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级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共10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规定区域。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之外或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黄花梨放在冰雪里保存以减缓腐败速率B.打开剧烈摇动后的碳酸饮料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D.在和的平衡体系中,加压后颜色最终变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2.反应mA(g)+nB(g)=qC(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H、△S应为A.△H>0,△S>0 B.△H>0,△S<0C.△H<0,△S>0 D.△H<0,△S<0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C.和反应的中和热,则和足量反应的D.在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反应开始后正、逆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间段内, B.时间段内平衡向右移动C.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D.时刻向容器中加生成物的同时分离出反应物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存在的数据是A.浓度为B.浓度为浓度为C.浓度为D.浓度为浓度为6.在硫酸工业中,在催化剂条件下使氧化为:。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平衡时的转化率45097.598.999.299.699.755085.692.994.997.798.3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B.实际生产中,最适宜的条件是温度450℃、压强C.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的平衡产率D.为提高的转化率,应适当充入过量的空气7.H2在石墨烯负载型Pd单原子催化剂(Pd/SVG)上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机理及活化能(kJ/mo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还原NO生成N2过程中,速率最慢的步骤为⑥B.Pd/SVG上H2还原NO,更容易生成NH3C.根据如图数据可计算的ΔHD.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反应历程8.时,10L的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并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增大 B.新平衡时的转化率不变C.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新平衡时的浓度减小9.下图表示两个常见反应的平衡常数负对数值pK(pK=-lgK)与温度的关系。①N2(g)+3H2(g)2NH3(g)②N2(g)+O2(g)2NO(g)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反应②的逆反应速率减小C.1000℃时c(N2)·c(O2)=c2(NO) D.a点时,反应①和②中N2的转化率相等10.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k为速率常数。已知其半衰期(当剩余反应物恰好是起始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0.8/k。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250.501.000.501.000.0500.0500.1000.1000.2001.63.23.24.8A.上述表格中的、B.该反应的速率常数C.升温、加入催化剂均可使k增大,反应瞬时速率加快D.在过量的B存在时,当剩余6.25%的A时,所需的时间是375min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11.下表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燃烧热数值表:化合物燃烧热化合物燃烧热甲烷890.3正丁烷2878.0乙烷1559.8异丁烷2869.6丙烷2219.9异戊烷3531.3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丙烷的燃烧热为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12.水煤气变换反应为。我国研究人员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揭示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质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B.步骤③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C.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D.升温能增加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1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键键键键键能/()463496436138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m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 B.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C.过程Ⅱ放出了574kJ能量 D.过程Ⅰ吸收了926kJ能量14.一定温度下,向三个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2mol,反生反应:。tmin后,三个容器中的转化率如图中A,B,C三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可延长反应时间,但的转化率不会改变B.容积为cL的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小于80%C.容积为aL的容器达到平衡后再投入1mol和1mol,平衡不移动D.A,C两点的压强之比为1:115.工业上用乙苯催化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反应如下:(g)(g)+H2(g)现将xmol乙苯蒸气通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维持体系总压强恒定。在某催化剂作用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副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A.400℃时,再向体系中通入水蒸气,、均减少,且乙苯的转化率升高B.500℃时,再向体系中通入乙苯,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500℃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D.升高温度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16.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烟道气中的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CO还原法:一定条件下,由和CO反应生成S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每生成,那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kJ。(2)与反应生成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下,已知该反应每转移,放热44.4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3)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中含有、、等气体。为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取:NO和CO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已知:;CO的燃烧热为;与C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用、、表示)。