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新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神经膜离子分布为内负外正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2、图中A、B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3时刻B的种群密度相同B.O→t2B种群呈“S"型增长C.t3→t5A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2→t5B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3、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4、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病人激素C,的分泌量明显多于健康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A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垂体,促进激素B的分泌B.图中抗体与激素B因空间结构相似,能与同种受体结合C.Graves病人血液中的激素A和激素B含量比健康人的高D.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且病人的甲状腺肥大5、下列调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C.丰富度调查:不认识的小动物不纳入统计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6、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B.同种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C.种群的数量特征能决定某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动物种群,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不同7、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蜣螂同化的能量N6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最高营养级同化量的最终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流入分解者C.草食动物N5/N4的比值大于肉食动物的这一比值D.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脑部神经元X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当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探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为是否和口渴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测定在“光刺激”和“测量前48h限水”情况下三组小鼠15min内的舔水次数,结果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

。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测量前48h限水--+光刺激-+-(注:“-”表示不处理;“+”表示处理)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神经元X位于下丘脑,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B.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减少C.实验组Ⅱ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D.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9、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B.C.D.10、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B.与乙端相比,甲端的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C.②中含有胆固醇、抗体、尿素、乳酸等物质D.①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11、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的植物群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的分布状况不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不会随着水位变化而发生12、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被植物利用13、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可催化乙酰胆碱分解),使用后残留严重且难以降解。研究发现白腐真菌能产生多种降解有机磷类农药的酶。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磷农药甚至会出现在鲜有人类活动的南极生物体内,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全球性B.在一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生态系统内,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浓度最高C.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过程受阻,导致患者肌肉瘫痪D.向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壤中投放白腐真菌合适时间后,会提高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14、下列关于生物学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激素调节的存在,并发现了促胰液素B.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用到了模型建构法C.达尔文以金丝雀虉草为实验材料,证实了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D.林德曼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15、某池塘生态系统中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不同年龄阶段的食性不同,幼年A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A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幼年A鱼)、小虾为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年A鱼和幼年A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成年A鱼和幼年A鱼可能因为食物的主要来源不同,在池塘中存在垂直结构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D.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就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6、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遭病虫害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8、内环境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9、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20、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21、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22、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等,通过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23、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4、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5、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26、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的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_________模型。

(2)通常采用_____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_________。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

(3)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__,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鄂尔多斯草原群落的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27、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其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简图。据图回答:

(1)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刺激_________(填字母),分泌________;该激素通过促进血糖合成________,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使血糖转变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使血糖浓度降低。另一方面刺激________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________(填字母)分泌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该激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________分解以及蛋白质;脂肪等转化为葡萄糖。

(3)由图可见血糖的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________。28、马拉松长跑是非常普及的长跑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跑步过程中,机体依靠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运动,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伴随着一声枪响,运动员迅速从起点起跑。耳蜗感受到声波震动,产生神经冲动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转变为______;同时促进突触前膜释放_____;使肌肉细胞迅速收。

(2)在长跑过程中,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产生更多热量。甲状腺激素可与多种细胞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若对应受体受损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在长跑过程中,若运动员不慎摔倒导致下丘脑部分受伤,其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请分析出现该症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在长跑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除直接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外,还受到下丘脑的调节,该过程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8分)29、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江南某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表格是研究性小组对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为103kJ/(m2·y);结构模型与表格中相应字母含义相同。请分析回答:

。同化能量储存能量呼吸消耗A900200700B18060120C14212D1001882

(1)太阳能主要通过图中生物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___________过程输入到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的___________中。

(2)若上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则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

(4)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还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

