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程标准本课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知道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识记遵义会议的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内容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2.通过教材中遵义会议前后红军军事行动的比较,使学生认识遵义会议的历史
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
意义。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长征路线上主
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利用有关资
要重大事件。
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的路线。3.通过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爱国
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02预习导学
【概念衔接】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前身。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由于第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1935
年1月,中共中央在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会议后成立了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这次会
议开始确立以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
了,挽救了,挽救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过雪山草地
2.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重
重包围,强渡,飞夺,翻过了大,走过了茫茫,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
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
3.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地区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
第1页共7页.
长征播下了,铸就了,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拓展补充】《萧华将军与《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萧华参加长征时才18岁,过草地时任红二师政委,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
萧华在杭州疗养时,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夜不能寐,在床头上奋笔疾书,用激
情和泪水创作了《长征组歌》歌词。1965年8月1日,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北京军区战友歌
舞团举行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在人民剧场首场演出。《长征组歌》以深刻凝
练的文笔,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
历尽艰险、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长征组歌》数十年来演出千余场,历演不衰。
03探究提升
如何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材料一: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
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
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郑广谨等《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1935年2月上旬,中央给陈毅等人拍来电报,大意是:中央政治局开了扩大会议。博古等负责同
志的单纯军事观点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这次行动他们要负责。这是严重的失败,但不是政治路线
的错误。对于中央的电报,当时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过去的错误的确不是政治上的错误。陈毅说:
“我的看法不同。他们在遵义还不能提政治路线,提政治路线党要分裂的,只能提军事上错了。博古错了,
让博古下台,这样全党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完成长征。中央注要是政治上的错误,政治上的错误
导致了军事上的错误。”
——《三年游击战争回忆》
材料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
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
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正确地解决
了1936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责及所学知识说说,遵义会议着重解决了什么问题?一再强调工什么问题?
军事路线问题。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是政治路线错误。
第2页共7页.
(2)材料二中陈毅对中央的来电的理解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陈毅既认识到了军事错误是政治错误造成的,又理解了当时中共中央的意图,
其观点是全面、正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04体系构建
在括号中填上对应的时间
05记忆清单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学习聚焦: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事件是什么?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哪次会议上,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
2.遵义会议
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注意的正
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机的时刻,挽
3.遵义会议的意义是什么?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第3页共7页.
★学习聚焦:长征路线。
4.长征中,哪一事件使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4.四渡赤水
5.长征中,哪一事件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5.巧渡金沙江
6.瑞金——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6.长征的路线是什么?——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
陕北吴起镇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学习聚焦:长征胜利的意义和精神含义。
7.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7.会宁会师
8.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
8.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
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9.长征精神的含义是什么?9.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怕苦,不
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06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
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北伐战争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D.南昌起义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
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B.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C.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3.右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
征会师纪念塔”。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
A.江西省土B.四川省C.甘肃省D.陕西省
4.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
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5.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能体现长
征精神的是
第4页共7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歌曲中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歌曲一的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歌曲二苗岭秀,
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三: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
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以上三则材料选自《长征组歌》
请针对上述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07材料阅读
长征精神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
献精神的史诗。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
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
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
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
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
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
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答案
第5页共7页.
02预习导学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1935
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会议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
指挥。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
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过雪山草地
2.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
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大雪山,走过了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
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
3.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体育课标解读与心得体会(18篇)
- 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0篇)
- 《茶叶之路探究》课件
- 技术服务合同(26篇)
-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5(20篇)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20章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 修水管施工方案
- 兰州2024年甘肃兰州市组团式赴外宣介引才7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养猪场环境友好型项目可行性研究(仅供参考)
- 商务酒店项目建设与运营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高清-可以放大)课件
- DAIKIN大金ACK70N空气净化器中文说明书
- 矿山承包开采合同
- 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导意见
- 市长在市政协会议委员发言会上的讲话
-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表(土建)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优秀教案: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检修与测试
- 高二化学烃的衍生物.ppt课件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评估收费标准
- 钢结构安装专项方案(电梯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