(4)工业上接触法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钒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化为是钢催化剂的活性成分,郭汗贤等提出:在对反应Ⅰ的催化循环过程中,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图示如下:有关气体分子中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数据如下:化学键能量535496472①由此计算反应Ⅰ的_______。②反应Ⅱ、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17.某实验小组用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一)配制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溶液,至少需要称量固体___________g。(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固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__(填字母)。序号abcdef仪器(二)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___________。(4)取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实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_______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②近似认为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比热容。则测得中和热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C.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5)现将一定量的稀溶液、稀溶液、稀氨水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浓硫酸稀释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木炭在中燃烧④煅烧石灰石⑤C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⑥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⑦C还原18.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丙醇,卤代烃和塑料。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丙烯加成法制备1,2-二氯丙烷,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反应原理如下:①②已知反应的活化能,则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1)中的反应①、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60120180240300360压强/kPa8074.269.465.261.657.657.6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即,则反应①前18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保留2位小数)。(3)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在总压强分别为和时,测得丙烷及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代表丙烷或丙烯,则a,d代表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丙烷氧化脱氢法制备丙烯反应为,已知该反应的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K与的关系是_______。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且,则温度_______(填“>”“<”或“=”)。19.如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采取的措施可提高原料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2)对于工业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大B.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是500℃和20MPa,此时催化剂活性最大,反应速率较快C.压强越大,速率越快,平衡产率越高,所以工业合成氨压强越大越好(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情况,在密闭容中进行了如表实验:(反应起始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序号起始投入量反应物平衡转化率①恒温恒容1mol3mol0②绝热恒容1mol3mol0③恒温恒压2mol6mol0则:_______、_______(填“>”“<”或“=”)。(4)在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刚性容器中,分别投入和,在不同温度(500K和600K)、不同催化剂表面积和条件下,反应体系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曲线Ⅲ对应的温度和催化剂表面积可能为_______。(5)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分别为1:1、2:1、3:1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上图所示:①曲线Ⅰ表示投料比_______。②投料比一定时,To前转化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To之后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PAGEPAGE1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级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答案本试卷共10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规定区域。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之外或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黄花梨放在冰雪里保存以减缓腐败速率B.打开剧烈摇动后的碳酸饮料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D.在和的平衡体系中,加压后颜色最终变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答案】D【解析】【详解】A.将黄花梨放在冰雪保存是通过降低温度降低反应速率以减缓腐败速率,A不符合题意;B.打开剧烈摇动后的碳酸饮料产生大量气泡因为温度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会产生大量气泡,B不符合题意;C.制造蜂窝煤加入生石灰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C不符合题意;D.在和的平衡体系中,为红棕色,为无色,当增大压强时由勒夏特列原理可得,平衡会向生成体积较小的方向移动,颜色应变浅而不是变深,D符合题意;故选D。2.反应mA(g)+nB(g)=qC(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H、△S应为A.△H>0,△S>0 B.△H>0,△S<0C.△H<0,△S>0 D.△H<0,△S<0【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ΔG<0,ΔG=ΔH-TΔS,则该反应的ΔS>0,故选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C.和反应的中和热,则和足量反应的D.在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进行不完全,故1mol氮气完全反应的能量变化不是2,A错误;B.硫蒸气的能量比等质量的固态硫能量高、则等量的硫蒸汽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比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焓变为负值时,放出热量越多,焓变越小,则,B错误;C.硫酸和足量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由于生成沉淀也要放热,则和足量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放出的热量、即大于57.3kJ,C错误;D.燃烧热是指在一定压强下,1
