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旧石器时代石器拥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共同特征:石片石器远多于砾石或石核石器;各类石器的加工往往是单面的;石器类型始终以刮削器和尖状器为主,未曾有以砍砸器为主的石器。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A.统一性和包容性 B.多样性和连续性C.统一性和独特性 D.多样性和包容性【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中国)。材料描述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共同特征,如石片石器远多于其他类型、加工方式以单面为主、石器种类主要包括刮削器和尖状器等。这些共同特征展示了这些石器形式始终如一,体现了某种统一性。同时,这些特征又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石器文化,显示了其独特性,C项正确;包容性是指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材料没有体现包容性,排除AD项;文化连续性是指没有中断,延绵不断,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故选C项。2.下表为汉代部分杰出人物的事迹。这共同体现了他们()人物事迹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张骞“凿空”西域苏武绝不“屈节辱命”马援“马革裹尸”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A.以人为本、敬天保民的思想B.崇德尚贤、天下为公的情怀C.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D.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答案】C【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代的杰出人物如“霍去病、张骞、苏武、马援、班超”,这些人物在与匈奴的斗争中均表现了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被后世传颂,C项正确;以人为本、敬天保民的思想更多体现的是对民意的重视,在与匈奴的交往中,更多的是战争,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这些杰出人物的事迹,与“崇德尚贤”不符,排除B项;材料人物的共同经历都是与匈奴的交往或战争,与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唐贞元九年(793年)正月,诸道盐铁使张涝奏称:“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税一”,“自此每岁得钱四十万贯(1贯1000钱),然税无虚岁”。另据史料记载,当时三等茶价为每斤40钱。据此可以推断,唐朝()A.征税标准调整 B.地方势力膨胀 C.抑商政策松动 D.茶叶贸易兴盛【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贞元九年(793年)(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张涝奏请茶商缴纳赋税“每十税一”,收入十分之一上交,伺候每年增加财政收入四十万贯,说明唐王朝时期茶叶贸易兴盛,茶叶贸易税收才会多,D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这一时期征税标准调整,两税法推行以“资产为宗”,材料只说明对茶叶贸易税的征收,增加了赋税收入,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膨胀,材料只说明对茶叶贸易税的征收,增加了赋税收入,排除B项;唐朝时期仍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时期还未松动,排除C项。故选D项。4.明朝法律汇编《御制大诰续编》第一篇中提到“今再诰一出,臣民之家,务要父子有亲;率土之民,要知君之义,务要夫妇有别;邻里亲戚,必然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说明明代()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法律重视维护纲常伦理C.儒学影响深入民间 D.尊卑亲疏成为量刑原则【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臣民之家,务要父子有亲;率土之民,要知君之义,务要夫妇有别;邻里亲戚,必然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法律汇编强调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规范,可见当时法律重视维护纲常伦理,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中央与地方行政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明朝法律汇编重视维护纲常伦理,没有提及民间对儒学的认识情况,无法得出儒学深入影响民间,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明朝法律汇编重视维护纲常伦理,没有提及量刑标准,无法得出尊卑亲疏是量刑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5.如图为1869—1929年中国海关历年所辖灯塔数目,这体现了该时期()A.列强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B.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D.对外贸易取得一定程度发展【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9—1929年(中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869—1929年中国海关所辖灯塔数目呈现出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灯塔数目的变化反映了航海发展对灯塔需求的增长趋势,由此可见,中国海关所辖灯塔数目的增加折射出外国势力在海关事务中的影响力下降,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D项正确;甲午战败后,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海关所辖灯塔数目的增加,说明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减弱,排除B项;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取得了初步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6.如图为1920年1月《少年世界》的发刊词。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一)这本月刊是一本注重记载事实的月刊。所记的事实,不是以中国为范围,是以世界为范围。(二)自从欧战的和约成立,我们不仅晓得中国的老年不可靠,同时证明世界的老年都不可靠。全世界的事业和一切待解决的问题,应由全世界的少年采‘包办主义’。我们是世界少年团体的一个,要与各国青年共同负改造世界的责任。A.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B.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C.社会变革应以具备全球视野为前提D.青少年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少年是世界少年团体的一个,要与各国青年共同负改造世界的责任,所以,该刊编者认识到青少年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青年学生宣传社会主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资本主义道路是否在中国行得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青少年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而不是强调社会变革以具备全球视野为前提,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为1934—1936年红军的部分宣传口号。这些宣传()时间宣传口号1934年10月“不要忽视这一工作对于争取群众、瓦解白军的重要意义;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1935年1月“红军到,千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千人叫,绅粮笑。要使千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1936年10月“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推动了战略中心的转移C.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D.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934--1936年。