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7回忆我的母亲高效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7回忆我的母亲高效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7回忆我的母亲高效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7回忆我的母亲高效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7回忆我的母亲高效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7回忆我的母亲课题回忆我的母亲课时支配2课时授课人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朱德母亲的人生经验,感受其品行。

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找出争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的一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务典型、留意细微环节描写的特点,驾驭基本的阅读方法。

3.揣摩争论、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慈爱、坚忍坚韧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尊敬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学习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务典型、留意细微环节的特点,驾驭基本的阅读方法。难点1.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化、影响和熏陶的关系。

2.体会作者刻画人物、表达深情的方法。教学打算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第1课时教学步骤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母亲是我们最爱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她不仅含辛茹苦地哺育了我们,还教给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回忆性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感受朱德元帅的母亲锺太夫人崇高的品质。(板书课题《回忆我的母亲》)以诗歌《游

子吟》引出

文题,激发

学生的学

习爱好。基础梳理作者介绍

1.学生共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朱德的资料。

2.老师用PPT展示朱德的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宏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11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1922年去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转赴苏联学习。解放斗争期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作品主要收录于《朱德选集》。简要了解朱

德的生平及

其作品。基础梳理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军日报》上,后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为人忠厚慈爱、坚忍坚韧、爱憎分明,她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朱德投身于革命事业。朱德同志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跟她的教化、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锺太夫人于1944年逝世,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介绍写作

背景,帮助

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字词归纳

1.PPT展示,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状况,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

佃农(diàn)仪陇(lǒnɡ)溺死(nì)私塾(shú)亲善(ǎi)妯娌(zhóuli)庚子(ɡēnɡ)哭泣(qì)豪绅(shēn)衙门(yá)横蛮(hènɡ)慰勉(wèimiǎn)聊叙(liáo)不辍劳作(chuò)

①佃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夫。

②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③宽厚:(待人)宽容厚道。

④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老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老师,采纳个别教学法,没有肯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⑤牵强:将就;凑合。

⑥周济:对穷困的人赐予物质上的帮助。

⑦聊叙:姑且谈谈。

⑧威逼: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⑨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⑩妯娌: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⑪慰勉:劝慰勉励。

⑫无可奈何:没有方法;没有方法可想。

⑬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⑭为富不仁:靠不正值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⑮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⑯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2.针对重难字词,进行适当讲解。

例:“横”是多音字,意为“粗暴、凶暴”“不吉利的,意外的”时读“hèng”,如蛮横、强横、横祸、横死等;除此之外,其他都读“héng”,如横梁、横剖面、横贯、横竖等。留意:

“横”意为“蛮横、凶狠”且读“héng”时,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如横行、苛捐杂税。引导学生

认识、理解

课文中的

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并引导学生在听读时细致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索如下问题(PPT展示):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思索作答,老师明确)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毅不屈、宽厚慈爱的很多事务,还写到她怜悯、周济贫苦农夫,憎恨为富不仁者,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阅历”“生产学问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事务。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学生勾画与母亲相关的争论、抒情的语句,体会情感,举手回答,老师点评、总结)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慈爱、坚毅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化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职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哀思。我爱我母亲,特殊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恒久回忆的。”“我应当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阅历。”“我应当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学问和革命的意志,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接着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欢乐的生活。”……

(3)请依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划分结构,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同桌之间进行探讨,老师指定学生回答并进行点评、指导)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的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其次部分(第2~13段):叙述家庭状况,是对“很多事情”的详细回忆。[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7段),概述家庭状况,叙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慈爱的名贵品质,母亲担当着做母亲和农妇的双重负担。其次层(第8~13段),突破家庭范围,写母亲理解儿子,激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表现出母亲的平凡与宏大。]

第三部分(第14~17段):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争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培育学生的

概括实力和

提取文章主

要信息的能

力。引导学生划

分文章的结

构层次,明

晰作者的写

作思路。板书设计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的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其次部分(第2~13段):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14~17段):以抒情、争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课后作业1.识记本课的重点字词。

2.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第2课时教学步骤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分析母亲的形象,探讨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概括上节课

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研读赏析(一)品读文章,把握母亲的形象及名贵品质

同学们,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实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心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为什么这位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请同学们品读课文,思索如下问题(PPT展示):

1.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务?这些事务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性品质?(老师引导学生以填表格的形式,梳理母亲所做或经验的事情,分析母亲的特性品质)时间母亲所做(或经验)的事情母亲的特性品质作者小时候(记忆时

起)“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聪慧能干、勤劳俭朴、宽

厚慈爱1895-1900年前后被逼退佃、搬家,遭受天灾坚毅不屈、爱憎分明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识大体、明事理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与革命深明大义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适,回家接着劳动勤劳朴实大革命时期(1924-

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抗战以后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支持革命1943年不辍劳作酷爱劳动

2.上面所归纳的事务看似零散,却又有肯定的规律性,请你找到其中的规律,说说作者是如何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的。(学生思索作答,老师明确)上述事务虽然零散,但它们都紧紧围围着同一个主题,即第一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此外,这诸多事务之间有一根时间线,作者是依据时间依次记叙母亲的一生的。因此,作者能将这些事务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二)体会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

1.请结合全文思索,“我”在写母亲勤劳一生的同时,还抒写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化与影响。(学生勾画相关段落,思索作答,老师明确)

母亲勤劳、不怕吃苦,“我”从小耳闻目睹,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旧酷爱劳动,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学问;母亲聪慧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阅历;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决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2.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酷爱和对劳动人民的酷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课文第16段,谈谈你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巡回指导,小组选代表发言,老师点评、总结)

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竭力找寻补救之法,以报答母亲深恩。于是,作者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建了和创建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即“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欢乐的生活”,显示出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民族、爱人民、爱党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以填表格

的形式帮助

学生梳理事

件,清晰

简明。

2.通过分析

母亲对“我”

的影响,把

握文章的

主题。

3.通过对句

子的品析,

引导学生体

会文章的语

言特色。板书设计课后作业完成课后“思索探究”第一、二、三题。《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实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化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慈爱、坚毅不屈的优秀品质。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不算太大,所以本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从旁指导、点拨的形式。本文在学习引导上,主要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着手,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关注叙事事务与“我”的存在),也关注文本写作风格,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同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相识。由于作者母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其特殊性,当代学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对“勤劳一生”以及“苦难中的母子情深”难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出于此客观因素,本课的教学在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