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腊肉、腊鱼能存放较长时间,是因为()A.腊肉、腊鱼营养被破坏B.腊肉、腊鱼体内会有较多的盐,不利于细菌存活C.腊肉、腊鱼内的细菌繁殖速度慢D.腊肉、腊鱼上的细菌体内水分被浓盐水夺去2、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3、鱼缸中常常放进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作用是()
A.营造鱼的生活环境B.增加鱼缸的观赏性C.增加鱼缸中的氧气D.增加鱼缸中的二氧化碳4、翩翩起舞的蝴蝶;所处的发育阶段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5、下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A.御敌于国门之外B.城市巷战C.定点清除D.扫地出门6、【题文】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A.社会行为B.繁殖行为C.学习行为D.先天性行为7、西瓜是解暑的佳品,西瓜果实中含有许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含有多个()A.子房B.雄蕊C.花药D.胚珠8、下列各组动物中,从低等到高等排序正确的是()A.鲨鱼→青蛙→眼镜蛇→鸡→兔子B.鲨鱼→青蛙→鸡→眼镜蛇→兔子C.青蛙→鲨鱼→眼镜蛇→鸡→兔子D.兔子→鸡→眼镜蛇→青蛙→鲨鱼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B.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C.狒狒不具有社会行为D.黑猩猩取食白蚁是一种学习行为10、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色、①③溶液不变蓝色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可以形成两组对照试验D.②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11、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性状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D.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1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基因组成C.每条DNA分子有很多对基因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3、下列营养物质中;大肠;小肠都能吸收的是()
A.葡萄糖;氨基酸。
B.甘油;脂肪酸。
C.氨基酸;脂肪酸。
D.无机盐;维生素。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材料三: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3)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环境:____(答一条即可)15、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里,一旦离开了寄主,通常会变成没有生命活力的____。16、青蛙的生殖属于____(填“体外”或“体内”)受精的____(填“卵生”或“胎生”)类型.17、植物的种子结构中的胚轴将来发育为植物的茎.____.18、有一些鱼类具有趋光性,趋光性是这类鱼的先天性行为.____.19、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____、____、寄生虫等.20、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一种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1、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腱,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腹。()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22、如图所示是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作用;依图分析解答:
(1)请补填图中部分序号表示的名称是:①细菌和真菌;②______、③______、④水和无机盐.
(2)将鱼的内脏埋在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不见了,起作用的生物是______,它们营______生活.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3、(7空,每空2分)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开始的.(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3)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5)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6)图一中兔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动物体.24、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将到来,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动会”是全校学生最为关注的。她充满激情,是青春绽放的时刻。但同学你们知道吗?这其中可是有很多与我们生物学知识有关。如:(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该结构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这种特殊的结构有利于传递神经冲动。(2)还记得100米短跑比赛吗?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冲出起跑线,这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_________调节下完成的。这种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3)当学生观众看到本班选手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大声呐喊,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主要是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该成分属于_________系统。(4)队员看到终点红色丝带,这一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红色丝带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____________和玻璃体→落在__________上面→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一定的区域→产生红线的视觉。由此可见,视觉形成于______。25、【题文】(8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⑥是____,与酵母菌相比,它没有____;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
它没有____,所以培养细菌必须配制含有____的培养基。
(2)生物的遗体通过图乙中生物____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3)兔、鹿等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
(4)图乙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腊肉;腊鱼能存放较长时间;其原理是用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腊肉;腊鱼等食品采用的是腌制法;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腌制法的知识.【解析】D2、D【分析】答:A: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特点,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笑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也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的解答应该从各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方面来解答.要点是有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类型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解析】D3、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鱼缸中常常放进一些新鲜的水草的作用。明确鱼类的主要特征及水草的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鱼缸中的鱼进行呼吸作用要吸收水中的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释放到水中,而鱼缸中的水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正好供金鱼的呼吸作用利用。可见鱼缸中放一些水草,可以提高水中氧气的浓度,有利于金鱼的呼吸。故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4、D【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蝴蝶的发育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不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蝴蝶.蝴蝶有两对翅三对足,是成虫以飞行为主;蝴蝶的幼虫是“毛毛虫”以爬行为主;蛹不食不动.
