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林州市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这反映了古蜀文明()A.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B.缺少与其他文明交流C.最先出现了阶级分化 D.手工业技术相对发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可知,戴金面罩的人的头像件数少,且在当时的其他地区和文明中几乎不可见,可知这是古蜀文明特有的文化遗存,因此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蜀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否存在交流,排除B项;贫富差距带来阶级分化,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的时间,排除C项;没有比较,看不出古蜀文明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A项。2.《商君书》载:“訾(度量)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民平,则慎;慎,则难变。”商鞅此举()A.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 B.一定程度抑制了工商业C.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D.蕴含了儒家仁政的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鞅对秦国税收进行改革,按粮食的产量来征收租税,统一田赋会让农民感到公平,从而增加政府的公信力,使百姓慎重对待自己的职业,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抑制工商业等相关内容,B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B项;统一田赋并不等于加重百姓负担,排除C项;商鞅此举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材料未体现儒家仁政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3.西汉初期,大力发展马政事业,除沿袭秦制设立太仆及属官外,到汉文帝时,在上郡、代郡等北方、西方边疆地区新设立了边郡六牧师苑令,分管下属的36所大型马苑,集中奴婢3万人养马共30万匹,并颁布鼓励民间养马的政策措施。汉初发展马政()A.旨在适应农耕发展需要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 D.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与融合【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材料“大力发展马政事业”“上郡、代郡等北方、西方边疆地区令”“新设立了边郡六牧师苑”“大型马苑”“3万人养马共30万匹”“颁布鼓励民间养马的政策措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从马政管理和民间养马两大方面来发展马政事业,且加强北方、边疆地区对马政事业的管理,可见这些地区主要出于边境安全考虑,为战时提供战马做准备,因此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C项正确;马政主要是为皇室和战争提供马匹需求,并非用于农业生产,排除A项;发展马政事业,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往与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4.北魏孝文帝以中正“辨天下姓族”“定四海士族”,“以八国姓族难分,故国立大师、小师,令辨其宗党,品举人才。自八国以外,郡各自立师,职分如八国,比令之中正也。”孝文帝此举()A.旨在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B.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C.体现出民族交融对政治的影响 D.重视士人才学促进了阶层流动【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从题干信息看,中正官及大师、小师的职能是“辨姓族”“定士族”“辨宗党,举人才”,结合所学可知北魏通过九品中正制,强化门阀士族的特权地位,体现出民族交融对政治的影响,C项正确;此举并非针对汉族实施,无法体现争取汉族政治认同,排除A项;以家世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不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也固化了阶层,排除B项、D项。故选C项。5.唐代汴河(又称通济渠),北起黄河,南至淮河,可以西通河洛,东达江海。下表中描述的现象共同反映了汴河的()史料出处“(汴州)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汴州遗迹志》大梁(汴州)崔无隐之兄“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初一年,自江南返大梁,获利可倍”《太平广记》A.灌溉作用 B.商业价值 C.政治功能 D.军事用途【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等信息可知,汴河往北可以通道涿郡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经营运输,商业价值突出;材料“贾贩江湖之货为业”“自江南返大梁,获利可倍”,也体现汴河商业价值突出,B项正确;由“唐代汴河(又称通济渠)”可知,汴河是隋唐人工开凿的大运河的首期工程,不是大型水利工程,唐代灌溉工具是筒车,排除A项;材料主旨体现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突出商业价值,与政治功能无关,政治功能一般与都市有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军事用途,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重要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6.宋仁宗景祐元年,右正言刘涣因丰州路走马承受张承震奏言其监并州诸仓时,“多作违非、颇为逾滥”,而被降职。宋神宗元丰六年,祁州、定州因差禁军防送罪人,“有违配法”,而遭到定州路走马承受陆中奏劾。由此可知,“走马承受”设置()A.旨在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缩减了地方官员的行政职权C.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 D.凸显地方监察体系的严密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走马承受是路级监察官员,具有监察、奏报、弹劾之职,因此其设置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走马承受”的设置并未分割地方官员的行政职权,排除B项;“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他地方监察机构,无法体现地方监察体系的严密性,排除D项。故选A项。7.明清时期神魔小说中,神的形象往往冲脱现实的束缚,具有人间社会的道德标尺,在魔幻化的神魔世界中成为符合人们审美的理想化人物形象。众神皆拥有绝佳的外貌,高深的法术,怀善美之心,行良善之事。这种理想化神仙形象的创设()A.深受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影响 B.满足了士阶层对理想化人格的追求C.具有劝诫世人良善的教化功能 D.凸显了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悖离【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题干信息看,用人间的道德标尺来塑造众神形象,意在通过神的“怀善美之心”“行良善之事”来给世人树立道德的榜样,起到教化世人的作用,C项正确;题干中理想化神仙形象的创设主要侧重于道德标尺、良善行为等方面,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主要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等关联不大,排除A项;士阶层追求的理想化人格往往更侧重于政治抱负、学术成就等方面,而题干中所描述的神仙形象更多的是在道德和行为上的良善表现,排除B项;这种理想化神仙形象的创设并非凸显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悖离,而是通过理想化的形象来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良善,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影响,而不是强调两者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8.轮船招商局《局规》规定:股票及取息手折均编号,填写姓名、籍贯等,“以杜洋人借名”;股东出让股票须到局过户,“不准让与洋人”……统计九年以来,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3。这表明,洋务股份制企业的创办()A.源于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程度日益加深 B.旨在回应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诉求C.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洋商之利的作用 D.