mol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时候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据题意可知,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D。4.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反应开始后正、逆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间段内, B.时间段内平衡向右移动C.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D.时刻向容器中加生成物的同时分离出反应物【答案】D【解析】【详解】A.时间段内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B的正反应速率和E的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A错误;B.时间段内,平衡向左移动,B错误;C.若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低于原平衡时速率,C错误;D.由于改变条件时逆反应速率高于原平衡速率而正反应速率低于原平衡速率,则改变的条件为向容器中加生成物且分离出反应物,D正确;故选D。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存在的数据是A.浓度为B.浓度为浓度为C.浓度为D.浓度为浓度为【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若正反应转化彻底,的浓度分别为,,,若逆反应转化彻底,的浓度分别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浓度范围,,。【详解】A.由分析可知,,A错误;B.若浓度为,说明此时配合逆向移动,由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浓度为,B错误;C.由分析可知,,C错误;D.若浓度为,说明配合逆向移动,由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浓度为,D正确;故选D。6.在硫酸工业中,在催化剂条件下使氧化为:。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平衡时的转化率45097.598.999.299.699.755085.692.994.997.798.3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B.实际生产中,最适宜的条件是温度450℃、压强C.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的平衡产率D.为提高的转化率,应适当充入过量的空气【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S<0,△H<0,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温度过高,该反应可能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由表格可知,450℃、压强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较高,当没有测定其它条件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不能确定实际生产中,最适宜的条件是温度450℃、压强,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的平衡产率,故C错误;D.充入过量的空气,平衡正向移动,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7.H2在石墨烯负载型Pd单原子催化剂(Pd/SVG)上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机理及活化能(kJ/mo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还原NO生成N2过程中,速率最慢的步骤为⑥B.Pd/SVG上H2还原NO,更容易生成NH3C.根据如图数据可计算的ΔHD.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反应历程【答案】C【解析】【详解】A.活化能最大的为决速步,则H2还原NO生成N2的决速步为反应⑥,选项A正确;B.由图知,Pd/SVG上H2还原NO,经过①到⑤即可生成氨气、经过①到⑧步才能生成氮气、而决速步反应⑥的活化能最大、发生最困难,则更容易生成NH3、不容易生成N2,选项B正确;C.流程中未出现,故不能计算ΔH,选项C不正确;D.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反应历程、可能得到不同产物,选项D正确;答案选C。8.时,10L的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并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增大 B.新平衡时的转化率不变C.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新平衡时的浓度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因K只与温度有关,混合气体中百分含量保持不变,A项错误;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新、旧平衡时的转化率相同,B项正确;C.新平衡时,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项错误;D.由于容器中的总量增加,故新平衡时会增大,D项错误;答案选B。9.下图表示两个常见反应的平衡常数负对数值pK(pK=-lgK)与温度的关系。①N2(g)+3H2(g)2NH3(g)②N2(g)+O2(g)2NO(g)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反应②的逆反应速率减小C.1000℃时c(N2)·c(O2)=c2(NO) D.a点时,反应①和②中N2的转化率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随着温度升高,①的pK增大,①的K减小,②的pK减小,则②的K增大,所以①为放热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1000℃时pK=0,则K=1,则c(N2)·c(O2)=c2(NO),故C正确;D.a点时,反应①和②的pK相等,即K相等,但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未知,不能确定转化率大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k为速率常数。已知其半衰期(当剩余反应物恰好是起始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0.8/k。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250.501.000.501.000.0500.0500.1000.1000.2001.63.23.24.8A.上述表格中的、B.该反应的速率常数C.升温、加入催化剂均可使k增大,反应瞬时速率加快D.在过量的B存在时,当剩余6.25%的A时,所需的时间是375min【答案】D【解析】【分析】某反应A(g)+B(g)→C(g)+D(g)的速率方程为,其中k是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催化剂的影响,浓度变化,k不变。由第二组数据3.2×10-3=k(0.5)m(0.050)n和第四组数据3.2×10-3=k(0.5)m(0.100)n,可知n=0,由第一组数据1.6×10-3=k(0.25)m(0.050)0,第二组数据3.2×10-3=k(0.5)m(0.050)0,两式相比得到m=1;将n=0,m=1代入1.6×10-3=k(0.25)1(0.050)0得到k=6.4×10-3min-1。速率方程式为v=6.4×10-3c(A)c0(B)。【详解】A.由上速率方程式为v=6.4×10-3c(A)c0(B),代入第五组数据,v2=6.4×10-3×(1.00)×(0.200)0=6.4×10-3molL-1min-1,故v2=6.4;第六组数据中v=4.8×10-3molL-1min-1,代入速率方程解得c1=0.75,A正确;B.根据分析k=6.4×10-3min-1,B正确;C.升温、加入催化剂可使k增大,C正确;D.根据题给信息,其半衰期为:0.8/k。存在过量的B时,当剩余6.25%的A时可以看作经历4个半衰期,即因此所需的时间为,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11.下表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燃烧热数值表:化合物燃烧热化合物燃烧热甲烷890.3正丁烷2878.0乙烷1559.8异丁烷2869.6丙烷2219.9异戊烷3531.3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丙烷的燃烧热为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AD【解析】【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丙烷的燃烧热为,A正确;B.由正丁烷和异丁烷燃烧热可知正丁烷的能量高于异丁烷,故正丁烷的稳定性比异丁烷差,B错误;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错误;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完全燃烧,n值越大,所含的C原子和H原子的物质的量越多,生成的CO2(g)和H2O(l)越多,放出的热越多,D正确;故选AD。12.水煤气变换反应为。