据材料“如表为1934—1936年红军的部分宣传口号”可知,宣传口号的目的是争取群众对红军的支持,让群众了解红军和白军的不同,使人们真正体会到红军是人民的队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D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宣传口号的作用,B项不是口号所能达到的效果,排除B项;口号宣传不能“开辟新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为某一时期中国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图。图中中国新建的主要铁路()A.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 B.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C.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全面开发 D.贯彻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题干“中国新建的主要铁路”信息并结合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在修建铁路沟通了西北边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仅凭图示信息只能得出沟通了边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但无法得出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排除A项;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全面开发中“全面”开发范围夸大,排除C项;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材料中涉及到铁路修建,未涉及到工业发展,无法得出贯彻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排除D项。故选B项。9.1971年,中国与越南签订的无偿援助协议共7笔,援助数额达36.1亿元人民币。同年,中国还与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国签订了援外协议,总额度为74.25亿元人民币。中国致力于()A.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B.建立睦邻友好关系C.突破美国外交封锁 D.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1971年,中国与多个国家签订援助协议,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援助等方式改善和巩固同这些国家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范围过于局限,虽然部分涉及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国家不仅仅是周边邻国,排除B项;若目的是突破美国外交封锁则过于单一,对多国的广泛援助有助于更全面的国际关系构建,排除C项。故选D项。10.亚历山大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结婚。亚历山大这些做法旨在()A.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B.实现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C.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 D.推行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信息“亚历山大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结婚”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这些做法有利于缓解与被征服地区的矛盾,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的地区的统治,A项正确;亚历山大在远征的过程中传播了希腊文化,但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并不是亚历山大远征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亚历山大采取不同措施以缓解与被征服地区的矛盾,其措施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但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排除C项;因俗而治、怀柔政策是措施,其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是1514年荷兰画家马西斯创作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画中男人是钱铺掌柜,他正专心地用践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该类画作在荷兰地区大量涌现。这反映出当时()A.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 B.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C.理性意识影响绘画艺术发展 D.奢靡享乐之风的流行【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4年(荷兰)。根据材料信息“1514年荷兰画家创作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画中男人是钱铺掌柜,他正专心地用践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该类画作在荷兰地区大量涌现”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以兑换金钱为题材的风俗画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财富的十分渴求,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人文主义发展,提倡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追求财富,B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文主义传播,画作体现出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与财富,这个是对社会现状的描绘,没有提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排除A项;启蒙运动发生与17、18世纪,其核心是理性,材料绘画没有提及作者追求真理,用理性意识去绘画,且材料时间与启蒙运动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文主义传播,画作体现出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与财富,没有提及是否奢靡享乐,排除D项。故选B项。12.18世纪下半叶,首任英属印度总督黑斯廷斯认识到“了解印度文化是理解印度管理体制的基础”。他鼓励翻译印度典籍,建立了以研究印度古代宗教、历史、地理等为重点的“亚洲学会”。在他的扶持下,印度文化研究者将英国殖民者塑造为古印度文明的复兴者。黑斯廷斯的主要目的是()A.凸显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B.鼓励英国人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C.体现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优越感D.通过文化殖民实现对印度直接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他鼓励翻译印度典籍,建立了以研究印度古代宗教、历史、地理等为重点的‘亚洲学会’。在他的扶持下,印度文化研究者将英国殖民者塑造为古印度文明的复兴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者将自己塑造为古印度文明的复兴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印度民众接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凸显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A项正确;在18世纪下半叶,新航路开辟早已完成,此时不需要再鼓励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排除B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通过塑造形象来为殖民统治寻找合理性,而不是单纯体现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优越感,排除C项;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殖民统治,不是直接统治,而且这里主要是通过文化手段来让殖民统治合法化,而不是为了实现直接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A.