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文言文阅读方略_第1页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方略_第2页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方略_第3页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方略_第4页
新高考文言文阅读方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新高考文言文阅读方略高考文言文的选段,取材更加广泛,体式愈加多样,已然走出原来史传类、纪事本末类的局囿。在高考文言文考查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教师陷入迷茫: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出路在何方?本文基于此展开论述。一、高考文言文选材之变近两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的文本篇目、出处及体式,相较以往的选文来源及选文体式,有很大改变。具体如下:(一)文言选段的来源自2021年起,高考文言选文的文本来源,打破了以往从“二十四史”选取文本的固化模式,开始从其他典籍中选材。从以往的“二十四史”到去年的《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又到《战国策》《东观汉记》《说苑》,高考文言文选材来源的变化传递着一种信息:凡是古代经典史籍或保留古代大量历史资料的杂史集,皆可用以命题。(二)文言选段的体式以往出自“二十四史”的选文,多为史传类文本,就人物生平展开叙述,2022年新高考Ⅱ卷选自《东观汉记》的文本,为吴汉传,亦属此类。2021年出自《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等的文本,为纪事本末体,往往就一事之始末进行叙述;2022年出自《战国策》的文本,为国别体,主要记述战国时期各国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而出现在2022年全国乙卷、选自《说苑》的文本,则是先秦历史小故事,笔者不惮浅薄,姑且称之为“说苑体”或“历史小故事体”。截至今年,新高考考查过的文言体式有四种:史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说苑体。综上,高考文言选文呈现出取材更加广泛、体式愈加丰富的特点与趋势。二、技:高考文言文选文的一般阅读策略“变”与“常”是古代的一组哲学关系,古贤认为,物有其变,天行有常。面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古贤告诉我们应立足于变,而守其恒常。这组哲学关系,无疑给2024年文言文板块的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取材更加广泛、体式愈加丰富的高考文言选文,是否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是否可以提炼出具有实操性的一般阅读策略?目前新高考卷中出现的四种文言文体式,基于它们的叙事特点、内容和行文逻辑,通过比较可知:史传类文本以时间为线索,串联传主生平事迹。纪事本末体文本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一事之始末或罗列某专题之下相关史事。其中,记录一事之始末的文本,事与事之间往往有一定的事理逻辑;罗列某一专题下相关史事的文本,常以时间顺序记录,事与事之间无事理逻辑,为并列关系。国别体文本虽以记言为主,但行文多以纵横家活动为线索,以事件的起因(背景)、经过、结果为叙事逻辑。说苑体(历史小故事体)文本,虽文前多有总论,文中常有议论,文末亦有按语,但中间主体部分罗列的是该类编之下、体现本编主题的诸子遗闻轶事。以上四类文本,或重记事,或重记言,或纯记事,或兼议论,虽各体有别,各有侧重,但综观选文,主体部分依然是以事为主线。据此共性特征,高考文言选文,无论其取材何等广泛,体式如何多样,从解题的角度,是可以提炼出具有实操性、可为师生借鉴的一般阅读策略的,具体如下:阅读高考文言文,首先可看选文出处,通过出处,可知选文出自哪里,是何体例,主题为何;同时,调动平时训练经验,确立不同体式史料的应对策略。其次,通读全文,注意阅读其主体部分,确定选文共记录了几件事,写了何事,在事与事之间划分层次,用“//”表示。不同体式的文本,要注意区分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有的文本,事与事之间只是罗列并提关系,并无前因后果的事理逻辑关系。如因专题命篇的纪事本末体文本和罗列诸子遗闻轶事的说苑体文本,此二者均统摄于某一专题或主题之下。而有的文本,事与事之间有前因后果的关系,遵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叙述逻辑。再次,有的选文在文前或篇末有议论式的总论、按语或评价,要认真审读这些立片言以居要的议论性内容,思考事与议的关系。以上三个环节,重中之重在第二个环节,这对于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大意、锁定答题区间具有重要意义。三、技之妙用:高考文言文一般阅读策略的建构高考文言选段虽较为浅显易懂,但因其大多不分段落,且一些学生的文言功底相对薄弱,他们在阅读文言选段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准确把握选段中事与事的区间与界限,导致学生在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大意上如坠云雾,茫茫然不知事之所起,也不知其所止,不清楚选段写了何事、写了几件事。故建构高考文言文的一般阅读策略,对于助力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大意,形成良好、规范的文言文阅读习惯,意义重大。而且,采用上文的阅读策略,对于解答选段后面的题目,亦有许多妙用。以2022年新高考I卷《战国策·魏策三》为例。示例一:首先,看选文的出处。2022年新高考I卷的文言选段出自《战国策》。据此可知选文体式为国别体,调动平时训练经验,可知该体式的文本多以纵横家活动为线索,以事件的起因(背景)、经过、结果为叙事逻辑,从而确立应对策略。其次,以笔者的课堂训练为例,结合新课程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特点,基于高考文言文选文的一般阅读策略,教师可以开展以下两个活动:活动一:阅读时,基于《战国策》体例特点,第一步,根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段落,用“//”断开。第二步,明确事件的经过由几件事构成,事与事之间用“/”断开。活动二:根据游说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画出思维导图。基于活动一,在对选段内容进行分层梳理之后,我们可画出简要的思维导图:对高考文言选段进行分层梳理,除了可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大意外,对于解答选段后的题目,尤其是第12题关于文本内容的概述和第14题的简答,功莫大焉。