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扬州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扬州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扬州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扬州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P-31S-32Cl-35.5K-39Mn-55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出产的宝石各有不同,下列宝石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江苏南京-雨花石B.福建漳浦-琥珀C.新疆和田-和田玉D.广西北海-孔雀石2.《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3.下列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0mL0.2mol∙L−1CuCl2溶液 B.10mL0.25mol∙L−1MgCl2溶液C.10mL0.8mol∙L−1KClO3溶液 D.20mL0.1mol∙L−1FeCl3溶液4.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化合物、电解质 B.氧化物、化合物C.溶液、胶体 D.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5.通过CO2捕获和转化技术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其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过程Ⅱ中的反应为CaCO3+CH4=CaO+2CO+2H2C.捕获和转化CO2的过程中,CaO可以循环利用D.CO2的捕获和转化有助于减弱温室效应6.心脏搏动产生电流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病人皮肤接触部位应该擦A.碘酒B.葡萄糖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医用酒精7.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1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8.古代利用绿矾(FeSO4·7H2O)制取硫酸。制取过程中FeSO4·7H2O首先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该反应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盐B.非电解质 C.酸性氧化物 D.含氧酸9.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研究量子点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表明,物质在纳米级时因微粒大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颜色、性质,在医疗、科技等多领域有重大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制得直径为4.5nm的硫化镉,这种硫化镉是胶体B.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蛋白质溶液C.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胶体微粒既可以透过半透膜也可以透过滤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10~11题。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10.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4gCO2的体积是22.4LB.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Na+数为NAC.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CaO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与CO2的碳原子个数比为1:111.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CO2,需要490mL1.00mol·L-1NaOH溶液,现进行溶液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移溶液后,不用洗涤玻璃棒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会偏高C.用托盘天平称量19.6gNaOH固体D.容量瓶洗涤后没干燥,所配溶液浓度偏低12.已知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可溶于乙醇、乙醚等,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5℃,如图是从黄花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碎应该在烧杯中进行B.操作I是萃取,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C.操作II是蒸馏,所用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D.操作III是重结晶,具体为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13.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痛、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利用反应:H2+FeCO3==Fe+CO2↑+H2O↑制取铁粉并检验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④中挥发的气体进入②中干扰检验,③中应盛放碱石灰B.装置①中的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氢气C.装置②中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目的是检验水蒸气D.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可以控制①中气泡产生快慢14.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磷化氢(PH3)气体。一种实验时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P4+3NaOH+3H2OPH3↑+3NaH2PO2、2H3PO2=PH3↑+H3P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流程中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P4与NaOH反应的质量比是1:3C.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则次磷酸钠(NaH2PO2)属于正盐D.上述流程中1mol白磷最多可生成33.6LPH315.已知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P0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将一定质量的炭粉和氧气在耐压密闭容器中用电热丝引燃使之充分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的气压变化,观察到炭粉完全消失,如图为气压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温度达到炭粉着火点B.D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O2C.参加反应的C和O2的质量比为3:7D.生成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28:3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16.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10/23,外观与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相似。试用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3.01×1023个OH-的质量为▲,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这些OH-与标准状况下▲L的H2S的质量相同,和▲mol含有的原子数相同。(2)阿莫西林的分子式为C16H19N3O5S,其摩尔质量为▲,2.190g阿莫西林含有氧原子数目为▲。(3)现有4g质量分数10%的NaOH溶液中,平均▲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OH-离子(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密度之比为▲。(5)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A室中充入H2、O2混合气体,B室充入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非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刻度▲处。17.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I;②Ca(HCO3)2;③MgCl2溶液;④;⑤蔗糖晶体;⑥Mg(OH)2;⑦Fe(OH)3胶体;⑧NH3;⑨Fe(OH)3悬浊液;⑩Al。(1)以上物质属于分散系的是▲(填序号),按分散质粒子从大到小排序为▲(填序号)。(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3)写出②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4)通常向③中加入NaOH溶液来获得⑥,检验⑥是否洗净的具体实验操作为▲。(5)研究表明,⑦可净化水中的砷酸(H3AsO4),砷酸浓度较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当时,Fe(OH)3胶体结构被破坏。①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下图。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②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18.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拟定用以下流程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Cu。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已知:①FeSO4∙7H2O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②FeSO4∙7H2O加热至70~73℃失去3分子水,至80~123℃失去6分子水,至156℃以上转变成碱式硫酸铁。(1)操作Ⅰ和操作Ⅱ分离的方法是▲。(2)固体A的成分是▲(填化学式)。(3)操作Ⅲ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过滤,醇洗,干燥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用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19.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能反应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某小组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的COD值。现需配制1000mL2.00×10-3mol·L-1的KMn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称量:需用电子天平称量▲gKMnO4固体(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2)选择仪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3)称量后,以下操作步骤的顺序为▲。(4)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取固体试剂;③蒸发;④取液体试剂;⑤溶解;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5)下列操作会使KMnO4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水B.转移溶液时,溶液不慎洒到容量瓶外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再加水(6)KMnO4法测定河水的COD值的测定原理为:4KMnO4+5C+6H2SO4=4MnSO4+2K2SO4+5CO2↑+6H2O,其中C代替水中还原性物质,根据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浓度,进而计算水样的COD值[COD=c(C)×M(O2)]。取水样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消耗所配制的KMnO4的体积为12.5mL(三次实验平均值),算得该水样的COD值为▲mg·L-1(国家一级A出水标准为COD≤50mg·L-1)(写出计算过程)。PAGEPAGE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化学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CBAACBDCD1112131415BDACD二、非选择题16.(18分)(1)8.5g,5mol,5.6,0.25(2)365g/mol,1.806×1022(3)20(4)16:11(5)217.(14分)(1)③⑦⑨,⑨⑦③(2)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