城市能源短缺问题突出 B.科技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C.英国技术革新获利丰厚 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煤气灯的发明使得工人夜间劳动时间延长,还点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这说明科技(煤气灯的发明)发展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人类从白天活动延伸到夜间活动,B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煤气被用于照明,延长了工人劳动时间和丰富了夜生活,并没有体现城市能源短缺问题,反而煤气的使用表明有能源可用于这些方面,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英国技术革新在经济上获利丰厚的相关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煤气灯发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工业革命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内容,只是在说煤气灯的发明带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表为1870—1970年间英法美德四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其中甲是()国家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60年1960—1970年甲1.60.75.05.8乙221.72.82.7丙4.32.93.24.0丁2.91.37.74.8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面临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这一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法国在战争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经济遭到破坏,0.7%的较低增长率符合法国在这一时期的情况,C项正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美国在这一时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增长率应较高,所以甲不太可能是美国,排除A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面临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是这时候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其发展速度应该高于法国,甲不太可能是英国,排除B项;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战后还面临重建等问题,其增长率波动较大,与甲的情况不太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5.1970年,尼克松总统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为此,他提出家庭援助计划的四个基础: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由此可知,美国政府试图()A.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B.扩大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C.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D.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0年(美国)。根据材料信息“1970年,尼克松总统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他提出家庭援助计划的四个基础: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遭遇滞胀危机,为了缓解危机,美国政府积极改革福利制度,追求社会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减轻财政负担,D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70年代美国政府积极改革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是实施福利制度一以贯之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70年代美国为减轻财政负担,政府积极改革福利制度,并非要扩大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排除B项;自由放任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与资本的活动,而不进行干涉与控制,积极改革福利制度,并非等同于要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间纪年方式1882年上海《申报》使用“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大清光绪八年”与“壬午”共同标记年份。1895年康有为创办的《强学报》在首版上增加“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纪年方式。1903年1903年,革命刊物《江苏》则采用了“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来标注时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改用阳历的命令:“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总统颁行。”家训与家族颜氏家训(魏晋南北朝)石林家训(宋代)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旦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凡吾宗族昆弟子孙,穷经出仕者,当以尽忠报国而冀名纪于史,彰昭于无穷也。概括说明《颜氏家训》到《石林家训》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答案】《颜氏家训》强调自给自足、农业为本的经济观念,《石林家训》则认为重农耕不再是唯一的持家之道,经商、手艺等其他手段也可以发家致富。这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颜氏家训》单纯强调维护人伦关系及如何修身处世,《石林家训》更加注重家庭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量入为出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反映出门阀世族衰落,士大夫更加注重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颜氏家训》强调彰显祖先名望,《石林家训》强调读书入仕的观念,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发展,门第观念淡化,科举入仕成为士人晋升主要渠道。《颜氏家训》在意的是个人和家族的生存、延续,《石林家训》强调尽忠报国的观念,以齐家作为治国的基础,把家族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反映了理学兴起,士大夫阶层强调家国一体,忠孝节义,社会责任感增强。【解析】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可知,《颜氏家训》强调自给自足、农业为本的经济观念,《石林家训》则认为重农耕不再是唯一的持家之道,经商、手艺等其他手段也可以发家致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根据材料“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可知,《颜氏家训》单纯强调维护人伦关系及如何修身处世,《石林家训》更加注重家庭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量入为出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门阀世族衰落,士大夫更加注重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根据材料“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旦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可知,《颜氏家训》强调彰显祖先名望,《石林家训》强调读书入仕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发展,门第观念淡化,科举入仕成为士人晋升主要渠道。