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6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存在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用来规范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和生态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就地保护行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B.将生活垃圾回收后直接撒到农田中即可作有机肥C.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为了使养分还田可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B.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不可能演替形成森林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3、燕鸻是有名的食虫鸟,尤其嗜吃蝗虫。下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鸻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燕鸻和蝗虫的关系属于群落层次的种间关系B.当蝗虫种群数量处于S点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当燕鸻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会逐年上升D.当种群数量较少时,曲线乙的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4、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需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B.我国生态工程已十分成熟C.加大投资力度,把生态建设工程放在首位D.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5、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预测,墨西哥等国家的人口翻一番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的主要依据是()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组成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6、“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而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碳达峰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B.实现碳中和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C.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会增加D.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有助于实现碳中和7、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B.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8、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如图为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虫灾,应在b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cd段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发生改变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防止d点出现D.de段是采取措施降低了该害虫的K值,该措施能有效控制虫害9、如图表示两个陆地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E点处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且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C.图中C点到D点有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D.E点可代表群落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一定能形成森林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塑料制品及直径小于5mm的塑料微粒是海洋常见的污染物,海洋环境保护专家的评估结果显示,已有数万种生物受到塑料及塑料微粒污染的威胁,生存状况堪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塑料制品及塑料颗粒很难消化,被海洋动物大量误食后,易导致动物死亡B.若塑料制品及塑料微粒导致某物种灭绝,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做好垃圾分类和塑料制品的回收处理,能减少它们对海洋生物带来的威胁D.研发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生物11、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B.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明显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12、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种群数量,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图中④⑤均可以影响①C.春运期间,辽宁省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13、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B.对资源不断开发,造成资源危机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大D.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14、生活史对策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如图所示,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X点比S点的增长率大B.东亚飞蝗属于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C.r对策生物即使在种群密度较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到稳定平衡点SD.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又称K值。16、动物的_______,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_______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如雄鸟在求偶是会进行复杂的________。1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______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_______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18、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_____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_______,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青蛙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_______——蛇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四级消费者——鹰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19、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的两种类型是“J”型和“S”型。
(1)“J”型增长曲线:是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条件是在食物和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S”型增长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_________,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又称K值。20、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_______;主要形式是_______21、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_______22、群落的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______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20分)23、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下图是轮叶黑藻细胞光合作用相关过程示意图。研究表明:水中CO2浓度降低能诱导轮叶黑藻(一种沉水植物)光合途径由C3向C4途径转变,C4途径可使轮叶黑藻适应低CO2浓度的环境;而且两条途径在同一细胞中进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2)为图中物质A的还原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图中催化CO2固定的两种酶(PEP羧化酶、Rubisco)中,与CO2亲和力较高的是PEP羧化酶,这是_______的结果,意义是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轮叶黑藻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叶绿体基质;轮叶黑藻细胞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
(4)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高等植物,某实验小组利用黑藻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实验步骤的目的主要实验步骤材料准备取若干盛有一定量浓度为1%的①______溶液的玻璃瓶,将玻璃瓶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个玻璃瓶中均放入等量、新鲜的黑藻叶片,用橡胶塞密封②______甲、乙、丙三组玻璃瓶双侧各等距离放置1个18W的LED灯,分别控制灯距为10cm、15cm、20cm。作为对照组,对丁组玻璃瓶进行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组别甲乙丙丁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mg•h-1)6.474.221.98-2.14。组别甲乙丙丁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mg•h-1)6.474.221.98-2.14组别甲实验结果分析甲到丙瓶内氧气的释放速率可以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③______。丁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可以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呼吸速率。
该实验的目的是④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⑤______。组别甲乙丙丁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mg•h-1)6.474.221.98-2.14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5、研究人员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并开展对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池塘水净化的实验,研究中设置了四组实验:组合型生态浮床植物对照组(仅等量美人蕉);基质对照组(仅等量球形塑料填料)和空白对照组,图2是本实验测得的水体总磷量变化。请回答:
(1)实验开始前,浮床所用的球形塑料填料先要进行灭菌处理,再置于待治理的池塘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4d(每两天换水一次),直到填料表面形成微生物菌膜。选用池塘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成分)。
(2)生态浮床上美人蕉旺盛生长的根系有较强的泌氧能力,能为填料表面微生物提供适宜微环境,微生物分解后的无机盐能为植物提供营养。美人蕉与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间存在_____关系。美人蕉既能净化水体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3)图2实验结果说明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总磷量去除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通过美人蕉和微生物吸收磷并同化为自身的_____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态系统中这些磷元素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在浮床种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对水体磷去除具有_____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体生态修复效率。
