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1页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2页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3页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4页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毎题3分,共60分)1、下列与青春期发育特点不相符的是(▲)A、身高快速增长B、心肺功能增强C、脑调节功能增强D、出现第一性征【答案】D【解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在身体上、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身高突增是同学们步入青春期的显著特点。【分析】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A不符合题意。B、青春期的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B不符合题意。C、青春期脑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C不符合题意。D、第一性征是出生之前就有的,因此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对月面景观猜想或解释错误的是(▲)A.布满环形山B.失去质量,跳得更高C.昼夜温差很大D.无法直接听到声音【答案】B【解析】(1)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2)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无关;(3)根据砂石的比热容小分析;(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月面景观的猜想或解释,属于基础题。【详解】A、月球的表面上有很多环形山,故A正确;B、在月球表面不会失去质量,故B错误;C、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多;夜晚,在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昼夜温差很大,故C正确;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无法直接听到声音,故D正确。故选:B。3、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答案】C【解析】观图可知:菜豆种子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是种皮、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玉米种子中⑥是胚乳、④子叶、③是胚芽、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种皮和果皮。【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详解】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⑥胚乳里,A错误;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胚根,发育成根,B错误;C、菜豆种子的子叶有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C正确;D、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D错误。故选:C。4、右图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示意图。小科对实验分析错误的是(▲)甲乙A、甲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更大B、乙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更小C、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D、通过海棉凹陷的深浅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答案】A【解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分别去探究,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转换为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若凹陷程度较大,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这里用到了转换法;(3)根据实验分析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正确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思想去解决问题,难度不大。【详解】(1)甲、乙两个实验中,砝码放在水平小桌上,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小均为桌子与砝码的重力之和,故压力相等,故A说法错误;(2)已知甲、乙两个实验中,甲海绵的凹陷程度大于乙海绵的凹陷程度,故乙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更小,故B说法正确;(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如图示实验,想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故C说法正确;(4)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转换为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若凹陷程度较大,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这里用到了转换法,故D说法正确。故选:A。5、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下图表示它发育过程中四个时期的形态,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④A、采粉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③C、菜粉蝶的发育类型与蝗虫相同D、④是菜粉蝶发育的蛹期【答案】C【解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3)图中①成虫,②受精卵,③幼虫,④蛹。【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详解】A、菜粉蝶的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③幼虫→④蛹→①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B、菜粉蝶在③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B正确。C、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与菜粉蝶的发育类型不同,C错误。D、由图可知,④是菜粉蝶发育的蛹期,D正确。故选:C。6、下列自然现象中,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而产生的是(▲)A、月相变化B、冬暖夏凉C、四季更替D、昼夜交替【答案】D7、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我们要关注体温是否正常。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科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A、触觉感受器B、热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冷觉感受器【答案】B【解析】皮肤和某些黏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冷感受器只对冷刺激敏感。【分析】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详解】人的感觉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依靠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如:我们用手感觉出某种物体的冷热程度,靠的就是皮肤的触觉;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科是否发烧,靠的也是皮肤的热觉感受器。故选:B。8、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特点进行判断;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无关。【分析】本题考查对重力方向的理解。【详解】图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错误;图B,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没有竖直向下,错误;图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正确;图D,重力的方向斜向上,错误。故选:C。9、2021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近视率约为55%。