根据材料“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凡吾宗族昆弟子孙,穷经出仕者,当以尽忠报国而冀名纪于史,彰昭于无穷也”可知,《颜氏家训》在意的是个人和家族的生存、延续,《石林家训》强调尽忠报国的观念,以齐家作为治国的基础,把家族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兴起,士大夫阶层强调家国一体,忠孝节义,社会责任感增强。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纪年方式的变化时间纪年方式1882年上海《申报》使用“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大清光绪八年”与“壬午”共同标记年份。1895年康有为创办的《强学报》在首版上增加“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纪年方式。1903年1903年,革命刊物《江苏》则采用了“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来标注时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改用阳历的命令:“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总统颁行。”——摘编自张磊、许关敏《重构国族与接轨世界:中国近代报刊的纪年之争》提取材料信息,以“纪年·认知”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求:叙述成文。叙述充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19世纪中期,清王朝统治下的近代报刊仍然遵循帝王纪年的形式。随着西学的传入,西历传入中国,报刊标记采用帝王纪年、干支纪年与西历纪年并存的局面,体现出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甲午战后,康有为将儒家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纪年方式首次采用孔子纪年方式。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革命刊物采用黄帝纪年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同宗同源的思想导向,宣传革命思想,凝聚民族意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将阳历和黄帝纪年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年号”制度,但采用阳历与西方世界形成对应,中国在时间制度上接入了全球的轨道。总之,纪年方式的变革是与国族和世界认知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新的纪年方式推动了时间制度变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国族认知,时人借此凝聚共识;另一方面,中国借此建立了与西方及世界的关系,从而与全球进行接轨。【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大清光绪八年’与‘壬午’共同标记年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王朝统治下的近代报刊仍然遵循帝王纪年的形式,随着西学的传入,西历传入中国,报刊标记采用帝王纪年、干支纪年与西历纪年并存的局面,体现出中国逐步融入世界;根据材料“康有为创办的《强学报》在首版上增加‘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纪年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康有为将儒家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纪年方式首次采用孔子纪年方式;根据材料“革命刊物《江苏》则采用了‘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来标注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革命刊物采用黄帝纪年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同宗同源的思想导向,宣传革命思想,凝聚民族意识;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且。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总统颁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将阳历和黄帝纪年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年号”制度,但采用阳历与西方世界形成对应,中国在时间制度上接入了全球的轨道。最后,总结归纳。总之,纪年方式的变革是与国族和世界认知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新的纪年方式推动了时间制度变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国族认知,时人借此凝聚共识;另一方面,中国借此建立了与西方及世界的关系,从而与全球进行接轨。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择业观念改革开放前期,大规模上山下乡青年返城待业,国家实行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1980年,国家开始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积极扶持集体、私营、外商投资、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大批城镇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由消极待业转向积极创业。1986年7月,为了改变“铁饭碗”意识的弊端,国务院进行了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规定国有企业招工一律实行合同制。到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大锅饭”状况被打破,“上大学,包分配”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逐渐被“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观念所代替。民工潮、下岗潮、出国潮的袭来,让人们在焦虑中寻求着就业出路。1992年后,“下海”成了这个时代职业变化的主题。进入新世纪,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人们的就业方式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为自己打工”已成为很多年轻人就业的新时尚。这种就业方式让年轻人更能够张扬自我个性,实现自我意愿。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国家还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支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供求双向选择、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的新格局。——摘编自国家统计局《青年就业变迁1949-2019》(1)概括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2)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人们择业观念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择业观念:追求稳定,开始有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人们择业观念:开始自主择业,从追求稳定转变为追求高回报等。21世纪以来人们择业观念:互联网就业成为风尚,择业注重实现自我价值,趋向灵活、多元。(2)国家就业政策导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据材料“1980年,国家开始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城镇待业人员由消极待业转向积极创业”可得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择业观念:追求稳定,开始有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据材料“1986年7月,为了改变‘铁饭碗’意识的弊端……‘上大学,包分配’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逐渐被‘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观念所代替”可得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人们择业观念:开始自主择业,从追求稳定转变为追求高回报等;据材料进入新世纪“‘为自己打工’已成为很多年轻人就业的新时尚。这种就业方式让年轻人更能够张扬自我个性,实现自我意愿”可得出21世纪以来人们择业观念:互联网就业成为风尚,择业注重实现自我价值,趋向灵活、多元。