实现了洋务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从材料中“以杜洋人借名”“不准让与洋人”“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等信息可知,洋务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及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分洋商之利的作用,C项正确;洋务股份制企业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而列强以资本输出作为侵略手段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这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排除A项;洋务股份制企业属于地主阶级洋务企业,其创办的目的是通过分洋商之利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并非回应民族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B项;洋务股份制企业虽以募股的形式筹集资金,但经营方式依然是官督商办,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大权依然掌握在官府手中,这类企业的产权关系混乱,未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9.1938年4月3日,笔名为K的画家在《华西漫画》上刊登了一幅作品(如下图),画面主体是一个天平,天平两端,一端是日币,一端是中国法币,画外音是蒋委员长说:“日币价值低于法币正是我们的胜利把握。”这幅作品反映了()A.国民党政府理政思想的狭隘性 B.大量发行法币造成了通货膨胀C.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法币价值高于日币是取胜关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日本在经济方面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单纯的认为只要法币价值高于日币,我们就是胜利了。但法币价值高于日币,不等于中国货币强于日币,这反映了国民党政府治国理政思想的狭隘性,该漫画是对国民党政府的讽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国民党对日币的一种想法,无法得出通货膨胀的结果,排除B项;这幅作品反映了国民党政府理政思想的狭隘性,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法币价值的高低不是取胜的关键,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6年9月,边区政府发出统一边区各医院名称的通知,将原有的中央、边区和分区的医院,统一编为陕甘宁边区国际和平医院及第一至第七分院。此后,医院又全部实行军事建制,又以原来的医院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第一至第七后方医院。边区政府此举()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对战略资源的整合C.促进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从材料时间“1946年9月”可知,此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将原有的中央、边区和分区的医院,统一编为陕甘宁边区国际和平医院及第一至第七分院。此后,医院又全部实行军事建制,又以原来的医院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第一至第七后方医院”可知,通过对医院的整编,体现出对战略资源的整合,服务于解放战争的需要,B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些做法是对原有医院进行整编和军事化管理,是服务于战争前线的需要,与促进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关系不大,排除C项;此时民族解放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11.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两次划时代会议的伟大决策都()A.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B.改变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布局C.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活力 D.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978年以来的中国。据材料可知,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两次划时代会议的伟大决策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活力,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决策”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在不同阶段对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以此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力,但仍然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而未对所有制结构进行彻底变革,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未涉及产业结构布局的改变,排除B项;D项说法夸大了两次会议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就像一个早产的婴儿,被表面上繁荣的商品经济催生在古罗马大地上,它虽然具有现代法特别是现代民法的基本特征,但适应其生长的经济基础存在时间并不长。这一观点()A.揭示出罗马法衰落的必然性 B.益于推动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C.阐明罗马法自身的理论缺陷 D.说明罗马法理念具有普世价值【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就像一个早产的婴儿,被表面上繁荣的商品经济催生在古罗马大地上,它虽然具有现代法特别是现代民法的基本特征,但适应其生长的经济基础存在时间并不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罗马法的产生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随着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农业衰落,商品经济也随之衰退,因此罗马法会失去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必然会走向衰落,A项正确;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与社会现实需要有关,这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内容,无法得出其存在理论缺陷,排除C项;罗马法的普世价值表现为自然法,但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是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劳动场景与平面布局。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注:村庄内有磨坊、面包房、啤酒坊、手工作坊等,表示庄园、教会、农民的耕地交错排列)A.多种经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耕地划分方式蕴含防范风险的理念C.庄园生产经营活动由农民自主安排 D.庄园耕地的收获物全部归领主所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从材料中的“劳作场景图”“耕地交错排列”“土地按季节耕种和休耕”等信息可知,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自然和社会灾害,因此蕴含了分散风险的理念,B项正确;庄园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多种经营是为了满足庄园需要,不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项;庄园的生产经营活动由领主安排,排除C项;庄园耕地中农民份地的收获物可以自己支配,排除D项。故选B项。14.英国革命的宪制意义,在于以“人民主权”取代“君权神授”,成为新宪制赖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但面对平等派提出的由“真正的人民”掌权的诉求,英国议会却将人民主权理论放逐在正统英国宪制理论之外。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政治变革具有渐进性特征C.保守势力垄断权力 D.立宪体制的阶级色彩浓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并未使人民真正掌握政权,反映了立宪体制的阶级色彩浓厚,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是资产阶级掌权,并不是保守势力垄断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5.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明确规定,禁止联邦文官参加政治选举,同时也禁止联邦政府机构和部门的雇主逼迫文官支持政治候选人或者为政治选举捐款。这些规定()A.与自由主义政策相适应 B.试图加强对文官的控制C.有利于政府工作稳定性 D.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哈奇法》的规定,是要保证文官中立,使文官避免受政党制约,从而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C项正确;此时美国是国家干预经济,不是自由主义政策,排除A项;该规定是为了保证文官政治中立,从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而不是对文官的控制,排除B项;政党政治的弊端无法消除,排除D项。故选C项。16.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可以获得某些东欧成员国的先进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可以得到所需产品和推销产品的市场;同理,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燃料和原料,吸收其难以打进西方市场的产品,用以货易货方式解决外汇短缺问题。这表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A.建立在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 B.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C.