为什么呢?分析历年来高考文言选段中关于文本内容的概述题,我们发现,A、B、C、D四个选项内容的拟写,一般是按照行文的先后顺序进行分项表述的。分析2022年新高考I卷关于《战国策·魏策三》的概述题和简答题,不难发现,四个选项的内容与我们所划分的层次、所建构的思维导图,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事件起因:秦将伐魏,孟尝君献策”这一区间,高考命题组命制了A选项。在“事件经过1:孟尝君游说赵王出兵的活动、说辞及成效”这一区间,高考命题组命制了B选项。在“事件经过2:孟尝君游说燕王出兵的活动、说辞及成效”这一区间,高考命题组命制了C选项。在“事件结果:魏王说,秦王恐,田文封”这一区间,高考命题组命制了D选项。在“事件经过1、2”这一主体部分,高考命题组命制了第14题(简答题)。其实,不止2022年新高考I卷如此命题,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命题,其概述题与简答题的命制,均是如此。故可据此得出以下公式:概述题(选择题)+简答题=文本内容全概括解答概述题和简答题,首先需要准确锁定文本对应的区间。建构阅读策略,其目的在于能在答题时快速而精准地锁定文本区间,能迅速界定并厘清从一事之起到此事之终,从一事之界定到事与事的关系。这样,答题时,就能快速审读区间文本,对于概述题,能马上从中提取信息,比对细节;对于简答题,能迅速从中提炼概括,整合归纳。四、近乎道也:如何借助高考文言文的一般阅读策略开展文言文阅读训练?高三复习,显然不能止步于解题技巧的训练。尤其是文言文,如果不是指向文言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读不懂文段,所谓的解题技巧,亦不过是镜花水月。故笔者认为,阅读高考文言文,不仅要有“技”,还应近乎“道”。文言文是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板块,各校不乏持久的、常态的训练,缺乏的是高效的、能落实的、可积累的、能指向学生扎实文言能力培养的训练。曾国藩曾致信其子曾纪泽说:“……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曾国藩指出的“随笔点过一遍”,既是其子治学之大病,又何尝不是今人治学之大病?当下诸生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常常随笔点过,只是一知半解,又止于不求甚解,并未看得明白,而且做过一篇就放过一篇,未曾反复温故、扎实积累。所以文言文阅读题做得虽多,却久之未见良效,能力不曾见长,其缘由皆是这一通病。高三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所重并不在刷题,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文言能力。因此,要做到“功夫在做题之前”“功夫在做题之后”。具言之如下:(一)功夫在做题之前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深度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获取与体验中。以笔者的做法为例,在印发的每一份文言练习中,依据讲授的阅读策略,笔者会加上三个前置活动:活动一:为所选文言语段做重点词汇挖空,让学生为文中挖空的加点词释义。活动二:阅读时,注意选段体式的叙事特点,厘清选文脉络,界定事件起始区间,在事与事之间用“//”断开。活动三:根据活动二的事件分层,为本选段画出思维导图。(二)功夫在做题之后教师精讲精评之后,并不意味着学生文言文选段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学习古文,要形成两点认知:1.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无法构建扎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没有对于古文的反复熟诵,亦是如此。那如何进行这两方面的突破呢?关于“量”的问题,在高三之前,学生的古文学习量虽不算多,但亦不少;进入高三之后,各校每周基本保持一至两篇的文言训练。如此算来,学生于文言文的学习、训练,虽不能匹之古贤,但亦数量可观。这样的学习量、训练量,为何没有培养起学生应有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至于当学生回顾中学语文生涯,文言文成为他们学习上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之一?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文所言的“随笔点过,并未看得明白”。学生做完一篇,即扔掉一篇,因此,纵有学习量、训练量上的保证,却不能转化为厚积薄发的能力积淀,故做题的数量虽多,效果却不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关键在是否能做到“熟诵”二字,即每做一篇,便熟诵一篇,积累一篇。为此,笔者不惮浅薄,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拟写以下一条公式:训练量+熟诵量=积累量≤扎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没有切实的反复熟诵,所做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都是流于“随笔点过”,并不能沉淀为学生的文言积累,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亦无从建构。那么,如何做到如公式所示的扎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呢?其一,关于熟诵的方法:师生读古文多年,真的会读吗?关于古文的阅读方法,用对了吗?在此,笔者向广大师生推荐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历来为古今士子奉为圭臬,其核心不过四字真言:“熟读”与“精思”。此四字看似寻常,实则微言之中有大义。如何做到“熟读”,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反复熟诵,要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即所读的语言要能熟练到如自己的语言般脱口而出。如何做到“精思”?朱熹先生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要通过反复熟诵,“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即让文中的义理与自己的内心深度契合,让文中的义理有如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般,做到以文心为己心,以诗心为己心。其二,关于熟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