【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因素:据材料“1986年7月,为了改变‘铁饭碗’意识的弊端,国务院进行了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规定国有企业招工一律实行合同制”可得出国家就业政策导向;据材料“进入新世纪,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可得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都推动了人们择业观念的调整转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海权之争材料一西班牙国王写给东印度总督的一封信……根据这一命令,我禁止所有外国人在印度本土和所有其他跨海地区的商务活动;至于理由,一部分如下文所述,另一部分是因为与我的利益相一致。由于这件事最为重要和有用、且应以最大的热情来执行,我命令:一旦收到这封信和该诏谕,您应尽全力在您所管辖的地方和地区广为进一步公布这一法令,并毫不迟延地、无条件地执行该诏谕的规定……书于里斯本,公元1606年11月28日。由国王签署,写给:为了国王的唐·马丁·艾尔弗索·德·卡斯特洛,国王的顾问,东印度的总督材料二第八章所有人依国际法享有贸易自由……贸易自由是基于国家的原始权利,它有着自然和永久的原因;因此,该权利不能被消灭,或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以被消灭,除非经所有国家的一致同意。因为可以确信,没有哪一国可以任何方式正当地反对其他两国彼此间的贸易。第十三章荷兰人必须通过和平、条约或战争方式维护其参与东印度贸易的自由……既然法律和公正要求与东印度的贸易成为我们和其他任何人的自由,那么不管怎么样,我们应当维护依照自然由我们享有的自由,要么通过与西班牙人达成和平协议,要么签订一个条约,要么通过继续战争等方式。……关闭通道并阻止出口商品的人,应当被禁止从事这些行为,甚至我们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公正的权威来授权,就可禁止他们的如此行为……——摘自(荷)格劳秀斯《论海洋自由或荷兰参与东印度贸易的权利》(1)西班牙国王和格劳秀斯在海权问题上的观点有何冲突?(2)为什么两人会在海权问题上的观点存在冲突?【答案】(1)西班牙国王主张西班牙应垄断东印度地区的商贸;格劳秀斯认为应开放这一地区的贸易,维护荷兰的利益。(2)民族国家形成,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各国之间利益冲突加剧;新航路开辟后殖民霸权争夺引发国际矛盾。【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根据这一命令,我禁止所有外国人在印度本土和所有其他跨海地区的商务活动;至于理由,一部分如下文所述,另一部分是因为与我的利益相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国王主张西班牙应垄断东印度地区的商贸;根据材料二“我们应当维护依照自然由我们享有的自由,要么通过与西班牙人达成和平协议,要么签订一个条约,要么通过继续战争等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劳秀斯认为应开放这一地区的贸易,维护荷兰的利益。【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贸易自由是基于国家的原始权利,它有着自然和永久的原因;因此,该权利不能被消灭,或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以被消灭,除非经所有国家的一致同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国家形成,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各国之间利益冲突加剧;根据材料一“我禁止所有外国人在印度本土和所有其他跨海地区的商务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霸权争夺引发国际矛盾。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旧石器时代石器拥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共同特征:石片石器远多于砾石或石核石器;各类石器的加工往往是单面的;石器类型始终以刮削器和尖状器为主,未曾有以砍砸器为主的石器。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A.统一性和包容性 B.多样性和连续性C.统一性和独特性 D.多样性和包容性【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中国)。材料描述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共同特征,如石片石器远多于其他类型、加工方式以单面为主、石器种类主要包括刮削器和尖状器等。这些共同特征展示了这些石器形式始终如一,体现了某种统一性。同时,这些特征又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石器文化,显示了其独特性,C项正确;包容性是指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材料没有体现包容性,排除AD项;文化连续性是指没有中断,延绵不断,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故选C项。2.下表为汉代部分杰出人物的事迹。这共同体现了他们()人物事迹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张骞“凿空”西域苏武绝不“屈节辱命”马援“马革裹尸”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A.以人为本、敬天保民的思想B.崇德尚贤、天下为公的情怀C.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D.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答案】C【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代的杰出人物如“霍去病、张骞、苏武、马援、班超”,这些人物在与匈奴的斗争中均表现了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被后世传颂,C项正确;以人为本、敬天保民的思想更多体现的是对民意的重视,在与匈奴的交往中,更多的是战争,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这些杰出人物的事迹,与“崇德尚贤”不符,排除B项;材料人物的共同经历都是与匈奴的交往或战争,与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唐贞元九年(793年)正月,诸道盐铁使张涝奏称:“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税一”,“自此每岁得钱四十万贯(1贯1000钱),然税无虚岁”。另据史料记载,当时三等茶价为每斤40钱。据此可以推断,唐朝()A.征税标准调整 B.地方势力膨胀 C.抑商政策松动 D.茶叶贸易兴盛【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贞元九年(793年)(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张涝奏请茶商缴纳赋税“每十税一”,收入十分之一上交,伺候每年增加财政收入四十万贯,说明唐王朝时期茶叶贸易兴盛,茶叶贸易税收才会多,D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这一时期征税标准调整,两税法推行以“资产为宗”,材料只说明对茶叶贸易税的征收,增加了赋税收入,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膨胀,材料只说明对茶叶贸易税的征收,增加了赋税收入,排除B项;唐朝时期仍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时期还未松动,排除C项。故选D项。4.明朝法律汇编《御制大诰续编》第一篇中提到“今再诰一出,臣民之家,务要父子有亲;率土之民,要知君之义,务要夫妇有别;邻里亲戚,必然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说明明代()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法律重视维护纲常伦理C.儒学影响深入民间 D.尊卑亲疏成为量刑原则【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臣民之家,务要父子有亲;率土之民,要知君之义,务要夫妇有别;邻里亲戚,必然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法律汇编强调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规范,可见当时法律重视维护纲常伦理,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中央与地方行政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明朝法律汇编重视维护纲常伦理,没有提及民间对儒学的认识情况,无法得出儒学深入影响民间,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明朝法律汇编重视维护纲常伦理,没有提及量刑标准,无法得出尊卑亲疏是量刑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5.