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8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取用粉末固体C.

闻气体D.

倾倒液体试剂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三种单质分子B.整个变化过程中没有物理变化C.这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3、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rm{(}rm{)}

。A.证明分子不断运动B.区别硬水和软水C.证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D.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A.rm{A}B.rm{B}C.rm{C}D.rm{D}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或实验思路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油污B.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加碘食盐”发现不变蓝,说明“加碘食盐”中不含单质碘5、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②H2O③NH3④X⑤C2H4⑥P2O5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推断X可能是()

A.CH3OH

B.CH4

C.Fe2O3

D.SO3

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火星四射B.木炭:产生二氧化碳C.硫:蓝紫色火焰D.红磷:大量白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D.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8、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B.用纯碱代替小苏打做食品发酵粉C.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D.将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给农作物提供了营养元素,同时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9、已知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B>C

B.t2℃时A物质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将t1℃时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3℃时;溶液均成为不饱和溶液。

10、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测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2.4%,该物质的组成为()A.只有Fe3O4B.一定是Fe2O3和FeO的混合物C.可能是Fe3O4、Fe2O3、FeO的混合物D.可能是Fe3O4、Fe2O3的混合物11、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用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C.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氦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物质X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强大推动力,有关的化学反应为:X+2H2O2═N2↑+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13、回答下列有关鉴别;检验、除杂质的问题.

(1)鉴别H2、CO、CH4三种气体的方法____;

A.闻气味B.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C.鉴别燃烧后的产物。

(2)可用来区分澄清的石灰水和稀HCl的物质为____;

(3)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14、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1)2N____;(2)CO2____;

(3)Ca2+____;(4)Mg____.15、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方法1:____.

方法2:____.16、根据图中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rm{(1)A}rm{B}rm{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rm{(2)t_{1}隆忙}时,将等质量的rm{A}和rm{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________.rm{(3)}要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前提下使rm{t_{2}隆忙}时rm{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rm{(4)}现要配制rm{t_{3}隆忙}时rm{A}物质的饱和溶液rm{90g}需要rm{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自来水净水器中滤芯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2)鱼能在水中生存,原因是水中溶有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说明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不宜在铁制容器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18、(2004•河北)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②____;③____.19、小明对“碱的通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桌上备有:①15%的NaOH溶液;②15%的KOH溶液,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

(1)小明各取上述①②试液2ml,分别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都出现明显的红褐色絮状沉淀,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由此,小明推测对③试液进行相同操作,也会出现同样现象.然而,实验结果却是:沉淀现象不明显.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原因____.20、14.(2010•淮北模拟)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运用以下资料以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先用;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3)要使水质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还应该向其中加入消毒,现有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6分)21、质量守恒定律只符合部分化学反应.如: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所余下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的要大,煤燃烧后所余灰烬比原来的要小,这两者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22、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吃一些柑橘____.(判断对错)23、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____.(判断对错)24、电解水的实验时,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导电性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4题,共16分)25、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取实验(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另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

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26、rm{A隆陋隆陋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rm{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rm{B}是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0%}的氧化物,rm{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rm{F}是最轻的气体。

rm{(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rm{(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rm{垄脵}____;rm{垄脷}_____________________;27、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字母是物质的代号)写出物质化学式:A____;B____;C____;E____.2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在取该固体溶于水,可以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4分)29、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三支干净的试管中,再各加入某些物质或用品进行研究.

(1)在如图的每支试管中画出并标明所加的物质或用品.

(2)一周后,编号为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3)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____,理由是____.

(4)人们常用稀盐酸给铁制品除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A;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化学实验中的“三不”原则分析;

C;根据闻药品味道的方法分析;

D、取用液体药品: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解析】【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否则会引起火灾,故图示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固体要用药匙;不可用手直接取用,故图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图示操作正确;

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②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2、D【分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模型图可直接得出该物质由几种原子、几个原子构成,进而确定物质的结构,判断反应的形式.【解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有两种单质分子,故A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这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C错误;

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3:1;故D正确.

故选D.3、C【分析】解:rm{A}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能够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因为加入的酸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因此不能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通过相互刻划;痕迹较明显的物质的硬度较小,因此通过相互刻划可以判断黄铜和铜的硬度.

故选:rm{C}.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通过相互刻划可以判断黄铜和铜的硬度大小.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析】rm{C}4、D【分析】【分析】A;根据油污不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油污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银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碘遇淀粉变蓝色;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加碘食盐”发现不变蓝,说明“加碘食盐”中不含单质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5、B【分析】

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发现;都是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但原子个数不同,①中2个原子,②中3个原子③中4个原子,④是未知的,⑤中6个原子,⑥中7个原子,则按照原子个数由小到大的顺序,④中应有5个原子.

