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的特点,其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是族。(2)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3)上图所示的是那达慕大会,是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在(省区)举行。人民币上的景观素描浓缩了我国风景名胜的精华。请根据下列人民币上的图案,回答问题。(4)图示景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A.宁夏、西藏B.广西、西藏C.宁夏、新疆D.广西、新疆(5)下列搭配与布达拉宫所在地区的民族与风俗相符的一组是。A.蒙古族——开斋节、摔跤B.藏族——锅庄舞、献哈达C.彝族——火把节、手鼓舞D.白族——那达慕大会、斗牛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DCDCBDBCDD题号121314151617答案ACCBDC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A【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解答】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各民族分布不均匀。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2.某人骑自行车自驾旅行,路线如图所示。他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最可能的是()①回族②蒙古族③傣族④壮族⑤维吾尔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专题】政区图;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D【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西北地区,此人旅行经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省区位置和民族分布特点。3.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以下信息搭配正确的是()A.甲—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乙—傣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丙—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赛马、射箭、摔跤 D.丁—苗族—气候炎热,举行跳芦笙、赛歌等活动,庆祝丰收【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C【分析】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解答】解:甲为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风俗,A错误;乙为傣族,吃竹筒饭是傣族的风俗,图中是过泼水节,不是跳孔雀舞,B错误;丙为蒙古族,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喜欢赛马、射箭、摔跤,C正确;丁为藏族,苗族举行跳芦笙、赛歌等活动,庆祝丰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及民族分布等,牢记即可。4.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下列民族中,建立了省级行政自治区域的是()A.回族、布依族 B.满族、蒙古族 C.汉族、瑶族 D.维吾尔族、壮族【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D【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解答】解: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主要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蒙古族主要聚居地;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主要聚居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简称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各民族都统一使用汉语和汉字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C【分析】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各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我们应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综上所述,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6.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西多东少的态势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B【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不穿过我国,故A错误;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故B正确;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特点,故C错误;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特点等知识,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7.“这一天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分文泼和武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以上描写的是()A.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B.汉族的端午节 C.彝族的火把节 D.傣族的泼水节【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D【分析】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这一天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分文泼和武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以上描写的是傣族的泼水节,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傣族的泼水节,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8.“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素质 B.人口密度 C.人口变化 D.人口结构【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B【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解答】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所以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密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人口分布等内容,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9.“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40多圈.”这句话说明()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考点】人口数量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C【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解答】解: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是我国人口众多的生动写照。故选:C。【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数量,要理解记忆.10.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6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5.4%,15~59岁占总人口比例(%)下降了6.8%,2021年5月31日我国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据此完成下题。关于“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B.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C.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D.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考点】人口政策.【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D【分析】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6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5.4%,15~59岁占总人口比例(%)下降了6.8%,2021年5月31日我国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解答】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和谐;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特点及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11.我国人口政策从“提倡少生”到“全面三孩”的原因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 B.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不合理 C.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D.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考点】人口政策.【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D【分析】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基数大就更应该“提倡少生”;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不合理不是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跟“全面三孩”无关;人口的增长要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增长速度太快,需要控制人口增长,“提倡少生”到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很缓慢,人口严重老龄化,故需要调整生育政策,实行“全面三孩”政策。