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20世纪80年代,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地前往象征法兰西思想和精神圣地的先贤祠为三位先贤进献了三支玫瑰,其中一枝献给了19世纪40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密特朗此举的意图是A.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B.积极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C.强调第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D.突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2、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加以利用。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3、1917年至1921年间,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知识界从以单纯“暴力政变”形象出现,迅速转型为代表“社会革命”新方向、昭示中国未来出路的重大事件。这一转变A.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B.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C.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D.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4、下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除了剧本的文学性之外,还将音乐、歌唱、舞蹈、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中的形式美要素提炼出来,按照舞台表演的要求加以重新熔铸。齐如山先生指出:“中国剧乃由古时歌舞嬗变而来,故可以歌舞二字概之。”这反映中国古代戏剧的特征在于A.音乐与歌舞的结合B.受阳明心学思想影响C.艺术传统源远流长D.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6、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具体时期应是()。O它在政治上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帝国主义和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反对把中国社会造成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O它在经济上是把帝国主义者和汉奸反动派的大资本大企业收归国家经营,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同时保存一般的私人资本主义的企业,并不废除富农经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民族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7、鸦片战争结束十余年后,有开明士人评价魏源的“师夷长技”时称:今天下非无讲求胜夷之法,“不曰以夷攻夷,即曰师夷长技”,“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熟甚”。这从侧面说明当时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B.社会变革意识比较淡薄C.魏源思想引发世人共鸣D.清朝政府厉行文化专制8、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对启蒙学者的“非常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一切已有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B.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C.理性法庭的裁决是不可质疑的D.人要充分运用理性去判断事物9、“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佛法据王法以立”,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一些寺院因此被称为“护国寺”或“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理学的理论体系形成B.士大夫普遍的崇佛心理C.佛教融汇儒家的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2、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4、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5、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6、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7、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魏;晋以下的门第势力,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已彻底消灭,商业资本难于得势,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我们若把分裂性及阶级性,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然而正为此故,遂使宋代社会,在中国史上,显为最贫弱,最无力,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路交通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市民性社会或者也称市民社会;首先是基于新市民阶层的基础之上为此它需要特定的机制:市场;批判性的舆论、拥有宪法和议会的法治国家。在这个社会政治性的目标中包含了一个新的生存蓝图,它立足于工作、成就和教育(而非出身),立足于理智和对理智的公开运用(而非传统),立足于个人竞争以及伙伴式的共同体之上,它批判旧政体的核心元素;反对专制、反对世袭特权、反对等级的不平等、也反对教会—宗教原教旨观念。该计划虽然植根于新形成的市民阶层,但它却趋向于一个针对所有人的计划,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模式,它基于全体市民——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市民——的自由、平等和参与(编者注:本文是尤尔根•柯卡对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德国市民阶层和市民性的探讨。)

——节选自尤尔根•柯卡在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演讲稿(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平铺社会”的表现,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特点;并对材料一、二的两种“社会”做简要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950年,在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指导下,我国第一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诞生了。该标准在知识内容层次上,世界近现代史内容占世界史课程的1932%以上。还特别强调:“今日讲习外国史,尤当注意近世帝国主义的发展与最近民族运动的大势”“关注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历史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精神层次上,要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的世界意识。可以说,该标准目标制定十分全面,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育人价值。1929年,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10年版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在其基础上将本国史和外国史的目标由原本的6项精简至1940项,并提出外国史学习目标上要突出强调学习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取长补短,以应用于本国。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进一步精简至项。在能力目标上着重强调让学生通过相关史实的学习,认识共同抗日的大背景,理解各民族必须相互团结,才能抵御侵略,最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抗战的自觉性。——摘编自姚远《近代以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发展及现实思考》等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56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571996年至年间颁布了我国第一套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该大纲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斗争归入国际社会主义斗争之中,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发展相关的内容在大纲中占有接近一半的比重。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求通过世界历史的必要知识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革命手段对民族解放的重大贡献,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意识和劳动品格,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后期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意义。

(3)综上,概括影响历史课程标准或大纲制定的主要因素。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将高中历史课程重新划分为必修与选修,形成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大幅减少了政治制度史的比重,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也较容易理解的经济、文化、科技史等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部分增加了近代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中国现代史部分增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增加了世界优秀文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大纲清晰的设立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形式的教学目标不仅强调了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的梯度性,不仅着眼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需要,也兼顾到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8分)20、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其中一枝献给了19世纪40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说明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重视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也就是强调第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后重视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无法得出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故A选项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加强,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加强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了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后重视第三世界国家在法国对外政策的地位,与突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无关,故D选项错误。2、D【分析】【分析】

【详解】

从材料“19世纪30年代”“为他的财产而来”“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中可以看出;《欧也妮葛朗台》刻画了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求,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这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对资本主义政治腐败的批判,故A项排除;材料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而不是专制体制的腐朽,故B项排除。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19世纪30年代”“为他的财产而来”“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3、B【分析】【分析】

