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25C时,用0.lmol・L”盐酸滴定20mL0.l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lOniLO.OlmolL-1KMnCh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H2c2O4溶液混合时,n(Mn>)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表示反应2s(h(g)+O2(g)b~2S0Kg)△HvO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反极t程

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Mg)+H2(g)->CH3CH3(g)△HvO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带来的一种“锌十碘”新型安全动力电池亮相工博会高校展区。该新

型安全动力电池无污染、高安全、长寿命且具有合适的充电时间,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等各个领域。己知

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1一2©七3「

B.6.5gZn溶解时,电解质溶液中有0.2mol电子移动

C.转移Imol电子时,有ImoIZM+从左池移向右池

D.“回流通道”可以减缓电池两室的压差,避免电池受损

3、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4H+O2+4e=2H2O

B.电路中有4moi电子发生转移,大约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

C.维持两种细菌存在,该装置才能持续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并产生电子

+

D.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的反应是HS+4H2O-8e=S0;+9H

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

向盛有F&NOJ?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滴加KSCN后溶液变血红

A

后滴加KSCN溶液

B向盛有Br2的CC14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乙烯溶液逐渐褪色,静置后观察到溶液有分层现象

向AlCl,溶液中滴加氨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

C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NaHSO」溶液

D向盛有Na2s20;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A.AB.BC.CD.D

5、人的胃壁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称为胃酸。胃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

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的不适。下列物质不能作抗酸药的是()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铝C.碳酸镁D.硫酸钢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B.硬铝C.青铜D.碳素钢

7、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ol〈^COOCHj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6NA

B.H,0.5mol/LKHC2O4溶液中含HC2O4和H2c2。4的数目为0.5NA

C.25℃、1.01X105pa下,44.8LSO2和CXh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2NA

D.12.0gNaHSO4和MgSCh的固体混合物中所含阳离子总数为0.1N、

8、W、X、Y、Z、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W、R同主族;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常温下,W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B.Z、R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Z<R

C.Y与W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可用作制冷剂

D.ImolR2Z2与足量W2Z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9、“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为TiCh电极,b为Pt电极,c为VVO3电极,电

解质溶液为pH=3的Li2sO.H2s04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B两个区,A区与大气相通,B区为封闭体

系并有W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2

B.c(H)=2c(CzO4)+c(HC2O4)+c(OHi

C.加水稀释,草酸的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等体积pH=2的盐酸,溶液酸性减小

13、证明溟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分别设计甲、乙、丙三个实验:(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

滨水,溶液颜色很快褪去.(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过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丙)向

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则上述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

A.甲B.乙C.内D.都不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有关

B.高纯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二氧化硫有毒,不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

D.纯碱去油污原理是油污溶于纯碱

15、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2H1O(g)=CO2(g)+2Hz(g)AH>0,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起始量/mol平衡量/mol

容器容积/L温度/C平衡常数

C(s)

H2O(g)Hz(g)

甲2T]2.04.03.2Ki

乙1T21.02.01.2K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i=12.8

B.TI<T2

C.TiC时向甲容器中再充入0.1molH2O(g),则平衡正向移动,C(h(g)的体积分数增大

D.若T: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2和2.0molH2,达平衡时,的转化率大于40%

16、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空气:C2H2、CO2、SO2、NO

B.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C.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D.重铭酸钾溶液:H+、Na\SO产、葡萄糖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机物N的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其合成路线如下。

,

已知:RCH=CH2+CH2=CHR'傕化剂>CH2=CH2+RCH=CH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B的结构简式为o

(2)G-H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类型为。

(3)D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CHi।

餐或me;,1的原因是--------

A在500()C和C12存在下生成,而不是

(5)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使FeCb溶液显色的有种。

(6)N的结构简式为。

18、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请用合理的化学用语填写空白。

在周期表中的区元素代

有关信息

域号

短周期元素X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

YY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

长周期元素ZZ的一种盐乙可以作净水剂,Z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

W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种,它的银盐可用于人工降雨

(1)X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X、Y、Z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一。

(2)足量VV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稀溶液与中完全反应,放出热量QkJ,请写出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

