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穆罕默德•阿里强调:“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

①应对外国商品竞争的需要②减少进口的需要。

③保护民族工业和本国商品的需要④结果使埃及的民族工业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下列历史人物,最早领导本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是A.甘地B.穆罕默德·阿里C.凯末尔D.孙中山3、对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的总体评价正确的有。

①改革削弱了各国的专制统治。

②改革削弱了大贵族和教会的势力。

③使改革各国大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④改革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题文)忽必烈重视农业;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制定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主要表现有()

①地方设劝农官②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③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④颁布“农桑之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当西欧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俄国仍然非常落后,是欧洲人心中的野蛮之地,开始改变这一面貌的是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尼古拉一世6、梭伦改革前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梭伦改革后希望建立更强大的政府的政治派别分别是A.山地派和平原派B.山地派和海岸派C.海岸派和平原派D.平原派和海岸派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封藩制。他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

让他们率领精兵或驻守边疆;或控制江;淮、河、汉、川等地区,“内资夹辅”。同时规定:

在皇帝诸子中;除嫡长子应被立为皇太子外,其余的皇子皆封为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应继承其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郡王之下又按世系依次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嫡长子仍袭其爵,其余诸子则称为宗室。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

明成祖时;有步骤地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明成祖及以后几代皇帝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藩禁”。包括宗藩不得预兵事,亦不许预政事,所有宗室均不许入仕做官。不许从事工商业;对王府的建筑格式、规模以及衣冠礼仪等均有繁琐的具体规定,不准逾制。此外,明朝规定给予宗室一定的“岁禄”以维持生计,谓之为“宗禄”。广大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随着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形成为一个坐食岁禄的寄生阶层。

(1)根据材料;概括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封藩制的特点并分析其确立封藩制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指出明成祖时对封藩制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带来的不良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对外贸易中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顺差流入的金银必须窖藏起来,通过金银积累增强国家力量;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即一方面以高关税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以防止金银流出;另一方面,以政府补贴鼓励输出,换取金银流入。

——《经济研究参考》

材料二金钱是战争的命脉。

——彼得一世。

材料三彼得一世设立新权力机构——参政院;以取代领主杜马。参政院成员大多为非名门贵族代表,由彼得一世亲自指定。全国划分为50个省,由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他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生产的物品,或限制或禁止进口。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2)材料二说明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你如何认识这一政策的客观进步性?

(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9、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外间茶园演戏;昆曲恒占全部戏码十之六七。人才鼎盛,唱法精严,技艺娴习,字眼正确,无处不引人入胜。即以方言不通之齐鲁各地人,变莫不提精会神,耸耳玩味。堂会则几乎全系昆曲,绝不闻乱弹之声。固一时好尚使然,亦奏演者努力猛进之所致也。

清朝时;皇帝不仅喜欢听昆曲,而且喜欢自己唱戏,紫禁城里的漱芳斋戏台就是专供乾隆皇帝唱戏用的。清时宫廷里建有许多戏台,规格最高的是三层大戏楼,除承德的清音阁外,故宫和颐和园各有一座大戏楼,并称为清代三大戏楼。

——曹心意《近百年来昆曲之消长》(1)说出故宫和颐和园所在大戏楼的名称。依据材料归纳当时昆曲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清朝皇帝有一个制度;叫做“木兰秋狝”;“讲武绥远”,也就是每年都要到承德府的木兰去。这些地方的行宫里都有演昆曲的行头,砌末。皇帝看戏,随时可以演。有一个朝鲜的使臣参加了乾隆七十寿辰,在他写的《热河日记》里,记录了当时宫廷演戏的情景:“八月十三日,乃皇帝万寿节,前三日后三日,皆设戏,千官更赴阙侯驾,卯正入班听戏,未正罢出立戏台于行宫东,楼阁皆重檐,高可建五丈旗,广容数万人。每设一本,呈戏之人无虑数百,皆服锦绣之衣。”乾隆八旬万寿时,从扬州征调了“三庆”徽班入京,万寿盛典结束后,这个戏班留在了京城,成为以后京剧的开端。此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进京,合称“四大徽班”,所谓徽班,其实是以昆曲为主,其中四喜班列是唱昆曲为特色,而且徽班著名艺人大都也擅唱昆曲。