故选D.【解析】D5、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A、图示表示了皮肤的保护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不符合题意,B、图示表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故不符合题意,C、图示表示了吞噬细胞在抗体的协助下在消灭病菌,抗体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是后天获得的,是特异性免疫,故符合题意,D、图示表示了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故不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识别。【解析】【答案】C6、C【分析】【解析】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所以又叫做学习行为。【解析】【答案】C7、D【分析】【解答】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本知识可借助雌蕊的图形与果实的图形进行记忆.8、A【分析】【解答】如图生命树可见;
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从生物进化树可见,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
无脊椎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在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类群是鱼类.
因此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鲨鱼→青蛙→眼镜蛇→鸡→兔子.
故选A.
【分析】本题结合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化学进化论进行记忆.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明确动物运动的产生、行为的获得途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A.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只可以牵拉骨,却不能推开骨,需要多组骨骼肌配合完成,A错误;B.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之间通常通过鸣叫、动作、气味等来进行信息交流,如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B正确;CD.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狒狒具有社会行为,群体内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等特点;黑猩猩取食白蚁是一种学习行为,是后天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C错误,D正确。故选AC。【解析】AC10、A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解答】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A.①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②③号试管溶液变蓝色、①溶液不变蓝色;错误;
B.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正确;
C.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①与③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正确;
D.②与③有两个变量唾液的有无;是否搅拌;因此②③不能形成对照,而是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错误。
故选AD。【解析】AD11、BC【分析】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图示中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A错误;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D错误.
故选:B;C.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解析】BC12、BC【分析】解: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A正确;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
C;一个DNA分子里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
D;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B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析】BC13、BD【分析】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所以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和维生素.
故选B;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营养成分的吸收;首先明确的是什么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1)物种灭绝加快(2)栖息地的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3)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等【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识表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理解保护生物栖息环境的意义。【解答】(1)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2)由上表材料二可知,栖息地丧失分别占哺乳类和鸟类丧失原因的32%和60%,故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的影响等,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3)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因此,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节约用电等行为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解析】(1)物种灭绝加快(2)栖息地的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3)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等15、活细胞结晶体【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及特征。熟知病毒的结构及繁殖方式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也能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因此,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一旦离开了寄主,通常会变成没有生命活力的结晶体。【解析】活细胞结晶体16、略
【分析】
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故答案为:体外;卵生.
【解析】【答案】青蛙雌雄异体;生殖方式为卵生;水中受精,据此答题.
17、略
【分析】
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备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具备了这些条件后,开始萌发,首先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存在子叶或是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因此,植物的种子结构中的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故此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的萌发具有需要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18、略
【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鱼类有趋光性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所以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来捕捉.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则是一种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和特点来分;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据此答题.
19、略
【分析】
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根据以上内容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细菌;真菌。
【解析】【答案】明确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病原体的概念;能根据病原体的概念准确判断哪些微生物属于病原体.
20、略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和两大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两大特点:流行性、传染性。【解析】【答案】传染流行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1、×【分析】【解析】【答案】错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22、略
【分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是自然界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同时释放出③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图中的①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②二氧化碳、④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氧气。
(2)细菌;真菌;腐生。
(3);无机盐;有机物。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以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识图作答.
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3、略
【分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物因素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是指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源;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粪便等为无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是非生物因素,这些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形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越向后获得的能量越少,其能量来自于太阳能。(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开始的;(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故能量金字塔中甲、乙、丙、丁别代表鹰、蛇、鼠、草,故甲对应的生物是鹰。(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难以恢复,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均是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要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多个器官形成系统,所有的系统组成了动物体。图一中兔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物体的结构层。【解析】【答案】(1)生产者;(2)分解者;5;(3)鹰;(4)鹰;(5)更强;(6)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24、略
【分析】试题分析:(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2)、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3)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兴奋性增高,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我们称之为激素调节,所以当学生观众看到本班选手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4)、视觉的形成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酒店会议接待及会后商务拓展活动合同3篇
- 2025年度烟酒行业产品研发合作合同明细3篇
- 算法类课程设计报告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监理专业承包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城市道路桥梁伸缩缝安装与维护施工合同3篇
- 美容护肤初步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VIP会员专属旅行定制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知名品牌服装设计定制合同
- 2025年高纯铟及氧化铟合作协议书
- 2025版金融理财顾问服务合同范本协议书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含答案
- 服装厂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
- 车辆修理厂自查自纠整改方案及总结报告
- 2024版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TCNAS 42─20241
- 湖北省八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拉起手》 教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旅游大数据》-课程教学大纲
- 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4单元共4个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