如图为1869—1929年中国海关历年所辖灯塔数目,这体现了该时期()A.列强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B.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D.对外贸易取得一定程度发展【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9—1929年(中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869—1929年中国海关所辖灯塔数目呈现出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灯塔数目的变化反映了航海发展对灯塔需求的增长趋势,由此可见,中国海关所辖灯塔数目的增加折射出外国势力在海关事务中的影响力下降,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D项正确;甲午战败后,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海关所辖灯塔数目的增加,说明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减弱,排除B项;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取得了初步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6.如图为1920年1月《少年世界》的发刊词。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一)这本月刊是一本注重记载事实的月刊。所记的事实,不是以中国为范围,是以世界为范围。(二)自从欧战的和约成立,我们不仅晓得中国的老年不可靠,同时证明世界的老年都不可靠。全世界的事业和一切待解决的问题,应由全世界的少年采‘包办主义’。我们是世界少年团体的一个,要与各国青年共同负改造世界的责任。A.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B.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C.社会变革应以具备全球视野为前提D.青少年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少年是世界少年团体的一个,要与各国青年共同负改造世界的责任,所以,该刊编者认识到青少年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青年学生宣传社会主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资本主义道路是否在中国行得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青少年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而不是强调社会变革以具备全球视野为前提,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为1934—1936年红军的部分宣传口号。这些宣传()时间宣传口号1934年10月“不要忽视这一工作对于争取群众、瓦解白军的重要意义;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1935年1月“红军到,千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千人叫,绅粮笑。要使千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1936年10月“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推动了战略中心的转移C.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D.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934--1936年。据材料“如表为1934—1936年红军的部分宣传口号”可知,宣传口号的目的是争取群众对红军的支持,让群众了解红军和白军的不同,使人们真正体会到红军是人民的队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D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宣传口号的作用,B项不是口号所能达到的效果,排除B项;口号宣传不能“开辟新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为某一时期中国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图。图中中国新建的主要铁路()A.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 B.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C.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全面开发 D.贯彻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题干“中国新建的主要铁路”信息并结合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在修建铁路沟通了西北边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仅凭图示信息只能得出沟通了边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但无法得出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排除A项;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全面开发中“全面”开发范围夸大,排除C项;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材料中涉及到铁路修建,未涉及到工业发展,无法得出贯彻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排除D项。故选B项。9.1971年,中国与越南签订的无偿援助协议共7笔,援助数额达36.1亿元人民币。同年,中国还与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国签订了援外协议,总额度为74.25亿元人民币。中国致力于()A.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B.建立睦邻友好关系C.突破美国外交封锁 D.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1971年,中国与多个国家签订援助协议,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援助等方式改善和巩固同这些国家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范围过于局限,虽然部分涉及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国家不仅仅是周边邻国,排除B项;若目的是突破美国外交封锁则过于单一,对多国的广泛援助有助于更全面的国际关系构建,排除C项。故选D项。10.亚历山大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结婚。亚历山大这些做法旨在()A.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B.实现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C.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 D.推行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信息“亚历山大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结婚”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这些做法有利于缓解与被征服地区的矛盾,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的地区的统治,A项正确;亚历山大在远征的过程中传播了希腊文化,但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并不是亚历山大远征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亚历山大采取不同措施以缓解与被征服地区的矛盾,其措施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但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排除C项;因俗而治、怀柔政策是措施,其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是1514年荷兰画家马西斯创作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画中男人是钱铺掌柜,他正专心地用践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该类画作在荷兰地区大量涌现。这反映出当时()A.