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高二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2、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上述现象表明()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在物质循环上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1;2、3、4表示四种成分;①②③表示生命活动或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细胞呼吸B.3代表具有分解作用的原核生物C.1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2的营养方式为自养6、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③→④8、对一个受到农药轻度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A.从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甲、丁两个种群9、2018年1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B.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C.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10、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11、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有关的是A.对体温的相对稳定具有调节作用B.能感受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形成口渴的感觉C.对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具有调节作用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1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规律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13、下列关于实验材料;实验条件、现象、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材料实验条件或处理现象结论A水绵黑暗,极细的光束照射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B洋葱待长出1cm左右不定根时,在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部分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低温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C葡萄。
扦插枝条0.1~0.5mg/mL等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0.5mg/mL组插条生根数最多0.5mg/mL为促使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D小鼠注射活S型肺炎双球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死S型菌可能含有使R型活菌转化为活S型菌的物质注射活R型肺炎双球菌正常注射活R型肺炎双球菌正常注射活R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注射活R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A.AB.BC.CD.D14、下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增多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5、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A.产生抗体B.产生细胞因子C.导致靶细胞破裂D.产生记忆细胞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某研究小组对长江边一片弃耕农田进行调查,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中,且有零星的灌木分布,并观察到草丛中有青蛙、老鼠、蛇、螟蛉、蜾赢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弃耕农田中进行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该群落中碳元素以________形式传递。(2)村民反映近年当地老鼠的数量明显下降,从种群特征分析,直接原因有________。(3)“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诗经》),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4)青蛙通过呜叫吸引异性交配产卵,说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17、腐乳和泡菜是我国民间传统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腐乳制作主要是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_分别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2)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左右。(3)泡菜制作时,需要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泡菜坛的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来源于______、______。(5)坛泡菜打开后,若不及时密封,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是__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繁殖引起的。18、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__________,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的温水中维持5min;③配制斐林试剂:取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的溶液____________混合。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A试管中____B试管中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A试管中____B试管中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对照组是____试管。(4)试验中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19、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类似,机体可通过如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有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可抑制免疫应答,激素b还具有抑制抗体产生的功能。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激素a、激素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激素b通过影响__________细胞的活动来抑制抗体产生。器官移植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体刚接触冰水时常出现战栗现象,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寒冷的刺激还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__增加,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产热,这两种激素具有_______作用。(4)某人头部创伤导致下丘脑部分细胞受损,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20、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______(判断对错)21、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其中A代表____,B代表____,C代表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E____.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22、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霉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验证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间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等.
方法步骤:
(1)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
(2)A组各花盆中____,B组各花盆中____;
(3)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____条件下培养;
(4)6周后,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紫花苜蓿死亡率.结果预测与分析:________.23、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图1)及其生理变化(图2)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____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导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免疫的应答.24、茭白﹣鸭共作系统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茭白田为鸭子提供水域空间以及杂草;水生昆虫等天然饲料;鸭子为茭白田除草、食虫、增肥等,实现鸭和茭白共作生长.为了确定鸭最佳的放养密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共设4组),实验结果如下表1、表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1:系统中的氮输入、输出及盈余(kg亩﹣1)。每亩放养鸭的数量/只0202530氮输入量22.2723.3423.7224.01氮输出量5.007.117.867.97氮盈余量17.2716.3215.8616.04表2:系统中投入成本、产值及经济效益(元亩﹣1)。每亩放养鸭的数量/只0202530投入成本1687292931143280产品产值4220616467036818经济效益2533253335893538(1)茭白田中所有生物构成____,其中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茭白田养鸭可以____.
(3)每年输入茭白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茭白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
(4)茭白田每亩放养____只鸭更有利于提供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过多的氮盈余会导致____等环境问题.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5、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判断对错)26、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10分)27、每当灾难发生时;解放军战士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长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机体丢失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很多战士因此而生病累倒,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有的甚至昏迷.
请你分析一下无机盐和水对于生物体的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答案】B2、D【分析】解:A;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A错误;
B;题干中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表现型不同;B错误;
C;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C错误;
D;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本题以水毛茛为材料;主要考查对表现型;基因型概念的理解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表现型的含义以及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如下: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子.
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明确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D3、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有的是固醇如性激素等,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随着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唾液淀粉酶;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种类很多,如乙酰胆碱等;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要和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故D错误。考点:考查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共同点。【解析】【答案】C4、C【分析】【分析】在物质循环上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是指该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物质上依赖于其他生态系统供应。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其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很少,则其物质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他生态系统,属于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5、C【分析】【分析】分析题图:1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自身和其他生物生存,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是消费,主要是指动物,属于异养型生物;3是分解者,主要是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少数动物(蚯蚓等),属于异养型生物;4是非生物成分。图中①表示捕食关系,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光合作用。故选C
【点评】本题以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6、B【分析】【解答】解: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用A;a表示).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子代兔的基因型均为Aa,应该均为白色脂肪家兔,但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故选:B.
【分析】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ABCD【分析】解:A;人体内环境组成是血浆、组织液、淋巴;即图中都①②③,④是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A错误;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②血浆;然后可以进入组织液和淋巴,B错误;
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C错误;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D错误.
故选:ABCD.