A中有6个原子;故A错误.

B中有5个原子;故B正确.

C中有5个原子;但氧化铁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

D中有4个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答案】根据信息可以看出几种物质都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且分子中原子个数在增多,则可知是按照原子个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6、D【分析】【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BC【分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D、根据食盐具有咸味,蔗糖有甜味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取样品;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有甜味的是蔗糖,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C.8、BD【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食醋能与水垢反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根据化肥的作用进行解答;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食醋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可以用于除去水垢,正确;

B;纯碱不是发酵用的材料;纯碱一般用来反应掉发酵产生的酸,而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它自身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作发酵粉,故纯碱不能代替小苏打作为发酵粉的主要成分,错误;

C;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正确;

D;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错误;

故选BD.9、BC【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C>B>A;A错误;

B、t2℃时A物质与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因此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B正确;

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

D、将t1℃时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3℃时;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溶液C成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某温度下溶解度大小。

B;根据交点含义分析。

C;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及结晶方法分析。

D;根据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

10、AC【分析】【分析】分别计算Fe3O4、Fe2O3、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

由化学式计算可知:Fe3O4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0%;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7.8%.

A、根据Fe3O4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4%,只有Fe3O4;说法正确;

B、根据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0%,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7.8%,故可能是Fe2O3和FeO的混合物;

C、根据Fe3O4、Fe2O3、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Fe3O4、Fe2O3;FeO的混合物;

D、根据Fe3O4、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故不可能是Fe3O4、Fe2O3的混合物.

故选:A、C.11、AB【分析】【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形成溶液温度降低分析;

B;根据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和木炭不反应分析;

C;根据碳酸钠显碱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分析;【解析】【解答】解:A;氯化钠固体溶于形成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形成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可以用水鉴别,故A正确;

B;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硫酸铜和水;而稀硫酸和木炭不反应,所以能出去,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也显碱性;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鉴别,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所以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不能区分,故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O2═N2↑+4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O2═N2↑+4H2O;可知:

反应前反应后。

H原子48

O原子44

N原子0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物质X的分子由2个N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2H4;

故填:N2H4.13、略

【分析】【分析】(1)H2、CO、CH4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有很大不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既生成水又生成二氧化碳;(2)根据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的性质来分析所给的物质能否和它们反应而产生不同的现象,如果能产生不同的现象即可区分,否则就不能区分;(3)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加入的试剂与钙离子反应产生沉淀就行.【解析】【解答】解:(1)解:A;三种气体都是无味气体;闻气体的气味不能鉴别出三种气体,故A错;

B;三种气体点燃时都会发出蓝色火焰;颜色差别不明显,不能鉴别出三种气体,故B错;

C;三种气体燃烧后产物均不相同;使用“点燃检验燃烧产物”的方法可以鉴别出三种气体,C正确.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和盐酸不反应,所以用二氧化碳可以区分;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澄清石灰水变蓝色,所以可以区分开;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也能鉴别;

(3)由于碳酸钙是沉淀;所以用碳酸根离子除去钙离子即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入碳酸钠就行.

故答案为:(1)C;(2)二氧化碳(或石蕊试液或碳酸钠等);(3)Na2CO3溶液.14、略

【分析】

(1)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N表示两个氮原子;

(2)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故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Ca2+表示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4)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Mg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1)两个氮原子;(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3)表示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解析】【答案】根据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15、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浑浊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分析】【分析】利用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差异来鉴别物质,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可以;

(2)因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故答案是:方法1: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浑浊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

方法2: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16、(1)C(2)A(3)升温(4)30g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掌握曲线上各点的含义及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解答】

rm{(1)}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示中只有rm{C}物质可能是气体;rm{(2)}由rm{A}rm{B}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rm{t1隆忙}时,rm{B}的溶解度大于rm{A}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rm{t1隆忙}时,将等质量的rm{A}和rm{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rm{A}rm{(3)}由于rm{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rm{t2隆忙}时rm{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温;rm{(4)}由rm{A}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rm{t3隆忙}时rm{A}物质的溶解度是rm{5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现要配制rm{t3隆忙}时rm{A}物质的饱和溶液rm{90g}需要rm{A}物质的质量为rm{30g}【解析】rm{(1)C}rm{(2)A}rm{(3)}升温rm{(4)30g}

17、略

【分析】【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据此根据氧气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水沸腾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会变化,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4)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解答】解:(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作净水剂;

(2)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

(4)铁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属于置换反应;

(1)吸附;

(2)氧分子;

(3)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4)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18、略

【分析】【分析】(1):本题属于设计实验型结论开放性试题,欲证明CO2,就必须从CO2的性质去思考设计实验的途径和方法.