学方程式:—o

(3)下列有关W的气态氢化物丁的说法正确的有—(选填字母)

a.丁比氯化氢沸点高b.丁比氯化氢稳定性好

c.丁比氟化氢还原性弱d.丁比氟化氢酸性弱

(4)请写出丙溶于丁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19、SzClz是一种金黄色易挥发的液体,常用作橡胶硫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拟设计实验制备少量的SzCb,查阅资料

知:

①干燥的氯气在110C〜140C与硫反应,即可得到S2CI2o

②S的熔点为1.8C、沸点为2.6℃;S2a2的熔点为-763沸点为138℃0

A

③S2c12+C12=2SCb。

该小组设计的制备装置如如图(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1)连接好实验装置后的第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o

(2)A装置中制取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别是,;若实验中缺少C装置,发现产品浑浊不清,请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用序号表示)。

①加热装置A②加热装置D③通冷凝水④停止加热装置A⑤停止加热装置D

(5)图中G装置中应放置的试剂为,其作用为。

(6)在加热D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为了提高S2Ci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20、氮化铝(A1N)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制氮化铝原理,欲在实验

室制备氮化铝并检验其纯度。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用饱和NaNCh溶液与NH4a溶液共热制N2:NaNQ2+NH4Cl^-NaCl+N2t+2H2O

②工业制氮化铝:ALO3+3C+N2■高温2AIN+3CO,氮化铝在高温下能水解。

③AIN与NaOH饱和溶液反应:AIN+NaOH+H2O=NaAlO2+NH3t0

I.氮化铝的制备

(1)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上图所示,请按照氮气气流方向将各仪器接口连接:e-c-d。(根据实验需要,上述装置

可使用多次)。

(2)A装置内的X液体可能是____;E装置内氯化杷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II.氮化铝纯度的测定

(方案i)甲同学用左图装置测定AI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⑶为准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虚线框内)中的Y液体可以是.

a.CChb.H2Oc.NH4cl饱和溶液d.植物油

(4)用下列仪器也能组装一套量气装置,其中必选的仪器有(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单孔塞b.双孔塞c.广口瓶d.容量瓶e.量筒f.烧杯

(方案ii)乙同学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流程如下图)。

样品过・NaOH浸液

<mlg)破滤、洗

含杂质c等L

(5)步骤②的操作是

(6)实验室里灼烧滤渣使其分解,除了必要的热源和三脚架以外,还需要的硅酸盐仪器有等。

⑺样品中A1N的纯度是_________(用含mi、m2、m3表示)。

⑻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1、深入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常温常压卜:①CH30H(l)+O2(g)=CO(g)+2H2O(g)AH=-359.8kJniol

②2co(g)+O2(g)=2CO2(g)AH=—556.0kJ-mor,

③H2O(g)=H2O(D△H=-44.0kJmor,

写出体现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O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H2c2。4,发生反应:H2C2O4(s)^CO2(g)+CO(g)+H2O(g),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

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压强不再变化B.COMg)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Kg)+COXg)=CO(NH2)2(S)+H2O(g)otC时,若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NH3

和lmo【CO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75倍。则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若保持条件不变,再向

该容器中加]入OSmoICCh和ImolHzO,NH3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用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AlCb溶液可以溶解CaCO3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o

(5)常温下,测得某CaCO3的饱和溶液pH=10.0,忽略C(V-的第二步水解,碳酸根的浓度约为aCCh?-尸mol/Lo

7

(已知:Kai(H2CO3)=4.4xl0Ka2(H2CO3)=4.7xl()«*).碳酸钙饱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等浓度的强酸强碱的滴定曲线,到达终点的pH发生突变,不是渐变;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镒离子,Mn*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反应加快;

C.反应2s02(g)+O2(g)-=2SO3(g)△!!<(),结合K虽温度的变化情况作答;

D.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根据图示的能量变化与实际反应的热效应不符。

【详解】

A.O.lmol・L」NaOH溶液的pH为13,用0.1mo]・L”盐酸滴定恰好中和时pH为7,因浓度相同,则体积相同,但酸碱

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A项错误;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铳离子,则n(M/+)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且催化作用,一段时间内增加的更快,后来浓

度变化成为即响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图像不符,B项错误;

C.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升温K止减小,而K定增大,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

倒数关系,C项正确;

D.图象中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但反应CH2=CH2(g)+H2(g)-CH3cHKg)AHVO,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