使苏联东欧国家形成平等伙伴关系 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苏冷战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和东欧国家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内部交流,这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B项正确;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使苏联东欧国家形成平等伙伴关系”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苏联的一些做法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排除C项;经互会的成立是为了应对马歇尔计划,它的成立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材料二清朝初年,以“从俗从宜”为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继续采取“以蒙治藏”的方式,借助蒙古势力实施对西藏地方的管理。顺治十年,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确立了达赖喇嘛“领天下释教”的宗教领袖地位。同时,又册封顾实汗(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要求他“作联屏辅,辑乃封诉”。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政府逐渐改变管理策略,实行藏人治藏,并派遣驻藏大臣直接参与西藏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拥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利,甚至可以自行处理某些西藏事务。1751年,乾隆帝授予七世达赖喇嘛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建立起由“三俗一僧”组成的政教合一的噶厦政府,负责处理西藏日常政务,但重大事务及驿站紧要事件均需呈请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涉外事务,唯有驻藏大臣有权办理。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措施相对于元明而言,更为有效,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摘编自张飞翔《清前期中央对西藏的治理方式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步辇图》的史料价值。(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政府经略西藏方式的变化,并简析清政府治藏政策的影响。【答案】(1)《步辇图》以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了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使者禄东赞来唐迎亲并受到唐太宗召见的场面,对于研究唐代民族关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画中人物的形象姿态、服饰造型、画面构图、篆书、楷书、印章等信息,反映了汉藏服饰造型风格的差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特征等,对于研究唐代藏汉风俗、审美情趣、书画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方式变化:由“蒙人治藏”到“藏人治藏”;由政教分离到政教合一;由间接管理到直接管理;由单一治理到全面治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西藏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俗从宜”的治藏措施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一“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可得出,《步辇图》以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了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使者禄东赞来唐迎亲并受到唐太宗召见的场面,对于研究唐代民族关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据材料一“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画中人物的形象姿态、服饰造型、画面构图、篆书、楷书、印章等信息,反映了汉藏服饰造型风格的差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特征等,对于研究唐代藏汉风俗、审美情趣、书画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清朝初年,以‘从俗从宜’为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继续采取‘以蒙治藏’的方式,借助蒙古势力实施对西藏地方的管理”“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政府逐渐改变管理策略,实行藏人治藏,并派遣驻藏大臣直接参与西藏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拥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利,甚至可以自行处理某些西藏事务”可得出,清政府经略西藏方式的变化为由“蒙人治藏”到“藏人治藏”,由间接管理到直接管理;据材料二“顺治十年,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确立了达赖喇嘛‘领天下释教’的宗教领袖地位”“1751年,乾隆帝授予七世达赖喇嘛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建立起由‘三俗一僧’组成的政教合一的噶厦政府”可得出,由政教分离到政教合一;据材料二“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可得出,由单一治理到全面治理。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重大事务及驿站紧要事件均需呈请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涉外事务,唯有驻藏大臣有权办理”和“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措施相对于元明而言,更为有效,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西藏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清政府治藏政策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俗从宜”的治藏措施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万国公法》是最早正式引入近代中国的西方法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4年美国来华传教士丁韪良(注:曾担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翻译)将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翻译为《万国公法》,将西方法律正式引入中国。丁韪良认为翻译此书是“视其理足义备,思于中外不无裨益”,可使“中华士大夫虽未肄习洋文,而于公法之学,亦得悉其梗概”,同时“于邦国交涉事务,殆不无裨益”。——摘编自闫行健《从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到丁韪良的<万国公法>》材料二丁韪良提出“中国古世公法论”,他认为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堪称中国古代国际法著作,而中国古代国际法是近代国际法的源头:“盖公法萌芽于古之中国,希腊渐扩渐充至于今日而大备。”在《万国公法》第一章释义明源中就将公法解释为本于公义且出于天性之法,性者理也、理者天也,天理是绝对化、普遍化和神圣化的,于是公法也就具有了相应的意蕴。“公法中源”说很快被中国学者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甚至将中国语境之“公法”上升为万国之公法,万世之公法。——摘编自吴官政、王传丽《论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从“公法”译词展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公法中源”说进行合理阐释。【答案】(1)借翻译《万国公法》传播基督教;引导清政府用国际法来处理中外关系;为列强侵略提供便利;扩大西学在中国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2)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被迫开始了解主权国家及近代国际关系形态,“公法中源”理论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这一理论降低了士大夫对国际法的排斥心理,为中国移植西方国际法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近代国际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促使晚清政府运用国际法来应对国际争端;它忽略了国际法中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无法科学地应对近代列强的霸权行径。(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1864年。