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2;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ABCD8、ABC【分析】略【解析】ABC9、B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克隆动物的产生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及其意义,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这项技术利用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A错误;B.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B正确;C.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核基因全部来自于这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核,其中细胞质基因来自培养中的成熟的卵母细胞,故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C正确;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D正确。故选BCD。【解析】BCD10、ABD【分析】【分析】对于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A.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A正确;
BC.DNA分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C错误;D.DNA分子的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D正确。
故选ABD。【解析】ABD11、AC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下丘脑的相关内容,能结合本题对下丘脑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解答】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A正确;
B.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受渗透压的变化,但形成口渴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B错误;
C.下丘脑具有血糖调节中枢,对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具有调节作用,C正确;
D.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ACD。
【解析】ACD12、B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间的网络结构能力。【解答】A.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A错误;B.两者揭示的都是有性生殖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B正确;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规律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C正确;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D正确。故选BCD。【解析】BCD13、BD【分析】解:A;黑暗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故说明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亚显微结构,光镜下不能观察到,A错误;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待长出1cm左右不定根时,将其放在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后制片观察到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故说明低温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B正确;
C;葡萄扦插枝条的最适浓度实验中;0.1~0.5mg/mL等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后,0.5mg/mL组插条生根数最多,由于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持续增强,故不能判断最适浓度,C错误;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注射活R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故说明死S型菌可能含有使R型活菌转化为活S型菌的物质,D正确.
故选:BD.
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将上述装片完全暴光,则好氧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叶绿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注射活R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和前两组对照后可说明死S型菌可能含有使R型活菌转化为活S型菌的物质,但该实验未说明转化因子是什么.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中的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实例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BD14、AB【分析】【分析】本题一图多解,考查体液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性别比例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答】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将刺激传递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A错误;
B.诱捕棉铃虫种群中的雄虫;使得性别比例失调,雌性个体的交配机会减少,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下降,这是控制害虫的常用方法,B错误;
C.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正确;
D.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过程,D正确。
故选A;B。
【解析】AB15、BD【分析】解:A;只有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抗体;A错误;
B;由于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而T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细胞因子,B正确;
C;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破裂质发生在细胞免疫中;C错误;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会产生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BD.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解析】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1)次生演替含碳有机物。
(2)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3)捕食。
(4)生物种群的繁衍【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1)弃耕农田和原农田相比生物种类、数量更多,因此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强,但是恢复力稳定性更弱。(2)种群数量下降,从种群的特征分析,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迁出率大于迁入率。(3)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二者是捕食关系。(4)青蛙通过呜叫吸引异性交配产卵,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解析】(1)次生演替含碳有机物。
(2)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迁出率大于迁入率(3)捕食。
(4)生物种群的繁衍17、(1)脂肪酶、蛋白酶
(2)12%
(3)提供乳酸菌菌种,增加乳酸菌含量,缩短制作时间
(4)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
(5)产膜酵母(或酵母菌)【分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位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制作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1)腐乳制作主要是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蛋白酶分别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2)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3)泡菜制作时,需要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汁”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增加乳酸菌含量,缩短制作时间。(4)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泡菜坛的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来源于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5)坛泡菜打开后,若不及时密封,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是产膜酵母(或酵母菌)繁殖引起的。【解析】(1)脂肪酶、蛋白酶(2)12%(3)提供乳酸菌菌种,增加乳酸菌含量,缩短制作时间(4)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5)产膜酵母(或酵母菌)18、(1)①5滴蒸馏水③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2)①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②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3)乙醇的有无A试管(4)蛋白质【分析】【分析】本题通过探究实验来考查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准确设计对照实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1)对照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因此①向B试管加5滴蒸馏水;③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斐林试剂:取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的溶液等量混合。(2)①若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若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A试管为对照组。(4)试验中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解析】(1)①5滴蒸馏水③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2)①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②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3)乙醇的有无A试管(4)蛋白质19、(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浆(效应B)抑制免疫应答
(3)下丘脑肾上腺素协同
(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或合成量减少)【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体液免疫、和水平衡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了解浆细胞产生抗体,了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难度不大。【解答】(1)图中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激素b通过影响浆(效应B)细胞的活动来抑制产生抗体。器官移植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是抑制免疫应答,进而减少抗体的产生量。
(3)人体刚接触冰水时常出现战栗现象,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产热,这两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4)某人头部创伤导致下丘脑部分细胞受损;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原因最可能是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平重新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析】(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浆(效应B)抑制免疫应答(3)下丘脑肾上腺素协同(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或合成量减少)20、略
【分析】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
故答案为:错误.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识记、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解析】错误21、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排泄系统)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分析】【解答】(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这三者共同构成动物体内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2)由图可知;D是消化系统;E是排泄系统.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此外,D是消化系统、E是排泄系统.22、接种等量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不接种适宜且相同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提高了抗旱能力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等于或高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不能提高了抗旱能力【分析】【解答】设计原则:
(2)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本实验的试验目的是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所以实验的变量是否接种等量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4)六周后两者已经共生;所以开始进行试验,根据根据题意可知,放在干旱环境中进行选择指标为紫花苜蓿的存活率.结果预测与分析: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提高了抗旱能力,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等于或高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不能提高了抗旱能力.
【分析】根据设置对照实验,遵循等量原则,再根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具体设计本实验.23、传出Ach受体B细胞化学信号向电造血干细胞体液【分析】【解答】(1)反射弧传导过程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为反射弧的效应器,所以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神经递质释放时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肌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引起肌肉收缩.
(2)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而增殖并分化成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后,造成神经递质不能与肌膜上的Ach受体结合,阻断了突触后膜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产生自身免疫病.
(3)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细胞.当T细胞产生受阻时,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体液免疫受到抑制,可达到治疗目的.
【分析】据图可知,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出,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递质,引起肌膜电位变化,从而发生肌肉收缩.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因此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突触释放递质,导致肌膜电位变化,因此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24、群落消费者光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答全给分)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茭白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随残枝败叶流入分解者25水体富营养化【分析】【解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