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理解答题即可。12.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读图,图中①—②线是我国的()A.人口地理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示意图;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A【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①黑龙江省的黑河②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属于基础题,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点解答。13.“齐鲁大地”与()省有关。A.江苏省 B.台湾省 C.山东省 D.河南省【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答案】C【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齐鲁大地”中的“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因此“齐鲁大地”与山东省有关。江苏省简称苏,台湾省简称台,河南省简称豫。故选:C。【点评】认真审题,把握我国省区的简称,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4.成语“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有讥讽人不知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典故有关的省级行政区是()A.贵州、云南 B.陕西、四川 C.甘肃、四川 D.甘肃、河南【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答案】C【分析】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县级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甘肃省的简称为甘或陇,四川省的简称为川或蜀。因此与成语“得陇望蜀”典故有关的省级行政区是甘肃省和四川省。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15.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图中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与其所属省区搭配正确的是()A.①——福建省 B.②——山东省 C.③——河南省 D.④——浙江省【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答案】B【分析】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由图可知,①所示的粤之味,所在省区是广东省,该省简称“粤”;②所示省区是山东省,该省简称“鲁”;③表示的湖南省,所在省区简称“湘”;④表示的是四川省,该省简称“川或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不同省区的简称及不同省区的饮食特色,读图解答即可。16.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专题】示意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答案】D【分析】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由图可知,①是山东省,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是辽宁省,④是西藏自治区。图中四个省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有西藏自治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有①山东省和③辽宁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省份,结合题意理解作答即可。17.小亮在网上买了一副羽毛球拍,收件地址为“洛阳市偃师区花园东路××号”,地址中的“偃师区”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A.省级 B.地区级 C.县级 D.乡级【考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答案】C【分析】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县级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解答】解:偃师区是河南省洛阳市辖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县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结合教材知识点记忆解答此题。二.解答题(共3小题)18.【谁不说我家乡好】我国地域辽阔,各省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但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开展了一次“夸夸我家乡”的比赛活动,完成下列问题。【我的家乡邻国多】(1)甲同学的家乡在新(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我国位置最西(东/西)的省级行政区域,距离我国东部的太平洋很遥远。(2)和邻省青海省相比,甲同学家乡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是邻国众多且疆界漫长。【我的家乡冰雪多】(3)乙同学的家乡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纬度最高(高/低),冬季银装素裹;该省最东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河流)主航道的中心线交汇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我的家乡冬季暖】(4)丙同学的家乡完全位于热带(五带),行政中心是海口。冬季气候温暖,树木葱郁,景色优美。四周环海,北部濒临我国的内海琼州海峡,对外交往便利。【我的家乡位置好】(5)穿过中国的特殊纬线是北回归线,被该纬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有台、粤、桂、云或滇。(写出该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专题】示意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答案】(1)新;西;太平;(2)邻国众多且疆界漫长;(3)高;乌苏里江;黑龙江;(4)热带;海口;琼州;(5)北回归线;台;粤;桂;云或滇。【分析】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1)读图可知,甲同学的家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是我国位置最靠西的省级行政区,距离我国东部的太平洋很遥远。(2)和青海省相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是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邻国众多且疆界漫长。(3)读图可知,乙同学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该省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交汇处,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4)读图可知,丙同学家乡位于海南省,完全位于热带地区,行政中心是海口,其北部濒临我国的内海为琼州海峡。(5)读图可知,穿过中国的特殊纬线是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简称依次是台、粤、桂、云或滇。故答案为:(1)新;西;太平;(2)邻国众多且疆界漫长;(3)高;乌苏里江;黑龙江;(4)热带;海口;琼州;(5)北回归线;台;粤;桂;云或滇。【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疆域图的判读,涉及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位置、简称、领土四至点、海洋国土等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是我国地理学家、教育家胡焕庸先生诞辰123周年,他提出了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材料二:202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影响我国人口总数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1)“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如果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画一条直线,则人口稠密的是东部,该地区以季风(季风/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2)我国人口基数大,国家不断调整②政策;人口普查对于调整完善①,推动②优化(序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①人口结构②人口政策③人口素质(3)请任选一幅漫画写出其中存在的人口问题。【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1)云南;东;季风;(2)②;①;②;(3)甲图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乙图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负担重。【分析】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人口普查对于调整完善人口结构,推动人口政策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解答】解:(1)由图可知,“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以此线为界,以东人口稠密,因为它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2)我国人口基数大,国家不断调整人口政策,人口普查对于调整完善人口结构,推动人口政策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故答案依次是②①②。(3)由甲图中的“招工”“聘用”等字眼结合一个粉刷工可得知,甲图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由乙图夫妻二人赡养四个老人一个小孩可得知,乙图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负担重。故答案为:(1)云南;东;季风;(2)②;①;②;(3)甲图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乙图反映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负担重。