——陈均《昆曲的声与色》(2)结合材料指出昆曲在当时所具有的政治和社会功能。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京剧与昆曲的关系。10、民主不会只有唯一的标准;“真正的民主”应具有人类文明发展所具有的共性,也应结合所在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找到本地区最适合的方案,因而具有自己的个性。

材料一: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权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四: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则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个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上一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世纪欧洲人与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对“民主”认识的不同。

(2)“光荣革命”开创的完美政治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7;18世纪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两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材料二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的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美国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认识。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6题,共12分)12、有史料记载:彼得一世改革时;如果要留胡须就得出钱买留须权,富商溜须每年征税100,官吏每年征税80,农民进城和出城每次征一文,许多保守的贵族和农民反对剪胡须,但由于“胡须税”重,只好把胡须剃掉了。

结合这段材料评说彼得一世改革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啃蝌蜡(可口可乐)".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子后充盈的气体,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1949年,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可口可乐又重返中国大地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现象,概述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①明确所选阶段;②指出该阶段对应的历史现象;③全面准确的评价这一历史现象)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同时;也对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提出了目标,作出了部署。深刻领会这些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至关重要。

——新华社《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中英比较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说明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虽然19世纪是个政治上疾风骤雨的时代,但并非所有的政治变革都能被冠以“革命”之类的词汇。不过我们依然可以说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究其原因,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政治动荡,并且都以激进和暴力为特征。不过这些革命有很多都失败了,还有很多偏离了人们起初的设想。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变通地理解革命这个词,把那些政治集团快速或者基础性的反常的更替也算进去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时代有许多非暴力性的政治变革达到了革命性的结果。——摘编自罗伯茨《欧洲史》材料反映了作者对19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围绕“政治变革”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19世纪中外历史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18、自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共和制历经反复斗争,请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楚法国人民曾几次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分别称做什么?1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

——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阿里的话主要强调了对本国产品的保护,“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说明是为了减少进口,应对外国商品竞争以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和商品,从而能够使埃及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C,排除ABD。2、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甘地是领导印度独立的人物,1947年印度独立;穆罕默德•阿里于1805年开始改革;凯末尔是领导土耳其进行革命的人物,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综上所述,1805年最早,故选B,ACD排除。3、B【分析】17—18世纪的欧洲君主改革的主要表现有把教会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削弱大贵族权力;建立常备军,加强王权的军事力量。改革有力保障了对内统治和对外的扩张,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改革各国大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17、18世纪以来欧洲君主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强化君主专制,而不是削弱专制统治。故选②③④组合,选B。4、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忽必烈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忽必烈时期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在地方设劝农官;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同时颁布“农桑之制”,故①②③④的表述均正确,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西欧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致力改革俄国落后面貌的是彼得一世,A项符合题意;19世纪早期的亚历山大一世和19世纪中期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尼古拉一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亚历山大二世,都不符题意主旨,BCD三项错误。6、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雅典城邦中,贵族因为占有平原地区的大片沃土,被称为“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下层平民深受债务奴役之苦,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山区,被称为“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工商业者一般住在沿海地区,被称为“海岸派”,他们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的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强烈,所以B正确;“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反对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所以ACD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1)本题根据材料“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让他们率领精兵或驻守边疆,或控制江;淮、河、汉、川等地区皇太子、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宗室。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即可从分封对象、等级森严、物质保障等方面概括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封藩制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巩固疆域、稳定统治的角度分析其确立封藩制的主要目的。

(2)本题根据材料“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藩禁不准逾制岁禄以维持生计,谓之为宗禄”,即可从废藩、迁徙出封地、实行“藩禁”、实行“宗禄”制等方面指出明成祖时对封藩制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再据材料“随着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形成为一个坐食岁禄的寄生阶层”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财政负担、宗室整体能力等方面分析改带来的不良影响。【解析】(1)特点:①分封对象为皇帝诸子和个别宗室;驻守要地;

②封藩体制内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③对分封对象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主要目的:巩固疆域;稳定统治。

(2)改革措施:①废藩或削减其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

②对宗藩实行“藩禁”;