原因:据材料“1864年美国来华传教士丁韪良(注:曾担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翻译)将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翻译为《万国公法》,将西方法律正式引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借翻译《万国公法》传播基督教;据材料“中华士大夫虽未肄习洋文,而于公法之学,亦得悉其梗概”“于邦国交涉事务,殆不无裨益”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引导清政府用国际法来处理中外关系;为列强侵略提供便利;扩大西学在中国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小问2】本题是历史观点阐释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阐释:据材料“丁韪良提出‘中国古世公法论’,他认为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堪称中国古代国际法著作,而中国古代国际法是近代国际法的源头”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被迫开始了解主权国家及近代国际关系形态;而材料中的观点降低了士大夫对国际法的排斥心理,为中国移植西方国际法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近代国际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据材料“‘公法中源’说很快被中国学者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甚至将中国语境之‘公法’上升为万国之公法,万世之公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法中源”理论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促使晚清政府运用国际法来应对国际争端;它忽略了国际法中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无法科学地应对近代列强的霸权行径。(任答三点即可)19.糖是创造甜蜜,也是引发罪恶的世界性商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蔗糖开始作为压仓之物大批地从亚洲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继而出现专门运送蔗糖的商船,导致可供欧洲人挑选的蔗糖种类丰富且数量繁多。18世纪之前蔗糖主要作为贵族奢侈品和药物使用,18世纪以来蔗糖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作为茶、咖啡、巧克力和酒精饮品的甜味剂,作为烘焙面包和制作水果甜点的原料之一,1850年之后,英国贫困阶层的蔗糖消费超过了富裕阶层。据《拉丁美洲史稿》记载:“由于欧洲市场上对糖的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可以获得巨利,王室便设法予以推广……至十八世纪末,新西班牙地区的产糖量已达到二万五千吨,其中的三分之二出口。”——摘编自马江伟等《论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对欧洲制糖业的影响》材料二糖是中世纪贵族盛宴上的珍稀“白金”;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神药”。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是破坏环境、引起政治争端的关键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元凶……它就是改变世界体系运转的枢纽,象征着甜蜜与权力。——摘编自(英)尼尔·巴特利《糖的暗黑历史》(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市场对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原因。(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以“甜蜜与罪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和物种交流不断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扩大;蔗糖产量巨大,价格低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糖具有调味等多种功能。(2)示例:蔗糖的甜蜜与殖民的罪恶。大航海时代以来,在蔗糖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西方殖民国家相继在美洲殖民地发展甘蔗种植园经济。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殖民者不断扩大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蔗糖所承载的商业价值促进了西欧的崛起。工业革命后,甘蔗种植区域以及蔗糖的生产和贸易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将亚非拉落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阻碍了亚非拉地区的正常发展。总之,蔗糖的资本化和全球化发展,不仅加强了欧洲列强对世界的控制,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原因:根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蔗糖开始作为压仓之物大批地从亚洲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继而出现专门运送蔗糖的商船,导致可供欧洲人挑选的蔗糖种类丰富且数量繁多”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和物种交流不断发展;根据材料一“18世纪以来蔗糖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作为茶、咖啡、巧克力和酒精饮品的甜味剂,作为烘焙面包和制作水果甜点的原料之一,1850年之后,英国贫困阶层的蔗糖消费超过了富裕阶层”“由于欧洲市场上对糖的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可以获得巨利,王室便设法予以推广”和材料二“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并结合所学,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即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扩大,蔗糖产量巨大,价格低廉,从市场和需求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糖具有调味等多种功能。【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根据材料二“糖是中世纪贵族盛宴上的珍稀‘白金’;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神药’。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是破坏环境、引起政治争端的关键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元凶”并结合设问以“甜蜜与罪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可拟定题目为“蔗糖的甜蜜与殖民的罪恶”。首先分析蔗糖能够传播的时代大背景,即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结合所学可知,大航海时代以来,在蔗糖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西方殖民国家相继在美洲殖民地发展甘蔗种植园经济。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殖民者不断扩大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蔗糖所承载的商业价值促进了西欧的崛起。接着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扩大,联责增多,进一步推动了蔗糖的传播,但也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即工业革命后,甘蔗种植区域以及蔗糖的生产和贸易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将亚非拉落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阻碍了亚非拉地区的正常发展。最后进行总结,紧扣主题,结合所学,蔗糖的资本化和全球化发展,不仅加强了欧洲列强对世界的控制,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0.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初期,英国粮食短缺甚至引起粮荒,为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自给程度和应对粮食危机,英国继续实行战时配给制,国家负责农产品的统一收购和分配。1947年出台的《农业法案》规定,由政府代表和生产者代表参加年度审核确定相应农产品价格和补贴标准,以此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此外,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以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极大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食品自给率的增加。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将本国农产品市场纳入共同体共同的农业政策轨道。