我国研究人员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揭示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质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B.步骤③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C.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D.升温能增加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生成物的相对能量比反应物的相对能量低,反应放热,,A正确;B.步骤③去掉可得到反应,B正确;C.该历程中步骤④最大能垒(活化能),C正确;D.升温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后平衡逆移,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D错误;故选D。1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键键键键键能/()463496436138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m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 B.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C.过程Ⅱ放出了574kJ能量 D.过程Ⅰ吸收了926kJ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molH2O,由图可知,生成了2molH2和1molO2,总反应为:,故A正确;B.过程Ⅲ断裂2molH2O2中H-O键,吸收463×2=926kJ能量,生成1molH2中H-H键,释放436kJ能量,即总体上吸收了490kJ能量,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C.过程Ⅱ中生成1molH2O2中O-O键和1molH2中H-H键,放出(138+436)kJ=574kJ能量,故C正确;D.过程Ⅰ中断裂了2molH2O中H-O键,吸收能量(463×2)kJ=926kJ,故D正确;故选B。14.一定温度下,向三个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2mol,反生反应:。tmin后,三个容器中的转化率如图中A,B,C三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可延长反应时间,但的转化率不会改变B.容积为cL的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小于80%C.容积为aL的容器达到平衡后再投入1mol和1mol,平衡不移动D.A,C两点的压强之比为1:1【答案】BD【解析】【详解】A.因为a<b,a容器中SO3的浓度比b大,反应速率快,但相同时间,B转化率达到了80%,而A转化率只有50%,说明A点为平衡状态,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的转化率,故A正确;B.容积为L的容器可相当于容积为L容器再扩大体积,若B点达到平衡,的平衡转化率为80%,减压平衡正移,则容积为L的容器内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若B点未达到平衡,容积为L容器内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则容积为L的容器内的平衡转化率更大于80%,故B错误;C.A点的平衡转化率为50%,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有1mol,生成1mol、0.5mol,计算,再投入1mol和1mol,浓度商=K,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D.A点与C点的的转化率都为50%,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温度相同,但体积不相同,压强之比不是1:1,故D错误;选BD。15.工业上用乙苯催化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反应如下:(g)(g)+H2(g)现将xmol乙苯蒸气通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维持体系总压强恒定。在某催化剂作用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副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A.400℃时,再向体系中通入水蒸气,、均减少,且乙苯的转化率升高B.500℃时,再向体系中通入乙苯,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500℃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D.升高温度时,【答案】B【解析】【详解】A.400℃时,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水蒸气,导致反应体系体积变大,反应物和生成的浓度都减小,、均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乙苯转化率升高,A正确;B.500℃时,再向体系中通入0.2xmol乙苯,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相当于在原有平衡上产生正向移动,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发生改变,B错误;C.由图可知500℃时,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60%,列三段式: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为1.6xmol,则,C正确;D.温度越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越高,生成物浓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所以,D正确;故答案选B。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16.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烟道气中的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CO还原法:一定条件下,由和CO反应生成S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每生成,那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kJ。(2)与反应生成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下,已知该反应每转移,放热44.4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3)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中含有、、等气体。为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取:NO和CO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已知:;CO的燃烧热为;与C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用、、表示)。(4)工业上接触法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钒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化为是钢催化剂的活性成分,郭汗贤等提出:在对反应Ⅰ的催化循环过程中,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图示如下:有关气体分子中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数据如下:化学键能量535496472①由此计算反应Ⅰ的_______。②反应Ⅱ、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放出②.135(2)(3)(4)①.-98②.③.【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象分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为反应放出的热量,则生成1molS时放出的热量为(679-409)kJ=270kJ,16gS为0.5mol,则放出的热量为135kJ;故答案为:放出;135;【小问2详解】1个CuCl反应生成CuCl2转移1个电子,1个O2生成2个CuO转移4个电子,转移1mol电子放出44.4kJ能量,转移4mol电子放出能量;;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根据给定的反应①2NO(g)+2CO(g)=2CO2(g)+N2(g)ΔH1;②2NO(g)+O2(g)=2NO2(g)ΔH2,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③2CO(g)+O2(g)═2CO2(g)ΔH3,①-②+2×③可得方程式,2NO2(g)+4CO(g)=4CO2(g)+N2(g)结合盖斯定律可计算出;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①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则反应Ⅰ的;故答案为:-98;②反应Ⅱ生成V2O4•SO3,方程式为,反应ⅢV2O4•SO3与氧气反应生成V2O5和SO3,方程式为;故答案为:;。