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牙周病诊疗课件)_第1页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牙周病诊疗课件)_第2页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牙周病诊疗课件)_第3页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牙周病诊疗课件)_第4页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牙周病诊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一、种植体周组织1.种植体周黏膜:是指围绕种植体的软组织。2.缺牙区的骨组织:主要为板层骨(46%)、骨髓(23%)以及少量的纤维组(12%)和类骨质(4%)。上颌前牙区骨组织中的骨髓成分较多,下颌前牙区骨组织的特点是致密的板层骨。在牙种植体植入后的组织愈合中,骨组织与种植体形成骨结合,这是成功的种植体所必需的。3.种植体周组织与牙周组织的比较:①上皮组织:组织上结构相似②结缔组织:种植体周无纤维插入种植体表面,且基本无血管,外表较疏松,含少量血管。③牙周膜: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形成骨结合,两者之间无牙周膜。因此,对力没有缓冲作用,只能承受全部力二、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一).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的预后和风险:牙周炎在经过牙周治疗后不是种植治疗的禁忌症,但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种植失败的风险增高,有较多的边缘骨吸收,患种植体周炎的风险增高,重度牙周炎病史患者的种植体周临床附着丧失明显大于牙周健康患者及轻度牙周炎患者,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种植失败率高于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二).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前的准备:1.感染控制是所有患者种植治疗之前应进行的必要准备。因此,在种植治疗前,必须控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感染,尤其是邻牙缺牙区部位的深牙周袋。在实施牙周感染控制中,首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一般认为,牙周炎患者在接受种植前需达到菌斑指数<20%,且全口BOP<25%,余留牙的探诊深度≤3~5mm。Pjetursson等的研究发现,种植前余PD>5mm的牙周袋会显来著增加患种植体周炎的风险。2.种植前的检查和危险因素评估:1).病史采集:(1)主诉:对种植的意愿,对种植成功的期望值是否过高(2)现病史:患者失牙的原因、时间,是否进行修复治疗、修复治疗的种类、效果和存在的问题(3)既往史:包括全身病史、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注意全身状况是否耐受种植手术、有无任何影响伤口正常愈合的疾病。2).检查:(1)口腔检查颌面部:观察有无各种软硬组织疾病。缺牙区情况:测量缺牙区的近远中向距离、颊舌向距离、垂直向空间;观察缺牙区牙槽嵴情况,包括牙槽嵴的高度、颊舌向宽度及颊舌侧侧方丰满度,如是否有凹陷或倒凹等;观察缺牙区软组织情况,尤其注意角和冠方修复的空间。缺牙区的邻牙及其牙根的方向及倾斜度。颌位关系、颞下颌关节状态、开口度等。全口存留牙及其牙周软硬组织的健康状态,有无感染灶,咬合情况。通过这些检查,以便于初步估计是否还有其他感染灶的存在,牙槽嵴是否足以容纳种植体,修复空间是否足够,咬合关系是否允许种植修复,张口度是否足以进行种植操作

(2)研究模型:灌制研究模型,在模型上能够更好地评估缺牙区的情况和上下颌的位置及咬合关系等。(3)影像学检查:应采用根尖片、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检查,锥形束CT可提供三维信息。通过放射学检查,来评价缺牙区牙槽骨量、牙槽骨密度、牙槽骨位置等,并确定鼻底、上颌窦、下颌神经管及颏孔等重要的解剖结构,以确定在适合将来修复的位置上牙槽骨量是否足以放置种植体,并有助干种植计划的制订。3).危险因素评估:在上述病史采集和全面检查基础上,有必要对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适合种植修复,或即使是适应证,是否存在导致种植失败风险增高的因素,从而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有利于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的制订(三)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特点:1.牙周炎患者修复计划的全面考虑:牙周炎患者的种植修复计划要着眼于全面、长期的功能和稳定。2.牙周炎患者后牙区段的种植治疗特点:后牙区段通常是牙周疾病损害最严重的区域,该区段失牙后,往往伴有较明显的骨缺损,使种植治疗更加复杂。在上颌后牙区段种植时,骨量不足是常见问题,且大多数为垂直向骨量不足。因此,牙周炎患者上颌后牙区的种植治疗常需骨增量手术,除颊腭向骨增量外,在上颌磨牙区,大多数需要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以达到骨增量的目的。下颌后牙区段种植时,也常见骨量不足的问题,包括颊舌向宽度不足和垂直向不足颊。舌向可通过引导性骨再生等方法解决。垂直向常是由于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吸收,不能满足种植需求,通过增量手术或短种植体方案,十分必要时也可考虑下牙槽神经解剖移位术。3.牙周炎患者前牙美学区的种植治疗特点: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常有前牙区骨量不足,如唇侧骨量不足和垂直向骨量不足同时存在,邻牙也会在牙周治疗后出现牙龈退缩。牙周炎患者前牙区骨量缺损的程度一般较大,常需植骨术、引导性骨再生术、自体块状骨移植术及多种联合应用解决,再进行种植手术和修复。如果牙周炎患者的前牙已不能保留,决定拔除后进行种植修复,可采用微创拔牙,并同期进行拔牙窝植骨术,以便尽可能地保存拔牙窝骨壁及修复缺失的骨量,节省骨增量时间。达到尽早种植修复和恢复美观的效果。有些牙周炎患者会伴有牙齿的移位,影响美观和修复。可与患者、正畸和修复医师共同讨论,建议控制感染和炎症后先行正畸治疗,再行种植治疗,从而获得相对理想的修复效果和美观效果。4.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软组织缺陷的处理:牙周炎患者缺牙区处硬组织缺损外,有些患者会有软组织缺损可采用软组织移植方法解决,如缺牙区牙龈组织过薄可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解决,角化龈缺如或不足可采用游离龈移植术来解决。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和游离龈移植术的方法与膜龈手术中的相应方法相同。四、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后的评估和维护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评价应包括种植体骨结合状态、种植体稳定性、修复之后的修复体状态种植体周组织及其他天然牙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临床视诊检查、种植体周的探诊检查、动度仪检查和共振频率分析及放射学检查是种植治疗后对种植体评估的重要手段。其中种植体的稳定性是种植体失败与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松动度检查、动度仪检查、共振频率分析和放射学检查来综合评估。牙周病患者在完成种植治疗之后,必须规律地定期复查和定期支持维护,其种植治疗才能获得长期成功。定期复查应该包括:评估种植体及天然牙周围的软硬组织健康状况、种植体稳定性修复体完整性和稳定性、患者口腔卫生维护能力和菌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