上图表示近视、远视及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示意图及其矫正透镜依次是(▲)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答案】B【解析】近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详解】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用丁凹透镜矫正;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用丙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分别是甲、丁。故选:B。10、右图表示某时刻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情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时台州的季节是冬季B、此时全球昼夜平分C、当天南极出现极昼现象D、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答案】B【解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信息解答。【分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图示理解记忆解答。【详解】读图可以发现,图中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台州季节为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选:B。11、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体表长有黑白相间的条纹,故得斑马鱼之美称,下列对斑马鱼的分析错误的是(▲)A、体温不怛定B、用鳃呼吸C、体内有脊椎骨D、卵生,体内受精【答案】D【解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分析】熟记鱼类的结构功能以及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即可。【详解】斑马鱼属于鱼类,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体内有脊椎骨属于脊椎动物,卵生,体外受精,D错误。故选:D。12.如图所示为杭州亚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①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B、②皮划艇时用力划水,皮划艇加速前进C、③蹦床时用力蹬蹦床,蹦床下陷D、④跳水时用力蹬跳板,跳板弯曲【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①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即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②皮划艇时用力划水,皮划艇加速前进,即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③蹦床时用力蹬蹦床,蹦床下陷,即力改变物体的形状;D.④跳水时用力蹬跳板,跳板弯曲,即力改变物体的形状。那么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B。故选B。13、如图所示,小科竖直握住一装满水(约500毫升)的矿泉水瓶,并保持静止状态,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约为(▲)A、0.5牛B、5牛C、50牛D、500牛【答案】B【解析】矿泉水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瓶子的重力大小,根据m=ρV和G=mg得到瓶子的重力。【分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属于基础题。【详解】矿泉水瓶的质量m=ρV=1g/cm3×500cm3=500g=0.5kg,矿泉水的重力G=mg=0.5kg×10N/kg=5N,矿泉水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瓶子和瓶内水的总重力大小,摩擦力的大小f=G=5N。故选:B。14.在科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答案】B15、“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很浅,实际上却很深。下列光路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BCD【答案】A【解析】“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然后再分析各个光路图。【分析】在物理题中,将古诗文中提到的情景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的题目很多,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机械运动相联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与声现象相联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机械能相联系等等,这也是考试的一个热点。【详解】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C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不对,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16、如图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A、每次小车要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滑下B、小车在毛巾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该实验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时,速度减小最慢【答案】C【解析】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自由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看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而这三种材料我们非常熟悉,从而比较出受阻力的不同,然后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没有任何阻力的话,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详解】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故A正确;B、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小,说明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在毛巾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故B正确;C、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运用了科学推理法,不是实验直接得出的,故C错误;D、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物体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故D正确。故选:C。17、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A到C过程中,小球运动状态不变B、小球摆到B点时,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C、摆到B点时,若细线断开,小球将向右匀速直线运动D、摆到C点时,若细线断开,小球将竖直下落【答案】D【解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当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分析】此题考查了对小球运动状态的判断,受力情况的分析等,难度不大。【详解】A、从A到C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断发生改变,因此,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B、小球摆到B点时,不是静止状态,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则受到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摆到B点时,若细线断开,小球由于惯性会向右运动,同时受到重力作用会向下运动,因此,小球将向右下方做曲线运动,故C错误;D、摆到C点时,若细线断开,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小球将竖直下落,故D正确。故选:D。1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农历五月初七)载有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下列有关当天月球的位置及月相说法正确的是(▲)A、a位置,下弦月B、b位置,上弦月C、c位置,下弦月D、d位置,上弦月【答案】B【解析】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峨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满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残月。