(5)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30、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在小麦生长后期,小麦垄中种植花生,这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从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劳动者投入的人工属于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这种循环是指物质在____________之间循环的过程。图中碳元素在农作物和家禽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以构建_________模型。该农业生态系统离开人的干预后可逐渐演变成森林,这主要是由当地的___________等气候条件决定的。31、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其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1所示,种群数量关系如图2和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轮虫与鲫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如果鲢鱼数量下降,该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2)图2为鲫鱼的种群数量相关曲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鲫鱼种群数量应处于图中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1-5年时,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年,第20-30年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若鲢鱼、鲫鱼和轮虫的同化量分别为M、N、Q,鲶鱼摄入体内的能量为P,粪便中的能量是25%P,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5%P,则前一营养级和鲶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100﹪。32、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量大;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至天然水体易引起富营养化,因此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N、P污染可能导致自然水域蓝藻(蓝细菌)等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______________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藻类生活周期短。藻类大量增生后伴随着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最终超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能力而崩溃。

(2)科研人员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其原理如下图。

①若不给污水处理池甲通入O2,在甲气体出口收集到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若通入足够的O2,则收集到气体中无甲烷成分,由此推测产甲烷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检测甲液体中氨态氮的浓度,流出口NH4+的浓度比流入口明显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细菌代谢类型与绿色植物相同,硝化作用是将NH4+-N转化成NO3--N或NO2--N;反硝化细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相同,反硝化作用是将NO3--N和NO2--N还原成气N2。依据上述信息分析去除有机污染物中N的过程,填写下表(+表示通入O2,-表示不通入O2)。污水处理装置通入O2接种主要微生物甲-产甲烷杆菌乙______丙______

(3)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人工实验湿地(见图)。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

①人工湿地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__;具有涵养水源;物种储存、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②通过湿地净化,出水口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湿地中的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A.好氧B.放氧C.厌氧D.兼性厌氧。

③人工湿地和生态塘除了具有生态保护、修复的功能,还兼具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能,实现_______________效益双丰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

神经细胞膜内外的Na+、k+等分布不均,膜外Na+浓度比膜内高,膜内k+浓度比膜外高,静息状态时,k+大量外流,膜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内侧聚集较多的负离子,形成了膜电位差: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迅速内流形成局部膜电位:外负内正。

【详解】

A;神经膜在兴奋时的离子分布为内正外负;A错误;

BC、兴奋时,Na+通过协助扩散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B正确,C错误;

D;兴奋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对动作电位生理基础的理解,理解并识记其产生的原因。2、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当δ等于1时,种群密度不变,当δ大于1时,种群密度增大,当δ小于1时,种群密度较小。

【详解】

t3时刻A、B的δ都大于1,两个种群密度都增大,但是两个种群在此之前增加的幅度并不相等,因此此时两个种群的密度不相等,A错误;O→t2B种群的δ小于1,种群数量在减少,B错误;t3→t5A种群的δ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C正确;t2→t5B种群的δ一直大于1,因此密度不断升高,D错误。3、B【分析】【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3.分析题图:题图是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图;分析可知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水解酶的催化下从肽链一端的6号和7号两个氨基酸之间进行了切割,形成了一个六肽和一个胰蛋白酶。

【详解】

A;由图可知;无活性胰蛋白酶原是由一条多肽链形成的,肽链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经脱水缩合形成的,A正确;

B;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人小肠肠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由图可知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中赖氨酸和异亮氨酸之间的肽键;C正确;

D;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水解而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中;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D正确。

故选B。4、B【分析】【分析】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应该是自身免疫病,据此答题。

【详解】

A;激素A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垂体细胞表面有相应激素的受体,促进激素B的分泌,A错误;

B;图中抗体与激素B因空间结构相似;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使得甲状腺细胞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Graves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激素A和激素B含量比健康人的低,C错误;

D、根据试题的分析,可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且因为病人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少所以甲状腺不肥大,D错误.5、C【分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若在个体密集区取样,则会导致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如果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若不认识的小动物不纳入统计,则会导致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时,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则会导致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点睛】本题以“下列调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方法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这提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把易疏忽或易错的内容进行纵横联系,进行归纳。6、D【分析】【分析】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所谓的合理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大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增大(如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资源的数量、质量降低、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增强,种群数量回落;当种群数量小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降低、资源状况得到改善,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减弱,种群数量回升。通过种群调节,种群数量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详解】

