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监测技术要求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_第1页
水生态监测技术要求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_第2页
水生态监测技术要求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_第3页
水生态监测技术要求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_第4页
水生态监测技术要求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A.1.2样品保存登记表序

号项目名称监测

点位生物

类群采集

日期样品保

存编码保存

方式保存

地点保存

日期保存

人员备注表A.2物种凭证图片编码要求(示例)及物种凭证图片登记表A.2.1物种凭证图片编码要求(示例)项目名称:XXXX水生态监测图片名称:年份+季节+流域+类群+物种名称+特征名称+分析人员姓名例:2022年春季长江流域浮游动物简弧象鼻溞正面观-张三图片编码:年+月+类群(浮游植物1,浮游动物2,大型底栖动物3,着生藻类4,鱼类5,

大型水生植物6)+流域(长江流域1,黄河流域2,淮河流域3,海河流域4,珠江流

域5,松辽流域6,太湖流域7)+物种序号(000,分析人员编写三位数物种序号)+分

类特征(正面观01,腹面观02,侧面观03,分类特征(1)04,其他特征图片编号向后

依次类推)+分析人员姓名(拼音首字母,如:张三ZS)例:2022031101001-ZS

表A.2.2物种凭证图片登记表样品信息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监测单位物种信息中文种名拉丁名生物类群门纲目科属分类依据参考书目分类特征(1)分类特征(2)分类特征(3)分类特征(4)分类特征(5)分类特征(6)分类特征(7)凭证图片

编码正面观腹面观侧面观分类特征(1)分类特征(2)分类特征(3)分类特征(4)分类特征(5)分类特征(6)分类特征(7)其他描述1编码其他描述2编码备注注:分类特征划分以索引信息中“分号”为节点,每个“分号”前一句为一个分类特征。鉴定人: 审核人:表A.3现场采样监督检查表监测任务承担单位采样点

位名称监测任务名称采样点

位编号检查人员检查

日期现场采样人员类别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情况描述监测

准备

检查共性

检查

指标1是否制定了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2现场采样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或在持证人

员监督指导下采样3采样人员相对固定,人数合适,分工明确4采样人员是否参加监测前内部培训并考

核合格5采样工具、设备等符合监测技术要求,并

配备备用设备6采样容器材质符合规范,数量足够7样品固定及保存试剂等符合规范要求8现场是否配备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员起

到监督作用9监测设备、设施和试剂采取固定措施大型

底栖

动物10冷藏(0。C〜4。C)保存满足样品挑拣需要样

查共

查指

标11采样点位/位置、采样时间是否符合监测

实施方案要求12监测人员乘船作业穿戴救生及安全设备13采样前生境状况的拍摄及样品采样点位、

采集过程影像资料符合相关要求14采样瓶标签规范(防水、信息全面),样

品编号唯一15样品容器是否坚固、防沾污

类别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情况描述样

查共

标16采样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17各项目使用的采样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18样品采集后及时清洗采样器具,避免遗漏19是否按照技术要求开展现场记录20采样顺序按照定量、半定量、定性开展21采样方法是否符合统一规范样品

采集

检查大型

底栖

动物22样品挑拣是否进行复拣23河流采样中,是否逆流采样24在多个采样项目中,是否为最后采集25样品采集、挑拣不含空壳26挑拣工具均无动物样本残留,无交叉干扰浮游

动/

植物27分层采样符合技术要求28采集样品过滤完后,是否冲洗网具内壁,

将剩余的样品导入采样瓶中样品

现场

处理

及保

存运输29样品保存瓶标签规范完整(防水、信息全

面),样品编码唯一30浮游动/植物样品采集后,立即加入固定

剂保存,固定剂添加量符合规范要求31样品现场处理及保存记录完整规范32样品运输过程是否无破损、无污染33样品运输前,检查采样记录,清点样品数

量、检查样品状态、保存期限等信息。如

样品运输人员与采样分析人员不同,填写

样品交接单采样结束34采样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是否妥善处置35现场采样记录表填写完整规范总体评价结论受控(不符合≤2项)基本受控(不符合≤5项)失控(不符合>5项)

整改意见现场检查: 检查组长: 时间:改进情况采样组长: 项目负责人: 时间:复核情况现场检查: 检查组长: 时间:

表A.4实验室及分析鉴定监督检查表实验室名称实验室

负责人检查组长检查日期类别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情况描述样品交

接与流

转1接样人对样品标签、数量、状态进行检查及

确认2样品流转期间符合样品保存要求3填写样品交接和流转记录工作场

所及环

境条件4实验室分区明确,具有独立的操作分区5安放仪器的房间环境符合仪器的使用要求6设有显微镜、电子天平等实验室,天平工作

台固定,可满足天平恒温恒湿的要求7将有相互影响的测试工作有效隔离,不存在

相互干扰的现象仪器

设备8仪器设备状态标识正确,标签信息规范9由经授权的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操作仪器10仪器使用、维护、核查等记录内容完整,可