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英国政府对农民除了按照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补助外,还通过财政拨款引导农民选择更加科学、环保的耕种模式,以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摘编自李崇淮《战后英国农业初探》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高度重视农民土地问题,颁发《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为保障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囿于国家粮食供需矛盾加剧,1953年国家正式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78年,我国将土地经营权按户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使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除个别品种外,政府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21世纪以来,我国对粮食安全政策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逐步完善了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取消农业税,推出“四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此后又将“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摘编自罗海平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粮食安全政策及时代启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二战后英国进行农业政策调整的因素。(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农业政策调整的相似性。【答案】(1)粮食自给程度;农业发展水平;粮食来源途径;国家经济政策;对外合作程度;科技发展状况;粮食安全意识;农业生态环境。(任答三点即可)(2)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出发点;政府注重宏观调控;以法律法规进行保障;注重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材料一“ 为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自给程度和应对粮食危机”可得出,英国进行农业政策调整的因素是:粮食自给程度;“由政府代表和生产者代表参加年度审核确定相应农产品价格和补贴标准,以此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可得出,国家政策是影响农业政策的因素;“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以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极大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食品自给率的增加”可得出,科技发展状况也是农业政策调整的因素;“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将本国农产品市场纳入共同体共同的农业政策轨道”可得出,对外合作程度是农业政策调整的因素;“英国政府对农民除了按照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补助外,还通过财政拨款引导农民选择更加科学、环保的耕种模式,以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得出,农业生态环境也是政府农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英国进行农业政策调整的因素还有:农业发展水平;粮食来源途径;粮食安全意识。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一“ 英国粮食短缺甚至引起粮荒”材料二“ 为保障粮食生产”可得出,中英两国农业政策调整的相似性有: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出发点;“1947年出台的《农业法案》规定,由政府代表和生产者代表参加年度审核确定相应农产品价格和补贴标准,以此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953年国家正式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可得出,政府注重宏观调控;“ 1947年出台的《农业法案》”“ 颁发《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可得出,以法律法规进行保障;“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以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极大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和食品自给率的增加”“(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可得出,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农业政策调整的相似性还有: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河南省林州市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这反映了古蜀文明()A.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B.缺少与其他文明交流C.最先出现了阶级分化 D.手工业技术相对发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可知,戴金面罩的人的头像件数少,且在当时的其他地区和文明中几乎不可见,可知这是古蜀文明特有的文化遗存,因此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蜀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否存在交流,排除B项;贫富差距带来阶级分化,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的时间,排除C项;没有比较,看不出古蜀文明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A项。2.《商君书》载:“訾(度量)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民平,则慎;慎,则难变。”商鞅此举()A.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 B.一定程度抑制了工商业C.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D.蕴含了儒家仁政的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鞅对秦国税收进行改革,按粮食的产量来征收租税,统一田赋会让农民感到公平,从而增加政府的公信力,使百姓慎重对待自己的职业,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抑制工商业等相关内容,B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B项;统一田赋并不等于加重百姓负担,排除C项;商鞅此举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材料未体现儒家仁政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3.西汉初期,大力发展马政事业,除沿袭秦制设立太仆及属官外,到汉文帝时,在上郡、代郡等北方、西方边疆地区新设立了边郡六牧师苑令,分管下属的36所大型马苑,集中奴婢3万人养马共30万匹,并颁布鼓励民间养马的政策措施。汉初发展马政()A.旨在适应农耕发展需要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 D.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与融合【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材料“大力发展马政事业”“上郡、代郡等北方、西方边疆地区令”“新设立了边郡六牧师苑”“大型马苑”“3万人养马共30万匹”“颁布鼓励民间养马的政策措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从马政管理和民间养马两大方面来发展马政事业,且加强北方、边疆地区对马政事业的管理,可见这些地区主要出于边境安全考虑,为战时提供战马做准备,因此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C项正确;马政主要是为皇室和战争提供马匹需求,并非用于农业生产,排除A项;发展马政事业,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往与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4.北魏孝文帝以中正“辨天下姓族”“定四海士族”,“以八国姓族难分,故国立大师、小师,令辨其宗党,品举人才。自八国以外,郡各自立师,职分如八国,比令之中正也。”孝文帝此举()A.旨在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B.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C.体现出民族交融对政治的影响 D.重视士人才学促进了阶层流动【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从题干信息看,中正官及大师、小师的职能是“辨姓族”“定士族”“辨宗党,举人才”,结合所学可知北魏通过九品中正制,强化门阀士族的特权地位,体现出民族交融对政治的影响,C项正确;此举并非针对汉族实施,无法体现争取汉族政治认同,排除A项;以家世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不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也固化了阶层,排除B项、D项。故选C项。5.唐代汴河(又称通济渠),北起黄河,南至淮河,可以西通河洛,东达江海。下表中描述的现象共同反映了汴河的()史料出处“(汴州)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汴州遗迹志》大梁(汴州)崔无隐之兄“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初一年,自江南返大梁,获利可倍”《太平广记》A.灌溉作用 B.商业价值 C.政治功能 D.军事用途【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等信息可知,汴河往北可以通道涿郡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经营运输,商业价值突出;材料“贾贩江湖之货为业”“自江南返大梁,获利可倍”,也体现汴河商业价值突出,B项正确;由“唐代汴河(又称通济渠)”可知,汴河是隋唐人工开凿的大运河的首期工程,不是大型水利工程,唐代灌溉工具是筒车,排除A项;材料主旨体现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突出商业价值,与政治功能无关,政治功能一般与都市有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军事用途,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重要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6.