【分析】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详解】根据材料,该日是农历五月初七,形成的月相是上弦月,此时地月和日地连线垂直,月球被照亮的半球一般朝向地球且亮面朝西,因此此时月球位于图中的b位置;图中a、e位置形成的月相是新月,c位置形成的是满月,d位置形成的是下弦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在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小球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由A运动到B。由此判断列车正在()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答案】B【知识点】惯性【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较惯性,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作用,始终与列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球沿如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根据惯性的知识可知,那么列车和桌子的速度慢下来,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前运动。而小球向南拐弯,是因为桌子跟着列车向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如图所示,图甲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BA.F1<F2,v1<v2B.F1=F2,v1<v2C.F1=F2,v1>v2DF1>F2,v1>v2【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1、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保护听力,使用耳机时要遵循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1)耳是人体听觉器官,耳感受到外界声波刺激后,在▲形成听觉。(2)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主要在于控制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1)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响度。【解析】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分析】关键是把握听觉的形成过程。【详解】(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由资料可知,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主要在于控制声音响度。故答案为:(1)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响度。22、如图甲所示,小科在水桶内加入适量水,桶口固定一根末端系有小球的细线。再将水桶置于斜面上,观察到现象如图乙。甲乙丙(1)分析实验说明重力方向始终是▲。(2)若桶内的小球质量为100克,请在图丙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答案】(1)竖直向下;(2)【解析】(1)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利用重力公式G=mg计算当质量为100g小球的重力,然后过球心画出竖直向下的重力。【分析】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和力的示意图,难度不大,属于基本题。【详解】(1)放置斜面上,水面仍然水平,悬挂线与水面垂直,说明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2)当物体的质量为100g=0.1kg,它受到的重力为:G=mg=0.1kg×10N/kg=1N,重力的作用点在球心,方向竖直向下,画出重力G=1N,如图,。故答案为:(1)竖直向下;(2)23、某同学为解释北半球中高纬度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分别绘制了夏季、冬季某天正午杆影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1)杆影是由于▲形成的。(2)图中箭头B表示的是▲(选填“正东”、“正西”、“正南”或“正北”)方向。(3)图中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天正午的是▲(选填“甲”或“乙”)。【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2)正北;(3)甲。【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据图中信息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北半球中高纬度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图的判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详解】(1)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使得日光与立杆处角度发生变化。杆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图中箭头B表示的是正北方向。(3)图中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天正午的是甲,该季节太阳高度较大。故答案为:(1)光沿直线传播;(2)正北;(3)甲。24、2022年2月5日,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A组决赛中获得冬奥会中国首金。如图所示,被接替者甲和接替者乙正在接力。请回答下列问题:被接替者乙被接替者甲被接替者乙被接替者甲(1)接力过程中,乙双手掌只有正对甲的臀大肌中部才能保证接力的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2)接力的瞬间,乙用力水平推甲,甲向前快速滑出,同时乙立马慢了下来,这是因为▲。【答案】(1)作用点;(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2)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应用,属于能力考查,难度不大。【详解】(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乙双手掌只有正对甲的臀大肌中部才能保证接力的效果最佳,作用在其他部位效果不好,是因为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接力的瞬间,乙用力水平推甲,乙对甲的作用力向前,使得甲向前快速滑出,改变了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作用力方向向后,此力使得乙立马慢了下来,因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作减速运动,也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1)作用点;(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5、将豌豆种子播种在土壤中,其萌发过程如图所示。(1)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选填“土壤”、“种子”或“种子和上壤”)(2)种子中的▲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3)播种的豌豆种子中会有一部分不能萌发,这些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是▲。A、种子的胚不完整B、缺少光照C、处于休眠期D、土壤温度过低【答案】(1)种子;(2)胚;(3)ACD。【解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分析】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或胚乳里,所以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种子自身。(2)种子一般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体的幼体。(3)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播种的豌豆种子中会有一部分不能萌发,这些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既有自身条件,也有外界条件。可能土壤温度过低、种子的胚不完整、处于休眠期等,故选ACD。故答案为:(1)种子;(2)胚;(3)ACD。26、小科将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甲乙(1)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本对桌面的压力B、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C、书本受到的重力(2)小科将书本向右缓缓移动,使书本慢慢伸出桌面,下列关于此过程中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的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压力减小,压强不变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压力减小,压强变大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3)当书本的重心位置O移出桌子边缘时,书本会立马翻落到地面。小科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小科认为书本翻落的原因是▲。