③实行“宗禄”制。

不良影响: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②导致宗室成员整体能力低下,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8、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可知是重商主义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家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可知是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3)依据彼得一世重商主义思想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积累的角度回答。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钱是战争的命脉”以及材料三“他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生产的物品,或限制或禁止进口”和所学从军事改革以及经济改革措施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彼得一世的改革只是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角度回答。【解析】(1)经济政策:重商主义。主要内容:金银是财富的标志和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获得金银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必须通过国家干预以保证贸易顺差。

(2)为了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3)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内容: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为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进行经济改革,鼓励私人开办企业;推行重商主义;提高国家收入。

性质:俄国的工厂是通过购买农奴来充当劳动力的,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依然是农奴,所以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9、略

【分析】【详解】

(1)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宫和颐和园所在大戏楼的名称是畅音阁和德和园。原因:根据材料“唱法精严,技艺娴习,字眼正确”可归纳出昆曲艺术的魅力;根据材料“亦奏演者努力猛进之所致也”可归纳出昆曲艺人的努力;根据材料“堂会则几乎全系昆曲,绝不闻乱弹之声”可归纳出社会风尚的使然;根据材料“皇帝不仅喜欢听昆曲,而且喜欢自己唱戏”可归纳出统治者的推崇。

(2)功能:根据材料“这些地方的行宫里都有演昆曲的行头,砌末。皇帝看戏,随时可以演。”可归纳出用于重大庆典,展示皇家或宫廷风范,宣扬太平盛世象;根据材料“有一个朝鲜的使臣参加了乾隆七十寿辰,在他写的《热河日记》里,记录了当时宫廷演戏的情景”可归纳出用于宫廷宴乐,笼络少数民族上层,接待外国友好使者,成为国家礼仪的一部分。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关系是京剧是吸收了昆曲等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基础上演变而形成的,京剧的角色行当、脸谱、唱腔等许多方面都从昆曲中吸取而来。【解析】(1)畅音阁和德和园。昆曲艺术的魅力;昆曲艺人的努力;社会风尚的使然;统治者的推崇。

(2)用于重大庆典,展示皇家或宫廷风范,宣扬太平盛世象;用于宫廷宴乐,笼络少数民族上层,接待外国友好使者,成为国家礼仪的一部分。京剧是吸收了昆曲等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基础上演变而形成的,京剧的角色行当、脸谱、唱腔等许多方面都从昆曲中吸取而来。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可知,民主由理性审判、权力分享、公民美德发展为自由、平等、博爱;根据材料“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可知,政府由少数人操纵演变为必须接受公民的有效控制和制约;根据材料“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可知,政府由不能采纳公意到必须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表达公意。

(2)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议会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看法:首先说明不适合。结合17-18世纪的中国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实践等方面说明,如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自然经济展统治地位;不具有实行这种设计的社会基础等等。

(3)表现:根据“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得出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根据“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得出赋予总统较大的行政权;根据“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得出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4)第一次立法高峰:特点:根据材料“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可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开始形成。原因:根据材料时间“1978年至1992”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革”后,被破坏的法律体系亟待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强调法制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等方面分析。

第二次立法高峰:特点:根据材料“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上一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可知,以经济立法为主。原因: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9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以经济立法为主,是为了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90年代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等等。【解析】(1)民主由理性审判;权力分享、公民美德发展为自由、平等、博爱;政府由少数人操纵演变为必须接受公民的有效控制和制约;政府由不能采纳公意到必须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表达公意。

(2)内容:君主立宪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统而不治。不合适。说明: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不具有实行这种设计的社会基础。

(3)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较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4)第一次立法高峰特点: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开始形成。原因:“文革”后,被破坏的法律体系亟待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强调法制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第二次立法高峰特点:以经济立法为主。原因: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90年代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1、略

【分析】(1)由漫画并结合所学;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驱逐;屠杀,失去土地、家园,所以美国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2)由“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可归纳为:西部得到开发,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中西部形成了新的工业区;筑成了5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结果是使美国早于法德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3)美国西进运动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对印第安人而言,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但是,对美国而言,也是加速美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推动力。【解析】(1)原因: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驱逐;屠杀,失去土地、家园。