图象中表示的吸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2、D

【解析】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h一+2。一=31,A项错误;

B.电子不能通过溶液,其移动方向为:电极a,电极b-石墨毡“,B项错误;

C.转移Imol电子时,只有0.5molZn2+从左池移向右池,C项错误;

D.该新型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会导致目池内离子交换膜的两边产生压差,所以“回流通道”的作用是可以减缓电池两

室的压差,避免电池受损,D项正确;

答案选D。

3、B

【解析】

A.燃料电池通氧气的极为正极,则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故A正确;

B.电路中有4moi电子发生转移,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史必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则大约消耗标准状

4

况下空气22.4LX5=112L,故B错误;

C.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而硫氧化菌可以将硫氢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则两种细菌存在,

就会循环把有机物氧化成CO2放出电子,故c正确;

D.负极上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HS+4H2O-8e-=SO42-+9H+,故D

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

A.向Fe(NOJ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的Fd+、H,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十,溶液变为黄色,再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故不选A;

B.乙烯能使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生成1,2-二漠乙烷溶于四氯化碳,所以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故选B;

C.向A1C1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相当于加入过量强酸),

氢氧化铝溶解,故不选C;

D.Na2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产物中有硫和二氧化硫,所以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故不选D。

答案:B.

【点睛】

易错选项A,注意酸性情况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5、D

【解析】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镁、硫酸铁中只有硫酸领不能和盐酸反应。答案D

6、A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卜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是合金,硬铝是一种铝合金、青铜是Cu—Sn

合金、碳素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合金,答案选A。

7、D

【解析】

A.〈XOOCH冲四元环C原子不共面,故最多共面碳原子数为3NA,故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可知1LO.5moi/LKHC2O4溶液中含HC2O4-和H2c2。4和CzCV-的数目为0.5NA,故B错误;

C.条件为25c不是标况,故C错误;

D.12.0gNaHSO4和MgSCh的固体混合物中总物质的量为0.ImoL阳离子为Nl和Mg。故含阳离子总数为O.INA,故

D正确;

故答案选:Do

8、C

【解析】

W、X、Y、Z、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推出X为C,常温下,

W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可知是H2O、H2O2,推出W为H,Z为O,W、R同主族,因此推出R为

Na,X为C,Z为O,可知Y为N。

A.X、Y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2O,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CH4VH20,A项错误;

B.Z、R对应的离子为:O”、Na\电子层相同,原子序数小的,离子半径大,离子的半径大小:O”>Na\B项错

误;

C.Y与W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NH.”可用作制冷剂,C项正确;

D.2Na2O2+2H2O=4NaOH+O2t,2moi过氧化怵转移电子2mol,ImolNazOz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M\,D项错误;

答案选C。

9、B

【解析】

A.根据示意图可知,a与c相连后,a电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作负极,考虑到电解质溶液为pH=3的

Li2sO4・H2s04溶液,所以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由于生成H+,所以a极附近的pH下降;

A项正确;

B.根据示意图可知,a与c相连后,c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应写作:WO,+xH'+xe-=HxWO3;

B项错误;

C.根据示意图,b与c若相连,b极为正极发生氧气的还原反应,考虑到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zSOrH2sCh溶液,

所以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C项正确;

D.连接a与c后,将太阳能转变成B中的化学能,冉连接b,c后,就可将化学能再转变成电能,最终实现了太阳能

向电能的转化,D项正确;

答案选B。

10、C

【解析】

A、由图可知纯的活性炭铜离子的浓度减小;

B、铁与活性炭形成原电池,铁比炭活泼;

C、由图可知纯铁时去除铜离子的速率,没铁碳比为2:1时的速率快;

D、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C/+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是铁与铜离子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A项,活性炭具有许多细小微孔,且表面积巨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图像可知,CM+在纯活性炭中浓度减小,

表明活性炭对CM+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故不选A项;

B项,铁屑和活性炭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其中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失去电子形成Fe?+,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铁

作负极,故不选B项;

C项,由图像可知,随着铁碳混合物中铁含量的增加至x=2:LC/+的去除速率逐渐增加;但当铁碳混合物变为纯铁屑

时,CM,的去除速率降低。当铁碳混合物中铁的含量过大时,正极材料比例降低,铁碳在废液中形成的微电池数量减

少,Cu"的去除速率会降低,因此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不一定会提高废水中CM♦的去除速率,故选C项;