【答案】(1)BC;(2)B;(3)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解析】(1)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据此判断;(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将书本向右缓缓移动,使书本慢慢伸出桌面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回答即可。【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条件、压力和压强大小的比较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详解】(1)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C。(2)因水平面上书本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直至书本右端与桌边对齐时,书本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而书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由p=可知,书本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选:B。(3)当书本的重心位置O移出桌子边缘时,书本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书与桌子边缘的交点,桌子里面部分书的重力为阻力,外面部分书的重力为动力,此时的动力大于阻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所以书本会立马翻落到地面。故答案为:(1)BC;(2)B;(3)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7、小科利用两根形状、大小相同的蜡烛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甲乙丙(1)实验时,小科应该点燃蜡烛▲(选填“A”、“B”或“A和B”)。(2)小科将蜡烛A与其像A´连线后,发现AA´被玻璃板垂直平分。于是,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其他同学却认为不能马上得出这一结论,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3)在一次科学小游戏中,两同学分别站在平面镜前A、B位置,如图丙所示。B处同学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里A处同学的像照射,手电筒的光就会准确照到该同学的身上,该游戏利用了▲的原理。【答案】(1)A;(2)一次具有偶然性,结论不可靠;(3)光路可逆。【解析】(1)由图甲知,观察位置在玻璃板左侧,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小科应该点燃蜡烛A;(2)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凭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分析】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平面镜成像原理。【详解】(1)由图甲知,观察位置在玻璃板左侧,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小科应该点燃蜡烛A。(2)小科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不能立马得出结论,因为只凭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B处同学能看到A处同学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B处同学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里A处同学的像照射,手电筒的光就会准确照到该同学的身上,所以该游戏利用了光路的可逆性的原理。故答案为:(1)A;(2)一次具有偶然性,结论不可靠;(3)光路可逆。28、小科利用水槽、底面积100厘米2的轻质长方体塑料筒、滑轮、弹簧测力计,设计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1)小科缓缓拉动弹簧测力计,多次改变塑料筒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实验次序塑料筒底部深度/cm测力计拉力/N11121.4322第2次实验测力计拉力大小如图所示,其中拉力大小为▲。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并计算第2次实验塑料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通过该实验,小科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1.4N;140Pa;(2)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析】(1)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进行读数。根据p=ρ液gh可计算出第2次实验塑料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塑料筒底部浸入水里的深度与测力计拉力的变化关系。图中,弹簧测力计通过两个定滑轮和一根绳子与塑料筒相连而保持静止,则水对塑料筒底部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由p=可判断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答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详解】(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4N。第2次实验塑料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ρ液gh=1.0×103kg/m3×10N/kg×1.4×10-2m=140Pa。(2)由表中的数据知,当塑料筒底部的深度增加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在增加,弹簧测力计通过两个定滑轮和一根绳子与塑料筒相连而保持静止,所以水对塑料筒底部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即水对塑料筒底的压力也在增加,由p=知,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增大,压强增大,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答案为:(1)1.4N;140Pa;(2)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距凸透镜越远,所成像的位置越接近焦点;若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就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现仅提供凸透镜(焦距约10厘米)、光具座和光屏,估测凸透镜焦距。请你参与并完成实验步骤。步骤一: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对准远处建筑物的窗户。步骤二: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步骤三:▲。【答案】远处建筑物清晰的像;测出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10倍焦距,此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像更接近焦点,测出像距近视估测处凸透镜的焦距。【分析】本题的关键是阅读题中关于像距近似等于焦距的条件。【详解】步骤一: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对准远处建筑物的窗户;步骤二: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直到出现远处建筑物清晰的像;步骤三:测出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故答案为:远处建筑物清晰的像;测出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30、为了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小科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木块挂在测力计下,木块的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左侧面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压力。启动电机,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小科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木块重力/N螺杆旋转的圈数/圈测力计示数/N摩擦力/N11.912.02131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第1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牛,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上图中的▲(选填“甲”或“乙”)方式。(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科在木块下挂一钩码,其目的是▲。(3)该实验把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转换为螺杆旋转的圈数。以下实验用到类似方法的有▲。