宋仁宗景祐元年,右正言刘涣因丰州路走马承受张承震奏言其监并州诸仓时,“多作违非、颇为逾滥”,而被降职。宋神宗元丰六年,祁州、定州因差禁军防送罪人,“有违配法”,而遭到定州路走马承受陆中奏劾。由此可知,“走马承受”设置()A.旨在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缩减了地方官员的行政职权C.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 D.凸显地方监察体系的严密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走马承受是路级监察官员,具有监察、奏报、弹劾之职,因此其设置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走马承受”的设置并未分割地方官员的行政职权,排除B项;“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他地方监察机构,无法体现地方监察体系的严密性,排除D项。故选A项。7.明清时期神魔小说中,神的形象往往冲脱现实的束缚,具有人间社会的道德标尺,在魔幻化的神魔世界中成为符合人们审美的理想化人物形象。众神皆拥有绝佳的外貌,高深的法术,怀善美之心,行良善之事。这种理想化神仙形象的创设()A.深受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影响 B.满足了士阶层对理想化人格的追求C.具有劝诫世人良善的教化功能 D.凸显了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悖离【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题干信息看,用人间的道德标尺来塑造众神形象,意在通过神的“怀善美之心”“行良善之事”来给世人树立道德的榜样,起到教化世人的作用,C项正确;题干中理想化神仙形象的创设主要侧重于道德标尺、良善行为等方面,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主要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等关联不大,排除A项;士阶层追求的理想化人格往往更侧重于政治抱负、学术成就等方面,而题干中所描述的神仙形象更多的是在道德和行为上的良善表现,排除B项;这种理想化神仙形象的创设并非凸显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悖离,而是通过理想化的形象来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良善,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影响,而不是强调两者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8.轮船招商局《局规》规定:股票及取息手折均编号,填写姓名、籍贯等,“以杜洋人借名”;股东出让股票须到局过户,“不准让与洋人”……统计九年以来,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3。这表明,洋务股份制企业的创办()A.源于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程度日益加深 B.旨在回应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诉求C.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洋商之利的作用 D.实现了洋务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从材料中“以杜洋人借名”“不准让与洋人”“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等信息可知,洋务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及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分洋商之利的作用,C项正确;洋务股份制企业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而列强以资本输出作为侵略手段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这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排除A项;洋务股份制企业属于地主阶级洋务企业,其创办的目的是通过分洋商之利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并非回应民族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B项;洋务股份制企业虽以募股的形式筹集资金,但经营方式依然是官督商办,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大权依然掌握在官府手中,这类企业的产权关系混乱,未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9.1938年4月3日,笔名为K的画家在《华西漫画》上刊登了一幅作品(如下图),画面主体是一个天平,天平两端,一端是日币,一端是中国法币,画外音是蒋委员长说:“日币价值低于法币正是我们的胜利把握。”这幅作品反映了()A.国民党政府理政思想的狭隘性 B.大量发行法币造成了通货膨胀C.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法币价值高于日币是取胜关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日本在经济方面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单纯的认为只要法币价值高于日币,我们就是胜利了。但法币价值高于日币,不等于中国货币强于日币,这反映了国民党政府治国理政思想的狭隘性,该漫画是对国民党政府的讽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国民党对日币的一种想法,无法得出通货膨胀的结果,排除B项;这幅作品反映了国民党政府理政思想的狭隘性,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法币价值的高低不是取胜的关键,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6年9月,边区政府发出统一边区各医院名称的通知,将原有的中央、边区和分区的医院,统一编为陕甘宁边区国际和平医院及第一至第七分院。此后,医院又全部实行军事建制,又以原来的医院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第一至第七后方医院。边区政府此举()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对战略资源的整合C.促进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从材料时间“1946年9月”可知,此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将原有的中央、边区和分区的医院,统一编为陕甘宁边区国际和平医院及第一至第七分院。此后,医院又全部实行军事建制,又以原来的医院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第一至第七后方医院”可知,通过对医院的整编,体现出对战略资源的整合,服务于解放战争的需要,B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些做法是对原有医院进行整编和军事化管理,是服务于战争前线的需要,与促进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关系不大,排除C项;此时民族解放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11.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两次划时代会议的伟大决策都()A.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B.改变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布局C.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活力 D.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978年以来的中国。据材料可知,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两次划时代会议的伟大决策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活力,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决策”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在不同阶段对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以此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力,但仍然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而未对所有制结构进行彻底变革,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未涉及产业结构布局的改变,排除B项;D项说法夸大了两次会议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就像一个早产的婴儿,被表面上繁荣的商品经济催生在古罗马大地上,它虽然具有现代法特别是现代民法的基本特征,但适应其生长的经济基础存在时间并不长。这一观点()A.揭示出罗马法衰落的必然性 B.益于推动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C.阐明罗马法自身的理论缺陷 D.