D项,在铁碳微电池中,碳所在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M+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因此该微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Fe+Cu2+

=Fe2++Cu,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本题对电化学的原理和学生看图识的能力的考查,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

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提给信息以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1、D

【解析】

A.Hz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作氧化剂,故A不选;

B.反应中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作还原剂,故B不选;

C.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SO2+CL+2H2O=2HC1+H2s反应中,S、C1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

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选;

故选D。

12、B

【解析】

A选项,c(H+)=0.01mol/L,1L溶液中含T为O.Olmol,故A错误;

B选项,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H+)=2c(C2O42,)+c(HC2O4-)+c(OfT),故B正确;

C选项,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草酸的电离度增大,溶液pH增大,故C错误;

D选项,加入等体积pH=2的盐酸,溶液酸性不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草酸是二元弱酸,但pH=2,氢离子浓度与几元酸无关,根据pH值可得c(H+)=0.01mol/L,很多同学容易混淆c(二元

酸)=0.01mol/L)如果是强酸c(H+)=0.02mol/L)若是弱酸,则c(H+)<O.Olmol/L。

13、D

【解析】

滨乙烷水解反应:CzHsBr+NaOH-C2HsOH+NaBr(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消去反应: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氢氧化钠乙醇共热),即无论发生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混合液里面都

有Br。

【详解】

A、甲同学未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过量的NaOH可与溟水反应使溶液颜色很快槌去,A不正确;

B、乙同学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h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混合液里

含有Br\不能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B不正确;

C、酸性KMnO,溶液遇醇类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变浅,C不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三种方案都不行,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4、B

【解析】

A.耐蚀合金的防腐原理是改变物质的内部结构,不锈钢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无关,故A错误;

B.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太阳能电池,利用高纯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B

正确;

C.二氧化硫有还原作用,可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可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褐变,有抗氧化作用,所

以二氧化硫能作食品防腐剂,但不能超量,故c错误;

D.纯碱的去污原理是纯碱水解显碱性,促进油污水解而除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15、A

【解析】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H2O)=0.4mol•L"\c(CO2)=0.8mol・L「,cOh)=1.6mol•L

2

C(CO2)C(H2)_

A正确;

2

C(H2O)

_1-1_1

B.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H2O)=0.8mol•L,c(CO2)=0.6mol•L,c(H2)=1.2mol•L,K2=

c(COjd(H2)

=1.35,K.>K,该反应为吸热反应,K减小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则温度降低,即2>T2,B错误;

22

C(H2O)

C.向容器中再充入O.lmolH2O(g),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CO2的体积分数减小,C错误;

D.与乙容器中的量比较,LOmolCO?和2.0mol出相当于l.OmolC和2.OmolH2O,若体积不变,则平衡时是完

全等效的,即CO2为0.6mol,CO2的转化率为40%,但由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反应向生成CO?的方向移动,则

CO2的转化率小于40%,D错误;

故答案为:A。

16、C

【解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一氧化氮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离子能够中和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电荷,导致氢氧化铁发生聚沉,所以不能

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a\K\NO八NHvHzO离子之间不反应,与银氨溶液也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重铭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葡荀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容易发生聚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a

17、竣基CpCHxCCHjClC6H5CHClCOOH+2NaOHC6H5CHOHCOONa+NaCl+H2O取代反应、

9H

(中和反应)CHCOOH

2^-<pH2因为该条件下与双键相

n-H—E-Of-CO玉OH+(n-1)H2O

CH6

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更易取代9种00

【解析】

由A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故苯乙烯与(CHJC=CH2发

生已知信息中的反应生成A,QHg为与HC1反应生成B,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应是

发生加成反应,B发生卤代燃的水解反应反应生成C,C氧化生成D,结合D分子式可知B为:电一丁20,顺推

0%

0H

,CH20H止CH-J-COOH^根据N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六元环可知,D与M应是发生酯化反

可知C为i2,D为2

00佻

应,M中瘦基与羟基连接同一碳原子上,结合N的分子式可推知M为eelN为

Oo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为Ocycr^oH,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4-0

