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2课时数与形(2)▶教学内容教科书P107例2,完成教科书P110~111“练习二十二”中第4~8*题。▶教学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探讨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寻规律,发觉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2.让学生经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探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寻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教学难点让学生经验探究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干脆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日我们接着探讨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2)]【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白,有利于学生清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二、探究发觉,学习新知1.老师与学生竞赛算题。师:上节课计算竞赛,老师赢了,本节课,我还想跟你们竞赛,你们还敢挑战吗?(敢!)师:你们知道+等于多少吗?()那++等于多少呢?【教学提示】也会有聪慧的学生能快速发觉规律,很快得出结果。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转换角色,问问学生为什么算这么快。学生尝试计算,老师干脆给出答案。【教学提示】也会有聪慧的学生能快速发觉规律,很快得出结果。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转换角色,问问学生为什么算这么快。师:只要依据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到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师:有的同学不信任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便利,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学生出题,师生竞赛。【学情预设】学生会依据以上算式中的规律,出以下题:在学生出题后,老师都能立即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异。师: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奇的法宝,你们想知道吗?【设计意图】一方面,老师通过与学生竞赛计算速度,且每次老师成功,使学生产生新奇心,再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2.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老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教学提示】课件演示时,起先慢一点,等学生理解后可以加速。【教学提示】课件演示时,起先慢一点,等学生理解后可以加速。(1)进行演示讲解。①演示+。师: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取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师: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那么涂色部分还可以怎么算呢?(1-)也就是说+=1-。②接着演示++。师:谁知道除了通分,还可以怎么算?依据学生回答,板书++=1-。③演示+++。师:那么计算+++就可以得到什么?+++=1-(2)初步发觉规律。师:看到这儿,你发觉什么规律了吗?【教学提示】学生尝试练习课件呈现的算式,口答就行。适时追问怎么算的,促进学生运用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发觉,从起先,后面分数的分母依次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把这些分数加起来,和等于1减去最终一个分数。【教学提示】学生尝试练习课件呈现的算式,口答就行。适时追问怎么算的,促进学生运用规律。(3)总结规律。师小结:依据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师:这个法宝怎么样?谁来说说它好在哪里?你学会了吗?(4)尝试练习。课件出示习题。【设计意图】将困难的数量运算转化为简洁的图形面积计算,转繁为简,化难为易,引导学生探究数与图形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3.学问提升,探究发觉。(1)感受极限思想。课件出示教科书P107例2。师:刚才我们已经从始终加到了,假如我接着加,加到,得数等于多少?()再接着加,始终加到,得数等于多少?()随着不断接着加,你发觉得数越来越大,多数个这样的数相加,和会是多少呢?这时候你心中有没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学情预设】猜想:这样始终加下去,得数会不会就等于1了?师: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在刚才加的过程中在正方形上不断涂色,那空白部分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涂色部分的面积呢?【学情预设】空白部分的面积会越来越小,涂色部分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师:始终往下加,和的得数越来越接近什么数?最终得数是1吗?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学情预设】学生提出用圆和线段来帮助验证,若没有学生提出,老师自己提出。(2)利用线段图直观感受相加之和等于“1”。师:教科书上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教学提示】“【教学提示】“无限”的概念特别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演示时,引导学生边视察,边想象。师:你能看懂这两幅图的意思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告知大家你的想法。【学情预设】学生会推导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师:他们的想法对吗?【学情预设】同学们利用直观图,并结合算式,看出了++++++…的值越来越接近1。其实,当次数趋于无限时,这些分数的和就是1。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设计意图】利用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经验猜想得数等于“1”,到数形结合证明得数等于“1”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探究新知的精神。4.迁移提升。(1)沟通感受。师:对于这种借用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学情预设】“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会发觉很多难题的解决变得很简洁。(2)举一反三。师: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题,你能想到哪些例子吗?【教学提示】先让学生说说以前用到的数形结合,再课件呈现。假如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给时间学生探讨一下。【学情预设】【教学提示】先让学生说说以前用到的数形结合,再课件呈现。假如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给时间学生探讨一下。师:这些都是数形结合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1.课件展示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二”第4题。【教学提示】此题更多的是数学思索,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发觉问题中的关键点,再让学生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感悟比例思想。【教学提示】此题更多的是数学思索,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发觉问题中的关键点,再让学生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感悟比例思想。【学情预设】本题渗透着比例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有肯定的难度,老师要适当提示。(2)展示沟通。师:这道题跟我们以前学习的行程问题相同吗?须要知道速度和时间吗?引导学生发觉狗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2倍,用比例的学问解答。2.课件展示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二”第5题。(1)学生细致读图,尝试解答。(2)展示沟通。师:这几个图中哪个是描述妈妈的行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依据整幅图进行推断,也可能只依据其中的一段进行推断。3.课件展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二”第6题。(1)全班读题,学生独立思索,尝试解答。(2)指名回答,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3)依据学生回答状况,连线(课件动态演示)。(4)结合连线图得出: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变难为易的特点。4.课件展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二”第7题。(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接着写。(2)全班沟通,集体订正。5.课件展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二”第8*题。(1)学生看图思索。(2)师生沟通。师:(a+b)2=a2+2ab+b2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两种不同的算法,两种算法的结果是相等的。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师小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数与形结合的方式来思索,这样既利用了形的直观,又利用了数的微小。因此,数与形有着特别亲密的联系。我们在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合理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考虑。▶板书设计数与形(2)++++++…=1▶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这个算式的结果等于1不好理解,学生始终争辩“它只是越来越接近1,结果离1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距离。”于是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出示一个圆和一条线段,依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这些分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最终的结果是“1”,另外还有反推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