A;环境容纳量是指的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因此不同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相同,A错误;

B;环境容纳量是指的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因此同种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不相同,B错误;

C;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生存环境;种群的数量特征不能决定某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错误;

D;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动物种群;不同年份的环境资源有差异,因此环境容纳量不同,D种群;

故选D。7、B【分析】【分析】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详解】

A;蜣螂同化的能量来自于初级消费者的粪便;而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错误;

B;最高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最终流入分解者,B正确;

C;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量与摄入量的比值无法判断;C错误;

D、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力是N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力是N5,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B:C:D【分析】【分析】

水盐调节过程:当吃食物过咸;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下丘脑把有关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另一方面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详解】

A;题干中的信息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

B;光刺激后;小鼠添水次数增加,小鼠饮水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B正确;

C;实验组Ⅱ;测量前48h限水,光刺激舔水次数高于对照组,说明测量前限水的小鼠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C正确;

D;实验组Ⅰ;测量前不限水,光刺激舔水次数最高,说明光刺激诱导的小鼠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本题需要考生在识记水盐调节过程的基础上,分析表格的变量得出结论。9、A: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图示生物学知识。图C淀粉经水解后可以合成肝糖原,但肝糖原不能转变为淀粉,C错;图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能量不能由分解者流向生产者,D错。AB正确。故本题选AB。10、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甲端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乙端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淋巴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组织水肿是由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引起的,A错误;

B;如果该部位位于消化道;则饭后血液从乙流至甲时,营养物质增加,B错误;

C;血浆中含有胆固醇、抗体、尿素、乳酸等物质;C正确;

D;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D正确。

故选CD。11、A:B:D【分析】【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其类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错误;

B.通过研究当前植物空间上的组合来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错误;

C.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正确;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BD。12、A:C【分析】【分析】

1;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等;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

A;《韩非子》“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人口增长过快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A正确;

B;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因此“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

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描述的是群落中的景象随着季节发生的变化,体现的是群落的季节性,C正确;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落叶,形成无机物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利用,体现的是“落红”中的物质通过转化可以被植物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AC。13、A:B:D【分析】【分析】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从而使乙酰胆碱持续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

【详解】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有机磷农药甚至会出现在鲜有人类活动的南极生物体内,A正确;

B;有机磷农药使用后残留严重且难以降解;因此会随着食物链逐渐积累,在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浓度最高,B正确;

C;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不受影响,C错误;

D;白腐真菌能产生多种降解有机磷类农药的酶;向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壤中投放白腐真菌合适时间后,会使土壤中有机磷农药含量降低,从而可提高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D正确。

故选ABD。14、A:B:C:D【分析】【分析】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2;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3;激素调节的发现史:沃泰默认为胰液的分泌使一个顽固的神经调节;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物质促进胰液的分泌,取名叫做促胰液素。

4;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详解】

A;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斯他林和贝丽斯通过实验证明,A正确;

B;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运用了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B正确;

C;达尔文的实验用不透光的锡箔将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尖端罩住;则直立生长,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C正确;

D;林德曼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D正确。

故选ABCD。

【点睛】

本题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构建,能量流动的特点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需要考生熟记生物学上各种知识的发现。15、A:B:D【分析】【分析】

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

2;群落的结构: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详解】

A;捕食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而成年A鱼和幼年A鱼是同一种生物,A错误;

B;成年A鱼及幼年A鱼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B错误;

C;人工养殖的池塘会经常投饵料喂鱼;故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C正确;

D;池塘的资源和空间有限;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不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A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识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识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识记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16、A: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

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绝大多数是人工林,其他动植物种类少,导致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A正确;

B;由于该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差,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弱,B错误;

C;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自我调节能力差,易遭病虫害,C正确;

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对于水土的保持作用弱,易发生水土流失,D正确。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18、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析】稳态19、略