F((6)-CH:COOH),@-CH:COOH与氯气反应生成G,G在氢氧化钠溶液条件下水解、酸化得到H,贝ljG为

Cl

^O^-4H-COOH,H为COONa,据此解答。

【详解】

ClCl

H2-CH2Clh

(DF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竣基,B的结构简式为(J";故答案为:竣基;f2-j-CH2Cl;

o强6强

(2)G-H的化学方程式:C6H5CHClCOOH+2NaOH—奈fC6HsCHOHCOONa+NaCI+hhO,其反应类型为水解反

l

应(取代反应)、中和反应;故答案为:C6H5CHClCOOH+2NaOH—,J||1;i7->C6H5CHOHCOONa+NaCi+H2O;水解反

应(取代反应)、中和反应;

(3)D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里空H—-COfOH+(n-DH2O

CHA

的原因是:因为该条件下与双键

相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更易取代;故答案为:因为该条件下与双键相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更易取代;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使FeJ溶液显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另外取代基为乙基,有邻、间、

对3种,或取代基为2个甲基,当2个甲基处于邻位时,-0H有2种位置,当2个甲基处于间位时,-0H有3种位

置,当2个甲基处于对位时,-0H有1种位置,共有9种;故答案为:9;

(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H-<Z>

【点睛】

已知条件RCH=CH2+CH2=CHR'催七剂>CH2=CH2+RCH=CHR'为烯克双键断裂,结合新对象的过程。由此可以

迅速知道C8H8的结构为为^^^CH=CH),A为,再依次推导下去,问题迎刃而解。

18、第三周期mA族r(Fe3+)>r(N3-)>r(Al3+)HIO(aq)+-Al(OH)3(s)=H2O(l)+-Al(IO)3(aq)AH=--QkJ/mol

43343

2

Fe2O3+6H++2I=2Fe*+h+3H2O

【解析】

氢氧化铝具有两性,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X是A1元素;氨气作制冷

剂,Y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Y是N元素;氧化铁是红色染料的成分,Z的一种盐乙可以作净水

剂,Z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Z是Fe元素;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种,它的银盐可

用于人工降雨,W是I元素;

【详解】

(1)X是A1元素,A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IIIA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

半径越小,A产、N3\Fe*三种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r(Fe,>r(V)>r(Al,。

(2)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I&,甲是氢氧化铝;足量HI。,稀溶液与linolAl(0H)3完全反应,放出热量QkJ,

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I04(aq)+|Al(0H)3(s)=H2O(1)+1Al(10。3(aq)AH=-1QkJ/mol,>

(3)a.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CLHI比氯化氢沸点高,故a正确;

b.Cl的非金属性大于I,HC1比HI稳定性好,故b错误;

c.C1的非金属性大于LHI比氟化氢还原性强,故c错误;

d.HI是强酸,氢氟酸是弱酸,故d错误。

(4)铁的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丙是FezOs,丁是HLFezG与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L和L反应的离子

t2+

方程式是Fe203+6H+2r=2Fe+l2+3H20o

力口热

2

19、检查装置的气密性MnO2+4H+2Cr^^Mn+C12t+2H2O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2S2Ch+2H2O=3SI+SO2t+4HC1①③®©④或者③①@©④碱石灰吸收氯气尾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

进入装置使s2a2水解产品纯度降低控制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解析】

装置A、B、c是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所以B是除杂装置,c是干燥装置;制得产品s2a2易水解,所以该装置前后

均需要干燥环境,可推出装置G作用;实验操作顺序按照合理、安全原则进行;最后按照题干已知条件进行答题,据

此分析。

【详解】

(1)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

(2)MnOz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Mn2+-Cbt+2H2O;

(3)B是除去氯气中的HC1,用饱和食盐水溶液;C是十燥装置,用浓硫酸;若缺少十燥装置,则产物S2c12与水发生

歧化反应且变浑浊,2S2C12+2H2O=3S*SO2t+4HC1;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2S2C12+2H2O=3SI+SO2t+4HCI;

(4)加热之前先通冷凝水,否则开始生成的S2CI2不能冷却液化,最后先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氯气,平衡容器压强,实

验操作为:①③②⑤④或者③①@⑤④;

(5)G装置在最后一步,其作用之一未反应完的氯气尾气处理,其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G中盛放碱石灰,

作用是吸收氯气尾气,防止空气污染,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使S2a2水解;

