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1.(2021嘉兴、舟山,7,3分)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B.乙表示的是锌C.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解析甲含有多种物质,所以甲是混合物,为石灰石,A正确;乙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为锌,B正确;含多种元素的纯净物为氧化铜和硫酸钡,硫酸钡为白色固体,丁代表硫酸钡,那么丙就是氧化铜,它是黑色固体,C正确,D错误。2.(2021绍兴,14,4分)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C)①滤渣中可能有铜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锌和铁都能和Cu(NO3)2发生反应。第一步反应: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固体质量减少。第二步反应: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固体质量增加。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锌全部反应完,铁和硝酸铜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无法判断。因此,滤渣中一定有铜,①错误;铁可能剩余,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②正确;滤液中一定有不反应的Mg(NO3)2、反应生成的Zn(NO3)2和Fe(NO3)2,可能有过量的Cu(NO3)2,③正确;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④错误。故选C。3.(2021金华,15,3分)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C)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解析加入锌无气泡产生,证明HCl已经反应完,能证明HCl和NaOH发生了反应,A正确;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证明NaOH已经反应完,能证明HCl和NaOH发生了反应,B正确;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有氯离子,不能证明HCl和NaOH发生了反应,因为二者反不反应,溶液中都有氯离子,C错误;用pH试纸测得pH=7,说明溶液中无HCl和NaOH,能证明HCl和NaOH发生了反应,D正确。4.(2020金华,14,3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D)ABCD解析A项,镁比铁活泼,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快的是镁,反应慢的是铁,现象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稀硫酸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反应会慢慢停止,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明显,不符合题意;C项,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加快,没有加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缓慢,现象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现象,符合题意。5.(2022金华,25,4分)某混合气体X由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X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装置(假定每步反应均完全),现象分别为A中溶液变浑浊;B中固体变为红色;C中粉末变为蓝色;D中溶液变浑浊。图1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能得出CO气体一定存在的证据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图2(2)只要在图1中加装一个图2装置,就能确定原混合气体X中是否含有H2。①写出图2装置中试剂名称:浓硫酸;②该装置连接在图1中哪两个装置之间:A与B之间(用字母表示)。
解析(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为了确保干燥气体进入B中,在A和B之间加入题图2的装置,B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C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可以验证氢气的存在。6.(2021湖州,24,8分)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
(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小明通过如图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Fe3O4+4H23Fe+4H2O当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粉末不变蓝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
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3+,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C+O2CO2、Ca(OH)2+CO2CaCO3↓+H2O。
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解析(2)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会产生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用于检验水。(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黑色物质燃烧生成的,所以能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炭粉。7.(2020湖州,26,6分)小明在实验室做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壁发烫。放置较长时间后,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进行了探究:(1)小明最初认为试管底部的沉淀可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大量MgCl2不能完全溶于水所致。但随后小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沉淀不是MgCl2。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水。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氢氧化镁(难溶性物质)和氢气。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水放在试管中加热,发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停止加热后,却始终没有观察到沉淀。请对“没有观察到沉淀”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覆盖在镁条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3)镁与水反应没有观察到沉淀,而镁与稀盐酸混合却有沉淀。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沉淀的产生与氯离子有关。后来查阅资料得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并生成氯化镁、硝酸镁和水的碱式氯化镁[Mg(OH)Cl]。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含有氯元素。取沉淀洗涤干净后,加入稀硝酸溶解,再加入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解析(1)氯化镁为可溶性盐,因此可以取沉淀于试管中,加足量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判断是否为氯化镁;(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因此会覆盖在镁条表面,阻止镁与水接触,反应无法继续进行;(3)碱式氯化镁可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氯化镁和水,氯化镁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镁和氯化银沉淀,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利用此性质验证氯元素的存在。8.(2022绍兴,31,9分)举重前运动员常常会抓一把“镁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只含有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分别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镁粉”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问题。物质MgOMg(OH)2MgCO3“镁粉”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克121.8m58.061.9(1)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CO2。
(2)“镁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相同质量的“镁粉”和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不同。
(3)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兴趣小组补充了如下实验:取“镁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该种“镁粉”的成分是MgCO3和Mg(OH)2。
答案(3)解:设与MgCO3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与Mg(OH)2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MgCO3+2HClMgCl2+CO2↑+H2O84734.2克x844.2克=73xx=3Mg(OH)2+2HClMgCl2+2H2O58734.2克y584.2克=73yy≈5HCl%=3.65克58克×100%≈6.29m=5.286÷6.29%≈84答:表中m的值为84。解析(2)等质量的“镁粉”和碳酸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不同,说明“镁粉”是含有碳酸镁的混合物。(4)4.2克碳酸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120毫升,而“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为952毫升,设“镁粉”中含有碳酸镁的质量为x,根据比例关系4.2克1120毫升=x952毫升,x=3.57克,则其他物质的质量为4.2克-3.57克=0.63克,4.2克MgCO3消耗58.0克稀盐酸,则3.57克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58.0克×3.57克4.2克=49.3克,则其他物质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61.9-49.3)克=12.6克,假设其他物质只是MgO,0.63克MgO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21.8克×0.63克4.2克=18.27克>12.6克,假设其他物质只是Mg(OH)2,由(3)中计算可知,4.2克Mg(OH)2消耗84克稀盐酸,则0.63克Mg(OH)2,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84克×0.63克4.2克=129.(2019杭州,19,3分)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D)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操作方法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蒸发B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各成分的密度差异蒸馏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加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慧医疗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土地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个人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承包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报刊亭承揽加工安装与绿色出行倡导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业项目种植与加工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IT运维团队绩效考核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贸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4篇
- 2025年度房屋漏水检测与维修施工总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快递运输及仓储管理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采购合同环保性能与售后服务2篇
-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进展
- 【大学课件】基于BGP协议的IP黑名单分发系统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课件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安全员知识考试题(全优)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医院出入口安检工作记录表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