【分析】【分析】

在自然界中;气候;生物、天敌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故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

【详解】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

【点睛】

种群的数量不会恒定不变。【解析】波动20、略

【分析】【详解】

(1)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因此只能通过与遗传性状相近的其他地理隔离群中6只雌鸟杂交来繁殖后代。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

(2)建立的“人工A种群”属于弱小种群,应采用人工方法控制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使用标志重捕法。【解析】①.杂交②.基因③.竞争④.捕食⑤.标志重捕法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22、略

【解析】①.光、声、温度、湿度、磁力②.物理过程③.无机环境④.生物。23、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丙和丁),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除此以外部分的能量未被利用。

(3)种群S型增长的K值称作环境容纳量;影响S型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天敌、栖息地空间等),与此时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因此若环境不变捕捞前后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

(4)鱼塘生态系统中因捕捞造成大量鱼类生物输出;因此对于输入的能量和物质都要增大,持续不断地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点睛】

本题是生物的生态学知识点的考察,通过能量金字塔来完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相关问题,难度适中,多为一般性的概念考察,在做题时需要通过题干与知识点结合来处理具体的问题。【解析】水平(空间)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传递给丙和丁、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分解者不变环境条件不变,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不变由于捕捞造成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要不断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24、略

【分析】【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黑光灯诱捕法等;不同的生物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

【详解】

(1)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排斥现象,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2)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改变,K值随之改变。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进行计数。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必修3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并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免疫抑制剂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抽样检测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全球气候变化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5、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的特征;群落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等,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能力。考生要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1)分析题图可知;曲线纵轴表示牧草产量,横轴表示蝗虫密度,是牧草产量随蝗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

(2)狭翅雏蝗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在该密度条件下,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

(3)由题图曲线可知,牧草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物来源,因此属于竞争关系;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析】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数学样方随机取样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亚洲小车蝗竞争物种组成27、略

【分析】【分析】

图示为机体内血糖调节图解;当机体内血糖含量升高,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图中A)分泌胰岛素(图中B)增多,另一方面通过刺激体内血糖感受器,引起下丘脑中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传到胰岛B细胞,同样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再通过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图中D)分泌胰高血糖素(图中C),另一方面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一是传至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二是传至肾上腺,引起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

【详解】

(1)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刺激胰岛B细胞(即图中A),分泌胰岛素;该激素通过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使血糖转变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使血糖浓度降低。另一方面当血糖浓度上升时,通过刺激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即图中D)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葡萄糖以及蛋白质;脂肪等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3)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血糖的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点睛】

解答本题,可根据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分析不同条件下二者分泌量的变化,同时要明确人体血糖的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同时又受神经的调节。【解析】A胰岛素糖原下丘脑D胰高血糖素肝糖原体液调节28、略

【分析】【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所致,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引起Na+内流;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

(1)耳蜗感受到声波震动,产生神经冲动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同时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使肌肉细胞迅速收。

(2)在负反馈调节中;甲状腺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若对应受体受损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故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

(3)在长跑过程中;若运动员不慎摔倒导致下丘脑部分受伤,由于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较少,尿量增加,失水量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

(4)在长跑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除直接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外,还受到下丘脑的调节,说明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者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兴奋的产生、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的功能、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难度不大,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解析】内正外负神经递质增多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较少,尿量增加,失水量增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者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六、综合题(共4题,共8分)29、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示:A是生产者;C和D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①是光合作用;②③④是呼吸作用,⑤是D摄食A,⑥是C摄食D,⑦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详解】

(1)由分析可知:太阳能主要是通过图中A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过程输入到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的群落中。

(2)由分析可知:若如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则图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流动;即①②③④⑦。

(3)图中;A是生产者;B属于分解者、C和D属于消费者,食物链为A→D→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4÷100=14%。

(4)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属于行为信息;小鱼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5)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与数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点睛】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意义,掌握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根据实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