【点评】本大题以人口地理分界线、2023年人口状况以及人口分布图、漫画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特点、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健康生活的素养。20.读我国各民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其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是壮族。(2)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3)上图所示的是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省区)举行。人民币上的景观素描浓缩了我国风景名胜的精华。请根据下列人民币上的图案,回答问题。(4)图示景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B。A.宁夏、西藏B.广西、西藏C.宁夏、新疆D.广西、新疆(5)下列搭配与布达拉宫所在地区的民族与风俗相符的一组是B。A.蒙古族——开斋节、摔跤B.藏族——锅庄舞、献哈达C.彝族——火把节、手鼓舞D.白族——那达慕大会、斗牛【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独特的民族风情.【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壮;(2)东部;西南;(3)蒙古;内蒙古自治区;(4)B;(5)B。【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解答】解:(1)由图可知,我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其中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2)由图可知,我国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3)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有骑马、摔跤、射箭,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4)由图可知,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50元人民币上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故选B。(5)布达拉宫所在地区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锅庄舞、献哈达是藏族民俗,故B正确;开斋节是回族的传统节日,故A错误;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民族舞蹈,故C错误;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斗牛节是苗族和侗族的节日,故D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壮;(2)东部;西南;(3)蒙古;内蒙古自治区;(4)B;(5)B。【点评】本大题以我国各民族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民族文化、行政区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点卡片1.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知识点的认识】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命题的方向】例: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A.省、县、乡三级B.省、地、县三级C.县、乡、村三级D.省、县、村三级分析: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属于省一级的行政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市、县都属于县一级行政区,民族乡、镇都属于乡一级行政区.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属于基础题.【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即可.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知识点的认识】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河北省(冀)、山西省(晋)、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江苏省(苏)、浙江省(浙)、湖南省(湘)、广东省(粤)、海南省(琼)、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河南省(豫)、湖北省(鄂)、青海省(青)、台湾省(台)。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藏自治区(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1)4个省中,①是云南省,②省的简称是粤,③④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武汉、哈尔滨。(2)4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云南省和广东省。(填名称)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解答:图中①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②是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广州。③是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武汉。④是黑龙江省,简称黑,行政中心哈尔滨。北回归线穿过图中的云南省和广东省,两省有热带地区的分布。故答案为:(1)云南;粤;武汉;哈尔滨;(2)云南省;广东省。点评:要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解题思路点拔】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概况。可结合我国政区图来理解记忆。3.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知识点的认识】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河北省(冀,行政中心:石家庄)、山西省(晋,行政中心:太原)、辽宁省(辽,行政中心:沈阳)、吉林省(吉,行政中心:长春)、黑龙江省(黑,行政中心:哈尔滨)、江苏省(苏,行政中心:南京)、浙江省(浙,行政中心:杭州)、湖南省(湘,行政中心:长沙)、广东省(粤,行政中心:广州)、海南省(琼,行政中心:海口)、四川省(川或蜀,行政中心:成都)、贵州省(贵或黔,行政中心:贵阳)、云南省(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行政中心:西安)、甘肃省(甘或陇,行政中心:兰州)、安徽省(皖,行政中心:合肥)、福建省(闽,行政中心:福州)、江西省(赣,行政中心:南昌)、山东省(鲁,行政中心:济南)、河南省(豫,行政中心:郑州)、湖北省(鄂,行政中心:武汉)、青海省(青,行政中心:西宁)、台湾省(台,行政中心:台北).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行政中心:呼和浩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行政中心:南宁)、西藏自治区(藏,行政中心:拉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行政中心: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行政中心:乌鲁木齐).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行政中心:北京)、天津市(津,行政中心:天津)、上海市(泸,行政中心:上海)、重庆市(渝,行政中心: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行政中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行政中心:澳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填表格:省区名称陕西广东简称蜀新行政中心南宁分析:陕西省的简称是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四成都,简称是川或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宁,广东省的简称是粤,行政中心是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解答:陕西省的简称是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四成都,简称是川或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宁,广东省的简称是粤,行政中心是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故答案为:省区名称陕西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陕或秦蜀桂粤新行政中心西安成都南宁广州乌鲁木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拔】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概况.可结合我国政区图来理解记忆.4.人口数量概况【知识点的认识】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67万人.【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人口数量概况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例:(2014•贵州)“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我国人口数量大D.我国经济发达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解答: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是我国人口众多的生动写照.故选:C.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数量,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人口数量概况,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5.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知识点的认识】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命题的方向】例:读图,完成下列题目。(1)图中A、B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是黑河,B是腾冲,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3%,人口占全国94%。(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94;(2)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理解熟记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