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 B.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C.理性意识影响绘画艺术发展 D.奢靡享乐之风的流行【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4年(荷兰)。根据材料信息“1514年荷兰画家创作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画中男人是钱铺掌柜,他正专心地用践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该类画作在荷兰地区大量涌现”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以兑换金钱为题材的风俗画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财富的十分渴求,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人文主义发展,提倡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追求财富,B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文主义传播,画作体现出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与财富,这个是对社会现状的描绘,没有提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排除A项;启蒙运动发生与17、18世纪,其核心是理性,材料绘画没有提及作者追求真理,用理性意识去绘画,且材料时间与启蒙运动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文主义传播,画作体现出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与财富,没有提及是否奢靡享乐,排除D项。故选B项。12.18世纪下半叶,首任英属印度总督黑斯廷斯认识到“了解印度文化是理解印度管理体制的基础”。他鼓励翻译印度典籍,建立了以研究印度古代宗教、历史、地理等为重点的“亚洲学会”。在他的扶持下,印度文化研究者将英国殖民者塑造为古印度文明的复兴者。黑斯廷斯的主要目的是()A.凸显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B.鼓励英国人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C.体现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优越感D.通过文化殖民实现对印度直接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他鼓励翻译印度典籍,建立了以研究印度古代宗教、历史、地理等为重点的‘亚洲学会’。在他的扶持下,印度文化研究者将英国殖民者塑造为古印度文明的复兴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者将自己塑造为古印度文明的复兴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印度民众接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凸显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A项正确;在18世纪下半叶,新航路开辟早已完成,此时不需要再鼓励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排除B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通过塑造形象来为殖民统治寻找合理性,而不是单纯体现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优越感,排除C项;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殖民统治,不是直接统治,而且这里主要是通过文化手段来让殖民统治合法化,而不是为了实现直接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A.城市能源短缺问题突出 B.科技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C.英国技术革新获利丰厚 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煤气灯的发明使得工人夜间劳动时间延长,还点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这说明科技(煤气灯的发明)发展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人类从白天活动延伸到夜间活动,B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煤气被用于照明,延长了工人劳动时间和丰富了夜生活,并没有体现城市能源短缺问题,反而煤气的使用表明有能源可用于这些方面,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英国技术革新在经济上获利丰厚的相关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煤气灯发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工业革命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内容,只是在说煤气灯的发明带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表为1870—1970年间英法美德四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其中甲是()国家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60年1960—1970年甲1.60.75.05.8乙221.72.82.7丙4.32.93.24.0丁2.91.37.74.8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面临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这一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法国在战争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经济遭到破坏,0.7%的较低增长率符合法国在这一时期的情况,C项正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美国在这一时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增长率应较高,所以甲不太可能是美国,排除A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面临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是这时候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其发展速度应该高于法国,甲不太可能是英国,排除B项;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战后还面临重建等问题,其增长率波动较大,与甲的情况不太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5.1970年,尼克松总统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为此,他提出家庭援助计划的四个基础: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由此可知,美国政府试图()A.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B.扩大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C.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D.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0年(美国)。根据材料信息“1970年,尼克松总统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他提出家庭援助计划的四个基础: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遭遇滞胀危机,为了缓解危机,美国政府积极改革福利制度,追求社会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减轻财政负担,D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70年代美国政府积极改革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是实施福利制度一以贯之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70年代美国为减轻财政负担,政府积极改革福利制度,并非要扩大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排除B项;自由放任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与资本的活动,而不进行干涉与控制,积极改革福利制度,并非等同于要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间纪年方式1882年上海《申报》使用“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大清光绪八年”与“壬午”共同标记年份。