17.某实验小组用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一)配制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溶液,至少需要称量固体___________g。(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固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__(填字母)。序号abcdef仪器(二)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___________。(4)取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实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_______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②近似认为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比热容。则测得中和热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C.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5)现将一定量的稀溶液、稀溶液、稀氨水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浓硫酸稀释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木炭在中燃烧④煅烧石灰石⑤C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⑥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⑦C还原【答案】(1)5(2)ade(3)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4)①.4②.-53.5kJ/mol③.ABC(5)=<(6)④⑤⑦【解析】【分析】该实验为中和热反应的测定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250ml氢氧化钠钠溶液,中和热测定的关键是保温。【小问1详解】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溶液,但需要250mL容量瓶,故需要按250mL溶液进行配制,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0.25=0.125mol,需要固体的质量为:0.125×40=5g,至少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5g;【小问2详解】称量固体所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烧杯、药匙,故选abe;【小问3详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小问4详解】①第一次实验温度差为:30.1-26.1=4;第二次实验温度差为:33.3-27.2=6.1;第三次实验温度差为:29.8-25.9=3.9;第四次实验温度差为:30.4-26.3=4.1;第二次实验温度差偏差较大,舍去,其余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4+3.9+4.1)÷3=4②Q=cm△t=4.18×10-3×(50+30)×4=1.3376kJ,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50×10-3×0.5=0.025mol,△H=-=-53.5kJ/mol③所测结果产生的热量较少,故热量有损失,故选ABC;【小问5详解】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均完全电离,它们的中和热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稀盐酸的反应中一水合氨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中和热要小一些,故=<;【小问6详解】①浓硫酸稀释是放热过程;②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③木炭在中燃烧为放热反应;④煅烧石灰石为吸热反应;⑤C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为吸热反应;⑥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为放热反应;⑦C还原为吸热反应;故选④⑤⑦;18.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丙醇,卤代烃和塑料。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丙烯加成法制备1,2-二氯丙烷,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反应原理如下:①②已知反应的活化能,则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1)中的反应①、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60120180240300360压强/kPa8074.269.465.261.657.657.6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即,则反应①前18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保留2位小数)。(3)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在总压强分别为和时,测得丙烷及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代表丙烷或丙烯,则a,d代表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丙烷氧化脱氢法制备丙烯反应为,已知该反应的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K与的关系是_______。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且,则温度_______(填“>”“<”或“=”)。【答案】(1)132(2)0.08(3)①.②.(4)①.②.<【解析】【小问1详解】①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g)△H1=-134kJ∙mol-1;②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H2=-102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CH2=CHCH2Cl(g)+HCl(g)CH2ClCHClCH3(g)△H2=-134kJ∙mol-1+102kJ∙mol-1=-32kJ∙mol-1,焓变=活化能Ea(正)-活化能Ea(逆),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32kJ∙mol-1+164kJ∙mol-1=132kJ∙mol-1;故答案为:132kJ∙mol-1【小问2详解】由于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g)反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设180min时,CH2ClCHClCH3(g)的压强为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绸缎丝绸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独家买卖合同范本
- 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秸秆生物质天然气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
- 筒形挺柱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导航GIS软件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中国低速台式离心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珍珠岩散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碳素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0103-033052
- 2025财产抵押合同范本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知识差异盘点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 不锈钢制作合同范本(3篇)
- 2023年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