说明罗马法理念具有普世价值【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就像一个早产的婴儿,被表面上繁荣的商品经济催生在古罗马大地上,它虽然具有现代法特别是现代民法的基本特征,但适应其生长的经济基础存在时间并不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罗马法的产生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随着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农业衰落,商品经济也随之衰退,因此罗马法会失去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必然会走向衰落,A项正确;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与社会现实需要有关,这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内容,无法得出其存在理论缺陷,排除C项;罗马法的普世价值表现为自然法,但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是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劳动场景与平面布局。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注:村庄内有磨坊、面包房、啤酒坊、手工作坊等,表示庄园、教会、农民的耕地交错排列)A.多种经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耕地划分方式蕴含防范风险的理念C.庄园生产经营活动由农民自主安排 D.庄园耕地的收获物全部归领主所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从材料中的“劳作场景图”“耕地交错排列”“土地按季节耕种和休耕”等信息可知,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自然和社会灾害,因此蕴含了分散风险的理念,B项正确;庄园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多种经营是为了满足庄园需要,不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项;庄园的生产经营活动由领主安排,排除C项;庄园耕地中农民份地的收获物可以自己支配,排除D项。故选B项。14.英国革命的宪制意义,在于以“人民主权”取代“君权神授”,成为新宪制赖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但面对平等派提出的由“真正的人民”掌权的诉求,英国议会却将人民主权理论放逐在正统英国宪制理论之外。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政治变革具有渐进性特征C.保守势力垄断权力 D.立宪体制的阶级色彩浓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并未使人民真正掌握政权,反映了立宪体制的阶级色彩浓厚,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是资产阶级掌权,并不是保守势力垄断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5.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明确规定,禁止联邦文官参加政治选举,同时也禁止联邦政府机构和部门的雇主逼迫文官支持政治候选人或者为政治选举捐款。这些规定()A.与自由主义政策相适应 B.试图加强对文官的控制C.有利于政府工作稳定性 D.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哈奇法》的规定,是要保证文官中立,使文官避免受政党制约,从而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C项正确;此时美国是国家干预经济,不是自由主义政策,排除A项;该规定是为了保证文官政治中立,从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而不是对文官的控制,排除B项;政党政治的弊端无法消除,排除D项。故选C项。16.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可以获得某些东欧成员国的先进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可以得到所需产品和推销产品的市场;同理,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燃料和原料,吸收其难以打进西方市场的产品,用以货易货方式解决外汇短缺问题。这表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A.建立在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 B.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C.使苏联东欧国家形成平等伙伴关系 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苏冷战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和东欧国家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内部交流,这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B项正确;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使苏联东欧国家形成平等伙伴关系”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苏联的一些做法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排除C项;经互会的成立是为了应对马歇尔计划,它的成立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材料二清朝初年,以“从俗从宜”为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继续采取“以蒙治藏”的方式,借助蒙古势力实施对西藏地方的管理。顺治十年,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确立了达赖喇嘛“领天下释教”的宗教领袖地位。同时,又册封顾实汗(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要求他“作联屏辅,辑乃封诉”。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政府逐渐改变管理策略,实行藏人治藏,并派遣驻藏大臣直接参与西藏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拥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利,甚至可以自行处理某些西藏事务。1751年,乾隆帝授予七世达赖喇嘛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建立起由“三俗一僧”组成的政教合一的噶厦政府,负责处理西藏日常政务,但重大事务及驿站紧要事件均需呈请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涉外事务,唯有驻藏大臣有权办理。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措施相对于元明而言,更为有效,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摘编自张飞翔《清前期中央对西藏的治理方式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步辇图》的史料价值。(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政府经略西藏方式的变化,并简析清政府治藏政策的影响。【答案】(1)《步辇图》以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了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使者禄东赞来唐迎亲并受到唐太宗召见的场面,对于研究唐代民族关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画中人物的形象姿态、服饰造型、画面构图、篆书、楷书、印章等信息,反映了汉藏服饰造型风格的差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特征等,对于研究唐代藏汉风俗、审美情趣、书画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方式变化:由“蒙人治藏”到“藏人治藏”;由政教分离到政教合一;由间接管理到直接管理;由单一治理到全面治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西藏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俗从宜”的治藏措施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一“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可得出,《步辇图》以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了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使者禄东赞来唐迎亲并受到唐太宗召见的场面,对于研究唐代民族关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据材料一“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画中人物的形象姿态、服饰造型、画面构图、篆书、楷书、印章等信息,反映了汉藏服饰造型风格的差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特征等,对于研究唐代藏汉风俗、审美情趣、书画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清朝初年,以‘从俗从宜’为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继续采取‘以蒙治藏’的方式,借助蒙古势力实施对西藏地方的管理”“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政府逐渐改变管理策略,实行藏人治藏,并派遣驻藏大臣直接参与西藏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拥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利,甚至可以自行处理某些西藏事务”可得出,清政府经略西藏方式的变化为由“蒙人治藏”到“藏人治藏”,由间接管理到直接管理;据材料二“顺治十年,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确立了达赖喇嘛‘领天下释教’的宗教领袖地位”“1751年,乾隆帝授予七世达赖喇嘛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建立起由‘三俗一僧’组成的政教合一的噶厦政府”可得出,由政教分离到政教合一;据材料二“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可得出,由单一治理到全面治理。