【详解】

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指明了新的道路,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性质并未改变,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排除D项。4、D【分析】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流行话题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了五四运动后流行话题的变化为,平民、劳工、劳动和阶级等,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后的流行话题与传统文化无关,A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中国没有完成反封任务;C与史实不符。5、A【分析】【详解】

“音乐、歌唱、舞蹈、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中的形式美要素提炼出来,按照舞台表演的要求加以重新熔铸”“歌舞二字概之”说明古代戏剧的特征在于音乐与歌舞的结合,A正确;心学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传统思想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D中商品经济发展不是材料主旨。6、C【分析】【详解】

根据“它在政治上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帝国主义和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反对把中国社会造成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并不废除富农经济。”可得出这种理论中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是在全面抗战时期,即1939年底1940年初这一时期,C项正确;ABD项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7、B【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可知其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认为有失国体,可见其依然抱着天朝上国的观念,鸦片战争结束十余年后,有开明士人仍然存在这种观点,说明当时社会变革意识比较淡薄,故B正确,排除A;材料不主张学习西方,不符合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故C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清朝政府的态度,无法体现“清朝政府厉行文化专制”,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联系所学中国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分析解答。8、D【分析】材料中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可知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高于一切,人们应该用理性去判断事务,C正确。A项“一切”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的“不可质疑”过于绝对,排除。9、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佛教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而没有阐释理学体系形成的相关史实,故A项排除;“普遍”的表述过于绝对,且在题干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忠君爱国”是儒家思想的内容,而“佛教也提出‘佛法据王法以立’,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了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的精神,故C项正确;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开始于东汉,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佛道儒的关系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2、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1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的社会转型。从宋朝的“平铺社会”;德国市民社会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宋代“平铺社会”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宋代以后“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及“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门第势力已彻底消灭”,可以阐述“平铺社会”可知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社会阶级进一步消融;门第势力削弱至消灭;根据材料“分裂性及阶级性,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可知分裂性及阶级性弱化。在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平铺社会”的特点进行分析。宋代“平铺社会”实质上是中央集权弱化地方权力的社会,因此,根据材料“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及所学知识,可以明确“平铺社会”形成原因与宋初以来实行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关。“平铺社会”看似“平等”是因为“社会阶级之更消融”,这与宋代科举考试的改革离不开。此外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阶层产生,而市民文化则进一步推动看似“平等”的“平铺社会”。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导致自耕农土地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而租佃关系的发展,进一步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促使“平铺社会”形成。

(2)第一小问,根据“基于新市民阶层”,可以判断德国市民社会是建立在不同于旧阶级的社会基础上,因此其建立“需要特定的机制:市场、批判性的舆论、拥有宪法和议会的法治国家”,可以概括总结其特点为强调市场、舆论监督、法治宪政;根据材料“立足于工作、成就和教育(而非出身)”,得出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根据材料“反对专制、反对世袭特权、反对等级的不平等、也反对教会一宗教原教旨观念”和“全体市民一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市民一一的自由、平等和参与”,总结出市民社会还具有自由、平等的特点。第二小问,分析两种“社会”时,主要从其出现的背景、性质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平铺社会”是建立在封建制度上,虽然“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但“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就此可以得出“平铺社会”下虽然有新因素发展,但是无法实现中国近代化道路,只是封建社会的内部调整。从时间19世纪判断,这时期的欧洲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时期德国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资本主义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实力不断增强,带来的是德国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伴随着19世纪初拿仑的对外扩张,启蒙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地,因此在这样的市民社会下,有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对后来的容克地主阶级也产生了影响,因此说19世纪德国自市民社会推动了德国的社会转型。【解析】(1)“平铺社会”的表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社会阶级进一步消融;门第势力削弱至消灭;传统封建社会中的分裂性及阶级性弱化。

原因:北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形成强干弱枝的局面;宋代采取重文轻武;分化事权的政策;科举制使更多寒门学子入仕,彻底削弱门阀贵族势力;商品经济发展,使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农村租佃关系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特点:提倡自由;平等;强调市场;舆论监督;法治宪政;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

分析:宋代的平铺社会,是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但并没能催生新的经济和新的阶级,依然属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调整,因此没能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德国的市民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出的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对德国的社会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提示的关键信息如“在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指导下”“关注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历史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如受三民主义影响;随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能体现历史学科育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使命感。

(2)学生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关键信息如“将高中历史课程重新划分为必修与选修,形成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大幅减少了政治制度史的比重,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也较容易理解的经济、文化、科技史”等内容,可以概括出20世纪90年代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发展趋势,如由单一的课程模式向着必修与选修的多样化、选择性、层次性课程模式发展;从偏重政治制度史向均衡设置高中历史课程方向发展;教学目标清晰,重视多层次能力培养,着眼于国家和社会需要,也兼顾学生个体发展。在分析意义时,要注意利用唯物史观,根据所学知识和阶段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人文等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如有利于历史课程建设,推动历史教学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文精神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3)需根据唯物史观从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