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卷·考点卷】-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统编版五四制)_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卷·考点卷】-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统编版五四制)_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卷·考点卷】-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统编版五四制)_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卷·考点卷】-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统编版五四制)_第4页
第一单元【单元卷·考点卷】-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统编版五四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踏着新闻的脚步,与时代同行【考点梳理卷】考点1名句默写一、名句名篇默写1.古诗文默写。(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抒发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2),江清月近人。(3)卷地风来忽吹散,。2.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2)古语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妄想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3)朱熹在《春日》一诗中,“,”把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体现儒学丰富多彩。3.在文中填上合适的词语。(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在原野上,使原野风光更加;我在清风中,使清风。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的独眼向我。5.根据你的理解,填写诗词句。我喜欢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所描写的清新的夜景;我喜欢苏轼笔下望湖楼“黑云翻墨未遮山,”的美丽雨景;我喜欢辛弃疾笔下“,清风半夜鸣蝉”的夏夜风光。考点2基础知识综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B.在细雨迷朦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fǔ)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mú)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C.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yán)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豪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zhuō)了。D.我在原野上摇拽,使原野风光更加旖(qǐ)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fù)郁。2.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B.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蝴蝶和候鸟一样,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向北方,每天平均飞行大约四十多公里。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4.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⑤⑥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⑥④②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②⑤①④⑥5.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向我凝视。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D.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6.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B.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二、基础知识综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7.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8.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9.文中有两个表示绿色的词语,分别是(

)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

)和(

)10.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考点3古诗词鉴赏一、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这首诗前两句点明的时间是,地点是,感情基调是,抒写了。2.这首诗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一直享有盛名,如何理解其妙处?二、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宿建德江①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这首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时经过建德江而写。3.请发挥想象,描述第三、四两句的画面。4.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6.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7.试从色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9.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的(人名),诗歌体裁是。10.下面关于诗歌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西湖阵雨突降又骤然转晴的奇丽场景。B.“黑云翻墨未遮山”中“未遮山”一词告诉我们这场雨来得很急但是雨势不大。C.“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将密集的雨点比作跳动的珍珠,展现了暴雨的迷乱与壮观。D.诗歌最后一联既写了风吹云散的动态之景,又写了水天一色的静态之景,令人称奇不已。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11.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12.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1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4.请从感官角度赏析词的上阕四个句子。15.“路转溪桥忽见”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考点4:综合性学习一、六年级(3)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小题。1.小张同学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帮他写一段开场白。2.请你从下面四幅作品中挑选一幅送给外国友人,并说明你选择的作品属于哪种字体,然后结合字体特点说明你选择那幅作品的理由。3.在小组整理有关友情的诗文时,同学小谷和你展开了以下讨论。请你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小谷:有关友情的诗文,小学时我们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是呀,我还知道别的关于友情的诗句,如“(1),”。小谷:经你这么一提醒,我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这本书中也有回忆友情的文章,例如《范爱农》,它就写了(2)。(概括事例)你:读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是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小谷:是啊,(3)。4.古人关于交友,有许多言简意赅的习惯用语,小阳收集了一些,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交:指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B.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C.管鲍之交: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为“管鲍之交”。D.竹马之交:出自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指利益相关的朋友。二、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班级开展了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5.活动开始,小明同学分享了爱因斯坦关于友谊的一句话并写下自己的感悟,请你结合上下文内容,将画横线处的语句补充完整。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在这个世界上,人不能没有父母,也不能没有朋友。友谊就好比是寒冷冬天里的一缕阳光,给予人温暖与幸福;友谊就好比是,。有时候,它又好似一根火柴,虽然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光亮,但却足以在你迷茫之时为你照亮前方。【活动二:和谐相处,共同成长】6.活动中,班长向大家推荐了《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句,并作出解释:“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孤陋寡闻。”请你从以下三句话中任选一句,作为学习小组的交友宣言并说明理由。①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②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③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活动三:自我反思,正确交友】7.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同学们就其中的人物形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阅读下面的对话,从长妈妈或藤野先生中任选一位,把你的看法写在横线上(50字左右)小星:我觉得寿镜吾先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严而不厉、质朴博学。他很少体罚学生,读书时非常投入,给年幼的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三、为了提升同学们的表达能力,班级组织了“有朋自远方来”的交流活动,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完成。8.搜集资料自古以来,有很多有关友谊的名言、故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如伯牙绝弦、管鲍之交。小鑫也搜集了一些有关诗句,请你帮她找找,搜集的诗句中与本次活动无关的一句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9.交友之道小华整理了两则材料。材料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与达官显贵乘车同路。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材料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孔子家语》)作为中学生,要培养正确的交友之道,读完古人结交朋友的材料,你受到了怎样的交友启示呢?考点5:写景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丁香结》选段,回答问题。丁香结宗璞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④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由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1.在文章第⑤段中,“丁香结”指的是什么?2.文章第②段是从哪两个方面写丁香花的?3.第③段的加点词“积雪”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画线句子是作者的感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5.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2)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6.“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是作者在强调什么?7.“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8.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最后一壶水这是爷爷给我讲的他遇着的一个真实故事。我爷爷曾在国民党部队里呆过,那一年内战,爷爷所在的排,30来人,艰难地行走在一片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爷爷是这个排的排长。顶头上司让他们横穿沙漠,将一被捕的共产党员押送至另外一座城市。他们押送的这位共产党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国民党在一次扫荡中。接到密报,抓住了他。爷爷还说,这个共产党员是条硬汉子,在国民党的严刑逼供中,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当然也没有在他的口中捞到任何秘密。气急败坏的国民党,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使这位共产党员再也不能从嘴里说出一个字来。爷爷有一副好心肠,每次在沙漠中几十号人喝一壶水时,爷爷首先让这位共产党员喝。然后大家再依次喝一点,润润喉咙。应该明白,人在沙漠中行走,水就是生命。也不知爷爷他们就这样在沙漠中走了多少天。带的几十壶水也日渐减少,最后,仅剩下一壶了。爷爷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他知道,自己手下几十号人和这位共产党员的生命都系在这壶水上。强忍着干渴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程,终于撑不住了,望着大家干裂的嘴唇。爷爷用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从行囊中拿出了最后一壶水。爷爷望着手上的这个与其他水壶不一样的水壶,心颤抖了。这壶水等于是几十条生命啊。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与众不同的水壶,看了看,眼睛潮湿了。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将水壶递到这位共产党员面前,让他先喝第一口。这些日子来,已与爷爷和爷爷的手下人渐渐熟悉的这位共产党员,睁着一双干枯但又有神的眼睛,看看爷爷,又看看爷爷手下的兵。忽然。他的一双大眼睛________水壶上的外国文字。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从眼神露了出来。停顿,短暂的停顿。猛地,这位共产党员接过爷爷手上的水壶,嘴对着水壶的嘴。咕咚。咕咚,咕咚,眨眼之间,一壶水让这位共产党员喝了个底朝天。惊愕,愤怒的惊愕。在这沙漠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