(6)根据已知条件,温度太高S会汽化进入F装置,导致产率降低;为了提高s2a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除了控制好

温度外,还可以控制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点睛】

制备易水解的如AIN、S2C12等物质时一定要在制备装置前后都加上干燥装置,所以G装置除了尾气处理作用之外还防

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实验操作流程满足反应物利用率高、产率高、操作简便、安全等原理进行即可。

20、f(g)fg⑴fc-dfi浓硫酸吸收CO防污染adbee通入过量CO?气体用埸、泥三

41(m+m,)410(m?-m,+m,)

角(玻璃棒写与不写都对)I£।一”或一!一2%偏高

nri]

【解析】

⑴利用装置B制备氮气,通过装置A中浓硫酸溶液除去氮气中杂质气体水蒸气,得到干燥氮气通过装置C和铝发生

反应生成AIN,通过装置A避免A1N遇到水蒸气反应,最后通过装置D吸收尾气一氧化碳;

⑵根据A装置的作用分析判断A装置内的X液体,根据CO有毒,会污染空气解答;

⑶根据测定的气体为N%,结合氨气的性质分析解答;

(4)根据排液体量气法测定气体体积选取装置;

⑸样品m唔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得到滤液偏铝酸钠溶液滤渣质量m2g,滤液及其洗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为皿理,结合铝元素守恒计算纯度;

⑹实验室中灼烧固体在珀埸内进行,据此选择仪器;

⑺氮化铝含杂质为C和氧化铝,氧化铝质量不变,碳转化为滤渣,样品mig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得到滤液偏

铝酸钠溶液滤渣质量iiug,灌液及其洗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为

m3g,结合差量法计算纯度;

(8)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则燃烧后的氧化铝中含有部分碳酸钠,结合(7)的计算结果表达式分析判断。

【详解】

⑴制备过程是利用装置B制备氮气,通过装置A中浓硫酸溶液除去氮气中杂质气体水蒸气,得到干燥氮气通过装置C

和铝发生反应生成A1N,通过装置A避免A1N遇到水蒸气反应,最后通过装置D吸收尾气一氧化碳,氮气气流方向将

各个仪器接口连接顺序:eTC->d->f(g)Tg⑴TCTd—i,故答案为f(g)-g⑴-CTd—i:

(2)A装置内的X液体可能是浓硫酸,用来干燥氮气,D装置内氯化铤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

答案为浓硫酸;吸收co防污染;

(3)A1N与NaOH饱和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Kh+NH3b测定生成的气体为NH3,Y液体不能溶解氨气、

不能和氨气反应,量气装置(虚线框内)中的Y液体可以是CCh或植物油,故答案为ad;

(4)利用通入的气体排出液体体积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可以选择双孔塞、广口瓶、量筒组装一套量气装置测定,故答

案为bee;

⑸样品mig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溶液,滤渣质量nug,滤液及其洗涤液中含有偏

铝酸钠溶液,可以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为nug,因此步骤②的操作

为:通入过量CO2气体,故答案为通入过量CCh气体;

⑹实验室里煨烧滤渣使其分解,除了必要的热源和三脚架以外,还需要的硅酸盐仪器有:坦提、泥三角、故答案为省

埸、泥三角;

⑺氮化铝含杂质为C和氧化铝,氧化铝质量不变,碳转化为滤渣,样品m里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得到滤液偏

铝酸钠溶液滤渣质量nug,滤液及其洗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为

nvg,

2A1N〜AI2O3△m

8210220

mm3-(nii-ni2)

82。%-ni1+m2)_41(+1工)

m=:-8=g,样品中AIN的纯度="Homi。。%,故答案为

2010

---------------———xioo%;

10叫

的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则煨烧后的氧化铝中含有部分碳酸钠,导致氧化铝的质量偏大,即m3偏大,根据样品中AIN

的纯度则测定结果将偏而故答案为偏氤

,3+

21、CH30H⑴+3/2O2(g)=CO2(g)+2H2O(l)△H=-725.8kJmorAC1减小Al+3H2O^3AI(OH)3+3H\

2+2-

CaCO3(s)^Ca(aq)+CO3(aq),水解产生的H+与一结合,促进CaCXh的溶解平衡向右移,使CaCCh溶解

4.7X105c(Ca2+)>c(CO32)>c(OH)>c(H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