A、选用轻质塑料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B、利用红墨水扩散现象观察分子运动C、利用弹簧伸长量大小测量力的大小D、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时,控制压力相等【答案】(1)0.1N;乙;(2)保持压力不变和木块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木块的重力;(3)C。【解析】(1)木块重力与滑动摩擦力之和数值上等于测力计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下。(2)根据控制变量法,需在保持压力不变和木块与传送带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木块重力。(3)该实验把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转换为螺杆旋转的圈数,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可将A、B、C、D四项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分别列出,看是否用到转换法。【分析】此实验考查了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知识点。【详解】(1)第一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N-1.9N=0.1N;因为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重力,所以木块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图中的乙。(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其中物体重力是变量,其他物理量是控制量,因此小科在木块下挂一钩码的目的是保持压力不变和木块与传送带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木块重力。(3)该实验把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转换为螺杆旋转的圈数,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A、选用轻质塑料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合题意;B、利用红墨水扩散现象观察分子运动,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类比法,故B不合题意;C、利用弹簧伸长量大小测量力的大小,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时,控制压力相等,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0.1N;乙;(2)保持压力不变和木块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木块的重力;(3)C。31、有些种子处于休眠期时,即使条件合适也无法萌发,因此,农业上有些种子播种之前需要进行休眠解除处理。小科查阅资料,了解到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种子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于是他选取结构完整的白菜种子800颗,随机平均分成8组,分别浸泡在浓度为1%、2%、3%、4%、5%、6%、7%、8%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再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测量并统计萌发率如图所示。(1)请分析小科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实验中,小科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请说明该适宜条件是指▲。(3)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答案】(1)不合理,应该加一组浸泡在清水中的种子植物作对照组;(2)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种子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且浸泡在浓度为2%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播种效果最好。【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萌发的条件。【详解】(1)请分析小科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应该加一组浸泡在清水中的种子植物对照组。(2)实验中,小科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请说明该适宜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种子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且浸泡在浓度为2%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播种效果最好。故答案为:(1)不合理,应该加一组浸泡在清水中的种子植物作对照组;(2)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种子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且浸泡在浓度为2%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播种效果最好。四、解答题(本题共有5小题,第32题6分,第33题5分,第34题9分,第35题4分,第36题6分,共30分)32、历史上磨菇等真菌曾被归类为植物界,后来随着深入研究,又将其单独归为真菌界。(1)科学家将真菌单独归为真菌界,原因是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请列举一点。▲。(2)下图是酵母菌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其生殖方式为▲。甲乙(3)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受温度的影响”,小科将三个大小相同的面团分别放入三个量杯内发酵,如图乙所示。温度加入酵母菌数量发酵前面团体积/mL发酵3小时后面团体积/mL15等量且适量100100210100110328100170小科多次重复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28℃。有同学提出小科的观点不合理,请你分析说明理由。▲。【答案】(1)真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出芽生殖;(3)因为无法确定28℃是最适宜的温度。【解析】(1)真菌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其最外面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是异养。孢子生殖,条件好时可以进行出芽生殖。(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在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具有叶绿体。(3)图甲是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分析】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真菌的主要特征。【详解】(1)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如:真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不能产生种子,孢子生殖。(2)酵母菌在生殖过程中出现芽体,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3)通过对比表格,发现不同点在于温度,所以,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温度”。酵母菌能够使面团体积增大,是因为酵母菌体内的酶在发酵过程中,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体积增大,酶在其最适宜温度条件下催化效果最好。本实验面团体积增大情况,在28℃面团体积增大情况优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本实验只能得出酵母菌在三种温度中,28℃时的发酵情况最好,但无法确定28℃是最适宜温度。故答案为:(1)真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出芽生殖;(3)因为无法确定28℃是最适宜的温度。33、杭绍台高铁已正式通车,打造了浙江一小时交通圈。杭绍台高铁连接杭州东站与温岭站,全线总长约271公里。G7436次高铁的运行时刻表停靠站序站名进站时间出站时间1温岭......06:302台州06:3906:413天台07:0107:034嵊州新昌07:1807:205上虞南07:3607:386杭州东08:04......(1)高铁在下列运行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加速起动B、进站前减速C、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D、在弧形轨道上匀速前进(2)上表为G7436次高铁某天的运行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计算,G7436次高铁从温岭站开到杭州东站的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