(4)在将组合型生态浮床投入池塘进行污水治理过程中,常常会再向池塘中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和滤食性底栖生物(如河蚌)等,一方面可以完善池塘生态系统的_____,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捕获这些生物,降低生态系统总N、P含量。26、某草原上植被原来由针茅等构成;后来由于放牧;烧荒等原因逐渐变成了由野燕麦、毛雀麦等构成,并且动物和土壤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演替过程中草原中植被类型的变化导致动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是植物为动物提供____________。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该草原,由于环境适宜,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实际上,田鼠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__________降低,________増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
(3).后来人们将此地进行开垦种植,使得该地的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改变。27、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可调节水质和小气候,滞留沉积物;有毒物等,被称为“地球之肾”。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1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图2是该人工湿地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___________。
(2)繁殖季节,湿地中的雌雄鸟上下翻飞,互相追逐,通过飞翔来了解对方,这就是鸟类中的“戏飞”求偶现象,“戏飞”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信息,该现象表明信息传递有利于___________。湿地中的鱼类在觅食过程中的游动引来了鸟类,鸟类捕食行为逼迫鱼类躲避捕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还可以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图1中,碳元素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从丙进入甲的,图2中的生物A属于图1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4)据图2分析可知,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有很多能量被自身呼吸消耗和___________。按照图中显示的能量数据计算,若要让C增加3kg,需要消耗A_________k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包含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异地保护是将野生动物从原栖息处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
【详解】
A;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A错误;
B;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废弃塑料、电池等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所以将生活垃圾回收直接撒到农田中作有机肥的做法是错误的,B错误;
C;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正确;
D;将植物秸秆焚烧污染空气;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环境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A【分析】【分析】
1;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
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是不断变化的,A错误;
B;人类活动往往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
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由于缺水;即使其经足够长时间的演替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C正确;
D;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属于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属于次生演替,所以,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D正确。
故选A。3、C【分析】【分析】
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鸻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Nt+1与Nt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增加;该比值等于1,说明种群数量不变;该比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
A;燕鸻和蝗虫的关系属于群落层次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A正确;
B、当蝗虫种群数量处于S点时,Nt+1=Nt;种群数量保持不变,说明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正确;
C、当燕鸻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Nt+1与Nt比值小于1;说明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C错误;
D、由图可知,曲线乙在种群数量较少的情况下,Nt+1与Nt比值较大;增长速度较快,D正确。
故选C。
【点睛】4、A【分析】【分析】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详解】
A;我国生态工程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A正确;
B;我国生态工程已还未成熟;B错误;
C;合理投资;建设生态工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C错误;
D;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D错误。
故选A。
【点睛】5、B【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这些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详解】
A;种群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A错误;
B;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B正确;
C;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
D;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D错误。
故选B。6、A【分析】【分析】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2;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仍然能顺利进行,不会明显减慢,A错误;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实现碳中和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B正确;
C;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一定会降低;由于气候,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增加,C正确;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有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
故选A。7、A【分析】【分析】
土壤中的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详解】
A;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
B;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B正确;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
D;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先制定一份本小组的研究计划,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D正确。
故选A。8、A【分析】【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
从组成种群的个体角度看;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是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斗争,每一个体均需占有一定的生存资源,包括对食物;空间和配偶的争夺,使得个体数量达到一定值后斗争加剧,从而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发生改变。
【详解】
A;有害生物的防治应在K/2之前进行;即a点之前及时控制,A错误;
B;cd段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发生改变;K值增大,B正确;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有效降低种群密度,防止毛束象爆发式增长,即可防止d点出现,C正确;
D;de段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采取措施降低了该害虫的K值;该措施能有效控制虫害,D正确。
故选A。9、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a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先缓慢增加,然后降低,最后上升并趋于稳定;b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升高。
【详解】
A、a曲线的起点不为0,b曲线的起点为0,因此a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A错误;
B;E点处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但是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优势种在不断改变,因此各种群密度不一定达到最大,B错误;
C;图中C点到D点生物多样性降低;该过程有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能是自然环境的影响,C正确;
D;E点之后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没有发生改变;可代表群落达到平衡状态,但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不一定演替到森林阶段,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C:D【分析】【分析】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详解】
A;塑料及塑料微粒被海洋动物误食后;因不易消化,可能会引发疾病,导致动物死亡,A正确;
B;若塑料制品及塑料微粒导致某物种灭绝;会直接影响物种的多样性,B错误;
C;做好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塑料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可阻断它们流向海洋,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威胁,C正确;
D;研发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有助于保护海洋生物;D正确。
故选ACD。11、B:C:D【分析】【分析】
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地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因此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有关。
【详解】
A;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有关;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A错误;
B;由于不同季节的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差异;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明显,B正确;