追溯11显微镜及天平是否经过定期校准与核查样

析共

性检

目12分析指标符合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析方法

符合技术规范要求13实验室放有分析方法的受控文件14样品分析结果记录经实验室第二位专业分析

人员校核并签字确认15实验室分析人员定期参加专题培训并持证上

岗16按技术要求分类鉴定至适宜的物种分辨率大

栖17现场采回样品反复清洗澄清或洗脱固定液使

动物样本充分吸水18挑拣工作不允许中断,若不具备挑拣条件,

冷藏保存时间不超过24h

类别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情况描述样

析动

物19挑拣人员拥有丰富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挑

拣经验,经培训上岗浮

物20轮虫按规范要求进行浓缩预处理21枝角类和桡足类样品全样计数,水华爆发期

间采集的样品稀释后进行计数22如需测定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体长,则随机选

取30不同大小的个体测定,少于30个的种

类,全部测定,且测定方法满足技术规范浮

物23按要求进行浮游植物样品前处理,准确记录

样品体积和浓缩体积(查看相关记录)24明确镜检方法、明确浮游植物分类鉴定参考

书目(查记录或资料)着

类25着生硅藻至少计数400个硅藻细胞样品

管理26在样品保质期内分析完毕27样品有唯一性标识28样品有检验检测过程中的状态标识29样品管理规范,按分区规定存放样品30操作规范,与标准、规范、技术要求或规程

等保持一致31及时填写样品分析记录,对前处理、分析鉴

定、数据处理等过程进行了记录,样品分析

记录填写规范、完整,具有可追溯性32记录结果有效位数符合要求内部

质控33是否开展全流程质控(查看记录)34质控部门是否出台单位质控要求35样品分析过程中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分析人员

自控,记录完整总体评价

结论受控(不符合≤2项)基本受控(不符合≤5项)失控(不符合>5项)

整改意见实验室检查: 检查组长: 时间:改进情况实验室负责人: 时间:复核情况实验室检查: 检查组长: 时间:

表A.5数据合规性质量监督检查表实验室名称实验室

负责人检查组长检查日期类别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情况描述资质与

监测能

力范围1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在有效期内2监测项目均为资质认定证书附表内的项

目3采样人员、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或人员

资质经所在单位确认4有经过批准的监测实施方案和质控方案5全部监测项目无分包(监测项目有分包时,在不符合情况说明

中备注分包项目,核实是否有质控措施)监测方

法标准6采样、分析依据的方法标准正确,符合现

行技术标准、规范7使用的方法标准经过了验证或确认(随机

抽查方法验证报告)8方法有偏离时,按文件规定进行了方法验

证、技术判断,制定作业指导书并经批准、

授权使用(如有偏离,查看相关材料;若

无偏离,在备注中说明即可,无需在“不

符合”框内打勾)样品采

集与管

理记录9现场采样记录信息完整、齐全10有完整的样品交接与流转记录11样品交接记录信息完整12样品保存符合相关要求原始

记录13样品前处理、分析、质量控制等记录完整、

齐全14试剂配置检查合格(查看记录)15有采样人员、样品交接人员、分析人员、

校核人员等的签字或等效标识16原始记录填写规范,在当时予以记录,没

有补记、追记、重抄现象17记录删改符合规定18原始记录保存规范,便于查询19有效数字的修约符合相关规定

类别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符合不符合不符合情况描述原始

记录20监测结果数据单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21报出结果数据经过了三级审核质控

措施22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严格落实了

质控方案要求23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判断质控结果

是否符合要求质量

监督24设置有专职质控人员25有现场和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总体评价结论受控(不符合≤2项)基本受控(不符合≤5项)失控(不符合>5项)整改意见数据检查: 检查组长: 时间:改进情况实验室负责人: 时间:复核情况数据检查: 检查组长: 时间:附录B(规范性附录)

水生生物监测质量控制目标结果计算与表示(1)挑拣遗漏比(PickingOmissionsRatio,POR)按公式①计算。POR=P/C ①式中:POR——挑拣遗漏比,无量纲;P——挑样人员发现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个体数,个(ind.);

C——挑拣质控人员发现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个体数,个(ind.)。(2)物种分类差异百分比(PercentTaxonomicDisagrement,PTD)按公式②计算。PTD=(1-c*°s)Xl00% ②式中:PTD——物种分类差异百分比,%;comppos——比对分类结果中,物种分类一致的数量,(个);

M——比对分类结果中,物种分类单元较多一方数量,(个)。(3)计数差异百分比(PercentDifferenceinenumeration,PDE)按公式③计算。pDF=∣ni-n2lχ100% ③∏ι+n2式中:PDE——计数差异百分比,%;n1——平行样1的测定结果,(ind.或者cells/L或者ind./L);n2——平行样2的测定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