通常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但本题是要证明猜想的正确与否,只要证明CO2具有的性质而N2没有即可;所以也可用紫色石蕊试液.

(2):设计实验证明结论时必须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即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或沉淀析出等.

(3):要从理论上分析一个猜想是否正确;必须根据实验目的.根据题意充的气体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所以性质最稳定的是首选.

所选气体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气体所起作用,二是来源与经济.【解析】【解答】解:(1)要证明食品袋的气体是CO2,就必须把气体收集起来,最方便的操作是用注射器抽取袋内的气体;检验就可以根据CO2不同于N2的性质来考虑;所以可以将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也可以把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所以填: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因为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所以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因为N2的性质特别不活泼,常温下很难和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里面装N2的可能性大于CO2;因为是防止食品变质,所以所充气体首先应具备无毒;不和食品反应,从经济角度尽量选廉价气体.

所以填:①无毒;②不与食品反应;③廉价;④易获得(其它合理答案也可).19、略

【分析】

(1)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任选一个即可,所以本题答案为:3NaOH+FeCl3=Fe(OH)3↓+3NaCl;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含的氢氧根离子数量少,故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的量少,所以本题答案为:饱和石灰水的浓度小,反应后产生的沉淀少.

【解析】【答案】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类物质;都可以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含的氢氧根离子数量少.

20、略

【分析】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可使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颗粒,但要想把不溶性固体较彻底的除去,还需要过滤,要把有色;有异味的物质除去,就必须用活性炭,利用它的吸附性,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所以这是物理变化;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比较常用且简单的方法是PH试纸;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较常用的试剂是肥皂水;

(3)要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就要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这个规则;

设氯的化合价为x;则有x+(-2)×2=0;

解这个方程;可得x=+4;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因此可化学方程式推出X的化学式为Cl2.

故答案是:(1)过滤;吸附、物理;

(2)PH试纸;肥皂水;

(3)+4、Cl2.

【解析】【答案】本题是一道综合考题;既考查了净水的方法和硬水软水的区别,又考查了化合价的求法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时要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来解.

四、判断题(共4题,共36分)21、×【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质量守恒可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镁条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由此看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不但包括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还包括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因此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所余下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的要大.

煤燃烧是煤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煤是固体状态的;其中有碳和杂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中碳的质量经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一部分;离开了固体,燃烧后杂质变成了灰烬;

因此煤燃烧后所余灰烬比原来的要小.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胃酸过多就是胃内酸性较强,应降低其酸性,可用碱性物质中和以降低其酸性,不可食用酸性物质.【解析】【解答】解: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酸性物质,柑橘显酸性.故填:×.23、×【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蒸发就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24、√【分析】【分析】根据加少量稀硫酸增加了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量,从而增强了水的导电性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加少量稀硫酸增加了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量;从而增强了水的导电性,所以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五、推断题(共4题,共16分)25、略

【分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也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即硫酸钠、氯化钡最多含有一种,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解析】【解答】解: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实验(1)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而(2)取实验(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由实验可以分析,得出可能组合为:①CaCO3,BaCl2;②CaCO3,BaCl2,NaOH;③CaCO3,NaOH,故有3种可能;实验(3)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题给条件这种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钡,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从而我们判断还应该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故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还含有物质的BaCl2和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故答案为:

CaCO3、BaCl2、NaOH.26、(1)Fe3O4

(2)①②【分析】【分析】rm{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rm{A}是一氧化碳;rm{B}是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0%}的氧化物,是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B}的氧化物,所以rm{70%}是氧化铁;rm{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rm{C}是水;rm{C}是最轻的气体,所以rm{F}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rm{F}是氧气,rm{E}会与氧气反应生成rm{D}所以rm{G}是铁,rm{D}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答】rm{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rm{(1)A-G}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rm{A}是一氧化碳;rm{A}是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B}是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0%}的氧化物,的氧化物,所以rm{B}是氧化铁;rm{70%}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rm{B}是水;rm{C}是最轻的气体,所以rm{C}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rm{F}是氧气;rm{F}会与氧气反应生成rm{E}所以rm{D}是铁,rm{G}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rm{D}是rm{G}故答案为:rm{G}

rm{Fe_{3}O_{4}}反应rm{Fe_{3}O_{4}}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rm{3CO+F{e}_{2}{O}_{3}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

反应rm{(2)}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overset{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故答案为:rm{垄脵3C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