C;群落中的植物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正确;
D;群落中的动物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等的影响;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2、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①为种群密度、②为出生率,③为死亡率,④为年龄结构,⑤为性别比例。
【详解】
A;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
B;图中④是年龄结构;⑤是性别比例均可以影响①种群密度,B正确;
C;辽宁省春节期间;人口种群密度变动很大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⑤性别比例,D正确。
故选BD。
【点睛】13、C:D【分析】【分析】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活动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生态足迹就是用土地和水域的面积来估算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从而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详解】
A;人口过度增长;使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A正确;
B;人口过度增长;占用、消耗的资源更多,会造成资源危机,B正确;
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人类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更多、产生废物也更多,改造环境的难度加大,C错误;
D;人口过度增长要大量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D错误。
故选CD。14、B:C:D【分析】【分析】
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增长率=(Nt+1-Nt)÷Nt,X点与S点均为Nt+1和Nt的重合点;故X点与S点增长率均为0,K对策生物X点与S点的增长率相等,A错误;
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B正确;
C、r对策物种的曲线特点是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样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S型增长曲线,C正确;
D;K对策生物的曲线是S型曲线;其中的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
如果某种群处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解析】环境容纳量16、略
【解析】①.特殊行为②.生物的行为特征③.求偶炫耀17、略
【解析】①.无限②.一定限度。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一初级消费者二三三级消费者四五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空间种内竞争降低增高停止环境容纳量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呼吸作用热能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产者固定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22、略
【解析】①.物种组成②.物种数目四、实验题(共2题,共20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性性越强。
【详解】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繁殖是因为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适宜而造成的。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限制,这样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由于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功能群的多少;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在一段时间内的入侵状况。因此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应为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即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从结果来看,B区不种植任何植物,对于空心莲子草来说,没有任何竞争者,因此在该区域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最快,而随着区域中功能群数量的增加(C区),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在降低,因此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点睛】
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找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从实验结果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并把相关的结果加以归纳即是实验的结论。【解析】天敌竞争抵抗力c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24、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C3途径是指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DNA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C4途径是指在PEP羧化酶的催化下,PEP在叶肉细胞中与HCO3-结合,先把CO2固定成草酰乙酸,再转化为苹果酸,重新释放CO2后进入卡尔文循环。
【详解】
(1)群落水平研究的包括群落的范围和边界;丰富度、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故当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种间关系)。
(2)图中物质A为C3,C3的还原需要能量,光反应的产物ATP和NADPH中储存着活跃的化学能,二者均可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结合题干“水中CO2浓度降低能诱导轮叶黑藻(一种沉水植物)光合途径由C3向C4途径转变,C4途径可使轮叶黑藻适应低CO2浓度的环境”,说明C4循环中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高于C3循环中的Rubisco,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轮叶黑藻能适应水中低浓度CO2的环境;提高其光合强度,利于其生长。
(3)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腔内的H+比叶绿体基质的要多;故其pH值相较叶绿体基质要低(泵出为顺浓度梯度,从而将质子势能转化为ATP中的能量);图中苹果酸分解成丙酮酸和二氧化碳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细胞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还可能有细胞质基质(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NADH),故轮叶黑藻细胞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有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4)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有光照、CO2等,从表格中“甲、乙、丙三组玻璃瓶双侧各等距离放置1个18W的LED灯,分别控制灯距为10cm、15cm、20cm”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其他无关变量保持一致且适宜,故实验需要保证正常的CO2原料供应,即材料准备中应取若干盛有一定量浓度为1%的NaHCO3(分解释放CO2;维持玻璃瓶中二氧化碳浓度稳定)溶液的玻璃瓶;
②“甲;乙、丙三组玻璃瓶双侧各等距离放置1个18W的LED灯;分别控制灯距为10cm、15cm、20cm。作为对照组,对丁组玻璃瓶进行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体现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故该操作的目的为设置对照实验(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③甲到丙瓶中的黑藻同时进行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黑藻向外释放氧气,故甲到丙瓶内氧气的释放速率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净光合速率;
④⑤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到丙瓶,灯距逐渐增大,光合作用逐渐减弱,氧气释放速率随之下降,故实验结论为: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可以推测,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解析】(1)群落。
(2)NADPH和ATP自然选择使轮叶黑藻能适应水中低浓度CO2的环境;提高其光合强度。
(3)高于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4)NaHCO3##碳酸氢钠设置对照实验净光合速率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5、略
【分析】【分析】
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
(1)池塘水可以提供适合在待治理污水中生长的微生物;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数是异养型,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美人蕉旺盛生长的根系有较强的泌氧能力;能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以为美人蕉提供无机盐,故美人蕉与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美人蕉能净化水体改善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其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核酸;磷脂等生物大分子含有磷元素;美人蕉和微生物吸收磷并同化为自身的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态系统中这些含磷有机物可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结合图2中曲线可知,在浮床种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对水体磷去除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体生态修复效率。
(4)向池塘中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和滤食性底栖生物(如河蚌)等;可增加物种丰富度,进而完善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捕获这些生物,降低生态系统总N;P含量。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解析】提供适合在待治理污水中生长的微生物分解者共生直接和间接核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质押资产重组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材仓储物流服务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路灯照明设施安全检测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建造与设备安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质量检测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置房买卖合同电子支付与结算规范3篇
- 3、2025年度绿色出行接送机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开发合同范本3篇
- 家里陪护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教科版)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2030年中国光电干扰一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建议-函数与导数专题讲座课件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消防接警员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2024风电场在役叶片维修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研究
-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