(2)西部得到开发;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中西部形成了新的工业区;筑成了5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结果是使美国早于法德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3)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遭受屠杀、驱逐和掠夺,领地不断萎缩的灾难过程,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也是加速美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推动力。三、论述题(共6题,共12分)12、略

【分析】【详解】

材料“许多保守的贵族和农民反对剪胡须,但由于“胡须税”重,只好把胡须剃掉了”体现的是彼得一世改革用野蛮专制的手段推动俄国的近代化,需要从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方式、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野蛮专制手段在落后国家也可推进现代化的结论。【解析】自上而下推进,用野蛮专制的改革手段来推进西方文明取向的改革,改革本身有浓厚的封建思维,野蛮专制手段在落后国家也可推进现代化,先进与落后,野蛮与文明的关系有时并不是非此即彼的。13、略

【分析】【详解】

首先依据材料“1927年”“1949年”“自此之后的30年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划分出准确的三个阶段。

其次;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又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之后又再次进入大陆市场的原因;其中,192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相关,1949年的退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关,1979年后再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和改革开放相关。

最后,在具体阐述的过程中,注意史实表达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通畅性。【解析】三阶段: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49年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978年改革开放根据以上阶段按要求答题。

具体答案: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地。评价:可口可乐在1978年以后重返中国大地,首先是我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次是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促进了中美两国经济贸易的往来。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国内饮料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个论述题,首先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根据材料一“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内容可知,改革开放使因为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才会取得突出的成就,从而说明思想解放,促进了改革开放,因此可以总结出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述可以从改革开放的背景即真开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论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南方谈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华主义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解析】观点: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证:1978年,关于实践和真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等。(其它言之有理答出3点即可)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论题为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关系。论述时,可结合图片中的中国建筑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结合英国的建筑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再联系建筑所反映的国家政体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得出,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国家历史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解析】示例:论题: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关系。

说明: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开始确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国王“统而不治”,但却是国家的元首,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王宫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的地位。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阁,任首相,掌握行政大权。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的权力受议会的监督控制。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权力中心,体现了民主的政治风格。

总结: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国家历史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题目的要求是对此围绕“政治变革”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19世纪中外历史予以阐述。因此可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以来,西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如可提炼主题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和英美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历史潮流。欧洲许多国家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高潮。论述时,可先分析19世纪以来政治变革的原因,如工业革命、启蒙思想等。再结合所不这,列举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民主政治变革的具体内容,最后总结概括其影响和反映出的世界发展趋势。【解析】示例一19世纪是政治变革的时代。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和英美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历史潮流。欧洲许多国家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高潮。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趋于完善。代议制的成熟使得英国政治变革可以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防止暴力冲突和促进社会稳定。俄国为了化解社会矛盾和巩固统治增强国力,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废除农奴制,极大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亚洲,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走向近代化,并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掀起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加快了走向近代民主的步伐。

法国大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持续不断,最终通过1875年宪法,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使德国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美洲经过反殖民斗争,部分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也有所发展。

19世纪通过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不断的推动各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示例二政治变革具有多样性。

英国的代议制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18世纪后期以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英国国内各阶层十分重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代议制的成熟使得英国政治变革可以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

美国建立之初;南北经济差异十分明显。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这种差异和矛盾日益突出。南北政治;经济斗争表现为分裂与统一的斗争。

19世纪德国和意大利的政治变革;既有排除外国势力的斗争,也有国家统一的性质,更有政治民主化的色彩。

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变革则具有鲜明的反殖民斗争的性质。

示例三非暴力变革可以达到革命的效果。

示例四19世纪是革命的时代,通过暴力革命不断推动政治变革17、略

【分析】【详解】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中叙述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逐步走向完善的,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政治制度的发展也具有双重性。学生可以就这些角度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来拟定论题,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美国民主政治特征等具体内容来分析说明。【解析】示例一:

观点:任何政治制度不会一成不变,应因时而发展创新。

依据:唐朝通过“三省”实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独尊皇权;宋朝实行“两府三司”分化相权,强化皇权;元朝后期丞相权力很大,左右皇位继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这些都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发展与时俱进。结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因时而变。

示例二:

观点:任何政治制度不会一成不变,应因时而发展创新。

依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