1895年康有为创办的《强学报》在首版上增加“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纪年方式。1903年1903年,革命刊物《江苏》则采用了“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来标注时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改用阳历的命令:“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总统颁行。”家训与家族颜氏家训(魏晋南北朝)石林家训(宋代)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旦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凡吾宗族昆弟子孙,穷经出仕者,当以尽忠报国而冀名纪于史,彰昭于无穷也。概括说明《颜氏家训》到《石林家训》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答案】《颜氏家训》强调自给自足、农业为本的经济观念,《石林家训》则认为重农耕不再是唯一的持家之道,经商、手艺等其他手段也可以发家致富。这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颜氏家训》单纯强调维护人伦关系及如何修身处世,《石林家训》更加注重家庭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量入为出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反映出门阀世族衰落,士大夫更加注重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颜氏家训》强调彰显祖先名望,《石林家训》强调读书入仕的观念,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发展,门第观念淡化,科举入仕成为士人晋升主要渠道。《颜氏家训》在意的是个人和家族的生存、延续,《石林家训》强调尽忠报国的观念,以齐家作为治国的基础,把家族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反映了理学兴起,士大夫阶层强调家国一体,忠孝节义,社会责任感增强。【解析】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可知,《颜氏家训》强调自给自足、农业为本的经济观念,《石林家训》则认为重农耕不再是唯一的持家之道,经商、手艺等其他手段也可以发家致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根据材料“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可知,《颜氏家训》单纯强调维护人伦关系及如何修身处世,《石林家训》更加注重家庭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量入为出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门阀世族衰落,士大夫更加注重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根据材料“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旦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可知,《颜氏家训》强调彰显祖先名望,《石林家训》强调读书入仕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发展,门第观念淡化,科举入仕成为士人晋升主要渠道。根据材料“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凡吾宗族昆弟子孙,穷经出仕者,当以尽忠报国而冀名纪于史,彰昭于无穷也”可知,《颜氏家训》在意的是个人和家族的生存、延续,《石林家训》强调尽忠报国的观念,以齐家作为治国的基础,把家族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兴起,士大夫阶层强调家国一体,忠孝节义,社会责任感增强。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纪年方式的变化时间纪年方式1882年上海《申报》使用“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大清光绪八年”与“壬午”共同标记年份。1895年康有为创办的《强学报》在首版上增加“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纪年方式。1903年1903年,革命刊物《江苏》则采用了“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来标注时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改用阳历的命令:“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总统颁行。”——摘编自张磊、许关敏《重构国族与接轨世界:中国近代报刊的纪年之争》提取材料信息,以“纪年·认知”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求:叙述成文。叙述充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19世纪中期,清王朝统治下的近代报刊仍然遵循帝王纪年的形式。随着西学的传入,西历传入中国,报刊标记采用帝王纪年、干支纪年与西历纪年并存的局面,体现出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甲午战后,康有为将儒家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纪年方式首次采用孔子纪年方式。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革命刊物采用黄帝纪年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同宗同源的思想导向,宣传革命思想,凝聚民族意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将阳历和黄帝纪年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年号”制度,但采用阳历与西方世界形成对应,中国在时间制度上接入了全球的轨道。总之,纪年方式的变革是与国族和世界认知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新的纪年方式推动了时间制度变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国族认知,时人借此凝聚共识;另一方面,中国借此建立了与西方及世界的关系,从而与全球进行接轨。【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大清光绪八年’与‘壬午’共同标记年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王朝统治下的近代报刊仍然遵循帝王纪年的形式,随着西学的传入,西历传入中国,报刊标记采用帝王纪年、干支纪年与西历纪年并存的局面,体现出中国逐步融入世界;根据材料“康有为创办的《强学报》在首版上增加‘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纪年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康有为将儒家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纪年方式首次采用孔子纪年方式;根据材料“革命刊物《江苏》则采用了‘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来标注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革命刊物采用黄帝纪年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同宗同源的思想导向,宣传革命思想,凝聚民族意识;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且。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总统颁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将阳历和黄帝纪年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年号”制度,但采用阳历与西方世界形成对应,中国在时间制度上接入了全球的轨道。最后,总结归纳。总之,纪年方式的变革是与国族和世界认知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新的纪年方式推动了时间制度变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国族认知,时人借此凝聚共识;另一方面,中国借此建立了与西方及世界的关系,从而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