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重大事务及驿站紧要事件均需呈请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涉外事务,唯有驻藏大臣有权办理”和“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措施相对于元明而言,更为有效,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西藏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清政府治藏政策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俗从宜”的治藏措施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万国公法》是最早正式引入近代中国的西方法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4年美国来华传教士丁韪良(注:曾担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翻译)将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翻译为《万国公法》,将西方法律正式引入中国。丁韪良认为翻译此书是“视其理足义备,思于中外不无裨益”,可使“中华士大夫虽未肄习洋文,而于公法之学,亦得悉其梗概”,同时“于邦国交涉事务,殆不无裨益”。——摘编自闫行健《从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到丁韪良的<万国公法>》材料二丁韪良提出“中国古世公法论”,他认为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堪称中国古代国际法著作,而中国古代国际法是近代国际法的源头:“盖公法萌芽于古之中国,希腊渐扩渐充至于今日而大备。”在《万国公法》第一章释义明源中就将公法解释为本于公义且出于天性之法,性者理也、理者天也,天理是绝对化、普遍化和神圣化的,于是公法也就具有了相应的意蕴。“公法中源”说很快被中国学者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甚至将中国语境之“公法”上升为万国之公法,万世之公法。——摘编自吴官政、王传丽《论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从“公法”译词展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公法中源”说进行合理阐释。【答案】(1)借翻译《万国公法》传播基督教;引导清政府用国际法来处理中外关系;为列强侵略提供便利;扩大西学在中国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2)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被迫开始了解主权国家及近代国际关系形态,“公法中源”理论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这一理论降低了士大夫对国际法的排斥心理,为中国移植西方国际法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近代国际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促使晚清政府运用国际法来应对国际争端;它忽略了国际法中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无法科学地应对近代列强的霸权行径。(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1864年。原因:据材料“1864年美国来华传教士丁韪良(注:曾担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翻译)将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翻译为《万国公法》,将西方法律正式引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借翻译《万国公法》传播基督教;据材料“中华士大夫虽未肄习洋文,而于公法之学,亦得悉其梗概”“于邦国交涉事务,殆不无裨益”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引导清政府用国际法来处理中外关系;为列强侵略提供便利;扩大西学在中国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小问2】本题是历史观点阐释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阐释:据材料“丁韪良提出‘中国古世公法论’,他认为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堪称中国古代国际法著作,而中国古代国际法是近代国际法的源头”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被迫开始了解主权国家及近代国际关系形态;而材料中的观点降低了士大夫对国际法的排斥心理,为中国移植西方国际法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近代国际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据材料“‘公法中源’说很快被中国学者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甚至将中国语境之‘公法’上升为万国之公法,万世之公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法中源”理论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促使晚清政府运用国际法来应对国际争端;它忽略了国际法中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无法科学地应对近代列强的霸权行径。(任答三点即可)19.糖是创造甜蜜,也是引发罪恶的世界性商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蔗糖开始作为压仓之物大批地从亚洲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继而出现专门运送蔗糖的商船,导致可供欧洲人挑选的蔗糖种类丰富且数量繁多。18世纪之前蔗糖主要作为贵族奢侈品和药物使用,18世纪以来蔗糖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作为茶、咖啡、巧克力和酒精饮品的甜味剂,作为烘焙面包和制作水果甜点的原料之一,1850年之后,英国贫困阶层的蔗糖消费超过了富裕阶层。据《拉丁美洲史稿》记载:“由于欧洲市场上对糖的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可以获得巨利,王室便设法予以推广……至十八世纪末,新西班牙地区的产糖量已达到二万五千吨,其中的三分之二出口。”——摘编自马江伟等《论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对欧洲制糖业的影响》材料二糖是中世纪贵族盛宴上的珍稀“白金”;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神药”。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是破坏环境、引起政治争端的关键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元凶……它就是改变世界体系运转的枢纽,象征着甜蜜与权力。——摘编自(英)尼尔·巴特利《糖的暗黑历史》(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市场对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原因。(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以“甜蜜与罪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和物种交流不断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扩大;蔗糖产量巨大,价格低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糖具有调味等多种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数独答案生成器-20220303010135
- 数字教学实践报告
- 经典搞笑语录集锦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七)(有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源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五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选择性必修三册)(含答案解析)
- 《色达佛学院全景》课件
- 伊春职业学院《台词与表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土石方运输及配套设施合同3篇
- ppr管件注塑工艺
- 职业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和卷库编写要求
- 公司设备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3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完整版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学设计)教案
- 大学《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TLFSA 003-2020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 LY/T 2244.3-2014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第3部分:景观保护
- 纪律教育月批评与自我批评五篇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