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_第1页
2016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_第2页
2016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_第3页
2016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_第4页
2016高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考题1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1、诗歌的颔联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时空交织对仗工整(对偶)。(2分)“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家乡之遥远,此为虚写;(1分)“五更愁”点时间,整夜为愁思所缠绕,极言客居他乡时乡愁之深,此为实写。(1分)这样,将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1分)

山水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景抒情类)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如何鉴赏分析重点:景物特征意象:农家饮食景物鹿门松竹梅烟柳荷花炊烟屋檐、、、、、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田园

钟情山水

厌弃官场黑暗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洁身自好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丽洗练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思乡怀远

诗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思乡缘由: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贬谪意象:鞍马、驿站、征辔、候馆、桅樯、孤舟、车马

鸿雁、杜鹃、鹧鸪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

思念亲友

征人思乡

如何表达(艺术手法):

触景伤情

感时生情

托物传情

因梦寄情

虚实结合、主客移位、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一、二句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坐的冷清画面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三、四句作者运用换位的写法,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来表现“思家”之情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

2016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诗词之魅力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快的船——最害羞的人——最多的愁——最消瘦的人——最憔悴的人——最忧愁的人——眼力最差的人——最深的情——最高的楼——最大的瀑布——架子最大的人——填诗词小练习古诗词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排比对比互文设问反问反复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类(写作技法修辞)抒情类间接抒情3.修辞方法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点面,渲染、侧面烘托,想象联想,赋比兴,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情景交融叙事抒情4.构思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笔照应、欲扬先抑、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鉴赏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步骤三: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描写类白描,细节描写,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渲染、烘托,想象联想,赋比兴,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描写手法

1.四个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2.三个角度: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3.四种技法:白描、工笔、渲染、列锦(名词意象叠加)。

4.六种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正衬或烘托、反衬)、双关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之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白描

田家

聂夷中父耕原上草,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草,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总结白描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明快简洁的语言,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卖炭翁》)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田家》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天净沙秋思》《商山早行》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细节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约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用倚”、“回”、“嗅三个动作,准确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细腻生动地展现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礼法约束的少女形象细节描写(贵在传神)正描写与侧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烘托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渲染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观察角度变化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陌上桑》汉乐府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对秦罗敷的描写,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1、正侧面结合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这首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侧面描写2、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特别是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分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动静相衬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闹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以静景衬静景的方法:返景(斜阳返照)宁静详和,静静地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深林的幽与静——以“返景”衬空山的幽静。“万壑有声含晚籁”,实质指万壑涵盖所有的声音,突出了万壑之静;“数峰无语立斜阳”,数峰本无语,这里经过强调,反而暗示数峰欲言又止,以动衬静。3.点与面的结合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虚实结合请举一例属于虚实结合艺术手法的诗词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蜀道难》《雨霖铃》《虞美人》《锦瑟》《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问: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三、四两联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想象(虚写)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牛刀小试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春蚕食叶响回廊”“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像考试时情景及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佩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像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总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描写“四结合”手法

四个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多个角度描写手法

三个角度: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

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触觉或通感;

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

既绘形绘色又远近结合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角度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数只船横

浦口,一声笛起山前。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色:香:形:声: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渲染与烘托烘托与衬托衬托与对比三组易混手法渲染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层层渲染、层层铺垫江上看山苏辙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最浓秀?层层渲染,层层铺垫,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烘托衬托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烘托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诗歌则是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琵琶行》《李凭箜篌引》《陌上桑》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特别强调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简炼朴实,不直接描摹雪的状态,而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描写。首句写触觉,二句写视觉,三四句写听觉。诗人以不同感觉,不断变换角度,处处写人,又处处写雪。从三个侧面来烘托衬托了雪大。烘托衬托侧面描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衬托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特别强调烘托与衬托容易混同。烘托与衬托相同之处是都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又叫映衬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有正衬和反衬;而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生查子•元夕》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对比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第三种意思对比比较下面两首诗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陈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九日和韩魏公①(2013年四川卷)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陈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反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特别强调对比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第三种意思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比较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白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观察的角度,从动态到色彩,描绘的是一幅鲜艳、明丽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陈词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自己悲切的心情。白诗以乐景衬乐情,陈词以哀景衬哀情。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景与情的衬托(特别强调)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②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鄰,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亲。

这首诗,则用“无鄰”“荒居”“黄叶”等寂静清冷的景致來写乐情,诗人很高兴与表弟卢纶寄宿在自己家。

以哀景衬乐情1、《采薇》前三节

2、《氓》的婚恋情节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殒。

4、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艺术手法—赋比兴赋者,铺陈叙述“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鄰,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哀情自现。“雨中黄叶树”又是运用了比兴手法,用树的落叶来喻人的衰老,凸显了白发人的孤独寂寞。象征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秦时明月汉时关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主人下马客在船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修辞手法—互文四、结构特点考点解读: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笔照应、欲扬先抑、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和对诗词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艺术手法—先扬后抑小中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这首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客居他乡,表达了孤寂思乡的思想感情。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更能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思乡之情除夜

高适拓展练习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手法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虚写(想象)、夸张设问、借代对偶、对比拟人象征反语虚写(想象)象征、比喻想象侧面描写烘托(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对偶、反衬衬托对比、借代反问、用典互文用典用典、虚实对比动静结合、反衬借古讽今反衬2013年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抒情手法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或寓理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用典故

即事抒情分析这首诗歌的主要手法谢亭送别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2013年广东卷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以景结情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映衬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答案: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如“岁寒三友”的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竹象征正直不折的气节,梅象征坚强不屈的意志。菊象征不畏风霜,杏象征幸福,桃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荷花象征清白,折桂象征荣耀,桃李代表门生,垂柳表示依恋。托物言志2013年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1)【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用典典故包括古代的历史人物活动、神话传说、古代诗文的句子等。运用典故可以收到言简意丰、语言含蓄而不直露的特点。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引用前人语句,如《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引用杜牧诗句,表现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

②用事运用历史故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态炎凉,人情反复的愤懑之情。典故管仲曰: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晏列传》

2013年浙江卷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艺术特色?

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2013全国II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